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学习老师《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一(目录) 》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49
金钱
10683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2-1 13: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一(目录)
huge 发布于2018-10-12 21:39   点击:677   评论:2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爱神丘比特,缱绻笔之端。不做缠绵事,只钟诗上欢。
——以此目录,提前告知有兴趣的朋友此文要旨。本文为旧作,逾20万字,写于2015年末,待后续。

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
目录
第一部分  莺啼序格律探究
一、词 例
二、声调格式和韵的逐句对照及勘验结论
三、钦定词谱、龙榆生词谱、吴式词谱与词例的勘验结果对比
四、吴文英三首莺啼序词格式原委探究
第二部分  由莺啼序到诗和词格律的思考
一、从曲调的有无,看诗和词的联 系
二、莺啼序用韵情况和三字形式的解读
1、词例中的句子数量和用韵情况
2、三字形式的解读
三、从莺啼序到韵的认识
1、韵的分析
2、增韵与基本韵的关系及其地位
3、莺啼序韵的运用
4、韵的美感意义讨论
四、曲调、词调、词、声调排列、韵之间的联 系
1、词调与曲调
2、词调与词
3、声调排列和韵
附1:莺啼序词谱查勘示例一,吴文英式,词例《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
附2:莺啼序词谱查勘示例二,词例徐宝之《荼醾一番过雨》:
附3:莺啼序词谱查勘示例三,词例刘辰翁《莺啼序(愁人更堪秋日)》:
第三部分  从艺术的角度说诗词创作
一、对词的创作的看法
1、基本态度
2、客观依据
3、历史认识
二、艺术、艺术劳动与诗词的美感
1、艺术与人
2、艺术与美
3、艺术与艺术劳动
4、艺术和美感
5、艺术辨析
三、诗词创作的内涵
1、诗词和它的语言形式
2、艺术与灵感
3、艺术与心灵
四、诗词创作与艺术劳动的对象:精神世界
1、艺术劳动的特点和艺术劳动对象
2、诗词的实质
3、艺术劳动能力及其地位
五、诗词创作与艺术劳动的支点:精神境界
1、艺术劳动的支点与真正的艺术劳动
2、精神世界与精神境界
3、美的精神境界
六、艺术劳动支点的建立
1、艺术劳动支点与艺术规律
2、精神境界与人格魅力
七、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转变
1、精神境界与艺术劳动的质量
2、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
3、艺术境界与意境
八、诗词创作与艺术真实
1、艺术真实的意义
2、艺术真实与真情实感
3、艺术真实与忸怩
4、艺术真实与立意
九、诗词创作的水平
1、艺术境界的美与艺术质量
2、艺术魅力与艺术人格
3、艺术人格的地位
十、诗词创作是艺术还是游戏
1、精神境界与社会现实
2、艺术劳动支点的分析
3、艺术境界与政治境界
十一、精神境界向艺术境界转变的关键
1、艺术的美与艺术性的美
2、艺术的美与时代特征
3、视角和个性化
十二、诗词创作的现实意义
1、诗词创作现状
2、诗词创作的正确意识
3、艺术劳动无处不在的触角
十三、诗词创作的两大美感
1、诗词艺术的结构美
2、诗词创作的开放美
十四、诗词作品的内在活性美
1、诗词作品的生命
2、诗词作品的呼吸
3、情感的位置
4、情感境界
十五、诗词创作的三种境界
1、超越才华本身的思维
2、功夫在诗外
3、能识庐山面目
十六、诗词创作的背后
1、诗意的排遣
2、诗歌创作的秘诀
3、中国传统诗歌的秘密
十七、当今的一些现象及看法
1、保持灵感与熟能生“巧”
2、“巧”的几种现象分析
3、真正的“巧”
4、为什么要认识本质
十八、避免冒用艺术的名义
1、艺术的逻辑
2、自知之明
3、几个概念
1)诗感。
3)诗情。
4)诗本位。
5)诗人与诗本位。
十九、关于传统诗词的美
1、关于唯美主义
2、中国的“唯美主义”
二十、关于艺术的俗与雅
1、雅俗共赏
2、拟美
后 记
本文系列:
1、《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一(目录)》
2、《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二(词例)》
3、《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三(格式勘验)》
4、《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四(词谱对照)》
5、《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五(吴式原委探)》
6、《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六(曲调的有无)》
7、《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七(用韵和三字形式)》
8、《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八(韵的认识)》
9、《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九(声调排列)》
10、《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十(填词示例)》
11、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