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句论2015.08.07
1.律句:格律句的简称,格律诗必需采用律句。
2.律句分类:律句常见的为五言律句和七言律句。我们探讨以五言为例,因七言仅为五言句前面增加平仄相反的两字,于格律并未增加新的条款。律句分标准律句和标准拗句两大类。
2.1标准律句。标准律句分为标律句(正格律句)和准律句(实用律句)。
2.1.1.标律句:
2.1.1.1.撷腰句:
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同声字。有:平平/平/仄仄,(平生飞动意)仄仄/仄/平平。(俊逸鲍参军)二种句式。
网上曾有人怀疑此类句式非律句,因为他们以为其不符合律句应平仄两两相替。而名之为撷腰句则符合律句平仄两两相替要求。
2.1.1.2.解镫句:
第一、第二字及第三、第四字平平或仄仄相连。如:仄仄/平平/仄,(渭北春天树)平平/仄仄/平(江东日暮云)。二种句式。
...
撷腰解镫本是《文镜秘府论》论诗之修辞二十八病所列名词。本文特引来作律句的平仄规律,不再依循旧例依次以两字为一音节的不准确说法。
附1.修辞性的撷腰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附2.修辞性的解镫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2.1.2,准律句:
凡符合一三(五-七言)不论,二四(六-七言)分明的句式。有三种句式。
中平平仄仄(检书烧烛短)
中仄仄平平(佳句法如何)
中仄平平仄(银甲弹筝用)
准律句和标律句同属标准律句,格律诗中准律句占多数,故不可视为拗句。
...
2.2.标准拗句。
凡不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为格律诗容许的句式。标准拗句分为标拗句和准拗句。
...
2.2.1.标拗句:有以下四种形式
2.2.1.1.小拗句:中仄仄平仄。
第三字应平而仄,因处在第三字位置故称小拗句。依王力诗论小拗可救可不救,但查唐诗,小拗绝大多数还是救了的。
杜甫小拗句例及他句补救句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旧国见何日,高秋心苦悲。
江汉故人少,自怜犹不归。
南国旱无雨 ,今朝江出云。
物役水虚照,悠悠经十年。
衫裛翠微润,马衔青草嘶 。
南国昼多雾,北风天正寒。
雨梦按:杜甫五言律诗624首共计有小拗句95句,90句在下句进行了补救。(王力先生云”小拗可救可救”正确)
...
2.2.1.2.大拗句:中仄中仄仄。(允许多至五连仄。注意:大拗句出现三仄尾不能称作三仄尾句,只有平平平仄仄句式第三字为仄声时才能称作三仄尾句。)
第四字应平而仄,因处在第四字必论位置故称大拗句。依王力诗论大拗非救不可,查唐诗,大拗基本是救了的。大拗及小拗由下句的第三字由仄改为平声实行他句补救。
...
杜甫大拗句例及他句补救句例:
仄仄平仄仄
1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2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泛江送客】
3
暮景巴蜀僻,春风江汉清。【送李卿晔】
4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春远】
5
未息豺虎斗,空惭鸳鹭行。【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五】
6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7
闇闇春籍满,轻轻花絮飞。【宴胡侍御书堂】
8
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铜官渚守风】
...
仄仄仄仄仄
1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2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蕃剑】
3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铜瓶】
4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归来】
5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严郑公阶下新松】
6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夜雨】
7
志士惜妄动,知深难固辞。【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
8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
...
雨梦按:杜甫五言律诗624首共计有大拗句32句,均在下句进行了补救。(王力先生云”大拗非救不可”正确)
...
2.2.1.3.特定拗句:平平仄平仄。
中平平仄仄句式第三字应平而仄,故将第四字改为平声以实现本句自救,诗家又称为三拗四救句。这种句式在中平平仄仄式中多占30%,王力先生称其为特定拗句,并指出此句式第一字不再可平可仄。
杜甫特定拗句句例:
群仙不愁思/云深骠骑幕/江村独归处/兵戈与关塞/遥知簇鞍马
自从失词伯/徒劳望牛斗/匡山读书处/天涯故人少/应须理舟楫
雨梦按:杜甫五言律诗624首共计有特定拗句176句。约占中平平仄仄句式:176/1248=14%(特定拗句仅占14%,王力先生的学生著书立说言特定拗句比正格还常见实亦非确论)
...
2.2.1.4.孤平拗救句:
准律句只有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及中仄平平仄三种句式,而律句第四种句式平平仄仄平其第一字非论不可,若误作仄声则为孤平句,历来被称为大忌。解救方法是本句自救,即将第三字由仄改平,称为孤平拗救句。若上句为需下句补救的拗句时,则此句又称双救句。
杜甫孤平拗救句句例:
峡深豺虎骄/乃知东极临/百花潭北庄/锦城曛日黄/断崖当白盐
鸟窥新捲帘/哭君余白头/避风湘渚间/逆行波浪悭/晓行湘水春
雨梦按:杜甫五言律诗624首共计有孤平拗救句28句。
...
2.2.2.准拗句:
这些拗句在某些诗论中称应规避的,但又常见于诗中。
2.2.2.1.三仄尾句。平平仄仄仄
句尾连续三个仄声字,旧将其视同三平尾为律诗大忌,但研究证明,古人从不避三仄尾。三仄尾在中平平仄仄式中约占15%,应视同标拗句。
杜甫三仄尾句例:
身无却少壮/青山意不尽/凉风动万里/才名旧楚将/深怀喻蜀意
经过自爱惜/寒花隐乱草/蚕崖铁马瘦/东林竹影薄/江流大自在
雨梦按:杜甫五言律诗624首共计有三仄尾句122句。约占中平平仄仄句式:122/1248=9.8%
...
2.2.2.2.孤仄句:平平平仄平。
这种句式由平平仄仄平演变而来,且上句为拗句需救时也必需采用此句式,可视同标拗句。
杜甫孤仄句句例:
如今花正多/云帆枫树林/鸥归祗故池/归休寒色深/全生麋鹿群
江猿吟翠屏/年衰鸳鹭群/苗同伊阙春/茫茫何所开/寒江东北流
雨梦按:杜甫五言律诗624首共计有孤仄句44句。(不包括他句拗救句)
...
2.2.2.3.夹平句:仄平仄平仄
特定拗句的特殊形式。特定拗句平平仄平仄,王力先生指出此句式第一字平声不再可平可仄,但杜甫五律中有十六句平平仄平仄句式第一字未用平声,形成夹平句,故将其列为准拗句。这种句式应尽量避免。
杜甫夹平句句例:
野亭逼湖水/暂游阻词伯/宋公旧池馆/祗应与朋好/老夫怕趋走
束薪已零落/故人亦流落/自从失词伯/不成向南国/客居愧迁次
壮年学书剑/壮心久零落/只应踏初雪/治生且耕凿/未能割妻子
昔闻洞庭水/
...
2.2.2.4.仄收孤平句:仄平仄仄仄 三仄尾句的特殊形式。中平平仄仄句式第三字应平而仄,按律应于笫四字改为平声补救而成特定拗句,且第一字必平(王力诗论)。这种句式一未补救,二第一字未平,故应尽量避免。
杜甫仄收孤平句句例:18句
使君自有妇/竹凉浸卧内/秪应尽客泪/往还二十载/洛阳昔陷没
十年可解甲/欲陈济世策/世情只益睡/郑南伏毒寺/贾生骨已朽
亦知戍不返/幸因腐草出/别离已昨日/北庭送壮士/世人共卤莽
物微意不浅/远惭句漏令/济时敢爱死
...
3.非律句:
凡不符合标准律句或标准拗句的句式。
3.1.三平尾句:中仄平平平。
全唐格律诗有200多句,约占中仄仄平平句式的千分之二弱。属大忌,入诗则称为出律句或病句。
杜甫三平尾句例:
歇马高林间/却望怀青关/漠漠秋云低/转作潇湘游/天上麒麟儿/复作游西川/吾亦离殊方
三平尾比例7/1248=0.56%(所占比例极小,看来唐人还是避三平尾)
...
3.2.孤平句:仄平仄仄平。
全唐格律诗有150多句,约占平平仄仄平句式的千分之一点二。属大忌,入诗则称为出律句或病句。
杜甫孤平句例:
夜深露气清/臂悬两角弓
孤平句比例2/1248=0.16%
...
3.3.其它失律句:
3.3.1.仄仄平仄平(入韵句二四不分明)
孟浩然失律句句例:
八月湖水平(此句应为中仄仄平平)
...
3.3.2.平平仄平平(入韵句二四不分明)
杜甫失律句句例:
虚空不离禅(离应仄)
...
3.3.3.仄平平平仄(律句第二字平仄必分明)
浦帆晨初发(此句应为中仄平平仄,所有律句第二字必论)
...
3.3.4.仄仄平仄仄(律句第二字平仄必分明)
尽捻书籍卖(捻应平,此句应为中平平仄仄,实非大拗句)
...
结论:
1.律诗所有句式必需是律句;
2.所有律句第二字平仄必分明;
3.入韵律句任何情况下二四必分明,否则均非律句;
4.律诗对仄收句要求较宽,允许笫四字与第二字同平,(特定拗句:平平仄平仄)或同仄。(大拗句:中仄中仄仄)。
5.本文杜甫诗例取自搜韵,共有五言律诗629首,其中5首为仄韵诗。6.杜甫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占95.6%,且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如顺风调,江左体),粗约估计四种句型均有1248句。
7.本文所言平仄均依平水韵。即平声包括上平声及下平声,仄声为上、去、入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