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2

冇知想讲乜东冬:

[复制链接]

1784

主题

25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韵生香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75
贡献
1865
金钱
7855
发表于 2024-11-28 21: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乜东冬:一说到吟诗赋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声韵问题。古诗词起源于民歌顺口溜,是要押韵的。一只冬瓜,一朵花,呖呖啦啦。教诗词的人,最交关的就是平水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要求很严格,读来很不爽。有人问我,怎样分一东二冬。我说我分不了。我问过20多个文学教授,也是分不了。早几年台湾有个说是国学名人,在一个诗联网站做版主。开口闭口都说发扬国学。佛山有个学者跟他吵架,要他分东冬,叫我当公正。那人一句都说不了。我说不懂很平常,我也分不了。古人说话的话音,今天语音不同了,怎么去分辨呀?别说分东冬,就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家、花,还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纷、魂、村,怎么押的韵,也没几个说的清的。我猜,客家人爱读书,主编平水韵,把很多的客家话读音收入平水韵,就有了今天的情况。远上寒山石径斜和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两首诗,将EN读UN,将车读成差,用客家话来读,感觉这韵还押得真好。现在,有人主张一东二冬合韵,有人不同意。有人主张写诗用普通话押韵,就有人说这是丢了中华文化。我说,作为学习知识,新旧都要学。都要懂。但是,我也不觉得旧韵比新韵好多少。你的诗词,偶尔玩一下平水韵,也没什么。但是你也要知道,您的诗词是写给今人或后人看的,不是写给死去很久的人看的读的。所以用今音押韵,别人读起来的感觉不是挺好吗?(先说这么多,得闲再来说)

5300

主题

8万

帖子

27万

积分

轮值首版

大中华楹联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187
贡献
80691
金钱
9226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1-28 22:0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大作!感谢分享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2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