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1|回复: 4

大洪水

[复制链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1-24 1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①中国最严重的几次洪水灾害
  历史上自然灾害最多和最严重的莫过于水灾。
  (一)、传说中的
  第一次大洪水
  中华文明的第一次大洪水记录是女娲补天的记录。《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精民,鸷鸟攫老弱。”
造成这次大洪水的原因是“四极废,九州裂”。我们古人相信天圆地方,虽然天像一个穹顶扣在大地上,但天与地可不一定有交点。所以便有了支撑天地的天柱。按照《淮南子》的说法,支撑天的柱子有四根,这四根天柱支撑着天的稳定。天的上边也不是空无一物,那是另一个天神的世界,所以这四根柱子的坚固性是超强的。但由于某种原因四根天柱都折断了,九州大地也开始了动荡,于是发生了大洪水。这次大洪水被女娲娘娘治理了,重新立了天柱,用芦灰治理了洪水。
  
  第二次大洪水
  第二次大洪水出现在《列子》的记载中:“昔者女娲氏练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列子说,在女娲补天之后的某个时候,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失败,于是怒触不周山,造成天柱再一次折断。这次事故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造成了神州大地如今的地势。这次引起的大洪水并没有去专门治理,最终绝大多数河流都流向了东南方向进入了大海。这次大洪水持续的时间应该不长,地势稳定下来,洪水也就进了大海,没有造成持续性的影响。
《列子》中记载的这次大洪水,女娲并没有再次去补天,但在其他许多神话记载中,这次才是第一次大洪水。正是因为共工撞坏了天柱,才造成天空破裂,洪水泛滥,天下苍生遭了殃。所以女娲娘娘才最后出手,炼五色石补天,断鳌足重立四极。不过《列子》的记载也符合逻辑。正是因为天柱是女娲娘娘用鳌足代替的,所以才会被共工撞断,否则共工想撞断天柱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次大洪水
  第三次大洪水就是帝尧时代发生的那场大洪水了。《史记》中记载,帝尧曾经咨询大臣们如何治理洪水,他对四岳说:“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按照帝尧的说法,这次大水造成的损失非常大,“洪水滔天,怀山襄陵”,受灾的范围相当广。四岳建议让鲧去治水,但帝尧对于鲧并不信任。直到后来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才把洪水平息,这个时候距离鲧治洪水恐怕已经过去几十年了。
  第三次大洪水持续的时间很长,造成的损失也很大。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大洪水却没有任何记载,只能当作上天对于人族的考验了。这次洪水是全球性的,应该是地球的大气候周期引起的。中华文明的先祖们面对洪水没有退缩,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迎难而上,最终战胜了这场大洪水。大禹也因为治理洪水的功绩,最终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正史中记载的重大洪灾
  自汉•高后三年(前185)至民国38年(1949)的2134年中,大水灾就达72次。
  两汉的420多年间,发生较大水灾70余次。明代江南的水灾最为严重。因为许多记录都语焉不详,因此到底那次水灾最大,难于说清,只能挑记录较详的来介绍。因为越到后来记录越详,所以近代当代的次数列出的就多些。
  记录较详细的最厉害的几次,各从某个角度记叙了灾情:
  1.公元前161年,关中大雨三十余日,蓝田县山山洪暴发,冲没900余户人家,同时汉水暴涨,8000余户人家被冲没,淹毙300余人。(点评  数字较具体)
  
  2.公元前30年,关中大雨30余日,发生水灾,死亡四千余人,冲毁房屋83000余所。(点评  冲毁房屋多)
  
  3.公元500年,7月,黄河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山东、河南民居被淹没者十之四五。(点评  记录了水深)
  
  4.1426年,6——7月,汉水流域发生水灾,襄阳、谷城、均州、陨县缘江民居半数被淹没。(点评  记录了民居半数被淹没,说明水深与范围之广)
  
  5.成化八年(1472)八、九月汉水涨溢,高数十丈。江苏扬州、苏州与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暴雨,死者数万。(点评  记录了水浪之高)
  
  6.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一次大水灾年,夏,河南怀庆府连降暴雨三个月,毁坏城墙1180余丈,冲毁官署民居314000余间,溺死11800余人。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灾情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次大洪水源于多个河流水位的同时暴涨,使得数十个县受灾,而山东、东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灾情,让明朝政府不得不在全国多地免征税粮。(点评  记录最详尽)
  
  7.康熙元年(1662),陕西全省淫雨,六月,大雨六十日。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历时长久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洪水造成了罕见的严重水灾,被淹死的人口以十万计。(点评  记录了时间之长)
  
  8.1788年,长江流域大水。中游地区受灾最重,湖北36县被淹没,江汉平原一片汪洋。(点评  记录了范围之广)
  
  9.1849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和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洞庭湖、鄱阳湖圩堤大多溃决,湘、鄂、赣、皖、苏、浙6省150余县受灾。(点评  记录了水之深,灾之广)
  
  10.1870年,长江爆发历史上最大的洪水。
  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均遭重灾。(点评  记录了受灾之广)
  
  11.1887年黄河洪灾,中国史上洪水灾害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暂列它为古代第一)
  1887年春,河南遭遇暴雨袭击,黄河在流经郑州急转弯处下汛十堡处又一次决口。这场灾难的破坏和死亡人数难以计数,受灾人数约200万。
  1887年9月30日,当时的黄河遭受了连续暴雨的袭击,导致了一场严重的决堤灾难。黄河的决堤使得周边的城市和村庄遭受了灾难性的洪水侵袭,其中最严重的受灾地点是郑州和开封。
  这场灾难中,大量无辜的生命失去了,关于死亡人数的统计因为当时缺乏完善的制度而没有准确的记录。根据地方史料记载,大约有90万人丧生,然而,也有一些记载声称死亡人数高达150万甚至200万。(点评  记录了受灾人数和严重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近代最大的几次洪水记录
  1.1931年长江水灾中国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1931年江淮大水,又称1931年中国水灾、1931年长江水灾、1931年江淮水灾。(列为近代第一)
  这次水灾被广泛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罕见的特大洪水。且肯定是20世纪导致最多人死亡的自然灾害。1931年江淮大水灾害中,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灾区涉及湖北、安徽等8个省区,全国共15万人淹死。如包含病死、饿死的总死亡数字,有案可查的为422,499人,官方报告考虑漏报情形而估计有200万人,灾民5311-6000万人不等,受灾农田近1.5亿亩。
  武汉三镇被淹没在洪水中长达一个多月,水患带来的恐怖景象让人难以忘怀。大批民房被水浸塌,到处是一片片的瓦砾场。电线中断,店厂歇业,百物腾贵。二千二百多只船艇在市区游弋。大部分难民露宿在高地和铁路两旁,或困居在高楼屋顶。白天像火炉似的闷热,积水里漂浮的人畜尸体、污秽垃圾发出阵阵恶臭。在这次水灾中,家园被毁,无数家庭破碎,人们被迫背井离乡,无处可归。洪水席卷而过,农田、房屋被彻底摧毁,财产损失惨重。《中国近代十大灾荒》关于1931年武汉三镇的描述,在1931年冬天“农民均栖息于水中”,“秋收绝望,来年也无力耕种”。165万人逃荒。饥荒以安徽北部最严重。包含病死、饿死的总死亡数字,其中以安徽省、河南省死人最多。
  8月6日重庆录得洪水,8月19日汉口录得高水位警戒线,水位超过标准53英尺,比汉口江滩高平均5.6英尺。长江水灾延伸到下游,9月16日洪峰抵南京。长江以北的淮河同时发生水灾,导致京杭大运河在高邮湖附近的堤防崩溃,其中一个估计指8月26日凌晨有20万人在睡梦中淹死。
  5月至8月(注:至8月9日),苏皖鲁豫诸省发生特大洪灾,江苏16县受灾面积17,424平方公里,受灾户数410750户,受灾人口1,035,551人,迁移人口38,200人,死之908人,财产损失24,871,118元。
  江苏泰州城淹水4米,城里半年才退尽了洪水;而里下河平原(江苏中部平原)到第二年春天才退尽了洪水。
  最严重是8月26日凌晨5时许江苏高邮湖决堤(大运河堤坝决口,老百姓称之为“倒大口子”详见“决堤”条)。特大洪灾瞬间爆发,高邮和里下河各县尽成泽国,千万百姓顿遭灭顶之灾。无数求生的灾民在屋顶和树上避难、呼天喊地,备受煎熬。而逃过水灾一劫的灾民又遇到瘟疫流行,病死者不计其数。对这次灾害,时人有记载称:洪水横流,弥溢平原,化为巨浸,死亡流离之惨触目惊心。而农田涝灾至1932年春退水,造成饥荒、蝗灾、霍乱:水中尸骸积久腐坏,一经烈日之薰蒸......高邮、邵伯、泰县、东台、泰兴等处,霍乱流行。
据《运河专刊》记载:里下河地区有1320万亩农田颗粒无收,倒塌房屋213万间,物产损失达2亿元以上,受灾民众约58万户350万人,140多万人逃荒外流,77000多人死亡,其中被淹死的有19300多人。
  1932年4月23日《申报》载:江淮云汉诸区,经洪水浩劫后,孑遗之民,无以为生,入春以来,又遭久旱,蔓青不发,即高阜之地,潦退较早,种麦者,亦必待至6月方能收获;种稻者至9、10月,始有收割,在此数月间饥馑殆不可免。安徽、江苏、湖北等省荒情共同,地方元气既伤,人民生机几绝,迩值春荒,于是饿殍遍野。因去岁禾谷被水漂没,无粟可食,乃剥取树皮,磨成粗粉,掺以水藻、草根、树叶等物,蒸而食之,虽难下咽,聊胜枵腹。各河溪沼,凡生产水藻之处,均有主管者昼夜看守,不许他人偷采。水藻上市,每斤售至二百文之多。暮春之时,以树皮、水藻采食殆尽,灾民乃联群结队,纷往田间,剥取大麦苗,回家煮食,因缺乏滋养性,食后面皮无不浮肿。尸骸遍野,无人掩埋,加以天气亢旱不雨,以至时疫流行。穷乡僻壤之所,卫生毫不设备,一旦染疫,速于瓜蔓,一人得病,传染一家,死者无棺盛殓,往往弃尸田野,种种惨情,目不忍睹。棺木出售一空,大小木店概改制棺木。
  
  2.1933年黄河特大洪水
  1933年,黄河遭遇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给黄河下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洪水冲击下,黄河堤坝出现了31处满溢,73处决口,导致30个县份遭受灾害。整个受灾面积高达6592平方公里,让273万人陷入水患之中。
  这场洪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共有12700人不幸丧生。家园被洪水吞噬,许多人失去了亲人和财产,悲痛填心。洪水肆虐,带走了无辜的生命,让人心痛不已。
  经济损失也是惨重的,高达2.07亿元。农田被淹,房屋被毁,生产设施损毁,损失无法估量。
  
  3.1935年长江水灾
  1935年7月,长江中游地区遭遇了一场规模罕见的洪水灾害,这次水患被称为区域性洪水。据历史调查,这是自400年来水位第二高的洪水。
  洪水肆虐,农田遭受了严重的淹没,达到了42.7万公顷之多。沃土被洪水浸泡,农作物无一幸免,许多农民的心血付之一炬,辛苦种植的希望被洪水冲走。而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次洪水造成了多达8万人的生命不幸葬送。8万个家庭失去了亲人,悲伤和哀痛弥漫在整个中游地区。
  武汉受灾被淹90天,汉江平原一夜之间就淹死4万人。累计算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在长江手中受苦,疾病和饥荒紧随而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当代大水灾(因为记录详细,又由于地球气候变化,所以列出次数就多)
  1.1954年长淮水灾(长江中下游近一百年间最大洪水)
  1954年由于中下游梅雨期延长,且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出现近一百年间最大洪水,洪水的威力令人瞠目结舌,各河段最高水位全面超过历史最高记录。虽然因为重视,及时加高巩固三万多公里的干支堤防,并建设安排分洪区、蓄洪垦区等一系列措施。但还是受灾严重,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共有123个县市遭受了灾害。受灾人口达1888万人,死亡人数3.3万人。洪水冲毁了京广铁路,整整100天都不能正常运行,交通瘫痪,让人们的生活雪上加霜。更加令人心碎的是疾病的蔓延,几万人因此丧生。洪水造成的混乱和疾病的蔓延使得灾区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2.1963年海河洪灾(海河南系稀遇的洪水)
  1963年8月,海河流域的洪灾是海河南系稀遇的洪水,主要暴雨达700至1500mm,中心河北省内邱县獐么村7天降雨量达2050mm。累计受灾人口2200万,其中特重灾区有约1200万人,死亡5030人,它摧毁了1265万间房屋,许多人无家可归。
  
  3.1975年河南水灾
1975年8月8日,由于一场特大暴雨,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座小型和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造成1015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4.1981年长江上游洪水
  1981年7月9日至14日,长江上游发生洪水,四川省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受灾人口达1500多万人,150万人无家可归,受灾耕地1300多亩,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整个地区陷入了经济困境,灾后重建变得异常困难。
  
  5.1982年北江水灾
  1982年南岭一带连续出现暴雨、特大暴雨,清远5月12日24小时降雨量高达640.6毫米。造成40万人被洪水围困,17万人无家无归,伤亡人数与经济损失不详。
  
  6.1991年华东水灾
  1991年有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五个省、自治区严重水灾,最严重的的是安徽和江苏。安徽全省受灾达4800多万人,江苏受灾人口达到4200多万,可想之严重。
  
  7.1998年特大洪水
  这一次比1991年更为严重,一场全国范围的特大洪水,是20世纪发生的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涉及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多个江河流域,全国有29个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最严重的有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房屋被摧毁,农田被淹没,企业受损,整个社会陷入了经济的困境。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总计2.23亿人,约有4150人不幸丧生,直接经济损失1660亿元。
  1998年8月1日,高水位浸泡近两个多月的簰洲湾长江大堤突然塌陷溃口,洪水汹涌咆哮着直扑堤内,一时汪洋一片,顿成泽国。是自当年7月2日第一次出现53500立方米/秒的洪峰后,长江第一次失守,25名簰洲湾人遇难,19名解放军官兵在抢险中牺牲。当晚溃口足有900米宽,溃口处的中堡村首当其冲。决口后,村民们只能迎着洪峰跑向地势最高的大堤,然后再从大堤跑到更高一点的干堤,才有一线逃生的机会。其他靠后一点的村子尚有一点缓冲的时间,军队和当地政府调集了大量的船只,将除防汛力量之外的人口转移到嘉鱼县其他乡镇。至次日下午,80多平方公里的簰洲湾顿成泽国,5万簰洲湾人两个多月无家可归。他们直到两个月水退之后,才再度回簰洲湾。
  而就在六天之后的8月7日13时50分,长江再度告急,九江大堤决堤30米。1998年8月,在九江市下属的永修县内,洪水已将县城围困,县城附近的小村已失去本来的模样。原来村落的位置,只余几根树枝,孤零零地伸出水面。众多解放军战士,驾着冲锋舟,一次次往返,解救被困群众。8月7日,洪水决堤后的场景。片刻之间,开发区的居民楼一层窗户已被淹没一半,路边的电线杆仅余水面半米。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此次九江的决口宽达30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决口也在不断扩大,狂泻的洪水向九江城扑去,如不及时堵住,全城42万群众将陷入灭顶之灾,京九大动脉也会被拦腰切断。
  紧急时刻,南京军区派出2000余名官兵、5000余名民兵预备役人员火速奔赴到现场。经过连续46个小时奋战,决口处一道长243米的围堰合龙,东奔西突、四处泄溢的洪流被制服。在第六次洪峰到来之前筑起了一道长453米的第三道围堰。至此,九江大堤堵口取得彻底胜利。解放军和武警部队24000多名官兵共填筑土石方12万立方米,筑坝用钢材80吨,堵口沉船10艘。
  
  8.2016年长江洪灾
  2016年长江洪灾是继1998年之后长江流域最大洪水,受灾12个省,747个县市,人口达1476.2万人(2017年一篇研究文章说5813.54万人),房屋倒塌17.19万间,经济损失311.4亿元(2017年一篇研究文章说1726.13亿元)。洪灾造成268人死亡,63人失踪。
  
  9.2020年南方洪涝
  2020年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造成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全国16个省区19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重庆綦江上游干流及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更发生超历史洪水。受灾人数达3020万人次,172.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861.6亿元。
  
  10.2021年水灾
  5次水灾。  (1)7月17日—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省平均过程降雨量223毫米,有285个站超过500毫米;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郑州、新乡、鹤壁等多地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害造成全省16市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紧急转移安置14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3.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  (2)2021年入秋后,冷暖空气在黄河中游持续猛烈交汇、带来连续降雨,黄河流域9月平均降水量179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造成黄河中下游发生1949年以来最大秋汛,中游干流9天时间连续发生3次编号洪水,支流洛河、汾河水位或流量超历史实测记录,黄河中下游河道高水位、大流量行洪持续同期一个月,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局地洪涝灾害严重,造成4省32市232个县(市、区)666.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1人,紧急转移安置46.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98.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3.4亿元。  (3)7月中下旬山西暴雨洪涝灾害。7月10日—23日,山西省先后出现10日—11日、18日—23日两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间隔时间短、累计雨量大,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晋城、忻州、长治等10市47个县(市、区)61.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5人,紧急转移安置7.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2.8亿元。  (4)8月上中旬湖北暴雨洪涝灾害。8月8日—15日,湖北省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其中,11日—12日湖北襄阳和随州出现大到暴雨,局地特大暴雨,最大日雨量为随县柳林519毫米,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随州、襄阳、孝感、黄冈等11市(州)58个县(市、区)和神农架林区15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8人,紧急转移安置5.7万人;倒塌房屋11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1.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26.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1.2亿元。  (5)8月中下旬陕西暴雨洪涝灾害。8月19日—25日,陕西省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其中,陕南地区暴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局地降水强度强,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造成西安、汉中、安康、商洛等9市49个县(市、区)107.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21人,紧急转移安置9.9万人;倒塌房屋27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2.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6.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1.8亿元。
  
  11.2024年水灾(暂时还没有国家统计数字)
  据统计是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
  截至7月17日,全国因旱灾和水灾共造成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紧急转移安置85.6万人次;倒塌房屋2.3万间,损坏房屋27.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31.6亿元。其中,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共造成全国1434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成为上半年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
  如  2024年6月19日8时至20日8时,广西浔江、黔江、西江、桂江、湘江、柳江、贺江及郁江等48条河流79个站出现超警0.03-5.07米的洪水。截至2024年6月18日16时,本轮灾害累计造成广西受灾人口18.15万人,紧急避险转移3825人,紧急转移安置1382人,需紧急生活救助6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149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2513公顷;倒塌房屋59间,严重损坏房屋67间,一般损坏房屋131间;直接经济损失18553万元。
  在广东,暴雨连续不断。闪电交织的夜晚,道路被洪水切断,山体滑坡,交通几乎瘫痪。2024年4月20日,受强降雨影响,32个水文站超警戒水位,广东北江出现50年一遇洪水。2024年4月24日20时至25日12时,全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有37个镇街降雨量超100毫米,截至2024年4月22日,广东强降雨已造成4人死亡,仍有10人失联。
  2024年6月21日,记者从广东梅州市平远县三防指挥部获悉,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55388人,房屋倒塌2247间、严重受损3203间,道路塌方4697处,损坏路基路面356公里,公路中断82处,桥梁受损111座,通信基站中断107个,通信线路受毁中断651公里,供电设施损毁450处,农村供水工程受损168处,输水管道毁坏303公里,供配水管道毁坏193公里,河堤受损3.2公里,护岸受损31.2公里,电站淹浸86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759公顷,水产养殖受灾452公顷,预计直接经济损失约58.5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7: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水灾历史档案
  公元前711年“秋,大水”。
  公元前687年“秋,大水,无麦苗”,记载了水灾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公元前670年和公元前669年,鲁国连续大水,举行大规模击鼓祭祀仪式,祈求上天保佑。
  汉朝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泛滥,汉中(治今陕西安康)、南郡(治今湖北江陵)大水,淹浸4000余户,为最早有定量灾情损失记载之水灾。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汉水流域发生大水灾,6000余户被大水冲走。
  公元前161年,关中大雨三十余日,蓝田县山山洪暴发,冲没900余户人家,同时汉水暴涨,8000余户人家被冲没,淹毙300余人。
  公元前115年夏,大水灾,“关东饿死者以千数”。
  公元前30年,关中大雨30余日,发生水灾,死亡四千余人,冲毁房屋83000余所。
  137年,夏,洛阳暴雨成灾,死亡1000余人。
  189年,夏,中原地区连雨80余日。
  东汉•建安二年(197)秋九月,汉水溢,泯人民。
  建安二十四年(219)八月,大霖雨,汉水溢。
  魏•太和四年(230)秋,八月,大霖雨三十余日,汉水泛滥。
  西晋•咸宁三年(277)六月,益、梁二州郡国入暴水杀三百多人。九月,又大水。
  283年,12月,黄河以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
  302年,黄河下游与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水灾。
  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大水。
  南北朝•元嘉十八年(441)夏,汉江泛滥,农田受损。
  482年,8月,黄河大水。
  500年,7月,黄河大水,平地水深一丈五尺,山东、河南民居被淹没者十之四五。
  开皇十八年(598年),河南八州大发洪水。
  602年9月,黄河中游发生水灾。
  607年河南大水。
  611年山东、河南的洪水。
  最严重的617年,河南、山东大水,彼时由于粮食缺乏而造成了无数人饿死。
  651年,河北发生大水灾,五千余家遇难。
  727年,秋,黄河发生全流域性大水,人员与财产损失惨重。
  唐朝时期,长安、洛阳两都所在的水灾记载较多。其中,长安附近严重水灾就有25次,而洛阳附近严重水灾也达20多次。720年,谷水、洛水同时暴发洪水,洪水冲入洛阳城,城内建筑一夜之间全部被洪水淹没,而由于山洪暴发,造成了多人死亡。816年,京畿大水,受灾农田达4万余顷,对农业造成严重的破坏。817年,京城长安大雨连绵,冲坏房屋2000余家。
  唐•长庆元年(821)夏,汉江溢。
  834年,秋,滁州大水,淹没万余户。
  开成三年(838)夏,汉水溢。
  952年,6月丁酉日,成都发生水灾,大水入城,淹死5000余人。
  953年,6月,汉水发生水灾,洪水涌入襄阳城,城内水深五尺,仓库被毁,居民溺死者众多。
  宋•淳化二年(991)七月,汉江水涨,死人甚多,九月又大水,损坏庐田。
  祥符九年(1016)八月,利州水,漂栈阁。
  绍兴十五年(1145),汉水决溢,漂荡庐舍。
  绍兴二十八年(1158)六月丙申,汉沔及大安军大雨,水泯民庐,坏桥栈,死者甚众。
  淳熙十三年(1186)秋,霖雨,败禾稼。
  绍熙二年(1191)五月二十二日大水。
  绍熙四年(1193)夏,黑龙江(褒河)大水,山河堰尽决。
  1229年,10月,温州平阳、瑞安发生水灾,溺死6800余人。
  咸淳三年(1267)六月,汉水溢。
  明•洪武五年(1372)六月,大雨,汉水暴溢,巨木蔽江而下。
  洪武二十三年(1390)秋八月,淫雨,汉水暴溢。
  洪武二十九年(1396),褒水涨,损坏打钟坝民舍。
  永乐十四年(1416)五月庚申,汉水涨溢,淹没公私庐舍。
  1426年,6——7月,汉水流域发生水灾,襄阳、谷城、均州、陨县缘江民居半数被淹没。
  1433年,6月,赣江流域发生水灾,江西沿江八府严重受灾,农田被淹,人员死伤众多。
  1439年,8月,苏州、常州、镇江与南京遭遇水灾,溺死百姓甚多。
  1444年江都县扬子江遭遇的狂风暴雨,导致数百户居民被洪水湮没,死亡1020人。
  成化六年(1470)八月、汉水涨溢,高数十丈,城郭居民俱淹没。
  成化八年(1472)八、九月汉水涨溢,高数十丈。江苏扬州、苏州与浙江杭州、绍兴等地暴雨,死者数万。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是一次大水灾年,夏,河南怀庆府连降暴雨三个月,毁坏城墙1180余丈,冲毁官署民居314000余间,溺死11800余人。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灾情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次大洪水源于多个河流水位的同时暴涨,使得数十个县受灾,而山东、东北等地也有不同程度的灾情,让明朝政府不得不在全国多地免征税粮。
  1510年,9月,安徽西部安庆、宣城、芜湖一带发生特大水灾,溺死23000余人。
  嘉靖二年(1523),陕南大水。
  嘉靖六年(1527),乌江(今褒河)水合。
  嘉靖十一年(1532)夏,汉江大水。
  1537年,秋,黄河、长江流域均发生水灾,湖北、湖南受灾最重。
  嘉靖十八年(1539)七月,汉江水涨,漂没民舍无数。
  嘉靖二十一年(1542)夏,大水,漂没民舍。
  嘉靖二十九年(1550),乌龙江(褒河)涨,漂打钟寺民舍。
  1591年,苏州、松江发特大水灾,死者数万人。
  1603年,8月,泉州海水暴涨,溺死万余人。
  1608年,苏州、松江等地连续50余日降下暴雨,无数城镇被淹没。
  崇祯六年(1633)夏,汉江大水。
  崇祯七年(1634)六月,连雨四十天。
  崇祯十六年(1643),汉中各县大水。
  清•顺治四年(1647)八月,暴雨两日夜,汉水泛涨,田禾尽伤,大饥。
  康熙元年(1662),陕西全省淫雨,六月,大雨六十日。跨黄河、长江、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历时长久的特大暴雨和特大洪水造成了罕见的严重水灾,被淹死的人口以十万计。
  康熙二年(1663)六月,汉江大水,又雷雨,大风拔树。
  康熙三年(1664),汉中大水成灾。
  康熙八年(1669),汉中各县大水。
  康熙十八年(1679),淫雨四十日,如倾盆者一日夜,大水漂没民舍无计。
  康熙二十七年(1688),雷电交加,大雨如注,水涨甚猛,树木连根蔽江而下,沟渠桥梁尽拥圯。
  康熙三十七年(1698),汉中12县、州均被水灾。
  康熙四十二年(1703),汉中府属南、褒、沔等七州县被水淹。
  1715年,6月,苏州发生大水灾,洪水入城,水深六尺,民居田地尽被冲毁。
  乾隆三年(1738)四、五月以来,阴雨连旬数月,收成歉薄,仅有五、六成不等。
  1761年,黄河多处支流同时暴涨,无数人被河水吞没,使得河南数个州县被淹,大量房屋倒塌。
  1788年,长江流域大水。中游地区受灾最重,湖北36县被淹没,江汉平原一片汪洋。
  嘉庆六年(1801),汉中各县自八月初旬直至九月末后,阴雨连绵。
  嘉庆十五年(1810),汉中水灾,山洪暴发,田地受冲,青黄不接,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嘉庆十八年(1813),夏旱,秋涝,稻禾半槁,岁大荒。
  嘉庆二十年(1815),沿河田被水冲沙压,营田亦被水冲刷。
  嘉庆二十四年(1819),阴雨连绵,乌龙江(褒河)水泛溢,冲民房二百余间,沿江稼禾被淹;汉水涨溢,直灌城根,水深二三尺,浸倒民房四百余间,东北两乡,近城处所,秋禾亦多被淹。
  道光十五年(1835),汉水涨溢,民房漂没。
  道光二十年(1840),汉水暴涨,县城墙被拆毁140余丈,死人无计。四川发生严重水灾;长江、淮河中下游、沂沭泗地区水灾;海河流域部分地区水灾。
  道光二十三年(1843)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初,大雨不止,汉水大涨,漂没民舍。
  道光二十四年(1844),(汉中)山水暴发,淹没农田无数。
  1849年,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和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洞庭湖、鄱阳湖圩堤大多溃决,湘、鄂、赣、皖、苏、浙6省150余县受灾。
  咸丰元年(1851)秋,汉江上游大雨连旬,霖雨连绵,次年春,粟价昂贵。
  咸丰二年(1852)七八月,大水从南城门进城,房屋被毁无计,兵民被淹死者三千四百余人。
  1860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湖北受灾严重。
  同治六年(1867),陕南因被水,兴汉府属地方受灾。
  同治七年(1868),汉中洪水,平地水深数尺,田地被淹,房屋被毁甚多。
  1870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均遭重灾。
  光绪九年(1883)八月,江河发水,沿江农田淹没。
  光绪十年(1884),自闰五月以来,连次大雨,或山洪暴发,或河流泛滥,淹没田庐人口。
  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连日大雨,河水暴涨,东、西、北三乡被冲草房二百余间,漂男女人丁数十。
  光绪十四年(1888)六月初一至初六日,连日大雨,势若倾盆,河水泛滥,山水涨发,田地房屋各有淹没。
  光绪二十九年(1903),大水发,汉水暴涨,波浪涛天,冲淹田地、房屋、人口和牲畜,大水淹至镇江楼,为数十年罕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大雨连番,山水暴发,河水猛涨,冲淹田亩,崩塌房宇,死毙人畜。
  宣统二年(1910),阴雨连绵月余,大水淹地毁房甚多。宣统三年(1911),被水冲塌房地。
  1915年,7月,广东发生水灾。广州市被淹没七天,受灾农田648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亡十余万人,损失达199亿元。
  民国10年(1921)黄河发生全流域大水,六七月间连降大雨,兼旬不止,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冲毁田禾,浸没房屋,秋收无望,被水冲甚重者70—80村,幅员数百里,地方辽阔。仅山东、河南和山西三省灾民就达981万人。
  民国12年1923年,四川水灾引发大饥荒,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民国14年(1925),夏季多雨,以致山洪暴发,江河泛涨,冲毁田房,漂没人口不计其数。
  民国19年(1930),汉江水涨2—3丈,沿江一带居民农田多被冲毁。
  民国22年(1931)陕西张寨、周寨、范寨等处山洪暴发冲毁田禾。7月17日大雨如注,河水陡发,北门外李家桥堤被冲毁崩,洪水横流,当其冲者,均被淹没,损坏田禾房屋、漂去衣物、粮食、牲畜甚多,水势泛滥延及东北护城河桥,桥之左右以及瓮城内水深数尺。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农田淹没面积达973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5217万。长江中下游两岸,西起湖北沙市,东抵上海的沿江城市均被水淹,淮河流域、京广铁路线以东的广大平原地区一片汪洋,直接死于水灾的人口达40万,灾情十分惨重,是几百年以来受灾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的一次大水灾。7月,淮河大水。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人。淮北地区受灾最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32年,7月,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仅黑龙江省受灾农田就达2850万亩,毁坏房屋86500间。其中哈尔滨市被淹一个月之久,全市38万人口中有24万人受灾,死亡灾民2万余人,财产损失折合2亿银元。
  民国38年(1949)七八月,阴雨连绵四十多天,江洪大发,房屋田禾牲畜大量被冲。灾情数10年少见,汉江洪水情况(南门外大桥段),最高洪水位508.8米,最大洪水流量10624立米/秒,受灾群众10万余人,其中死亡100余人,受伤1000余人,淹没房屋15000余间,冲毁倒塌房屋800余间,淹没农田45000亩,其中冲毁39600余亩。
  1954年,长江、淮河流域均出现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不少地区堤岸溃决,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为保护荆江大堤,保卫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被迫淹没农田4755万亩,近4000万人受灾,死亡36183人,影响京广线通车100天,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元。
  1959年8月23日,3号台风袭击厦门,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8月,海河大水,华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河北地区几乎是一片泽国,洪水淹没104个县市、7294万亩耕地,冲坏水库335座,冲毁铁路822处,全长1162公里,京广线中断行车27大,天津告急。2200余万人受灾,1265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
  1975年,8月,淮河大水。受灾面积达12000平方千米,河南省29个县市,1700万亩农田被淹,1100万人口受灾,48座水库失事,冲毁铁路102公里,京广线中断行车18天,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81年,4月中旬长江流域发生洪灾,受灾人口2000多万,死亡1358人,淹没房屋237万间,113万人无家可归。
  1985年,8月,辽河大水。造成中小河流决口4000多处,60多个县市、1200多万人口、6000多万亩农田受灾,死亡230人,直接经济损失43亿元,减产粮食50亿公斤。
  1991年,淮河、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发生大洪水。受灾人口达1亿以上,受灾农作物2.3亿亩,死亡1200多人,倒塌房屋数百万间,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左右。
  1998年,6—8月,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受灾人口2.23亿,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近5万间,受灾农作物3.18亿亩,1.96亿亩成灾,5000万亩绝收,700多万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直接经济损失2342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