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39|回复: 6

[国学纵横] 言汪广洋李斯之死

[复制链接]

4869

主题

11万

帖子

3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48
贡献
107508
金钱
1213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1-21 0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诗有感,遂作:
史诗最是考三观,背向黎民整个偏。
通古斩腰难说错,朝宗上吊莫生怜。
徇私懒政国家误,改诏投机社稷迁。
纵使太平须法度,罪人处死利明天。

备注:
通古:李斯字。
朝宗:汪广洋字。

原作如下:
五律大明五首
作者:李寒秋
其一
韬奇希见用,遇主必乘时。
养晦疑汪广,图强叹李斯。
云飞蛟虎斗,景曜凤麟驰。
命定非由我,酬勋岂敢辞?


115

主题

284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01
贡献
3416
金钱
5139
发表于 2024-11-21 14: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鸣声韵 于 2024-11-25 14:20 编辑

李斯,大学问家,大政治家,著名法家,秦的成就其有一半。
可怜干不过阴谋家赵高。

点评

谢谢老师点评,是的,我想他之所以斗不过赵高是因为名利心太重,如果不篡改遗诏,复苏登基就没赵高什么事情了。个见,不妥处也请多多批评,敬茶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21 15: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9

主题

11万

帖子

3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48
贡献
107508
金钱
1213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5: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鸣声韵 发表于 2024-11-21 14:31
李斯,大学问家,打针政治家,著名法家,秦的成就其有一半。
可怜干不过阴谋家赵高。 ...

谢谢老师点评,是的,我想他之所以斗不过赵高是因为名利心太重,如果不篡改遗诏,复苏登基就没赵高什么事情了。个见,不妥处也请多多批评,敬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2

主题

572

帖子

615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718
贡献
1126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24-11-25 11: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82

主题

572

帖子

615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718
贡献
1126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24-11-25 1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9

主题

11万

帖子

3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48
贡献
107508
金钱
1213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2: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卑陬 发表于 2024-11-25 11:46
我在早年曾写了一系列《明史随笔》,发在光明日报博客上,所以敢于指出李寒秋网友把汪广洋说成汪广之错。曾 ...

谢谢诗友的留言,您客气,我也正好借机会学习一下历史知识,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69

主题

11万

帖子

35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48
贡献
107508
金钱
12137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4: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卑陬 发表于 2024-11-25 11:46
(2017、3、23日已发)八  汪广洋 胡惟庸 涂节  

  

谢谢诗友的随笔,写的很好,让我了解了明初的一部分历史内容。是的,历代舆论都把持在读过书的士大夫贵族手里,甚至历史亦由这些人随意篡改,比如骂秦始皇,骂黄巢,骂朱元璋等等乱象,说什么杀害读书人,功臣等等,实际就是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场看待问题,观点多是偏驳的。从文中可知,朱元璋不是不爱才,也不是不能容物,就说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杨宪等人,不是没有给过他们改过的机会,而他们又哪一个有珍惜过这样的善意包容和难得机会?多是一条道走到黑的死不悔改,也就死不足惜了。读书人如果人人都像刘基那样的清廉寡欲,我想多是能够善终的,至少朱元璋不会杀这样的臣子。当然,朱元璋也是帝王,从用人可以看出帝王之术的痕迹,但这是时代的局限,这不能怪某一个个人,甚至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衡手段。好,就先说到这里,个见,不妥处也请多多批评,敬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9-27 19: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