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31

古风诗十律绝班腊梅组考试贴

[复制链接]

569

主题

1380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兼第十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77
贡献
1619
金钱
41106
发表于 2024-11-18 1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夕阳燕 于 2024-11-20 20:31 编辑

考试时间: 2024年11月19日晚上 20:00到20日晚上20:00,考试时间 24小时
考试总分:100分
考试要求:
1、请将 “组别+学号+姓名” 清楚地写在试卷上,便于统计;
2、要求卷面整洁,禁止重复提交试卷,以免占楼层;
3、提交试卷的时间须在20日晚20:00分之前;延时1分钟扣1分
4、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考试成绩!
希望大家考试沉着应对,祝贺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


[古风诗班十期毕业考试卷]


第一题:例诗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题目除外)(15分)


2;找出诗中所有入声字(题目除外)(2分)


3;分析出这首七律的布局排列。(2分)


4;简单说一下这首七律的意脉。(2分)


5;解说颔联。(2分)


6;说出颔联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2分)


第二题:
1;分别说出什么是“比兴”?(5分)


2;选择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运用的是(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运用的是:(  )
1:明喻  2:借喻  3:暗喻


(3)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2分)
运用的是(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分)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5)《和子由渑池怀旧》(2分)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6)西塞山怀古》(2分)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第三题:将下面的句子,逐字标注虚实死活。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第四题: 对出下列出句,(要求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对等、结构对等、修辞手法对等)
(1)  趋林鸟鸣涧~(3分)


(2)光寒梅影瘦~(3分)


(3)城河春早发~(3分)


(4)春上枝头三两点~(3分)


(5)海棠半落春情薄~(3分)


(6)一地深红秋殆尽~(3分)


(7)无梅居少三分雅~(3分)


(8)浮生半世南柯梦~(3分)


第五题:将下列短句拆分成两个七言句(要求主语置前句,谓语宾语置后句。要符合平水韵,但不需要对仗。)


例句:月/映/芦荻花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风雨减春。(2分)


(2)月落泉。(2分)


第六题:题一首七律,题材与冬天有关,题目自拟。要求平水韵,韵部自选。内容积极乐观向上,不得无端起怨情。(20分)

0

主题

24

帖子

6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1
贡献
125
金钱
264
发表于 2024-11-20 15: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笙小小 于 2024-11-20 16:38 编辑

古风诗十
腊梅组01-笙小小

[古风诗班十期毕业考试卷]

第一题:例诗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题目除外)(15分)
     上面
2;找出诗中所有入声字(题目除外)(2分)
   不, 礴,拍,雪,
3;分析出这首七律的布局排列。(2分)
   首联:总起   颔联:承
   颈联:展
   尾联:转合

4;简单说一下这首七律的意脉。(2分)
  答:首联总起:我们红军不怕困难,颔联承接:五岭,乌蒙都是小意思,颈联继续展开:过水,过桥也不难,尾联转:所以岷山走过了,合:三军才更开心。

5;解说颔联。(2分)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6;说出颔联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2分)
夸张,对比

第二题:
1;分别说出什么是“比兴”?(5分)
    答:1.比就是类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体或情感,借一个事物做类比。
      2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和感情。
2;选择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运用的是(1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运用的是:(3  )
1:明喻  2:借喻  3:暗喻

(3)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2分)
运用的是(  3)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分)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5)《和子由渑池怀旧》(2分)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1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6)西塞山怀古》(2分)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3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第三题:将下面的句子,逐字标注虚实死活。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梨(全实)花(全实)院(全实)落(半实)溶(死虚)溶(死虚)月(全实),柳(全实)絮(全实)池(全实)塘(半实)淡(死虚)淡(死虚)风(全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无(死虚)边(死虚)落(死虚)木(全实)萧(死虚)萧(死虚)下(活虚),不(死虚)尽(死虚)长(死虚)江(全实)滚(死虚)滚(死虚)来(活虚)。

第四题: 对出下列出句,(要求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对等、结构对等、修辞手法对等)
(1)  趋林鸟鸣涧~(3分)
         清水风皱眉
(2)光寒梅影瘦~(3分)
         风冷雪心清
(3)城河春早发~(3分)
         山涧雪残留
(4)春上枝头三两点~(3分)
         浪生水面百千层
(5)海棠半落春情薄~(3分)
         黄菊全开秋意浓
(6)一地深红秋殆尽~(3分)
         漫天清白雪飘来
(7)无梅居少三分雅~(3分)
         有雪诗增一点清
(8)浮生半世南柯梦~(3分)
         飘絮一生北国风

第五题:将下列短句拆分成两个七言句(要求主语置前句,谓语宾语置后句。要符合平水韵,但不需要对仗。)

例句:月/映/芦荻花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风雨减春。(2分)
无辜春去因何事,可是风来雨又催
(2)月落泉。(2分)
为何泉水心明亮,清白月光留世间

第六题:题一首七律,题材与冬天有关,题目自拟。要求平水韵,韵部自选。内容积极乐观向上,不得无端起怨情。(20分)

初冬
文/笙小小
金风已剪柳枯杨,提笔河山渐次黄
薄雾浓云愁婉转,幽窗淡影墨微凉
青将败絮由秋始,白遣清霜任雪长
何必来时如急雨,要留诗画涤心房

点评

三道题10分  发表于 2024-11-23 18:44
中二对仗,尚可。 从联句表达看,流畅度有余,凝练程度尚待提升。 评分18分  发表于 2024-11-23 11:33
第六题,诗奴老师评:阅:全诗格律,无误。 全诗布局,为起承转合。 全诗意脉,由诗情画意着手开篇,并且尾联“诗画”二字点明首联颔联,整体清晰可辨。   发表于 2024-11-23 11:33
第四题:0+2+2+2+2+0+3+1=12  发表于 2024-11-22 20:52
第五题:1+1=2  发表于 2024-11-21 2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48

帖子

7488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校十八期版主兼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89
贡献
2035
金钱
2727
发表于 2024-11-20 16: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湄 于 2024-11-20 19:20 编辑

腊梅11-云湄
[古风诗班十期毕业考试卷]

第一题:例诗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题目除外)(15分)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诗中所有入声字(题目除外)(2分)
答入声字有:不只礴雪

3;分析出这首七律的布局排列。(2分)
答:布局是起承继承转合。

4;简单说一下这首七律的意脉。(2分)
首联点题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踏过万水千山如等闲。
颔联承接首联的后分句,红军经过五岭和乌蒙山,五岭如细小的浪花,乌蒙山如小泥丸。
颈联继承红军经过金沙江和大渡河桥。
尾联转和,最后越过雪山,红军欢欣鼓舞,长征即将取得胜利。
5;解说颔联。(2分)
连绵起伏的五岭如同腾起的细小浪花,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如同一粒小泥丸。

6;说出颔联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二题:
1;分别说出什么是“比兴”?(5分)
答:比兴是两种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比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分明喻和暗喻和借喻。有本体和喻体。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描写的内容

2;选择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运用的是( 1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运用的是:(2  )
1:明喻  2:借喻  3:暗喻

(3)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2分)
运用的是(  3)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分)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2)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5)《和子由渑池怀旧》(2分)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6)西塞山怀古》(2分)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第三题:将下面的句子,逐字标注虚实死活。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梨花院落溶溶月,死死死死活活死
柳絮池塘淡淡风。
死死死死活活死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
死死活死活活死
不尽长江滚滚来。
死活活死活活活

第四题: 对出下列出句,(要求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对等、结构对等、修辞手法对等)
(1)  
趋林鸟鸣涧~(3分)
到牗月弄花

(2)
光寒梅影瘦~(3分)
夜冷笛声幽


(3)
城河春早发~(3分)
萱草雪才融

(4)
春上枝头三两点~(3分)
燕鸣窗外两三声

(5)
海棠半落春情薄~(3分)
霜菊初开秋意浓

(6)
一地深红秋殆尽~(3分)
半窗霜白夜消残

(7)
无梅居少三分雅~(3分)
有竹诗添一脉清

(8)
浮生半世南柯梦~(3分)
浊酒一壶北牗风

第五题:将下列短句拆分成两个七言句(要求主语置前句,谓语宾语置后句。要符合平水韵,但不需要对仗。)

例句:月/映/芦荻花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风雨减春。(2分)
无端夜来生风雨,零落花枝乱减春。
(2)月落泉。(2分)
溶溶如是云边月,款款相宜映落泉。


第六题:题一首七律,题材与冬天有关,题目自拟。要求平水韵,韵部自选。内容积极乐观向上,不得无端起怨情。(20分)

七律·初冬
四时风景各有长,未必冬来减丽芳。
露点流丹燃未尽,雨过松翠润犹凉。
白云一抹山随意,旭日半轮水迥徜。
更喜岭头随鸟嘴,红分树树柿添霜。

点评

三道题扣一分。得分9分  发表于 2024-11-23 18:46
中二对仗,尚可。 从整体表达看,颈联虽然下分句孤平,但也掩盖不住精彩。十分灵动的句子。 评分为17分  发表于 2024-11-23 11:31
第六题,诗奴老师评:阅:全诗格律,“有”字出律,第六句孤平。 全诗布局,为起承展转合。 全诗意脉,首联提出观点,颔联颈联以分述为证。尾联转合,递进一层为结。清晰可辨。   发表于 2024-11-23 11:30
第四题:0+1+0+2+2+0+2+0=7  发表于 2024-11-22 21:04
第五题:1+2=3  发表于 2024-11-21 2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5
贡献
113
金钱
201
发表于 2024-11-20 19: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百灵 于 2024-11-20 19:46 编辑

[古风诗班十期毕业考试卷]

腊梅组一一06悠然百灵

第一题:例诗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传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题目除外)(15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万水千山只等闲。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传细浪,
仄仄平平平仄仄
乌蒙磅礴走泥丸,
平平仄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
平平仄仄平平仄
大渡桥横铁索寒。
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三军过后尽开颜。
平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诗中所有入声字(题目除外)(2分)

不、只、礴、拍、铁、索、雪

3;分析出这首七律的布局排列。(2分)

长征的艰辛。 长征的胜利。长征的意义。

4;简单说一下这首七律的意脉。(2分)
这首七律的意脉可以概括为:从悲壮出发,历经艰险,最终赢得伟大胜利。

5;解说颔联。(2分)
颔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6;说出颔联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颌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二题:
1;分别说出什么是“比兴”?(5分)
答:“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2;选择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运用的是(1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运用的是:(  3 )
1:明喻  2:借喻  3:暗喻


(3)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2分)
运用的是( 2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分)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5)《和子由渑池怀旧》(2分)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1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6)西塞山怀古》(2分)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3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第三题:将下面的句子,逐字标注虚实死活。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答:
         虚:溶溶    淡淡
         实:梨花、院落、月、柳絮、池塘、风
        活:梨花、柳絮、月、风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答:

虚:无边  不尽
实:落木   长江
活:萧萧下   滚滚来

第四题: 对出下列出句,(要求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对等、结构对等、修辞手法对等)
(1)  趋林鸟鸣涧~(3分)
         入谷花映溪

(2)光寒梅影瘦~(3分)
         月凉竹声清

(3)城河春早发~(3分)
          江岸柳初新


(4)春上枝头三两点~(3分)
           秋落叶间四五片

(5)海棠半落春情薄~(3分)
         梨花满地暮色寒

(6)一地深红秋殆尽~(3分)
          满园金黄冬将至

(7)无梅居少三分雅~(3分)
          有竹室添一分清

(8)浮生半世南柯梦~(3分)
          混沌一生庄公蝶

第五题:将下列短句拆分成两个七言句(要求主语置前句,谓语宾语置后句。要符合平水韵,但不需要对仗。)


例句:月/映/芦荻花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风雨减春。(2分)
风雨人生砥砺行,春光不减少年心

(2)月落泉。(2分)
皓月当空映柳林,倦鸟惊飞响落泉

第六题:题一首七律,题材与冬天有关,题目自拟。要求平水韵,韵部自选。内容积极乐观向上,不得无端起怨情。(20分)

        乡村初冬所见

秋去冬临已渐凉,乡村晴日赛金黄。
风来北岭红枫落,雨后南山橘子香。
屋舍孩童戏猫狗,清溪女子浣衣裳。
时闻阡陌歌声脆,富足农民唱小康。


点评

三大题10分  发表于 2024-11-23 18:47
从整体表达看,画面感很强烈,只尾句的表达过于乏味。 从联句凝练程度不够。 评分为16分。  发表于 2024-11-23 11:28
第六题,诗奴老师评:阅:全诗格律,无误。 全诗布局,起承转合。 全诗意脉,颔联承接首联“金黄”二字,颈联转人文。清晰可辨。 中二对仗,尚可。   发表于 2024-11-23 11:28
第四题:0+0+2+0+0+0+0+0=2  发表于 2024-11-22 21:12
第五题:2+2=4  发表于 2024-11-21 2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5
贡献
248
金钱
444
发表于 2024-11-20 19: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班十期毕业考试卷]
腊梅组-12流水高山.虹

第一题:例诗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题目除外)(15分)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找出诗中所有入声字(题目除外)(2分)
  不、拍、雪、礡

3;分析出这首七律的布局排列。(2分)
起承展转合

4;简单说一下这首七律的意脉。(2分)
红军不怕远征的困难,高山峻岭、金沙江、大渡河、泸定的铁索桥都不在话下,就连岷山的雪都被三军征服了,显得开心快乐。

5;解说颔联。(2分)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6;说出颔联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2分)
夸张

第二题:
1;分别说出什么是“比兴”?(5分)

比:就是类比和比喻,简单讲比是说把诗人要表达的抽象情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
兴: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兴,就是起,是诗的开端,是最初触发诗人情感的客观事物。

2;选择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运用的是( 1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运用的是:( 2 )
1:明喻  2:借喻  3:暗喻

(3)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2分)
运用的是( 3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分)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5)《和子由渑池怀旧》(2分)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3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6)西塞山怀古》(2分)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1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第三题:将下面的句子,逐字标注虚实死活。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梨和柳是实字,花和絮是半实字,院和池塘是实字,落是死虚字,溶溶和淡淡是死虚字,月是实字,是活虚字。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无和边是活虚字,不和尽是死虚字,木和江是实字,落是活虚字,长是死虚字,萧萧是死虚字,滚滚是活虚字,下和来是活虚字。

第四题: 对出下列出句,(要求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对等、结构对等、修辞手法对等)
(1) 趋林鸟鸣涧~(3分)
观月人倚栏

(2)光寒梅影瘦~(3分)
     夜静鸟栖林  
(3)城河春早发~(3分)
     岭上鸟初飞

(4)春上枝头三两点~(3分)
     风翻波面百千重

(5)海棠半落春情薄~(3分)
     桂子初开秋兴浓

(6)一地深红秋殆尽~(3分)
     满园轻白雪飞来

(7)无梅居少三分雅~(3分)
     有雨天多万户愁

(8)浮生半世南柯梦~(3分)
     宦海多年故国情
第五题:将下列短句拆分成两个七言句(要求主语置前句,谓语宾语置后句。要符合平水韵,但不需要对仗。)

例句:月/映/芦荻花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风雨减春。(2分)
    无奈春花香满地,皆因风雨解风情

(2)月落泉。(2分)
且观穹宇中秋月,常落清泉留美名
第六题:题一首七律,题材与冬天有关,题目自拟。要求平水韵,韵部自选。内容积极乐观向上,不得无端起怨情。(20分)

小雪

冷雨潇潇玉蝶临,寒梅暗动菊消沉。
凭栏一派苍凉色,落照千般荡漾心。
煮酒围炉随寄兴,倾樽弄笔觅知音。
挥毫着墨添新句,写尽沧桑与古今。

点评

三题扣0.5分,得分9.5  发表于 2024-11-23 18:48
第六题,诗奴老师评:阅:全诗格律,无误。 全诗布局,为起承转合。 全诗意脉,清晰可辨。 中二对仗,尚可。 从整体表达看,颈联尾联见弱,犹如老干体的写法。但颔联尤为出彩。 评分为16分。   发表于 2024-11-23 11:25
第四题:1+0+1+2+2+0+0+1=7  发表于 2024-11-22 21:19
第五题:1+2=3  发表于 2024-11-21 23:19
二大題 3+2+0+0+2+2+0=9  发表于 2024-11-21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