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林火山 于 2024-11-20 19:52 编辑
[古风诗班十期毕业考试卷]
翠竹09-风林火山
第一题:例诗
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1;标注出这首诗的平仄(题目除外)(15分)
2;找出诗中所有入声字(题目除外)(2分)
入声字:不、礴、拍、雪、
3;分析出这首七律的布局排列。(2分)
首联第一句起,第二句承;颔联、颈联分别展开;尾联上句转,下句合。
4;简单说一下这首七律的意脉。(2分)
红军不惧怕长征的艰难困苦,万水千山都不足为道。在红军的眼里起伏的五座大山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乌蒙山就像一颗泥丸。金沙江水拍打悬崖也温暖,大渡桥上冰冷的铁索也不在乎。当军队爬过了岷山,看着皑皑的白雪都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5;解说颔联。(2分)
绵延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也不过是颗泥丸。
6;说出颔联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2分)
暗喻
第二题:
1;分别说出什么是“比兴”?(5分)
答:比就是类比、比喻,即以彼物比此物。
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2;选择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分)
运用的是( 1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
运用的是:(3 )
1:明喻 2:借喻 3:暗喻
(3)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2分)
运用的是(3 )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分)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5)《和子由渑池怀旧》(2分)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 3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6)西塞山怀古》(2分)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中首联运用的是:(2 )
1:以物起兴 2:以事起兴 3:兴中含比
第三题:将下面的句子,逐字标注虚实死活。
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5分)
实实实虚虚虚实,实实实实虚虚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分)
虚虚虚实虚虚虚,虚虚实实虚虚虚
第四题: 对出下列出句,(要求上下句相同位置:词性对等、结构对等、修辞手法对等)
(1) 趋林鸟鸣涧~(3分)
戏水鱼跃门
(2)光寒梅影瘦~(3分)
气肃月华清
(3)城河春早发~(3分)
楼船夜迟行
(4)春上枝头三两点~(3分)
星分翼轸七八颗
(5)海棠半落春情薄~(3分)
燕子双飞百姓家
(6)一地深红秋殆尽~(3分)
满园新绿春始发
(7)无梅居少三分雅~(3分)
有客至增半壁辉
(8)浮生半世南柯梦~(3分)
世味经年北海樽
第五题:将下列短句拆分成两个七言句(要求主语置前句,谓语宾语置后句。要符合平水韵,但不需要对仗。)
例句:月/映/芦荻花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1)风雨减春。(2分)
狂风暴雨交加夜,庭花减去三分春。
(2)月落泉。(2分)
清风明月松间照,木叶摇落下石泉。
第六题:题一首七律,题材与冬天有关,题目自拟。要求平水韵,韵部自选。内容积极乐观向上,不得无端起怨情。(20分)
初冬
文/风林火山
草木飘摇杨柳僵,枫丹银杏满城黄。
寒深露重沁肌雪,霜白烟笼着厚装。
蛩影无踪蛰虫伏,冬眠动物囤粮忙。
北风已到春随至,一览梅花留段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