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11

学习老师《实践论:怎么看诗和判断假诗九》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1-15 13: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践论:怎么看诗和判断假诗九
——在诗友诗下从诗和龙家小院的评论谈实践论

  前篇讲到:就网络写诗而言,因没有门槛,自学居多,缺少一定师承指导和点拨,这样写还是中规中矩的,未出大体的真情实感之外,这说明是生活经验,对非现场,非实景写诗,起着重要的积淀作用,所谓“来源于生活”。

  若从实景逼真考虑,生活观察和体验深的话,或者果真就在实景中写,次联会着情,有可能说成“雨风尤自在,寒暑更平常”,如此也通过生活经验,避免了“皆”,“尽”在技法上,缺少感性递进,像并列论述事情的思维化倾向。
  颈联会着意,有可能说成“爽气别杨柳,强身本栋梁”,“爽气漫云岭,强身寄栋梁”,这样可避免网络写诗过于时空泛泛,缺少激情和实际真情实感的弊端。
  逼真写法,强调生活真实基础,否则很难设身处地,最大的好处就是从客观角度,重视情感涵盖和思维周密,突出灵感的真实性,以满足写诗对真情实感的体验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因情感没有实际依托,导致思维漫游,胡编乱纂等主观行为,对技法的压力。
  至于原稿颈联,曾用“情性逊桃李,身躯奉大梁”,因同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并无不可,这种写法虽实际,显得牢靠省事,过实也易于流滑失手。
  从这两句看,“大梁”因词义重,在“身躯奉大梁”里压得住,符合物象气格,“情性逊桃李”便由此过轻,太飘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压住了。
  我这样说,已经不是斟词酌句问题,不是怎么选择说法问题,更不是真实不真实的问题,而是技法斟酌问题,是意境如何营造问题,体现的是如何处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并如何把握全面格局,如何看待诗的整体创作审美和欣赏审美,以及相互和谐
  这方面也不单是技法经验问题,实际已经远超越了基本功和基本经验,更多取决于作者的哲学观念和文学审美,是人的修养大于单纯学诗写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诗中只有写诗技术技巧,没有写诗真法。
  换个角度看,比较“情性逊桃李”与改后“爽气待猿鹤”,由于未出作者真情实感之外,都属于情能涵盖,思维也能兼顾的诗意感知和有效联想范畴,唯出现了灵感火花溅到哪一个点上的问题,这属于视线延伸到哪里,笔触以什么视角,如何运作灵感的问题,不属于此灵感与彼灵感的问题。
  提出改用“果味逊桃李”,或“颜色逊桃李”,恰如原句“情性逊桃李”一样,尚在同一个位次上,也表明这个建议,是僵硬且表面上看待和对待同一灵感,未看出灵感可以通过调整视线视角,对笔触有丰富的选择空间。(未完)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论:怎么看诗和判断假诗九
——在诗友诗下从诗和龙家小院的评论谈实践论

  前篇讲到:就网络写诗而言,因没有门槛,自学居多,缺少一定师承指导和点拨,这样写还是中规中矩的,未出大体的真情实感之外,这说明是生活经验,对非现场,非实景写诗,起着重要的积淀作用,所谓“来源于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从实景逼真考虑,生活观察和体验深的话,或者果真就在实景中写,次联会着情,有可能说成“雨风尤自在,寒暑更平常”,如此也通过生活经验,避免了“皆”,“尽”在技法上,缺少感性递进,像并列论述事情的思维化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颈联会着意,有可能说成“爽气别杨柳,强身本栋梁”,“爽气漫云岭,强身寄栋梁”,这样可避免网络写诗过于时空泛泛,缺少激情和实际真情实感的弊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逼真写法,强调生活真实基础,否则很难设身处地,最大的好处就是从客观角度,重视情感涵盖和思维周密,突出灵感的真实性,以满足写诗对真情实感的体验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因情感没有实际依托,导致思维漫游,胡编乱纂等主观行为,对技法的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原稿颈联,曾用“情性逊桃李,身躯奉大梁”,因同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并无不可,这种写法虽实际,显得牢靠省事,过实也易于流滑失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两句看,“大梁”因词义重,在“身躯奉大梁”里压得住,符合物象气格,“情性逊桃李”便由此过轻,太飘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压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样说,已经不是斟词酌句问题,不是怎么选择说法问题,更不是真实不真实的问题,而是技法斟酌问题,是意境如何营造问题,体现的是如何处理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并如何把握全面格局,如何看待诗的整体创作审美和欣赏审美,以及相互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方面也不单是技法经验问题,实际已经远超越了基本功和基本经验,更多取决于作者的哲学观念和文学审美,是人的修养大于单纯学诗写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诗中只有写诗技术技巧,没有写诗真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方面也不单是技法经验问题,实际已经远超越了基本功和基本经验,更多取决于作者的哲学观念和文学审美,是人的修养大于单纯学诗写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诗中只有写诗技术技巧,没有写诗真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换个角度看,比较“情性逊桃李”与改后“爽气待猿鹤”,由于未出作者真情实感之外,都属于情能涵盖,思维也能兼顾的诗意感知和有效联想范畴,唯出现了灵感火花溅到哪一个点上的问题,这属于视线延伸到哪里,笔触以什么视角,如何运作灵感的问题,不属于此灵感与彼灵感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出改用“果味逊桃李”,或“颜色逊桃李”,恰如原句“情性逊桃李”一样,尚在同一个位次上,也表明这个建议,是僵硬且表面上看待和对待同一灵感,未看出灵感可以通过调整视线视角,对笔触有丰富的选择空间。(未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