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7|回复: 26

如何写赋

[复制链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1-13 06: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写赋
三余草堂辑
    赋是韵文中的一种,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写作原则就是必须押韵。但历代所用的韵书都不太一样,那麼以什麼韵书为标准呢?据笔者研究发现,非常奇怪,赋的押韵方式可大致用《词韵简编》来归纳。而且骈文体的赋的对仗方式也跟宋词类似,因此可见,赋跟宋词存在著一定的关联。
赋的押韵方式可句句押韵,也可隔一句或隔两句押韵;隔三句以上押韵的赋就比较少见,因为这样读起来也不好听。我们在给古人写的赋标句逗时,也可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

    历史上最短的赋,据说是西晋时期大文学家傅玄写的〈鹰兔赋〉:


    ▲兔谓鹰曰:汝害於物,有益於世(韵,去声八霁)。华髦被札,彤管以制(韵,去声八霁)。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散文体的赋】比较著名的有:〈洛神赋〉、〈阿房宫赋〉、〈秋声赋〉、〈赤壁赋〉等。当然这些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骈文形式的对仗句子。


    以曹植写的〈洛神赋〉为例。〈洛神赋〉讲述的是曹植从洛阳回东藩的路上沿洛水而行时看到神女的显现,由於曹植开了天眼,所以他看得到神女,并能跟神女沟通;而他的随从却看不到,就问曹植神女是什麼样子的。那麼曹植就用尽人类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他看到的神女的样子。自古以来,对神女的描写很少有人能超过曹植。笔者选其中几句来讲解赋的押韵: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 [一东韵,一东二冬通用],婉若游龙 [韵,二冬]。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韵,二冬]。彷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换六月韵,六月九屑通用],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 [韵,九屑]。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穠纤得中,修短合度 [换七遇韵,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肩若削成,腰如束素 [韵]。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韵]。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韵]。云髻峨峨,修眉连娟 [换韵]。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韵]。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韵]。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韵]。柔情绰态,媚於语言 [韵]。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换七虞韵,六鱼七虞通用]。披罗衣文璀灿兮,珥瑶碧之华琚 [韵,六鱼]。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她有个特点就是跟宋词的对仗方式类似,允许有重复的字,而且只要词性对上就行,平仄可以不必相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没有押韵。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是押在「之」这个字上了(这种起句押韵的方式比较少见)。赋是允许同个字重复押韵的,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从上面这几句中我们可以发现,用同字押韵时,它一般是出现在对仗的句子比较多。这是骈文中常见的隔句对。我们可以大声的再读一次上面的句子,感受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实在是太美了。


    有关赋的押韵,笔者再举一些例子说明,如〈阿房宫赋〉:

    ▲六王毕 [韵],四海一 [韵]。蜀山兀,阿房出 [换韵,四质]。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韵,四质]。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换韵]。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韵]。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换十药韵部,三觉十药通用]。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韵,三觉]。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韵,三觉]。
从以上所举的事例中可以看出,赋的押韵是比较灵活的,可句句押韵,如:「六王毕[韵],四海一[韵]」;也可隔句押韵;可经常换韵,既能押平声韵,也能押仄声韵。根据作者写文章遣词造句的需要灵活掌握。另外,赋某一段落的起句,或文中的过渡句子可以不押韵。如上述〈洛神赋〉中的句子「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隔句对子它没有押韵。因为它在这个段落中起的作用是衔接和过渡(承上启下);也就是这个句子的前面文字,描写的是「远而望之」神女的形态;这个句子后面文字,描写的是「迫而察之(近看)」神女的形态。这样写就使文章的层次分明,立体感特别强。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写作技巧。请再看苏轼的〈前赤壁赋〉:


    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韵,七阳]。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韵,七阳]。」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七遇韵,七麌七遇通用];如泣,如诉 [韵,七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韵,七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韵,七遇]。
在这一段落中,「於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是起句;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是过渡衔接句,因此它们都没有押韵。以上是简单介绍散文体赋的写作特点。


    赋的最高境界是【骈文体的赋】。这种赋除了一些起句或一些过渡句子以外,通篇都是采用对仗句子写成的。历代都有人写,但是写得好的不多;因过分的追求文字的华丽、对仗,又要押韵,就有可能使文章的内容显得空洞。比较著名的有江淹的〈别赋〉,笔者选摘其中的两段来讲解: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四纸韵部]。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 [韵]。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 [韵]。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换十三职韵]。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 [韵]。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 [韵];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 [韵]。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霑轼 [韵]。居人愁卧,怳若有亡 [换七阳韵]。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韵]。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韵]。巡曾楹而空揜,抚锦幕而虚凉 [韵]。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韵]。


    这一段除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是起句,「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及「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是过渡衔接句没有对仗以外;其他的句子均对仗。而且起句及过渡句子都押韵了。另外,骈文的对仗对平仄的要求跟宋词类似,比如「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尾字都是仄声。岳飞的〈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尾字也是仄声。也就是说骈文的对仗句中尾字可以平仄一样,也可平仄相对;如「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踅起」这就是尾字平仄相对。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 [十五删韵,十五删一先通用]。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 [韵,一先]。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 [韵];驾鹤上汉,骖鸾腾天[韵]。蹔游万里,小别千年 [韵]。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韵]。
限於篇幅,笔者就不将〈别赋〉全文引用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原文读一遍。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江淹采用了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划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侣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的刻画出古人分别时的场景。这篇赋所用的技巧,笔者总结出来有以下几方面:


1、虽然赋对平仄要求没有很硬性的规定,但作者在遣词造句时,使平仄错落有致,所以一般人读这篇赋的时候,通过对文中描写的场景的想像,再加上错落有致的读音,很容易带出一种离情别绪,使听者感受到淡淡的哀愁。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奇,诗词典赋的魅力跟读音也是分不开的。


2、作者在描写每一个离别的场景时,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换一句话说,如果每一个分别的场景是一幅画,那麼每一幅画中不只是有分别的人,还有表现分别情绪的背景及道具。更确切的说它是一个带声音的闪画。如「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等等。


3、文章结语部分的写作技巧更是别具一格。一下子把离别的情绪,那种缠绵和哀怨放大了无数倍。江淹是这样写的:「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说句笑话,如果有那种正在分别之中的恩爱夫妻,读完这篇〈别赋〉以后,可能会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呢。


    必须说明的是,笔者详细的分析江淹的写作技巧,可不是要各位读者为情所困。而是希望我们能借鉴古人的写作技巧用於现今的创作。比如,我们需要写一些文章,描写一群好人受迫害的悲惨情形时,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技巧,让读者看了您的文章后感同身受,激发读者的同情心。比如,我们需要写文章,赞美神佛的慈悲和伟大时,也可借鉴这种写作技巧,让读者看了您的文章后也能感受到神佛的慈悲

赋体文的演变: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

    赋的格式,一些文章中也略及赋的体制问题。比如《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辞赋家的传,汉代刘向、刘歆的《七略》中的《诗赋略》。那裏能涉及到一些。至於具体的关於赋的论文, 可参阅班固《两都赋序》: 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白麟赤雁芝房宝鼎之歌,荐於郊庙。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之瑞,以为年纪。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臯、王襃、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於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臯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於孔氏,列於诗书,其义一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臣窃见海内清平,朝廷无事,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西土耆老,咸怀怨思,冀上之睠顾,而盛称长安旧制,有陋雒邑之议。故臣作两都赋,以极众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昔邵公称∶“公卿献诗,师箴瞍赋”。传云∶“登高能赋,可为大夫。”诗序则同义,传说则异体。总其归途,实相枝干。故刘向明“不歌而颂”,班固称“古诗之流也”。 至如郑庄之赋《大隧》,士蔿之赋《狐裘》,结言扌豆韵,词自己作,虽合赋体,明而未融。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於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播其风,王扬骋其势,臯朔已下,品物毕图。繁积于宣时,校阅于成世,进御之赋,千有余首,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 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履端於倡序,亦归余於总乱。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写送文势。 -


    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裁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於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贵侧附;斯又小制之区畛,奇巧之机要也。 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环,宋发夸谈,实始淫丽。枚乘《菟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贾谊《鵩鸟》,致辨於情理;子渊《洞箫》,穷变於声貌;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张衡《二京》,迅发以宏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延寿《灵光》,含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及仲宣靡密,发篇必遒;伟长博通,时逢壮采;太冲安仁,策勋於鸿规;士衡子安,底绩於流制,景纯绮巧,缛理有余;彦伯梗概,情韵不匮:亦魏、晋之赋首也。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於雕虫,贻诮於雾縠者也。 赞曰∶赋自诗出,分歧异派。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抑滞必扬,言旷无隘。风归丽则,辞翦荑稗。 ---------- 赋 作者:陶秋英 文章来源:论坛作品 更新时间:2004-05-24 文体名。


“赋”的含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左传》里多有某人赋某篇的记载。“赋”是诵说的意思,不指文体。《汉书·艺文志》所谓“不歌而诵谓之赋”,也是指这个涵义。 -


    《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有“六诗”的提法,《毛诗序》称之为“六义”,即风、赋、比、兴、雅、颂,据郑玄的注解,“赋”是铺的意思,即“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也不指文体。不过《诗经》中铺陈言志的手法,对于赋体的形成是有影响的。所以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赋用作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其中分别铺写了云、蚕、礼、知、箴五种事物,可以说是由铺陈发展到以赋名篇的肇始。
      但是,赋作为文学体制,则可追溯到楚辞。战国中期屈原的《离骚》、《九歌》等篇章,当时并不曾以赋题称,到西汉刘向、刘歆领校秘阁图书时,为屈原编集,始称之为“屈原赋”25篇,《汉书·艺文志》予以著录,同时还著录有“宋玉赋”16篇、“唐勒赋”4篇。楚辞与赋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后代文体分类常以辞赋合称,并认屈原为辞赋之祖。但楚辞与汉以后的正宗大赋在精神和体貌上又有所不同,所以后人也有将辞与赋加以区分的。要而言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就是赋的渊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文,指赋的形貌。与“诗言志”的传统相比较,赋的特点首先在于“体物”,即摹写事物。《诗经》里只有很简要的景物描写,到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辞作品中,写景的成分和技巧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汉代大赋】更多模山范水、叙写宫苑游猎之作,大量地罗列各种珍禽奇兽、名花异木、虫鱼水族、车旗仪仗,名目繁多。所以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鲜明地区划了两种文体在表现内容上的不同。然而,赋在侧重“体物”的同时,也注意到“写志”,这与“诗言志”的传统又是一致的。-


   《汉书·艺文志》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魏晋间皇甫谧《三都赋序》也说:“至于战国,王道陵迟,风雅寝顿,于是贤人失志,辞赋作焉。”可见辞赋的起源也是同讽谏述志相联系的。汉代大赋中铺张摹写物态的趋势虽发展到极点,“劝百而讽一”,但结尾仍不无讽谏之义。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夸,然其指风谏,归于无为。”《史记·司马相如传赞》也说:“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这是对赋体在内容方面的要求。-


     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这是赋这种文体的重要特征。 -


    赋体(辞赋)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骚赋】指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辞以及后世模仿楚辞的作品。其特点在于抒情浓郁,意象瑰玮,声调绵邈,句中或句尾各用“兮”、“些”、“只”等语助词调节音韵。它还不象汉以后的赋那样注重铺陈事物,也没有形成很固定的体制。-


    【汉赋】主要指汉代流行的大赋,由枚乘《七发》开其端,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汉赋的特点在于极力摹写各类事物,一般都是长篇巨制,结体严密,气象壮阔,文辞富丽,好用典故难字,表现出一种典雅堂皇、肃穆凝重的风格,被视为赋的正宗。章法上多采用问难对答的形式,句式参差明显,韵文中夹杂散文,诗的气息大为减弱。-


    【骈赋】也叫俳赋,孕育于汉魏之际,而流行于两晋南北朝。它是汉赋的变体,所谓“三国两晋,征引俳词;宋齐梁陈,加以四六,则古赋之变矣”(《汉文典》)。骈赋的特点,一是骈四俪六,全篇均由四言六言的对仗组成,句式整齐;二是丽藻雅辞,络绎奔会,写得花团锦簇;三是两句一韵,依照章节内容的变换而转韵,格式较为固定;四是逐渐讲求平仄协调,富有音乐美;五是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失去了汉赋的宏廓气象。总的说来,骈赋由于注重形式华美,趋向绮丽,辞藻益茂,而体格渐卑,内容上的意义相对地削弱了。 -


    到唐代,科举制度盛行,赋列入国家考试科目,于是产生了考试专用的试帖赋,叫做律赋。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仗与声律的工整严密,并对全篇字句数和韵式作了严格的限制。如王□《沛父老留汉高祖赋》,限用“愿止前驱得申深意”八字为韵,即全篇分八段,各段依次分用此八韵中的字押韵。这样矫揉造作的作品,显然已失去了文学的真实生命,而作为利禄之途的敲门砖,其形式却一直沿袭至清末。 -


    与此同时,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俪返回散体的倾向,不讲求对偶、音律、藻采、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等,都是代表作。 -


    “赋有特点,除了押韵、换韵、多用四六字句、文前常有序等一般形式以外,是篇幅长,多写京邑园林,尽力铺陈,堆砌生僻名物和形容词语,常是由假设的二人问答引起。” -——张中行先生所著的《文言和白话》 -


赋的分类:


【骈赋】——骈体(较为正规的赋)——骚体(句带“兮”“些”,有离骚风格)——骈骚结合(上两种结合的) -

【律赋】(唐时的考试方式,律句多,命题) -


【文赋】(又称“散赋”,与散文差不多的,如苏子的前后《赤壁赋》) -

赋的句式-:


    在这里需要把统一骈体来综列了,原因嘛,不言则喻,离骚主要特点是“兮”“些”字用的较多,但句式也一样有很多。 -


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兮(或些),字字字★字字(韵)。(骚体标句) -
字字字兮(或些),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兮(或些),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兮(或些),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兮(或些),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兮(或些),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韵)。(骈体标句) -
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字(韵)。 -




    再列一下特点:-

●凡在骈赋骚体中,有“兮”“些”字的,不为韵字,这一点主要针对独韵体词来说的。在宋时,稼轩与蒋捷各写过独韵词,以“些”为韵,词中间“兮”字。附于下: -


水龙吟-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皆为之釂 -
辛弃疾-
听兮清佩琼瑶些。 -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


路险兮、山高些。 -
愧余独处无聊些。 -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
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


水龙吟-
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 -
蒋捷-
醉兮琼瀣浮觞些。 -
招兮遣巫阳些。-
君毋去此,飓风将起,天微黄些。 -
野马尘埃,污君楚楚,白霓裳些。 -
驾空兮云浪,茫洋东下,流君往、他方些。 -


月满兮西厢些。-
叫云矣、笛凄凉些。 -
归来为我,重倚蛟背,寒鳞苍些。 -
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些。 -
翠禽兮弄晓,招君未至,我心伤些。


●赋韵以古体诗略,可一韵到底,亦可三四句一换。 -


●观诸古赋,以开头问答或是引事居多。


●赋后往往有“乱”,乱为赋中最后一节,起总结的作用。


●上面列举的★字,一般情况包括:之、而、以、于、与等转字。 -


●赋于结构要求较高,也韵也要求较严。但我们现在习作可以略宽些。 -


    赋学的研究,在今天比其它门类的古典文学更为不发达,好象日本人的研究还比中国多一些。可能是因为赋是文的一种,在今天与散文等古文一样,因为其倾向于实用而被现代文所代替,所以逐渐消失;而诗词则有相对多一点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反而能勃兴。 汉赋是赋体的正宗,代表作如上林、子虚,不过其形式过于繁琐吃力,用字也古拗生冷了些,看三都赋把人累的,篇幅长,字的笔划多,毛笔字大,洛阳的纸不贵才怪。在今天就是要学习写作,可能也只能参考不好取法。东坡前后赤壁赋,有“创妍美流便新体”的作用,我认为今天写作可以参考学习。典型汉赋的基本特征,应该有二,一是骈句,二是对答。这在苏赋中还基本保留,大概在形式上更自由一些,结构上更散漫一些,就成了那个样子。赋中的骈句,应以四六为主,通常的结构是前四后六,除去语助词,用五七言就有点象好多诗加起来的感觉,反而为文不得,应该不可取。我认为在写作上注意这些要点,同时照顾一下韵脚,就应该差不多不出格了。 赋与诗的写作应该有很大的不同。文重理致,要求在章法上有迹可循,描写以外还应多所发明,结构的句法的适当组合,应该做到气势顺畅,理义清晰。至于擒纵、起伏等,则是通则,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就作用上说,赋与诗词一样,在今天都没什么用,主要也是一种娱情乐志,既为之,则求善之而已。难得桃兄有此兴趣,大家多交流。 -

赋体

★赋体,辞赋学名词。赋体是指辞赋的体制或体裁,对于辞赋的创作有其相应的创作规范。辞赋体裁不同,风格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根据辞赋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不同,辞赋的体裁被分为若干种。 -

★赋体的变化是随着辞赋的发展史而产生和演变的。屈原的作品《离骚》开启辞赋史的源流,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和演化,已形成了骚体赋、汉大赋、骈体赋、骈文律赋、白话赋等不同的发展时期,辞赋随着体裁的变化而形成了多种风格和多种流派。 -

【分类解析】-学者将赋体分为四种: 一曰古赋,二曰俳赋,三曰文赋,四曰律赋。 -

★一、古赋-


    古赋包括战国末期荀子的《赋篇》和汉赋。荀子《赋篇》分别写了礼、知、云、蚕、箴等5种事物,以韵散相间和问答体的结构方式 ,“ 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汉赋渊源于荀子《赋篇》,并在文学体制上接受了楚辞和战国恣肆文风的影响。汉赋又包括汉初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为代表的骚体抒情赋;西汉前期至东汉中期以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为代表的散体大赋;东汉后期以赵壹《刺世疾邪赋》为代表的抒情小赋。其中,汉代散体大赋是为正宗。 -


★二、俳赋-


    俳赋,赋体的一类。即骈赋。以句尾有韵脚而别于骈文。“俳”的本义是游戏。宋代称对句为“俳语”,因称注重对仗的赋为“俳赋”。“骈”即对偶的意思,所以又称之“骈赋”。 -俳赋,魏晋体制未严。其特点是通篇基本对仗,两句成联,但句式灵活,多用虚词,行文流畅,词气通顺,音韵自然和谐,未讲四声八病。如曹植的《洛神赋》基本上顺语势作流水对,有三言句、六言句及骚体句。而西晋陆机的《文赋》以六言句为主,两句对联,体制已趋严整,但句式不避参差。 -


    俳赋,南朝体制特点是,通篇对联,技巧出新;炼词熔典,讲究声律;渐趋四六,渐近律赋。如庾信的《小园赋》,除连接转折的虚词外,句子字数虽有参差,但基本为四六节奏,两句一典,隔句对仗,犹如对联串缀成文。但较之唐代律赋,则四六未严,平仄欠备。所以程杲说:“四六盛于六朝,庾、徐推为首出。其时法律尚疏,精华特浑。”——《识孙梅(四六丛话)》 -


★三、文赋-


    文赋的产生和古文运动密切相关,古文家们的创作理论如句式取其自然、好用议论、注重借鉴秦汉文章等正是文赋产生的理论基石,而当时文坛上破体为文的创作风气以及律赋、咏史怀古诗、陆贽骈文的盛行等,也从实践的方面刺激了文赋的产生。 -文赋,文赋尚理而失于辞,故读之者无咏歌之遗音,不可以言丽矣。至于律赋,其变愈下,始于沈约四声八病之拘,中于徐、庾隔句作对之陋,终于隋唐宋取士限韵之制,但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而情与辞皆置弗论。 -


★四、律赋-

    唐代时科举制度盛行,诗赋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于是产生了考试专用的试律赋,叫做律赋。律赋在骈赋的基础上更注重对仗与声律的工整严密,并对全篇字句数和韵式作了严格的限制。“律”是格律,指作赋必须遵守的对仗、声韵的限制。唐代进士科举考试命题作赋,除须遵守俳赋对仗声律要求外,还限定了表示立意要求的韵脚字,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限八韵。宋代试赋沿袭唐制。后世便通称这类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命题赋为“律赋”。 -
    南朝俳赋的对仗、声韵有一定讲究,但未形成格律唐代进士科试诗赋,使士人必须熟悉对仗技巧和四声八病,掌握俳赋写作技能以应付考试。律赋,是对骈体赋的进一步规范。从四六文体在唐宋时的地位看,它是唐宋时代最广泛使用的文体,四六文的应用比起古文来还要广泛。

    宋代是律赋的发展期,宋代科举考诗赋,所以一般的文学家也都从事于律赋的写作金代的科举也沿用了律赋,但成就不高,名家更寥寥。元代、明代不以律赋考试,所作的就很少。清代是律赋的高峰,无论数量上还是成就上都远远超越前代。有清一代,律赋名家辈出。律赋名家往往也是以才情学识见长的诗人学者 -

【赋体历史】-

    辞赋可以分成骚体赋、文体赋、骈体赋、律体赋四种体裁,这四种体裁在历朝历代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脉络。用列表形式把赋体分类源流展示如下: -

★一、赋体分类发展源流 -

骚体赋:先秦(屈赋)—汉朝(拟骚,下同)—六朝—唐朝—宋金—元明清 -

文体赋:先秦(屈原〈卜居〉、〈渔父〉、荀赋、宋玉)―汉代文体大赋—汉末文体小赋—六朝文体小赋—唐朝仿汉大赋、文体小赋—宋朝仿汉大赋、一般文体赋、欧苏新文体赋—元明清文体赋 -

骈体赋:六朝—唐—宋—元明清 -

律体赋:唐—宋金—清 -

    由上表可见,骚体赋从先秦到清代源流不断,只是有屈原楚辞体和后世拟骚体的区别;文体赋从先秦到清代也是源流不断的,不是到宋代才突然出现一种文体赋;骈体赋从六朝诞生,其发展史一直贯通到清朝;律赋与科举考试制度内容变化相关联,出现在唐朝、宋金和清朝三个时段。 -

★二、宋代骚体赋 -


    宋代骚体赋不能一概论之,可以将其分成三种:其一、以四言或六言为主,且有大量「兮」字的骚体;其二、基本上无「兮」字,且句式整齐的骚体;其三、以「辞」为名,形同歌行的骚体。列表如下:


    通篇有大量「兮」字的骚体基本上无「兮」字的骚体以「辞」为名或以「篇」「操」之类为名的骚体 -


    晁补之〈北渚亭赋〉 〈黄庭坚别友赋〉(送李次翁)晁补之〈望涡流辞〉、黄庭坚〈明月篇赠张文潜〉 -

    例如,晁补之是北宋擅长骚体的赋家,他的〈北渚亭赋〉写道:「登爽丘之故墟兮,睇岱宗之独立。根旁礴而维坤兮,支扶疏而走隰。」这就是一般有大量「兮」字骚体的典型句式。至于某些文体赋中某一段有骚体句式者,不属此例。 -

    又如黄庭坚有〈别友赋〉(送李次翁)写道:「曩闻义于孙李,指尊选以见招。惜予行之舒舒,曰其夜以为朝。予望道于篞垣,见万物之富有。」这种句式就是蔡梅枝所谓的「齐言体」,其实显而易见,在上句的末尾加一「兮」字,这种赋就与典型的骚体没有区别。 -

    再如,晁补之《鸡肋集》巻三收有〈望涡流辞〉、〈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十多篇以辞为名的骚体赋作。黄庭坚《山谷集》卷一有〈楚词七首〉,其中如〈明月篇〉(赠张文潜)写道:「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升白虹兮贯朝曰。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霜露下兮百草休,抱此耿耿兮与曰星游。」〈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写道:「吾其行乎道,渺渺兮骖弱。石岩岩兮川横,曰月兮在上。风吹雨兮昼冥,吾其止乎。曲者如几,直者如矢。」这类作品虽然不以辞赋为名,但读来显然是骚体赋句调。 -


★三、宋代文体赋 -

    宋代文体赋不能一概论之,可以将其分成三种:仿汉文体大赋,一般文体小赋,欧苏式新体文体。列表如下: -仿汉文体大赋一般文体小赋欧苏式新文体赋;张耒〈大礼庆成赋〉张耒〈吴故城赋〉张耒〈秋风赋〉、〈鸣蛙赋〉。 -

    例如:苏门学士张耒有〈大礼庆成赋〉,这是一篇仿汉式的散体大赋。祝尧《古赋辨体》卷三〈子虚赋〉评语云:「此赋虽两篇,实则一篇。赋之问答体,其原自〈卜居〉〈渔父〉篇来,厥后宋玉軰述之,至汉此体遂盛。此两赋及〈两都〉〈二京〉〈三都〉等作皆然,盖又别为一体。首尾是文,中间乃赋。世传既久,变而又变。其中间之赋以铺张为靡而专于辞者,则流为齐梁唐初之俳体;其首尾之文以议论为骋而专于理者,则流为唐末及宋之文体。性情益逺,六义澌尽,赋体遂失。然此等铺叙之赋,固将进士大夫于台阁发其蕴而验其用,非徒使之赋咏景物而已。须将此两赋及扬子云〈甘泉〉〈河东〉〈羽猎〉〈长扬〉,班孟坚〈两都〉 ,潘安仁〈藉田〉,李太白〈明堂〉〈大猎〉〈圜丘〉,张文潜〈大礼庆成〉等赋并看。」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张耒此赋与汉代以来散体大赋一脉相承的关系。 -

    张耒另有二十多篇文体小赋,则与汉式大赋或欧苏式新文体赋关系不大,观其在〈吴故城赋〉后的一段跋文:「予近读曹植诸小赋,虽不能缜密工致,悦可人意,而文气疏俊,风致高远,有汉赋余韵。是可矜尚也,因拟之云。」可以证明张耒的文体小赋自有所本,并不一定都是学欧苏文体的。其他作家也有类似的文体小赋。 -

    至于欧苏式文体,则是以散文的方法写赋,脱离了赋铺叙和言情的本质特点,专门以说理议论为主。欧苏式文赋大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在句式上,不像骈赋或律赋那样专讲属对的精密工切,虽间有偶句,但主要是由散体句式来表现,参差错落,富于变化。二是在押韵上,没有试赋那种限韵的束缚,在韵脚上没有严格的讲究,只是随着行文的需要而灵活变化。三是在用词上,但并不像传统的汉代散体赋那样着意于辞藻的修饰和铺排,语言往往清新流畅,平易浅近。四是在表达方式上,往往注重说理议论。成功的范例,除了〈秋声〉〈赤壁〉之外,有黄庭坚〈苦笋赋〉、张耒〈秋风赋〉、〈燔薪赋〉、〈鸣蛙赋〉之类,差可比拟,其他则罕见其匹。 -

★四、宋代骈体赋 -

    宋代骈体赋,具备前代骈体赋的一般特征,如注重对偶、用典、声律、辞藻等等,此外或篇幅短小,或与律赋相近,或与文赋相近。列表如下:篇幅短小的骈赋与律赋相近的骈赋与文赋相近的骈赋;黄庭坚〈放目亭赋〉米芾〈动静交相养赋〉黄庭坚〈刘明仲墨竹赋〉 -

    如黄庭坚的〈放目亭赋〉写道:「放心者,逐指而丧背;放口者,招尤而速累。自作訿訿,自増愦愦。登高临远,唯放目可以无悔。防心以守国之械,防口以挈瓶之智。以此放目焉,方丈寻常而见万里之外。」全文短小精悍,对仗工稳。 -


    又如米芾〈动静交相养赋〉首段云:「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养之以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之则两伤而交病。故圣人取诸〈震〉以发身,受以〈复〉而知命。所以《庄子》曰智养恬、《易》曰蒙养正者也。」此段与律赋之破题并无二致。 -

    再如黄庭坚〈刘明仲墨竹赋〉,全篇句式对偶基本工整,但又有「黄庭坚曰」、「苏子曰」之类散句错综其间,仿佛是用散体文的结构来写作骈赋,表现出骈体向文体过渡的态势。 -


★五、宋代律赋 -

    律赋最重要的特征是韵脚限制。宋人王茂《燕翼诒谋录》说:「国初进士辞赋押韵不拘平仄次第,太平兴国三年九月,始诏进士律赋平仄次第用韵;而考官所出,官韵必用四平四仄。辞赋自此齐整,读之铿锵可听矣。」由此可见,宋代官方规定的律赋押韵规则比唐代更为严整。不过,要完全熟悉和达到考试规定的押韵规范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且非考场所用的律赋也不必严格实行四平四仄的押韵规范,加之由于传抄版刻诸因素,造成部分律赋所限韵脚有脱落的现象,造成后人辨认赋体的困难。 -

【各朝赋体】-


★一、从体裁特点上看,汉代辞赋有三种基本形式[5] : -


1.诗体赋,四言为主,隔句用韵,篇幅较小,盖由《诗经》演变而来,与诗比较,趋向于散体化。 -


2.骚体赋,形式与楚辞大体相同,乃由楚民歌演变而来抒情性强。 -


3.散体赋,句式三、四言至九、十言均有,韵散结合,以体物为主,一般直书其事,铺采摛文,排比铺陈,多以问答体形式展开描写,辞藻富丽,篇幅庞大。主要由诸子问答体、战国纵横游说之文和楚辞演化而来。 -


★二、唐代之后的赋作体裁 -


    中国传统文学的体裁大致可以分成「有韵为文,无韵为笔」(《文心雕龙?总术》)两种。在韵文之中,诗歌与辞赋是主要的代表性文类。辞赋的体裁,按照我的分类,可以分成骚体赋、文体赋、骈体赋、律体赋四种,简称为骚赋、文赋、骈赋、律赋(详参拙撰〈宋代辞赋辨体论〉,《逢甲人文社会学报》第7期,2003年)。骚体赋和文体赋是从先秦战国到汉代形成的文体,骈体赋是六朝形成的文体,律赋是唐代形成的文体。唐代及其以后各个朝代,骚、文、骈、律四种赋体都有所发展,根据社会功能和个人爱好,逐渐有所分工,正如清代赋家侯心斋所说:「今之作者,遇大典礼或用古赋(按:包括文赋和骈赋);言情适志之作或杂用骚赋、文赋;考试所用皆律赋也。」(引自程祥栋编《东湖草堂赋钞》初集卷首)认为赋体之选择,是由表现内容的需要所决定的。侯心斋的讲法是不错的,不过,如果从唐代以后现存赋作的数量来考察,哪种赋体流传最多呢?事实上,律赋却是留存数量最多的一种赋体。 -


★三、清代赋学家采用了赋体「三分法」。清初陆葇编《历朝赋格》十五卷,汇选历代之赋,起自荀子、宋玉,下迄元明,先按照赋体总分为三格:曰文体、曰骚体、曰骈体。 -


林联桂《见星庐赋话》继承这种三分法。首先指出「古赋之名始于唐,所以别乎律也」,接着区分古赋之体为三种: -


「一曰文赋体。以其句栉字比,藻饰音谐,而疏古之气一往而深,有近乎文故也。」 -


自周荀卿〈礼赋〉、宋玉〈风赋〉至唐杜牧〈阿房宫赋〉,以及宋元明以下之文体赋皆属此类。 -


「一曰骚赋体。夫子删诗,楚独无风。后数百年,屈子乃作〈离骚〉。骚者,诗之变,赋之祖也。后人尊之曰经,而效其体者,又未尝不以为赋。」 -


从汉贾谊之〈旱云赋〉至明陶望龄之〈述志赋〉、伍士隆之〈惜士不遇赋〉之类,皆属此体。


「一曰骈赋体。骈四俪六之谓也。此格自屈、宋、相如,略开其端,后遂有全用比偶者。浸淫于六朝,绚烂极矣。唐人以后,联四六,限八音,协韵谐声,严于铢两;比如画家之有界画勾拈,不得专取泼墨淡远为能品也。」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燕赵诗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685
贡献
11139
金钱
54879
QQ
发表于 2024-12-2 0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指点,学习了

点评

多谢赏读,问好版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2 0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07: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顺之 发表于 2024-12-2 00:59
谢谢老师指点,学习了

多谢赏读,问好版主!

点评

老师好,献上我的一首赋,希望指点一下 人性赋        表貌非为是相,城府实属藏拙。天斗难量,人心莫测。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明枪常为易躲,暗箭多半难防;江湖口蜜腹剑,社会笑里藏刀。无来霹雳手段,莫行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2 23:21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版主

燕赵诗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685
贡献
11139
金钱
54879
QQ
发表于 2024-12-2 23: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余草堂 发表于 2024-12-2 07:27
多谢赏读,问好版主!

老师好,献上我的一首赋,希望指点一下
人性赋
       表貌非为是相,城府实属藏拙。天斗难量,人心莫测。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明枪常为易躲,暗箭多半难防;江湖口蜜腹剑,社会笑里藏刀。无来霹雳手段,莫行菩萨心肠。
        诉君:红尘白浪,通透任人评,面子碍输赢。阳谋捧杀,欲擒故纵先狂;阴谋诛心,诡计拿捏背腹;满口仁义,反是歹人;行言粗鄙,却为君子;家国满腹,却成无用之人;抛宗叛祖,反是富贵之辈;西装革履,堪多衣冠禽兽;猪贩屠夫,亦有儒雅斯文;仗义每逢底层辈,负心多半上层人。花落无言,诗成词人之语;蚊鸣有声,败灭亡生之句;
         知乎?玫瑰带刺,蜂尾藏毒。非言是必未语,八卦到处成言。一时定义,万象阴阳。见恶非为真恶,见善何利虚伪。道士捉妖,天尊无量功退;和尚拿金,佛祖布施名成;善恶难分真假,是非易毁名成。
          世有万态,人有千般。增广贤文,却写死囚之手;悯农佳章,竟言贪官之口;官僚索贿,无异街中乞丐;贫民布施,有同无位公爵;光明何畏鬼敲门,阴暗常怀草为兵。坦荡可行千里,怪气不过一时。罗织酷吏,反误聪明;道德李耳,正确通达。末路穷途,燕青竟成草寇;康庄大道,师师沦落花魁;
烟不落地,因气而轻;尽头自有,落难何惊?阴阳浑浊,欲火寒冰。
佛堂藏恶鬼,地狱露人心。虎毒不食子,人狠可灭亲。

点评

构思挺好,行文也不错,就是要注意标点,分号太多,隔句采用分号。看看赋谱的句式。 基本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骈句其实就是加了虚词的偶句,注意检查词性; 2.节奏点上的字要做到平仄交替,对句做到平仄相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3 0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08: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顺之 发表于 2024-12-2 23:21
老师好,献上我的一首赋,希望指点一下
人性赋
       表貌非为是相,城府实属藏拙。天斗难量,人心 ...

构思挺好,行文也不错,就是要注意标点,分号太多,隔句采用分号。看看赋谱的句式。


基本规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骈句其实就是加了虚词的偶句,注意检查词性;
2.节奏点上的字要做到平仄交替,对句做到平仄相对;
3.每段开篇要加扣合内容意思的提引词;
4.韵字使用段与段要平仄相间;
5.要正确恰切的使用虚字,使文章更灵活;
6.壮句用在文章的高潮处,加提引词,壮句不能放段首,每段不能多用,用在文章关窍处;
7.隔句要走好马蹄律,隔句不连用;
8.漫句要用在开篇或结尾(文赋可以随便);
9.紧句不放段落的最后;
10.长句连用时,字少的在前边,用2次可以了(根据我国的语言习惯,不要超过9个字);
11.虚字前边一个字是节奏点上的字;
12.同一节奏内不可出现三连平、三连仄;
13.骈赋、律赋多用4.6常式(4.6常式,就是4个字和6个字的句子,最后一个节奏为2字或4字。);
14..骈赋、律赋不用兮字(兮在骚赋中用);
15.律赋,给8个韵字,就要写8段(如果把2个韵字写在一段里 就是错。);
16.注意层次分明, 上段写过的 内容下边不要再重复;
17. 学会用典;
18. 不要太白话,要有赋味,但不要乱找与主题无关的古怪词
赋文中,平仄、押韵、对偶、用典等规程,即是赋的巧妙精华所在。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3 08: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钟顺之 发表于 2024-12-2 23:21
老师好,献上我的一首赋,希望指点一下
人性赋
       表貌非为是相,城府实属藏拙。天斗难量,人心 ...

《赋谱》
l佚名撰
据史志记载,唐代赋格类著作有浩虚舟《赋门》一卷,纥干俞《赋格》一卷,范传正《赋诀》一卷,张仲素《赋枢》一卷,白行简《赋要》一卷,和凝《赋格》一卷等,其数量颇为可观。而当时所存尚不止于此,《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赋门鱼钥》十五卷下云:“进士马偁撰,编集唐蒋防而下至本朝宋祁诸家律赋格诀。”蒋防《赋格》,即不见于著录。唐代进士试律赋,赋格之作盛极一时,当与此有关。《赋谱》一书,不见于史志著录。书中云“近来官韵多勒八字”,据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三“试赋用韵”条载:“自太和(八二七—八三五年)以后,始以八韵为常。”书中又引及浩虚舟《木鸡赋》,据《唐诗纪事》卷五十五载,周墀长庆二年(八二二年)以“《木鸡赋》及第”,浩虚舟亦长庆二年及第,此《木鸡赋》即为当年试题。于此可推,《赋谱》或成书于此后不久,即文宗太和、开成年间(八二七—八四○年)。曰本僧圆仁于承和十四年(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八四七年)所上《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内有《诗赋格》一卷,“赋格”或即此《赋谱》。
此书讨论律赋句法、结构、用韵、题目等内容,是唐人赋格中惟一流传至今之作,对人们把握和研究律赋之特征并深化对唐代科举考试之认识不无裨益。


由于此书很早传入曰本,故对曰本汉文学颇有影响。如藤原宗忠(一○六二—一一四一年)《作文大体·杂笔大体》中已有袭用,了尊于弘安十年(一二八七年)所撰《悉昙轮略图抄》,其卷七论文笔事,言诗有“发句、胸句、腰句、落句”;言笔有“发句、傍字、长句、轻、重、疏、密、平、杂、壮句、紧句、漫句、送句”等,亦显然受到《赋谱》影响。
哈哈儿据张伯伟编校,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繁体竖排本《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录校制作。
凡赋句有壮、紧、长、隔、漫、发、送合织成,不可偏舍。
壮三字句也
若“水流湿,火就燥”;“悦礼乐,敦《诗》《书》”;“万国会,百工休”之类,缀发语之下为便,不要常用。
紧四字句也。
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四海会同,六府孔修”,“银车隆代,金鼎作国”之类,亦缀发语之下为便,至今所用也。
长上二字下三字句也,其类又多上三字下三字。
若“石以表其贞,变以彰其异”之类,是五也。“感上仁于孝道,合中瑞于祥经”,是六也。“因依而上下相遇,修分而贞刚失全”,是七也。“当白曰而长空四朗,披青天而平云中断”,是八也。“笑我者谓量力而徒尔,见机者料成功之远而”,是九也。六、七者堪常用,八次之,九次之。其者时有之得。但有似紧,体势不堪成紧,则不得已而施之。必也不须缀紧,承发下可也。
隔句对者,其辞云。隔体有六:轻、重、疏、密、平、杂。
轻隔者,如上有四字,下六字。若“器将道志,五色发以成文。化尽欢心,百兽舞而叶曲”之类也。
重隔,上六下四。如“化轻裾于五色,犹认罗衣。变纤手于一拳,以迷纨质”之类是也。
疏隔,上三,下不限多少。若“酒之先,必资于麹蘖。室之用,终在乎户牗”。“条而来,异绿虵之宛转。忽而往,同飞燕之轻盈”,“俯而察,焕乎呈科斗之文。静而观,炯尔见雕虫之艺”等是也。
密隔,上五已上,下六已上字。若“徵老聃之说,柔弱胜于刚强。验夫子之文,积善由乎驯致”,“咏《团扇》之见托,班姬恨起于长门。履坚冰以是阶,袁安叹惊于陋巷”等是也。


平隔者,上下或四或五字等。若“小山桂树,权奇可比。丘林桃花,颜色相似”,“进寸而退尺,常一以贯之。曰往而月来,则就其深矣”等是也。
杂隔者,或上四,下五、七、八;或下四,上亦五、七、八字。若“悔不可追,空劳于驷马。行而无迹,岂系于九衢”,“孤烟不散,若袭香炉峰之前。圆月斜临,似对镜卢山之上”,“得用而行,将陈力于休明之世。自强不息,必苦节于少壮之年”,“及素秋之节,信谓逢时。当明德之年,何忧淹望”,“采大汉强干之宜,裂地以爵。法有周维城之制,分土而王”,“虚矫者怀不材之疑,安能自持。贾勇者有攻坚之惧,岂敢争先”等是也。
此六隔,皆为文之要,堪常用,但务晕澹耳。就中轻、重为最。杂次之,疏、密次之,平为下。
不对合,少则三四字,多则二三句。若“昔汉武”,“贤哉南容”,“我圣上之有国”,“甚哉言之出口也,电激风趋,过乎驰驱”,“守静胜之深诫,冀一鸣而在此”,“历历游游,宜乎凉秋”,“诚哉性习之说,我将为教之先”等是也。漫之为体,或奇或俗。当时好句,施之尾可也,施之头亦得也。项、腹不必用焉。
发语有三种:原始、提引、起寓。若“原夫”、“若夫”、“观夫”、“稽夫”、“伊昔”、“其始也”之类,是原始也。若“洎夫”、“且夫”、“然后”、“然则”、“岂徒”、“借如”、“则曰”、“佥曰”、“矧夫”、“于是”、“已而”、 “故是”、“是故”、“故得”、“是以”、“尔乃”、“乃知”、“是从”、“观夫”之类,是提引也。“观其”、“稽其”等也,或通用之。如“士有”、“客有”、“儒有”、“我皇”、“国家”、“嗟乎”、“至矣哉”、“大矢哉”之类,是起寓也。原始发项,起寓发头、尾,提引在中。
送语,“者也”、“而已”、“哉”之类也。
凡句字少者居上,多者居下。紧、长、隔以次相随。但长句有六、七字者,八、九字者,相连不要。以八、九字者似隔故也。自余不须。且长、隔虽遥相望,要异体为佳。其用字“之”、“于”、“而”等,晕澹为绮矣。
凡赋以隔为身体,紧为耳目,长为手足,发为唇舌,壮为粉黛,漫为冠履。苟手足护其身,唇舌叶其度;身体在中而肥健,耳目在上而清明;粉黛待其时而必施,冠履得其美而即用,则赋之神妙也。


凡赋体分段,各有所归。但古赋段或多或少。若《登楼》三段,《天台》四段之类是也。至今新体,分为四段:初三、四对,约卅字为头;次三对,约卌字为项;次二百余字为腹;最末约卌字为尾。就腹中更分为五:初约卌字为胸;次约卌字为上腹,次约卌字为中腹;次约卌字为下腹;次约卌字为腰。都八段,段段转韵发语为常体。
其头初紧、次长、次隔,即项原始、紧。若《大道不器》云:“道自心得,器因物成。将守死以为善,岂随时而易名。率性而行,举莫知其小大。以学而致,受无见于满盈。稽夫广狭异宜,施张殊类”之类是也。次长、次隔。即胸,发、紧、长、隔至腰。如此,或有一两个以壮代紧。若居紧上及两长连续者,仇也。
夫体相变互,相晕澹,是为清才。即尾起寓,若长、次隔、终漫一两句。若《苏武不拜》云:“使乎使乎,信安危之所重”之类是也。得全经为佳。


约略一赋内用六、七紧,八、九长,八隔,一壮,一漫,六、七发;或四、五、六紧,十二、三长,五、六、七隔,三、四、五发,二、三漫、壮;或八、九紧,八、九长,七、八隔,四、五发,二、三漫、壮、长;或八、九隔,三漫、壮,或无壮;皆通。计首尾三百六十左右字。但官字有限,用意折衷耳。
近来官韵多勒八字,而赋体八段,宜乎一韵管一段,则转韵必待发语,递相牵缀,实得其便。若《木鸡》是也。若韵有宽窄,词有短长,则转韵不必待发语,发语不必由转韵,逐文理体制以缀属耳。若“泉泛珠盘”韵是宽,故四对中含发;“用”韵窄,故二对而已,下不待发之类是也。又有连数句为一对,即押官韵两个尽者。若《驷不及舌》云:“嗟乎,以骎骎之足,追言言之辱,岂能之而不欲。盖窒喋喋之喧,喻骏骏之奔。在戒之而不言。”是则“言”与“欲”并官韵,而“欲” 字故以“足”、“辱”协,即与“言”为一对。如此之辈,赋之解证,时复有之,必巧乃可。若不然者,恐职为乱阶。
凡赋题有虚、实、古、今、比喻、双关,当量其体势,乃裁制之。
无形像之事,先叙其事理,令可以发明。若《大道不器》云:“道自心得,器因物成。将守死以为善,岂随时而易名。”《性习相近远》云:“噫!下自人,上达君。感德以慎立,而性由习分。习而生常,将俾乎善恶区别。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纠纷”之类也。
有形像之物,则究其物像,体其形势。若《隟尘》云:“惟隟有光,惟尘是依。”《土牛》云:“服牛是比,合土成美。”《月中桂》云:““月满于东,桂芳其中”等是也。虽有形像,意在比喻,则引其物像,以证事理。《如石投水》云:“石至坚兮水至清。坚者可投之必中,清者可受而不盈。”比“义兮如君臣之叶德,事兮因谏纳而垂名”。《竹箭有筠》云:“喻人守礼,如竹有筠。”《驷不及舌》云:“甚哉言之出口也,电激风趋,过乎驰驱。”《木鸡》云:“惟昔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等是。“水”、“石”、“鸡”、“驷”者实,而“纳谏”、“慎言”者虚,故引实证虚也。
古昔之事,则发其事,举其人。若《通天台》之“咨汉武兮恭玄风,建曾台兮冠灵宫”。《群玉山赋》云:“穆王与偓佺之伦,为玉山之会。”《舒姑化泉》云:“漂水之上,盖山之前,昔有处女”之类是也。而白行简《望夫化为石》无切类石事者,惜哉!
今事则举所见,述所感。若《大史颁朔》云:“国家法古之制,则天之理。”《泛渭赋》云:“亭亭华山下有渭”之类是也。又有以古事如今事者,即须如赋今事,因引古事以证之。若《冬曰可爱》引赵衰,《碎虎魄枕》引宋武之类。而《兽炭》未及羊琇,《鹤处鸡群》如遗乎嵇绍,实可为恨。
比喻有二:曰明,曰暗。若明比喻,即以被喻之事为干,以为喻之物为支。每干支相含,至了为佳,不以双关。但头中一对,叙比喻之由,切似双关之体可也。至长三、四句不可用。若《秋露如珠》,“露”是被喻之物,“珠”是为喻之物,故云“风入金而方劲,露如珠而正团。映蟾辉而回列,疑蚌割而俱攒。”“磨南容之诗,可复千嗟。别江生之赋,斯吟是月。”月之与圭双关,不可为准。
  若暗比喻,即以为喻之事为宗,而内含被喻之事。亦不用为双关,如《朱丝绳》、《求玄珠》之类是。“丝”之与“绳”,“玄”之与“珠”,并得双关。“丝蝇”之与“真”、“玄珠”之与“道”,不可双关。而《炙輠》云: “惟輠以积膏而润,惟人以积学而才。润则浸之所致,才刚厥修乃来。”《千金市骏骨》云:“良金可聚,骏骨难遇。传名岂限乎死生,贾价宁亲乎金具。”或广述物类,或远徵事始,却似古赋头。《望夫化为石》云:“至坚者石,最灵者人。”是破题也。“何精诚之所感,忽变化也如神。离思无穷,已极伤春之目。贞心弥固,俄成可转之身。”是小赋也。“原夫念远增怀,凭高流眄。心摇摇而有待,目眇眇而不见。”是事始也。又《陶母截发赋》项:“原夫兰客方来,蕙心斯至。顾巾橐而无取,俯杯盘而内愧。”是头既尽截发之义,项更徵截发之由来。故曰新赋之体,项者,古赋之头也。借如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是古赋头,欲近雪,先叙时候物候也。《瑞雪赋》云:“圣有作兮德动天,雪为瑞而表丰年。匪君臣之合契,岂感应之昭室。若乃玄律将暮,曾冰正坚。” 是新赋先近瑞雪了,项叙物类也。入胸已后,缘情体物,纵横成绮。六义备于其间,至尾末举一赋之大统而结之,具如上说。
自宋玉《登徒》、相如《子虚》之后,世相放效,多假设之词。贞元以来,不用假设。若今事必颁,著述则任为之,若元稹《郊天曰祥云五色赋》是也。
木鸡赋
(以「致此无敌,故能先鸣」为韵)
浩虚舟
惟昔有人,心至术精,得鸡之情。情可驯而无小无大,术既尽而不飞不鸣。对劲敌以自持,坚如挺植;登广场而莫顾,混若削成。
初其教以自然,诱之不惧。希渐染而能化,将枯槁而是喻。质殊朴斫,用明不竞之由;状匪雕锼,盖取无情之故。
然则饮啄必异,嬉游每殊。伫栖心而自若,期顾敌而如无。曰就月将,功尽而稍同颠;不震不悚,性成而渐若朽株。
已而芥羽讵设,雕笼莫闭。卓然之志全变,兀若之姿已致。首圆胫直,轮桷之状俱呈;觜利距,枳枸之并利。
是以纵逸情绝,端良气全。臆离披而踵附,眸眩曜而节穿。惊被文而锦翼蔚矣,迷搴木而花冠烂然。虚╂者怀不才之虞,安能自恃;贾勇者有攻坚之惧,莫敢争先。
故能进异激昂,处同虚寂。郢工误起乎心匠,后阝氏徒惊乎目击。澹然无挠,子綦之质方俦;确尔不回,周勃之强未敌。
其喻斯在,其由可徵。驯致已忘乎力制,积习渐通乎性能。是则语南国者未足与议,斗东郊者无德而称。
士有特立自持,端然不倚。块其形而与木无二,灰其心而顾鸡若是。彼静胜之深诚,冀一鸣而在此。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赋是韵文中的一种,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写作原则就是必须押韵。但历代所用的韵书都不太一样,那麼以什麼韵书为标准呢?据笔者研究发现,非常奇怪,赋的押韵方式可大致用《词韵简编》来归纳。而且骈文体的赋的对仗方式也跟宋词类似,因此可见,赋跟宋词存在著一定的关联。
赋的押韵方式可句句押韵,也可隔一句或隔两句押韵;隔三句以上押韵的赋就比较少见,因为这样读起来也不好听。我们在给古人写的赋标句逗时,也可根据这一原则来判断。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最短的赋,据说是西晋时期大文学家傅玄写的〈鹰兔赋〉:


    ▲兔谓鹰曰:汝害於物,有益於世(韵,去声八霁)。华髦被札,彤管以制(韵,去声八霁)。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散文体的赋】比较著名的有:〈洛神赋〉、〈阿房宫赋〉、〈秋声赋〉、〈赤壁赋〉等。当然这些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骈文形式的对仗句子。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散文体的赋】比较著名的有:〈洛神赋〉、〈阿房宫赋〉、〈秋声赋〉、〈赤壁赋〉等。当然这些文章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骈文形式的对仗句子。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曹植写的〈洛神赋〉为例。〈洛神赋〉讲述的是曹植从洛阳回东藩的路上沿洛水而行时看到神女的显现,由於曹植开了天眼,所以他看得到神女,并能跟神女沟通;而他的随从却看不到,就问曹植神女是什麼样子的。那麼曹植就用尽人类最美的语言来描述他看到的神女的样子。自古以来,对神女的描写很少有人能超过曹植。笔者选其中几句来讲解赋的押韵: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 [一东韵,一东二冬通用],婉若游龙 [韵,二冬]。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韵,二冬]。彷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换六月韵,六月九屑通用],飘颻兮若流风之回雪 [韵,九屑]。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穠纤得中,修短合度 [换七遇韵,上声六语七麌去声六御七遇通用]。肩若削成,腰如束素 [韵]。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韵]。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韵]。云髻峨峨,修眉连娟 [换韵]。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韵]。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韵]。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韵]。柔情绰态,媚於语言 [韵]。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换七虞韵,六鱼七虞通用]。披罗衣文璀灿兮,珥瑶碧之华琚 [韵,六鱼]。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她有个特点就是跟宋词的对仗方式类似,允许有重复的字,而且只要词性对上就行,平仄可以不必相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没有押韵。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是押在「之」这个字上了(这种起句押韵的方式比较少见)。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她有个特点就是跟宋词的对仗方式类似,允许有重复的字,而且只要词性对上就行,平仄可以不必相对。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没有押韵。当然,也有人认为它是押在「之」这个字上了(这种起句押韵的方式比较少见)。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4

主题

29万

帖子

9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核心栏目督导、辞赋骈文首席主持

Rank: 8Rank: 8

威望
4041
贡献
298723
金钱
30499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QQ
发表于 2024-12-4 08: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牧的〈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从上面这几句中我们可以发现,用同字押韵时,它一般是出现在对仗的句子比较多。这是骈文中常见的隔句对。我们可以大声的再读一次上面的句子,感受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实在是太美了。
闻弦歌而知雅意,醉赋章以和心声。独踪唱晚,醉穷半壶酒囊;孤旅惊春,吟落千树花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9
杜牧的〈阿房宫赋〉: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8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她有个特点就是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8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她有个特点就是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8
文中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是骈文中常见的对仗句子,她有个特点就是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7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 [一东韵,一东二冬通用],婉若游龙 [韵,二冬]。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韵,二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7
以曹植写的〈洛神赋〉为例。〈洛神赋〉讲述的是曹植从洛阳回东藩的路上沿洛水而行时看到神女的显现,由於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6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6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4
根据中国古代赋的写作形式,赋还可分为【散文体的赋】和【骈文体的赋】两种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2
历史上最短的赋,据说是西晋时期大文学家傅玄写的〈鹰兔赋〉: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765
贡献
29169
金钱
36306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2: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楚剑赋夫 发表于 2024-12-4 08:22
赋是韵文中的一种,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写作原则就是必须押韵。但历代所用的韵书都不太一样,那麼以什麼韵书 ...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0 1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