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7-7
威望181
金钱496
贡献197
高级会员

威望- 181 点
贡献- 197 次
金钱- 496 枚
|
思无邪漫谈之十七:讨论的目的及其他
先来看先人贤者们的崇论宏议。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左丘明:"从善如流"。
哥白尼:"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 :”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
莱辛:”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
马寅初:“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
一位英国诗人: ”人们在批评的筛子里寻找一切奥秘 “ 。
有学者:“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灵之间的捷径“。
鲁迅 :“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
毛泽东:“批评使人进步”。
我对网上诗词讨论,曾列出十项:
1) 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2) 求难解疑,搞个明白;
3) 求知,学习未知;
4) 坚持一种见解乃求是,反对一种倾向为卫道;
5) 为辩论而辩论;
6) 意气而论,脑袋决定屁股;
7) 炫能逞辞,好为人师;
8) 招摇撞骗,蒙人欺世。;
9) 无聊纠缠人际;
10)恶意攻击诋毁
应该还有,大抵如此。
就网上讨论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网人在绝大多数时间的交流,属于上述前四项,这是正常、健康、有益的讨论。
大多环境的个别时候或个别环境的颇多时候或某些环境集中在个别人,会出现5、6两种现象,这两项,当然是不合适、不健康甚或是错误的。但客观而论,这些现象,应属交流或辩论中的不可避免,如果只是偏激或基本无骂,问题不大,只要适当提醒、适当把控即可。
有些环境个别者,会出现后三项。这在理论版又管理无作为或管理无底线以至更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过去发生过,现在依然存在,以后还会出现。这是粗鄙,也是丑恶,对此要反对并及时制止。制止不及时,会酿成谩骂之风,促成恶劣腥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讨论交流目的,无疑是要以学习、求是、增长知识为基本,这有意义,要提倡和引导。为辩论而辩论,无意思; 为扯闲篇,虚度光阴;逞好为人师,过高估计自己;蒙人欺世,虚荣造就骗子;无聊纠缠,狭隘病态;为攻击诋毁,末中之末,卑鄙而已。
讨论交流的健康基调和方式应该是:宽松,自由,文明,畅所欲言,斯文雅言,坦率直言,尖锐耿言,这都是好的方式。关键是把控紧紧围绕理论话题进行,不扯人际,不搬弄是非。少出呵斥,摒弃出言不逊,杜绝并及时制止骂人。提倡文明而有意义又富创新的恭敬的或坦率的讨论,是理论交流要解决的课题。
讨论交流的正常环境应该是:宽松友善,平等交流,有诤无骂,君子怀德,恶居下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奉法为重,纲纪分明,无偏无党,辟邪禁奸,惩恶治乱。较差的环境或恶劣环境,情况会很复杂,一方面是有交流者人格低下,品质恶劣,骂语常出;另一方面或者夹杂帮派,有高管人员不良或恶意参与,这会很糟糕,会形成黑暗,败坏网上风气
讨论交流对于网人素质要求不言而喻,而管理尤为重要。不怕交流素质低,就怕管理不依法。管理上得去,有道德感,无他心邪意,依法遵公,讨论环境不会有大问题,自然不会出现闹骂。
有骂成风,下流难堪,是处暴力,旷日持久,一片腥骚,如同茅厕,这无疑是管理者的责任。短期是亵渎,长期是恶臭,后者属于网上黑暗与邪恶,奸人败国,短命是肯定的,也一定会被正义正气所唾弃。
老实、科学、求是、尊重、坦率、无戾、忌劣、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紧拈理论的和谐讨论,不该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更不该是一种奢求。
2013/03/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