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25-1-2 06:46 编辑
李盛仙咏梅绝句二十首
岭上红梅几枝发,霞蒸艳艳雪飞时。 冰悬百丈群芳谢,傲骨情怀总入诗。 醉梅
林公笔下暗香催,王冕硯边清气来。 雪踏寻梅生雅趣,无人不醉赏花回。
爱梅
梅花一树傍窗棂,我与梅花最有情。 冷艳妖娆遣逸韵,幽香真到十分清。
访梅
插梅
一样梅花別样红,嫣然点染籍天工。
折来爱向瓶中插,犹有飞霞落半空
梅圣
梅妻鹤子林和靖,一住孤山二十年。
赋得横斜水清浅,至今妙句世人传。
梅魂
惯把梅花比国魂,只因清气满䢀坤。
淡妆胜过倾城色,敢傲群芳天下春。
梅韵
生就清奇白雪姿,花开岂必斗春时。
芳心悄向冰心吐,怒放枝头都是诗。
梅心
傲立崖边骨格奇,唯君独早众芳迟。
冰心一片谁同伴,乐与松筠神共驰。
梅骨
铁骨虬枝不染尘,霜欺雪压见精神。
冰清玉洁心灵美,为把幽香献世人。
梅意
几经风雨几经霜,未肯凋零未肯僵。
即令黄巢能咏我,落英不屑满城扬。
红梅
一枝独秀苦寒中,雪压霜欺分外红。
几缕幽香人自醉,迎来大地沐春风。
白梅
如云似雪落枝头,玉洁冰清韵更幽。
冷艳不招蜂蝶至,白衣娘子自风流。
黄梅
每从冰雪觅幽姿,几点黄花惹我痴。
骚客闻香何处去,横斜墙外两三枝。
诗话:一缕梅香入诗来 李盛仙
岁首年头,又到赏梅的季节。在寒风凛冽的日子,众芳摇落,但梅花傲视霜雪,迎风挺立,开得满树繁花,香得沁人心脾。 人们提起梅花,总是与春天联在一起。 “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陆凯的《赠范晔》诗,也是在唐宋之前流传最广的咏梅诗。陆凯在江南托驿使,送一枝梅给长安好友范晔。面对梅花,诗人忽生灵感:此乃报春之消息也。折花赠远,为古来习俗,但“聊赠一枝春”,其意味深长,后为友情象征,沿用迄今。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是唐代诗人张谓咏《早梅》的名作。诗人借景抒情,用洁白颜色、偏僻环境、早春时节、耐寒气质、俏丽姿态等特征,描摹早梅的品貌。最后将梅与雪作映衬,情趣盎然。 同样的,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则咏颂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百花俱谢的严寒季节,独有梅花凌寒开放,若非暗香袭来,几乎让诗人亦疑梅为雪。梅花绽放之早,足以显示出它“凌寒”的倔强傲骨,这也正是诗人们赞叹、欣赏之所在。 写梅花给人深刻记忆的,还是南宋词人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欲出新妆洗。”那一树树扱春的红梅缀满琼枝,半开香脸,娇态柔美。宛如美人出浴,新妆初罢,婀娜多姿。李清照的这首《渔家傲》,温婉地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写得令人心醉。 在众多的咏梅佳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恐怕要算北宋诗人林逋的作品了。林逋一生不爱做官,在杭州西湖孤山下隐居了二十余年,种梅养鹤,素以“梅妻鹤子”名世。他的著名诗篇《山园小梅》中,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把梅花的风采神韵展现的淋漓尽致,成为千古绝唱。后来,“疏影”、“暗香”二词成了梅花的别甫。南宋词人姜夔还以此为题名自度了二曲,以后便衍变为两个新的词牌名称。林逋的梅诗对后人影响深远,难怪有人说梅花是因为结识了林和靖,才“惹得诗人说到今”的。 如果说林逋笔下的梅花是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的写照,那么,南宋大诗人陆游笔下的梅花,则寄托着诗人对国家民族坚贞不二的美好感情。诗人对于“气节最高坚”的梅花爱慕之至:“小亭终日倚栏杆,树树梅花看到残。”他甚至恨不得自己“何方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爱梅至此,真是令人叹绝。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国家民族危机深重的岁月,他借咏梅花以抒写壮志难酬的抱负:“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高风亮节,溢于言表。 梅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之一。每到花期,繁花似锦,香雪成海,暗香浮动,色韵动人。真是“一树梅花一树诗,梅下吟诗诗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