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唤友呼朋,寻郊悦翠。扶老携幼,欣娱繁蔚。车马载驰,逸一路欢声笑语;盛景漫迤,临四野丽绚和风。放眼,看三春彩敷美景,近赏诗情画意;极目,观十里瑞气光腾,远观四野分明。花径杳渺,迤乎天外;芳蹊漫漶,迂回林中。姹紫嫣红,观云山兮琳华满目;花香鸟语,驻轮毂而流连韵声。影顾红男绿女,数码览乎倩影;霞昭云裳华彩,燕姿翩跹镜中。屐履相踵,遨游乐以逗趣;霞飘衿袂,追抢镜而癫疯。跃马陌头,油菜花遍野;清风拂涌于金波;驱车山间,明前茶漫山,细雨浸润乎绿琼。远山出岫岚,桃李炫白彤。蛱蝶翩翩而飏翅,素契翼翼而难平。清其清兮,款款乎流韵炫彩;明其明兮,淫淫乎醉宜时风。雅集邀赏,近趋诗会而悦宾众,闲来求趣,远味曲水流觞之情。而乃即兴,欣然提笔作赋;忽夫染瀚,铺纸摹临兰亭。宣诗心以无限,留翰墨于轴中。聆山音之缈曼,闻幽壑之回声。看纸鸢竞舞兮昊宇,观童稚追逐于田径。乐其乐也,欣欣然春社。游其游哉,祎祎乎熏风。杏村沽酒,雅赏新春之美,山川放歌,畅志赋心之声。----------------------成稿于杭州余杭庭院深深
★ 清 明 遥 祭 赋(并序)
宋政权(三余草堂) /文
客居杭州,心系故乡,时届清明,心绪彷徨。维桑与梓,必恭敬止(1);感恩怀德,诚致歆飨,;遥遥相祭,永志不恍。怀念成河,汩汩流淌。家国同构,大道堪仰。先祭英灵,保国护乡。再祭父母,热泪盈眶。列祖列宗,昭穆乃详。家乘灿然,祖德瑶光(2)。三代不远,五世祯祥。沧桑岁月,家族繁昌。慎终追远,后裕前光。孝悌忠恕,伦理纲常。逶迤踪继,迢递酹觞(3)。中华传统,代代发扬。词祭先灵,濬哲惟商。垂裕后昆,长发其祥。(4)
节至寒食,时届清明,春阳谐温润之育,瑞气韶青阳(5)之腾。气清天朗,熏风布蒼灵之德;欣欣向荣,细雨播大雅之婧。太阳黄经十五度,斗柄指乙畅惠风。花名富贵,柳烟朦胧。客居江南,家阻乎百道水远;神游天外,路遥于千里之程。正逢祭祖扫墓,恰值赏春踏青。 是时也,李梨披缟素之翯,桃杏绽深浅之赪。纵香楮以致奠,遥空瞻而至诚。革命烈士,民族英雄。仁人侠士,抗倭先锋。中华贤圣,人民精英。丹心碧血,武烈既昭,功莫大于抚国。卓志侠风,文徽益著,德惠霈于黎萌。追羡遗绩,述纪清名。无愧前烈克笃,乃煊景星(6)曜晎(7)。蒸尝遥祭,弥迤高仰之敬;雍雍穆穆,代怀追远之情。馨千载光辉事业,飙飙青史;赏百年人生垂彩,烈烈骏功。风范天下,赫赫洪洪。堪乾坤之表率,昭日月之同行也。
呜呼曷归,予怀之悲。悼伤生灵(8)之谢,嗟叹痛心之锥。越鸟巢枝于南兮,胡马依风而北(9);池鱼思故薮(10)兮,离鸟恋旧枚。陟屺陟岵兮,顿增悲默(11);春露秋霜兮,空忆音徽。昨苦今愁,醉欢昔梦之想;惝悢(12)悲绪,端忧(13)挠心之扉。孙踵子继,承祖德之前载(14);芳泽绥远(15),继后俊(16)之缵明(17)。诗书启后昆,箕裘不坠;经史昭前烈,堂构是承。名堂显化,神福自翼其善;独播芳徽,孝义乃传家风。素服诣墓,百花瞻英。清除蔓草,拜扫圹茔。寄托哀思,怎奈红尘路远;流连四顾,平添满怀愁容。阡陌尘途遥祭,他乡有梦常潆。情依追念,心期于千里故土;恒承祺祉,孝展乎适时之情。笃亲重念,谨以时鲜海错之荐;真爱无言,更忆乡愁月冷山空。纸表香帛,仙醴(18)鱠炙(19)满溢;金箔楮锭,俎馐醪浆丰盈。碧酝欣奉觞奠,馐馔珍飨肴憼(jing6)(20)。三跪九叩,躬痛念,一排香烛,寄心声。举杯敬天,酬日祭月;把酒酹地,祀奠幽冥。泪雨,煽动天时之雨,霏霏淫淫(21),思怀,拽回忧思之怀,奕奕浓浓。追忆前情,织雨,织风,织春梦,乾坤不老;感恩后绪,祭天,祭地,祭先人,天地同赓。纵览前贤,雅誉堪为贤懿之范;百年风木,芳馨自应显家之徵。昭明焄蒿(22),永华馨香之气,流溯清曜,长荷福履之荣矣!
是以薪火相传,盛世和谐昌明。辉煌永续,中国之梦长盈。慎终追远,仰燕翼之遥绪;鸿庥(23)托寄,遡奕代之扬菁。源流木本,仁风荫庇於麟趾;文经武纬,伟绩咸昭於含灵(24)。大道步康庄,人生坦襟怀之荡;前程祎锦绣,铿锵趋冠步之行。偿闻至孝者,君子所归;至善者,圣贤所钟。尽忠于国,纯孝于亲;政令为官,敷惠于农。则冥升(25)受祜(26)于日远,烨光烈丕显(27)乎仙踪。故怀远者,身虽殁而其志显;心香者,迹愈远而流斁铭(28)。人间心碑有载,历史休典可徵。奉祀烈祖,如闻音容笑貌;嗟尔後人,无忘尊崇之恒。思念本无边际,感恩开阔心胸。幽绪维怀,懿德与仁勋共仰;清风常在,慈恩与慧业自鸿。逝者已矣!素衣燠沐(29)于紫府;遥望碧野,先灵垂念乎精忠。生者在哉!轻霭祥绕于茔冢;抚慰黄土,勒铭永垂乎旃旌。绳其祖武,堪仰前徽之曜;贻厥孙谋,德报恩功之丰。追逝者之恩隆,怀情若山,招先烈英魂归府;祈生者以福祉,念恩如海,慰先祖在天之灵!永志弗忘,告奠掬诚。伏惟尚飨!痛曰:
时届清明烟火迟,春花奥草护神祇。 (30)
熏風不慧寒階冷,感念長傷素紙痴。
肃烛燃香迤痛念,烧钱烈纸寄哀思。
年年此节悲不盡,岁岁魂牽未斷赀。
同窗赋并序---写给老照片
宋政权(江南游客)/文
岁月更替,时光荏苒。百年易逝,青春有缘。而今两鬓斑白,最忆韶华童颜。策骏马,越雄关。少年壮志犹存,心绪浮想联翩。五世修得同窗读,六载春秋伺同砚。润雨沾溉沐德泽,终生结下不了牵。风华正茂,天真烂漫。风雨同舟,共享知识于殿堂;砚谊隽永,高扬生命之风帆。校园留下青春梦,同学情,最质朴,最纯洁,最高尚,最平凡。兄弟爱,最永恒,最浪漫,最靓丽,最弥坚。手足意,最至真、最至纯,最至德、最至信;青春梦,最至仁、最至情,最至诚、最至善。竫潜思于至赜,醉尧舜之心源。骋六经之奥府,驰四书之博渊。积学储宝,功深而学厚;雨润兰芳,见多而识宽。炫青春之异彩,展鸿志于兰天!
负笈求学,潜心问道,寒暑六度,功名志翔。冯驩之乡,情怡于砚台之契;微山湖畔,秉烛于黉宇之窗。砚谊敦穆,弱冠相聚于庠序。棠棣情深,花甲重拾乎兰芳。遥看当年真面目,已成遥远回忆;影留他日旧风光,依然当年模样。瑞彩彰青春之魅力,时序昭日月韶光。情激英锐,心揣鸿鹄之志;雁鹜鹰扬,胸怀远大理想。面对良师,仰沾时雨之化,心怀益友,俯沐文化之香。椽笔耕耘,甘雨倾注心田;杏坛濯溉,如坐春风之中。青云荡漾香梦,明月留连盛芳。谨遵庠序之教,乃申孝弟之张。率尔操觚,祖述尧舜之德,援笔染翰,意留於仁义之乡。宪章文武之治,师宗仲尼之圣,道尊先贤之名,学厚渊博之洋。摛文掞藻,祎咏卿云之歌;学海泛舟,度吟诗骚铿锵。焚膏油以继晷,醉诗书以黾勉。慨叹李杜,现实与浪漫双峰对峙,各有千秋;风咏甘棠,诗歌与风雅碰撞,源流互襄。日进月累,若沐晨光。寝床卧谈,直抒鸿鹄之志;芸窗论辨,摈弃燕雀之庸。敲诗敦书,蟾宫得以折桂;迤逦笔墨,义气何妨凌云。 而或,顿整操行,列队校场。体育竞技,锻炼智商。球场驰骋,纵马云开,胜负都是好手;呐喊助威,摇旗鼓动,进退不论输赢。笛声悠扬,我吹流行红歌;琴声淙淙,尔奏浪漫诗情。校食堂里,小葱净拌咸菜;白茶缸中,开水浸泡煎饼。偶尔来点小肉,克己大解馋虫。同学互助,资源得以共享;棠棣峻厚,静燥依然相融。勤工俭学,微湖扛苇码垛;野营拉练,足迹丰沛以东。德臻学就,六度寒暑,智慧累成大厦,一行日月,家雀蜕变雄鹰。踏平坎坷,铺就人生大道;历尽艰辛,展开锦绣前程。人生苦短,聚散有常。悠悠岁月,恋恋情衷,聚首智磊大厦。毕业各分西东。大鹏展翅,翮振蓝天以奋志。俊彦翘楚,苦乐隽写人生。
噫嘻!转瞬四十余载,弹指一挥之间。皇皇春秋之不易,赫赫数十载奋斗;冷暖本由自知,进退各随其缘。不论岁月,坎坷总成大道,只争朝夕,沧海终为桑田。拂去尘封,雅故重聚于相册;再拾记忆,念旧感慨于万千。倏忽往来,万般思念。一辈同学三辈亲;几多兄弟几多缘。仔细寻觅,渐行渐远。蓦然回首,灯火阑珊。或相忘于江湖?或闲抛于岁月?巾帼已成老妈,丽人风采可在;须眉顿成晧首,翩翩英才还现?泮宫折桂,高就首府为名之父母。侨居寰瀛,远播海外乃寻求发展。商界精英,货值往还。勤政为民,政府官员。杏坛琢玉,镂金以铸良才;工厂就职,政执企业总监。看今朝,老树新花绽放,春风绿柳依然。岁月犹馨,唯梦驰四海之想,都乃家国梁栋;忆往昔,驰骋遥思之梦,恰逢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愁醉三春之思,心鹜浩宇九天。
呜呼!岁月如织;荣辱爱恨都成昨。光阴似箭,梦里携游亦恍然。韶华不再,廉颇老矣。对酒当歌,开怀而饮寿宴;人间繁华,都成天际云烟。淡泊淸心,修涵潤而养志。看破红尘,延福寿而永牵。游山涉水,启性灵于灵府。品茗听雨,醉风月而缠绵。开怀长啸,追溯前情之奕奕;同窗缘份,放眼后意之翩翩。一朝相识,莫齿不忘。历久弥衷,温馨一生。往事如水,逶迤几多牵念,旧照似镜,光透当年盛情。沉淀春秋,人生如酒甘醇,感叹岁月,相识何必年轻。离别遥想,欢声笑貌应如故;回首相逢,余音袅袅忆欢声。同窗之逸,经世难平。永存记忆,避让尘封。人生暂短,友情长青;见与不见,道声珍重。学兄学弟,福寿康宁。慨曰:
一别庠序四十年,各展鹏翼跃蓝天。
有志不在天海阔,无心常看空山闲。
懵懂稚气随风去,逍遥情怀伴月眠。
时事自有天恩重,报效家国任盘旋。
岁月如歌杳然去,青春若酒盼流连。
晓梦已逾深山远,鬓斑犹忆韶华颜。
★浙江观潮赋并序
三余草堂/文
钱塘大潮,汹涌澎湃,声震宇寰,载誉中外。诡异奇观,天下青睐。刺激惊险,八月最迈。浪叠千尺,水幕惊骇。声震瑶宿,天纲渤澥。洪涛漫漶,长波涾隘。泆潜泱瀼,连山推海。唬噏百川,㵧浩聚散。缒礐濆沦,巍磊桀潵。天堔枴匿,缥缈群仙。海有动静,含形内虚。江有吐纳,动则凶蛮。海张天空,状危势险。旅游观光,注意安全。
龙王一怒兮,海户开。风涛阵马兮,咆哮来。天风临濤而海溃,山岚循波而超迈。汛流如矢兮,射穹穿壁,瀴涬(1)瑰伟兮,寻径冲云。摩空渺而宣磅礴,漩混茫而逸澎湃。怒澔(2)滚滚兮,流浩浩而云急。濞沸汹汹兮,峰祲祲而浤怪。海水倒悬兮,神龙垂须而耸兀立;天马行空兮,涛卷层浪而掀巨濑。风声吼烈兮,惊涛随势而骤起。龙蛇竟舞兮,有心翻潮而叆靆。鹰隼出尘兮,蛟蜃盘空而炫舞;骅骝开道兮,巨鲸曳水而吞碍。叠岩千尺兮,雄濄天地以取势;崩云万卷。汩突磈磈而愤慨。叠陷百里,鼓怒縦降而势裂九纫。行藏万丈,摧溃渤溢而莽撞八垓。紫浪升腾兮,漫漫平沙而走白虹;浩瀚潮头,半江白雪而卷地劢。天刚渤(3)淯(4)兮,精气激射乎穹宇。地怪天纵兮,百兽闻风而惊骇。冲瀜(5)竞渡兮,绪卷洪流而湍急;潆泓(6)弥漫兮,滟熠伟乎而高溉。云诡波遹(7)兮,泛漾茁绰而出海域。烈风飚气兮,雄涛震天乎云翯壒(8)。霹雳乾坤兮,雷轰浩气兢腾于大野;遹风吹沙兮,巨浪漫瀚(9)沓沱而来簺。天渊无极兮,纵放狂涛而惊浩宇;妙机暗藏兮,威震山岳而撼瑶台。地轮回转兮,濆沦(10)堆砌于磈磊;汯汩(11)云崩兮,沸浪环旋而兴灾。彭濞滀漯(12)兮,闪盓沃(13)而湍汇;渺弥汗漫(14)兮,漭泱擢施于豪汰。浮天载地兮,灏盈(16)激射乎天阙;硊磊(17)潭瀹(18)兮,浳泛(19)而漾乎天海。
噫嘻!潮势煊赫(20)兮,携宇宙之魂魄。大㴸(21)涌动,逞浩瀚之龙彩。激罡风(22)之神力兮,裕大雅之节章。拥雪浪万顷兮,执大潮奔而奔涌;推蛮力于群山兮,拔隋岸之琼崖。疾如励龙兮,漩堤摧磊于堤岸。声若命鼓兮,欺凌促弱于时阶。崩电奔雷兮,嘯嗷于乾坤之表。流云落雪兮,衔嘚乎四溟八垓。排山倒海兮,奔突惊留客梦。水入天飞兮,猛扑而入人怀。泰山压顶兮,鲸张血鳄之嘴。疯狂一吻兮,顿入海肚鲸腮。多有游迷兮,因涉险戏被浪卷。更有潮客兮,不遵规惨遭水邂。死门生界兮,悬一念,水路山程兮,情满怀。断木截金兮,各有数,赏山阅水兮,任自在。涛声遥送兮,惊鸿排闼而远去。漰湱(23)泶灂(24)兮,涡流漩转乎复来。天时地势兮,汇成千古之胜景。十年百年兮,流连大潮之精彩。波迫浪涌兮,鼓漱肆虐涛驚。人潮海潮兮,两相互尊而无乖。敢立潮头兮,高唱大风。多经风险兮,胆壮胸开。风高潮起兮,水天俯仰;惬意人生兮,游目骋怀。休闲旅游兮,假日悠哉。惊心动魄兮,千里来寻刺激;勇者无惧兮,当循安全而避灾。脱俗超凡兮,从来好事天生险;养心寻梦兮,自古涉奇浪漫开。历尽艰辛兮,溶铸怀壮之肝胆。啸傲人生兮,险夷自应有担待。文明旅游兮,赏心悦目为要;避难驱险兮,当珍惜生命和未来。
呜呼!吴越千里兮,之江迤于九曲;江海欢会兮,独有惊天之梦。天心不老兮,潮起潮落。气冲九瀛兮,日催月晕;海能翻澜兮,涛怒海阔。力撼八表兮,开闔张歙,。浙江大潮兮,纵横卑阖;时代潮流兮,波澜壮拓。二者相似兮,各有丘壑。潮涌狂飙兮,摧枯而荡龌。勇往直前兮,不计功过。意气阙然兮,一路高歌猛进。梦寻梦生兮,洗涮污秽泥浊。经天纬地兮,潏湟六合。各有况味兮,吐纳灵越(25)。奋斗不息兮,勇于精进。浮想联翩兮,大梦中国。与时俱进兮,繁荣和谐。逆潮而动兮,定招吐朅。顺应潮流兮,视野鸿运开际;抖擞精神兮,溢洋喜怒哀乐。大道无形兮,逐流泳而随波趋浪;潮来潮去兮,乃自然欷歔之伸缩。潮涨潮落兮,彰显生命隽永之欢歌。余慨叹之,志歌通天下,微中见恢弘之巨,集细流以汇江海,洞庭含纳隽永;襟怀何磊落,壮里观层澜之奇,推后浪而追前潮,钱塘气吞吴越。故为斯赋。
注:
1、瀴涬,大水貌。一曰混茫貌。又溟涬,自然气也。
2、澔:古同浩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气(盛大刚直之气)。
3、渤 ,渤水涌的样子。鲸归穴兮渤溢,鳌载山兮低昂。——
元稹《
有酒》
4、淯yù淯水〕今中国河南省白河的古称。亦作“育水”。古通“育”,生养:“天淯阳,无计量。”5、浺瀜chōng róng,亦作浺瀜水深广貌。《文选·木华》:“浺瀜沆瀁,渺弥湠漫。”李善注:“浺瀜沆瀁,深广之貌。”宋 王禹偁《合崖湫》诗:“合崖何嵌空,湫水何浺瀜。”宋 范成大《东山渡湖》诗:“渡船帆饱如张弓,倏忽世界寒浺瀜。”
6、潆泓(潆泓)、水回旋深广貌。 王闿运 《珍珠泉铭》序:"兹泉潆泓,冲瀜清澜,百步傍流,带垣通舟。"
7、遹,,回避也。——
《说文》谋犹回遹。——《
诗·
小雅·
小旻》
8、壒、ài 尘埃:“幽泥化轻壒。”
9、瀚漫、广大貌。 清 朱仕琇 《谿音序》:“所涉 黄河 长江 ,瀚漫汹涌,駴耳盪心。” 刘白羽 《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我在这瀚漫的草原上整整走了一天。”
10、濆沦 jī lún。起伏急疾貌。水势浩瀚的样子。《初学记》卷一引 晋 李颙 《雷赋》:“骇气奔激,震响交扑,濆沦隐轔,崩腾磊落。”
陶弘景《水仙赋》:“森漫
八海,~~九河。”
11、汯汨、水势浩瀚貌。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淼漫八海,汯汨九河。”
12、彭濞péng bìㄆㄥˊ ㄅㄧˋ (1).云气蕴积貌。《
淮南子·俶真训》:“譬若周云之蘢蓯辽巢彭濞而为雨。” 高诱 注:“辽巢彭濞,藴积貌也。” 滀漯、1.水集聚貌。
13、盘盓〔盘~〕水旋流,如“~~激而成窟。”
14、渺弥miǎo mí 1、亦作“ 渺弥 ”。水流旷远貌。).汗漫、广大,漫无边际,渺茫不可知。。《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军和东坡》词:“空翠晴嵐浮汗漫,还障天东半壁。”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汉口后湖诗》:“后湖汗漫无际,贼舟楫未具,不得渡。”
15、漭泱、广大貌。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之一:“浑沌自太古,漭泱开 吴 天。” 清 方文 《从黄俞邰借<宋遗民录>感旧》诗之一:“乾坤正漭泱,梨枣合重鐫。” 清 魏源 《湖北堤防议》:“盖 大江 出峡,至 江陵 始漭泱横恣。”
16、灏、水势无边际。通“浩”〖onrushing〗 又如:灏汗,灏瀚(水势广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众多的意思);灏茫(水阔大苍茫的样子)
17、“ 磊嵬 ”。亦作“磥硊”。 南朝 梁 江淹 《学梁王兔园赋》:“亦有轮囷磥硊,一枝百顷,万叶共阴。”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山横路似絶,径侧树如倾,蒙笼乍一啟,磥硊无暂平。” 北齐 刘昼 《新论·韬光》:“分条布叶,轮囷磥硊。”
18、潭瀹: 1.水摇动貌。
19、浳泛,浳 yì 肥泽。 润。汎同---泛 fàn①透出;冒出:脸上泛红|泛出一股香味。②普遍;一般地:泛指|广泛。③漂浮:泛舟|泛萍浮梗。⑤水溢出:泛滥。
20、煊赫 、形容气势盛大。 明 梁辰鱼 《浣纱记·不允》:“栖 越王 于 会稽 之巅,败 齐 师于 艾陵 之上。何等威势,何等煊赫。”
21、㴸,音陝。水動貌。一曰水流漂疾之貌。《木華·海賦》㴸泊柏而迆颺
22、罡风、道教谓高空之风。后亦泛指劲风。
23、漰湱水浪相激声。《文选·郭璞<江赋>》:“砅巖鼓作,漰湱澩灂。” 李善 注:“漰湱、澩灂,皆大波相激之声也。” 清 顾炎武 《和若士兄赋游黄歇山大风雨之作》:“烈风排山巔,奔涛怒漰湱。”
24、泶灂( 渭水的支流。zhu?)〕波浪相击声。
25/乖guāi(1)(会意。本义:背离,违背,不和谐)(2)同本义,乖,戾也。《说文》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贾子道术》吾独乖刺而无当兮。
(25)灵越、对古 越 地之美称。《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荫牛宿以曜峯,托 灵越 以正基。" 吕向 注:"谓 灵越 者,言山海灵异所出也。"
楚剑赋夫;谋篇惬当,错彩镂金,观潮骀荡,情景兼容,文辞古雅,声韵煥谐,章法苍劲,美不胜收!
中国第一榜书赋
第一榜书,颇为震撼,堪称巨制,实乃宏编(1)。抽绪英华(2),集一百汉字影响世界;悉心国粹(3),阅千年奎章经典遐传(4)。大字魁书(5),根植于中华沃土;安静简穆(6),管拈于造化灵元(7)。大开大合,俊桀新翰(8);盎然天趣,气势非凡。踵事增华(9)开境拓宇(10);纵横捭阖(11),左右逢源(12)。笔酣墨饱,承宣正大之气象(13);妙构精研,荣践价值之宏观(14)。脉连气贯,佐阴阳以互动;仪态端庄,顗清流以婉娈(15)。启乾坤而鸿化(16),比金石之刚坚(17)。妙笔玄览(18),浩气内藏于笔低;行止安祥,法度外展乎谨严。珠圆玉润,刚柔美和,似群英斗慧于方寸;风电雷鞭,云涛霞剑,若鸿鹄搏击于遐天。把握时间维度,以禅意而壮鸿祉(19);伟创宏观空间,以至道而舒心源(20)。上仰宇宙之大,以平仄而赋流韵;下俯林埛之繁(21),绰妙构运乎惊羡(22)。若无如椽巨笔,岂有凤舞龙盘!挑战千古,以高雅而修自在;独步书坛,以铿锵而铸平凡(23)。有如此之造诣者,鲁南张切易也。
易本聪慧,温恭明哲(23);颖悟过人;幼承家学。笃亲孝友,史重乎孟尝之域,天惠福泽(24),地接于孔孟之邻。颐和庭训(25),诗书以启智;笔墨润身(26),明德而惟馨。走南北遍访名宿(27),趋东西拜谒碑林。追甲金以探其源,通篆隶以丰其骨;摹唐楷以壮其筋,欣宋意以绰其神。融众法之妙以为楷,临南帖北碑而为真。入书协,晋教授,特出绰秀;入国展,出国门,一鸣惊人。宏徽烈于梦想,杨国粹于真心。量身定制,优选泾县檀楮精抄(28),乃有盈丈之幅; 创意独特,首推杨柳青木板水印,是著画笺精歆。巨制麟管(29),戗锋于转折顿挫(30);万毫齐力,沉浸于笔耕墨耘(31)。情在乎撇捺勾点,弘宣主调(32);心游于轻重缓急,八法并臻。高格伟创,毫挥飞凤藻之绪(33),独具心仪(34),放胆运意象之斤(35)。集真草隶篆于一体,提升传统艺术魅力;聚多种元素于一帧,彰显东方审美精神。以文诠释,小楷揭源于引首,援经据典解读,开张而立意高远;诗咏其意,小行连接于款题,荐誉疏注诗笺(36),鸿化于奥旨遥深(37)。设四灵之印,以主四正之盛位(38);置四君之图,以应德操之幽贞(39)。出神入化,劲拔以雄放而取势;别致格局,凝重于刚柔之风襟。诗书画印文,多维视野,起托文化之爱国之志;真草隶篆行,诸体咸和(40),妙契时代之叱咤风云(41)。文字生态与现代意思接轨,倾心倾力构筑和平梦想;核心价值与创新理念同申,实实在在打造民族精魂。字壮国体,傲然雄阔;气应神随,入古出新。
至若榜书,乃擘窠大字(42)。前贤多有喜好,后俊格外倾心(43)。小款至小,乃有温和密布,方寸千言,静虑涤尘,敛藏人文之魅力;巨书至巨,极具视觉冲击,一字径丈,摇月憾日,彰显时代精神。大笔如椽,堪写惊天之字,是有萧何为汉高帝未央宫之题署; 佩阿楮颖(44),可书骇地之文,乃观泰山经石峪大字金刚之长存。施岩著壁,乃有云门之大寿(45);刻题摩崖,惊现峄山之鳌森(46)。切易更运妙思,领握雄刚烈笔(47),敷展中华丰筋(48)。填补书学空白,是以艺术报效祖国,擢拔时代最新之理念(49);当用笔墨传薪(50),发掘汉字深层之底蕴,起开今时艺术文心(51)。推崇汉字影响世界,尔赖笔墨广结友仁。拓荒以仁者之道。杨志于智者之心。以坦荡之怀处事,其德所在;以从容之艺为人,其道非常(52)。草情篆韵,蔚为大观,如抱犊之雄峻,雍雍穆穆(53);雄浑古茂(54),满目琳琅,似泰岱之奇崛,矞矞皇皇(55)。顺天休命(56),仁怀天下,维护和平,用书艺温馨四海;诞敷文德(57),友联寰瀛,盟结书法,以汉字和乐万邦。登端造極,实现馨梦。释玄阐秘(58),当仁不让。探赜索隐(59),功盖八荒。标树中华第一,骏声举世堪仰。申遗入典,为国争光。仰其才艺,欣然为赋。
时2007年6月16日于杭州庭院深深
1、鴻編、巨著。 清·蒲松齡《擬<大清會典>告成表》:「伏以駿命凝休,薄海仰文明之烈;鴻編就緒,熙朝昭德業之隆。」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申鄭》:「創條發例,鉅製鴻編。」
2、抽绪、抽引丝头。比喻引申发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张文肃文邦,才雄思赡,抽绪错彩,遒绎华旷,江汉横流,岌然衡岳之秀也。”·英华指精英华彩;也引申为在上者之德化。亦指美好、精粹的人或物。见《文选·扬雄<长杨赋>》:"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普天所覆,莫不沾濡。"
3、悉心、尽心,全心。《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主贤明则悉心以事之,不肖则饰姦而试之。” 《明史·况锺传》:“ 钟 与巡抚周忱 悉心计划。”《红楼梦》第九九回:“ 袭人 倒可少费些唇舌,惟知悉心伏侍。”
4、奎章,指帝王的诗文书法等。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 仁宗 、 宣宗 、 文宗 圣制奎章,后先辉映。或指仙人的手笔。《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奎章已拜看云赐,真境空馀煮雪房。"·熙扬、熙 、光明。 兴起,兴盛。 和乐:熙怡。熙笑。 古同“禧”,福,吉祥。●遐传传之久远;绵延不绝地流传下去。 南朝宋沈演之《白鸠颂》:「于显盛宋,叡庆遐传。」 唐上官仪《劝封禅表》:「庶使飞英腾茂,秘玉检而遐传;手舞足蹈,扈翠华于乔岳。」
5 魁书、若径丈以上,如文信公魁字,人必立起,以一身全力自肩及肘运,则以五指齐撮墨池之端,似握铁槊画沙泥,使手离纸三尺,然后八法完整,左右无病。若字三尺至于五寸,可以端坐而书,亦必运肩及肘之力,使手离纸尺许,所谓上腕也。伯高得法于贺季真,其笔如空中抛弹,壮伟奇怪,高视千古。正以能运上腕,全力在笔,笔与神会,不自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明·丰坊《书诀》)
6、康有为: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
安静简穆为上,雄深雅健次之。观《经石峪》及《太祖文皇帝神道》,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
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努目邪?(《广艺舟双楫》)
7、灵元、七窍之元神。 ●唐吕岩《绝句》之三:「白虎神符潜姹女,灵元镇在七元君。」
8、 俊桀 ”。 1.才智杰出的人。《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於其朝矣。”《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张耳 、 陈餘 ,世传所称贤者;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国无不取卿相者。”·新翰、新的题字;新的作品。 唐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诗:"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
9、踵事增华、指继承前人事业,使它更美好完善并更加发展。出自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10、开境 、开拓疆界。《后汉书·南蛮传》:“ 安帝 永初 元年, 九真 徼外 夜郎 蛮夷 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拓宇开辟疆域。 ●南朝宋颜延之《宋南郊登歌·夕牲歌》:「奄受敷锡,宅中拓宇。」亦喻开拓新的境界。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6?1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
楚辞》也。」
11、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纵横"即竖和横;"捭阖"是开和合,字面上理解成自如地横竖开合(达到操纵控制对方的目的)。
13、承宣、继承发扬。《
汉书·匡衡传》:"继体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
14、荣践、谓荣耀的经历。 唐 陈子昂 《梓州长史杨府君碑》:“又勑直中书待制,未几又迁秘书郎,直中书省如故,游凤凰 之池,观 蓬莱 之府,是天下之荣践也。”
15、顗 yǐˇ、安静。 庄重恭谨的样子。●婉孌. 委婉含蓄。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国辅》:“ 国辅 诗,婉孌清楚,深宜调味。” 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 周 人莫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
16、鸿化、宏大的教化。旧时歌颂帝王的套语。《后汉书·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唐 符载 《谢手诏第二表》:"瞻彼疆域,小有康宁,此皆陛下睿谋鸿化之所被及。"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表》:"坦圣怀而虚受,期鸿化以咸孚。"
17、金石、用以比喻事物的坚固、刚强,心志的坚定、忠贞。《后汉书·独行传序》:"或志刚金石,而克扞于强御。"2.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3.常用以比喻不朽汉
陆贾《新语·至德》:"而欲建金石之功,终传不绝之世,岂不难哉!"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18、玄览 1.远见;深察。 2.远望;远眺。 3.犹玄镜。指人的内心。“玄”是指以一种空灵的智慧深刻地观察和把握。
19、鸿祉 hóng zhǐ 鸿福。《宋史·乐志十五》:“升烟 太一 修郊报,鸿祉介烝民。”
20、心源、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
元稹 《
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 清·
王夫之 《
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
《乾》《坤》之妙。”
21、林埛 、.见 林垧 林垧 1.亦作"林埛"。 2.郊野。
22、“ 惊羡 ”。又惊叹又羡慕。 元 揭傒斯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诗:“君得南省佐,闻者共惊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今上御笔》:“幼时曾见中贵手中所捧御书金扇,龙翔凤翥,令人惊羡。”
23、平凡、指平常,普通。不夸张,不虚饰。出自宋
朱熹《斋居感兴诗》序:“欲效其体,作十数篇,顾以思致平凡,笔力萎弱,竟不能就。
24、明哲明智、深明事理。三國志.卷十八.魏書.李通傳:「曹(
)
25、天惠、帝王的恩惠。 三国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 “皇佐扬, 四海无交兵。”
上天的恩惠。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二讲: “和世界的民族比较, 我们还是最多最大的, 是我们民族所受的天惠, 比较别种民族独厚。”
26、颐和.颐养天和。清 刘光第 《万寿山》诗:"宏规岂虚构,颐和祈天福。"
27、名宿、 指素有
名望的人,亦指出名的老前辈。《后汉书·朱浮传》:" 浮 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 涿郡 王岑 之属,以为从事。"清 吴伟业 《寿王鉴明五十》诗:"当世数大儒,如君号名宿。
28、用青檀树枝条的韧皮制造绝佳宣纸,已是源远流长。近代文人胡韫玉在《宣纸说》一书中曾作了如下详细记载:“纸之制造,首在于料。料用楮皮或檀皮,必生于山石崎岖倾仄之间者,方为佳料。《别录》曰∶楮实生少室山,所在有之。八月、九月采实 弘景曰∶此即今构树也。南人呼 纸亦为楮纸。精抄,将
纸浆制成纸张的工艺过程。手工造纸中的抄纸,古代造纸术在最后成纸的一个工序就是用竹制的抄簾在纸浆池中抄(捞),令纸浆附在竹抄上,再去水晒干就成纸了。用有竹帘的框架等抄造。
29、麟管、即麟笔。唐
王勃 《
梓州元武县
福会寺碑》:“考龙图而括运,抚麟笔以伤时。” 宋
陆游《小轩》诗:“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馀思入棋枰。” 《
30、,戗锋,逆,反方向,欲竖先横,欲横先竖,欲右先左,欲左先右。起笔时先向反方向行笔,给起笔制造光洁的切角,这样行笔的时候,“笔锋能够常在笔画中行”;这样字显得文质彬彬,整洁端正。字会写得见棱见角,流利整洁。果然能肖古人。
31、沉浸,浸泡,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弘宣 32、弘宣、宣扬而使弘大。▶《晋书•谢玄传》:「臣之平日,率其常矩,加以匪懈,猶不能令政理弘宣,況今内外天隔,永不復接,寧可臥居重任,以招患慮。」▶《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先帝建中興及新安諸寺,所以長世垂範,弘宣盛化。頃遇昏虐,法像殘毁,師徒奔迸,甚以矜懷。」33、凤藻、比喻华美的文辞、挥毫飞凤藻,发厘吼龙泉。——杨夔《送张相公出征》
34、心仪、向往;仰慕: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心仪已久。
35、运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使元解之宰11,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窥意象而运斤“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这是驾驭文思的主要方法”(《
文心雕龙今译》
周振甫著,第249页)。这是指写作时的剪裁修饰。眼光独到的工匠,能够按着心中的形象挥动斧子。
36、荐誉(荐誉)
推举赞美。《
汉书·贾捐之传》:“更相荐誉,欲得大位。”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金 王若虚 《文辨四》:“ 张伯玉 以《六经阁记》折困曾子固 ……或言 子固 阴毁 伯玉 ,且当时荐誉者太盛,故 伯玉 薄之云。” 疏注、 解释并疏通、阐发文意或补充注释。亦泛指注释性文字。 明
唐顺之 《书<水西集>》:“﹝余﹞每尝候君,则见君悄然独闭一室,尽取古儒先所疏註笺纂六经文字凡百餘家……君独悉力标驳参伍毫釐同异,要於融而联之。”
37、鸿化、宏大的教化。旧时歌颂帝王的套语。《后汉书·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唐 符载 《谢手诏第二表》:"瞻彼疆域,小有康宁,此皆陛下睿谋鸿化之所被及。"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表》:"坦圣怀而虚受,期鸿化以咸孚。"奥旨、语出:唐王勃《续书序》:“爰考众籍,共参奥旨。”宋沉作喆《寓简》卷一:“此意恐是圣人千载不传之奥旨。”引申为遥远;久远。遥深、遥深 拼音yáo shēn 犹深远。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唯 嵇 志清峻, 阮 旨遥深,故能标焉。”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南方柳堂》:“我谓此诗选辞沉着,托兴遥深。”《与友人论五言古诗书》:“而 渊明之平淡自然,毫不著力……则其寄托之遥深,胸襟之博大,实有异乎流俗,而深入圣域。”
38、四正
,.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
礼记·孔子闲居》:"
天无二日,士无二王,
家无二主,
尊无二上。"后人以此为四正。见 宋 王应麟 《
小学绀珠·人伦·四正》指君、
臣、父、子之道。《管子·
君臣下》:"四肢六道,身之体也。四正五官,国之体也。"
尹知章 注:"四正,谓君、臣、父、子。"四个正卦。即《周易》八卦中的坎、离、震、兑。或用以分主四时:坎主冬,离主夏,震主春,兑主秋;或用以分主四方:坎主北,离主南,震主东,兑主西。
39、幽贞、指高洁坚贞的节操,出自于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 伯玉 幽贞孤竹咏, 延清 鯁直老松诗。”
30、咸和、协和;和睦。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 ●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少长有礼,上下咸和。」
41、妙契、神妙的契合。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宋 秦观 《和程给事赟闍黎化去之什》:“早因妙契窥曹洞 ,竟以清芬继 肇生 。” 明 唐顺之 《登孙登啸台》诗:“清浄同 河上 ,沉冥异 竹林 ,坐超惟默理,妙契守雌心。” 42、擘窠、大字。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属对》:"又登 望海亭 ,柱间有擘窠大字。"《明史·文苑传四·王稚登》:"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那威风凛凛的稻草人式的构造物,和它上面更威风的蓝地白书的八个擘窠大字:顶天立地,继往开来。也不知道是出自谁人的手笔。"
43、后俊、后起之秀。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逍遥堂》:乐章思季子 ,后俊得 吴均。
44、佩阿 pèi ē,它的释义为笔神 的另一种名称,它的出处是 《嫏嬛记》卷上引 宋 无名氏《致虚杂俎》:"笔神曰佩阿,研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氐,纸神曰尚卿,笔神又曰昌化。"。"·"楮穎、紙與筆。亦指文字、書畫。·清·周亮工《書<丙申入閩圖>後》:「嗟夫!立三何所求于予,而昵予如是?予之抱愧于君不一事,感激于中,不能形之楮穎,輒因此圖以識之。」 · 清·周亮工《書影》卷一:「朱竹,墨菊,余初亦但求之楮穎間,後親見朱竹於延平山中。」 45、云门大寿、云门山上最吸引游人的景观,其实是石刻的大寿字。很多游人赶了很远的路,爬了很多的石阶,就是为了向寿字叩拜,祈求福寿延年。相传明代嘉靖年间,这个寿字正对着青州城衡王府宫殿,是府内大管家的煞费苦心之作,以“寿比南山”之意献媚衡王。.大“寿”字,字体结构严谨,端庄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宽 3.7米,仅“寿”字下面的“寸” 字就高达2.23米.所以当地人有“人无寸高”、“寿比南山”之说.众多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来青州旅游的首选,以表达对自己和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46、峄山鳌森、峄山“鳌”字为阴字阳刻,高达15米,宽8米,平均笔画宽度为1.5米。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杨萱庭所写,由 30余名工匠先事临摹,分层作业,共用红色油漆125公斤,凿字耗用钎钢1吨,凿下的石渣有25立方米,历时4个月镌刻而成,此“鳌”字在峄山东南方向12.5公里内清晰可见,成为峄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 森、高耸。峙立〖towering〗ˋ
47、领握、领会并掌握。晋王该 《日烛》:"今则 支子 特秀,领握玄标,大业冲粹,神风清肃。"·雄刚、雄劲刚强。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合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
浑然天成,无有畔岸。”宋·
苏洵 《上田枢密书》:“ 孟韩之
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投之所向,无不如意。” ·烈笔、刚直;坚贞之笔。
48、敷展、传
播,宣扬。《北史·
尉元传》:“五更助三老以言至范,敷展德音。当克己复礼,以行来授。”·
丰筋(丰筋)、谓书法有骨力。《宣和书谱·顾绍孙》:"杰然追古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 康有为 《
广艺舟双楫·行草》:" 元常 曰:'多力丰筋者圣。'识者见之,当知非阿好也。"
49、擢拔、(1).拔取。《淮南子·俶真训》:"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其可得邪。"
50、传薪、传火于薪,前薪尽而火又传于后薪,火种传续不绝。语出《庄子·养生主》:"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唐 李子卿 《水萤赋》:"览於心乃止水之常静,烛於物靡传薪之无绝。" 宋 王安石 《拟寒山石得》诗之九:"若未解传薪,何须学钻燧!" 51、文心者、为文之用心。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指文章或文思。《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后人有《鄴中歌》一篇,嘆 曹操 云:‘ 鄴 则 鄴城 水 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雄谋韵事与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52、非常、不同寻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之所异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
53、雍雍穆穆:从容大方举止端庄雍雍:犹雍容,从容大方。穆穆:形容举止端庄。
54、古茂、古雅美盛。《明史·刘基宋濂等传赞》:" 基 濂 学术醇深,文章古茂,同为一代宗工。"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沉郁古茂,情文兼至。"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传世之文,或务渊懿古茂。"
55、矞矞皇皇;”清 周亮工 《祝龚芝麓总宪序》:“其所为诗歌古文辞,度必多皇皇矞矞,照映简册。” ●矞 彩云,古人认为祥瑞:“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 矞矞
书>象征祥瑞的彩云。 ● 皇皇: [huáng]<形>形容堂皇,盛大:~文告 ㄧ~巨著。 ●所以“矞矞皇皇”一般用于书面古语,用以繁荣昌盛、富丽堂皇、色彩艳丽、恢宏大气之意。 56、休命、美善的命令。多指天子或神明的旨意。《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书·说命下》:"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必能宣祖宗之重光,荷天地之休命。"
援引、①引用;引证:援引条例|援引古今|《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纭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凡三百六十事,而援引书百馀种,每一书皆录一事。”
57、诞敷文德、语出:《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孔传:“远人不服,大布文德以来之。”《旧唐书·韩弘传》:“况乎邦教诞敷,王言总会,百辟攸宪,四方式瞻。”太平天囯洪秀全《御制千字诏》:“次令门徒,福音诞敷。”
58、释玄阐秘、释玄、解说幽深玄妙、玄虚的释道哲理。阐释。阐弘(阐明弘扬)。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奥秘。
59、探赜索隐、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明德惟馨、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自】:《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七夕赋
伊人入梦心里甜,
有缘何必叹流年,
辗转窗外天未明,
遥寄祝福手相牵。
七夕兮牛女会,今夜兮赋缱绻。凝眸兮喜泪奔流,滂沱兮浥沾河山。鹊桥兮千年渡,天缘兮等一年。执手诉离恨之苦,秉心期团聚之圆。岁岁兮良宵渴盼,日日兮幽梦相衔。命遣乎三生之愿,情系乎万载之牵。尺素兮无处递寄,鸿雁兮左右为难。
噫嘻!多想依傍神舟兮,灵翼齐飞;可惜太空驿站兮,未设河汉。路遥遥兮心知远近,意绵绵兮情系牵绊。鹊桥逶迤,通兮太空;葡萄架下,聆兮世喭。迤逦画外兮,数星星;天街人寰兮,摇纨扇。驱流萤兮,追浪漫。曳金风兮,踏月韱。天翼有归衢兮,佳期会秋殿。人间自有真爱兮,何须天眷。红尘永浴爱河兮,终生依恋。九天一片凄清兮,人间色彩绚烂。祝福遥寄兮天国,致敬常随乎云漫。聚散终有时兮,悲欢亦偶见。离多聚时稀兮,片刻慰亲眷。欲诉星中言兮,奕奕千万遍。
呜呼!俄尔倾泪雨兮,祭天漫人间。世事苍桑兮,寄予岁月;朝夕依恋兮,付乎流连。隔河遥相望兮,渺眸心怡甜。天人难得兮鸳鸯勣配,慇忧奇缘兮鬼魅神缠。虽有雷霆之怒兮,也怜鸳鸯之眠。开恩总有灵翼之路兮,回环应待年复之年。相思随梦兮杳然去,托福喜鹊兮架桥涵。期兮,分聚本常事,盼兮,离合以随缘。是以北斗兮传信息,短信兮怡画片。不用架鹊桥兮,天天可见面。手机致问候兮,微信互祝愿。现代科技系寰宇兮,人神都方便。日兮总要过,命兮得续愿。
至若蓝夜同拜月兮,沐浴换新装。树叶系兮青丝,拜月诉兮衷肠。汉女穿兮七针,巧慧有兮弛张。对月兮巧贯领引之线,迎风兮洞穿细丝之纺。先完则得兮巧慧,迟进兮自输乎妙章。染指兮取凤仙之花,美甲兮添青春之靓。泥塑兮崇磨喝乐佛,比己兮塑男女阴阳。祈兮世间物理,愿兮白首互襄。不记劳苦之累兮,永享太平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