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ttp://www.hksc888.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603/07/134038lgohoo585gou8qtt.jpg
搜索
查看: 672|回复: 1

[个人专辑] 红叶入诗韵味浓

[复制链接]

9573

主题

6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403
贡献
59240
金钱
84897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0-24 05: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风秋月 于 2024-10-24 05:58 编辑

红叶入诗韵味浓


李盛仙


        “山无红叶不知秋。深秋时节,红叶如约而至,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如团团火焰熊熊燃烧,似红衣少女翩翩起舞。山风吹过,红波舞动,万叶婆娑,千娇百媚,让人遐思无限,心旌荡漾。
       红叶之美,常激起古代无数骚人墨客题诗吟诵。杜甫的寒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凋。万木凋零,正值丹枫欲燃,诗人道出经霜红叶更显艳丽的英姿。杨万里《秋山》诗云: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柏与丹枫,描写了如火如荼,红叶似血的秋景。他的另一首《红叶》诗中写道: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原来是枫树偷喝了天上的酒,醉的红了脸。这么有情趣的描写,果断是真爱啊。林逋的《宿洞宵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间流红叶,青林点白云。诗人用四字,铺开一副美妙的秋景图,展示了秋色的绚烂多彩。赵翼的《野步》诗颇有意思: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红白双色互相映衬,真是无可奈何也。赵成德《红叶》诗也是色彩缤纷:黄红紫绿岩峦上,远近高低松林间,山色未应秋后老,灵枫方为驻童颜。把枫叶有红有黄,黄中透红,红中带紫,丹黄朱翠,深浅各异的各种颜色一一写出来,这就是名垂后世的五色枫.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一个字也形象地展现了枫叶的颜色。唐代诗人李益也有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之句,,把秋高气爽、柿林红艳的景色描绘得生动鲜明。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也是一首以枫叶为背景、题山赋水、寄情抒怀的绝妙好诗。历代诗人描写红叶增添秋色秋景之美的诗句,还有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颜醉里红只言春色能娇物,不道秋霜更媚人万片作霞延日丽,几株含露苦霜吟山林朝市雨茫然,红叶黄花又一川."
      红叶诗中,最著名的当推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清丽动人的笔墨,描绘了一副云绕山峦、枫叶如火、夕阳和红枫相映成趣的晚秋迷人画卷,成为千古传诵。
       白居易在《和杜录事题》中有: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的句子,轻松明快,也是把红叶比作了花。明人李渔在《闲情偶寄.种植部》里明确了这种理念,认为枫桕是木之以叶为花者,秋天用树叶开出这么绚烂的花,当然不应悲切。
红叶象征着喜庆、爱情。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红叶结缘的优美动人的传说。相传唐僖宗时有位宫女,一天在深宫花园里听秋风瑟瑟,看红叶遍地,不由得触景生情,拾起一片红叶,题写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写罢,将其投入御沟,诗页顺水漂流出宫中,不料被一位进京应试的书生捡到,他为红叶上的诗句所感动,也在红叶上写了一首诗,投入小溪上游,正好被宫女拾到。之后两人十年相思,几经周折,终于相见,各自出示红叶为证,他们终成眷属,并且双双在红叶上题下诗:今日双双成鸾凤,方知红叶是良媒。从此,给后人留下诗题红叶,玉种兰田的动人佳话。
      红叶不仅是古人吟咏的好题材,而且也是表达自己感情的一种媒体。唐代诗人鱼玄机在《望枫叶寄意》中写道: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在红叶燃遍山野的时刻,秋风瑟瑟,故人远去,不禁勾起诗人的离愁别绪。宋代诗人道潜也写过动人的红叶诗篇:赤叶红林落酒旗,何处江村人夜归?同样蕴含着诗人以红叶抒怀的情愫。
     而到了革命者的眼里,红叶更被赋予了浪漫的英雄本色。那是毛主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豪迈,是陈毅元帅的霜重色愈浓的革命斗志,是郭沫若先生纵使血痕终化碧,弋阳依旧万株枫的咏叹,也是叶剑英元帅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的绝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9: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