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66|回复: 33

烦请各位理论版老师给看看到底有问题没有

[复制链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发表于 2024-10-18 10: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山骚客 于 2024-10-18 10:50 编辑

红酥琼玉颂
琼玉红酥即为翠,奢华罕物总稀疏。
宝坛弑气常无血,刀笔一支裁竹虚。
石苑战魂堪隐迹,文虫几点食仓余。
大王在此皆臣仆,未过河来卒作车。

某版主给我评价:经测,平仄存在2个问题。第5字“即”应平,第24字“一”应平。
难道在平仄上我还有什么高深的没掌握?我实在不理解,请理论版老师给予指点。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0: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琼玉红酥即为翠,此三仄尾无妨,因三仄尾前面的红酥为连平,故仍属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0: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刀笔一支裁竹虚,此句属孤平自救句,即三拗五救,也仍属律句

点评

请问老师“仄仄仄平仄”这样的韵句是孤平吗?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7: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0: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测软件是硬性的,并不判断孤平拗救之类,不必尽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0: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   琼玉红酥即为翠,此句中的为即便作平声也无妨,就五言说,平平仄平仄属准律句,无妨

点评

谢谢,明白了,顺便问一下,我在二三联处使用了隔句对,(也有人说扇面对),古诗中有用在前4句的,像我这样用在3456句,可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59597

其实你已然指出了某版主的错误所在

点评

通过理论版的口说出来,权威一些,我心里有底,我怕我有没掌握的平仄规律,说错了。真心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0-18 10:59
另   琼玉红酥即为翠,此句中的为即便作平声也无妨,就五言说,平平仄平仄属准律句,无妨 ...

谢谢,明白了,顺便问一下,我在二三联处使用了隔句对,(也有人说扇面对),古诗中有用在前4句的,像我这样用在3456句,可以吗

点评

隔句对唐人有之,无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1: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山骚客 发表于 2024-10-18 11:08
谢谢,明白了,顺便问一下,我在二三联处使用了隔句对,(也有人说扇面对),古诗中有用在前4句的,像我 ...

隔句对唐人有之,无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1: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理论版的口说出来,权威一些,我心里有底,我怕我有没掌握的平仄规律,防止说错了。真心谢谢!

点评

理论版是探讨、争鸣之地,权威不权威倒谈不上,但平仄规律属于基础知识,作为版主来说还是略懂一二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山骚客 发表于 2024-10-18 11:14
通过理论版的口说出来,权威一些,我心里有底,我怕我有没掌握的平仄规律,防止说错了。真心谢谢! ...

理论版是探讨、争鸣之地,权威不权威倒谈不上,但平仄规律属于基础知识,作为版主来说还是略懂一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发表于 2024-10-18 11:42: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一下,诗人既将“琼玉”赋以“红”色“酥”状,又如何转化到“即为翠”色的呢?

点评

这首诗整体是讽刺的,指鹿为马的意思,您很细心,看出这处有违常规了,故意安排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1: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1: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山骚客 于 2024-10-19 08:39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4-10-18 11:42
请问一下,诗人既将“琼玉”赋以“红”色“酥”状,又如何转化到“即为翠”色的呢? ...

这首诗整体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后面的未过河的卒子也当车(通常过了河的卒才当小车用),也呼应了这点。您很细心,看出这处有违常规了,故意安排的。“宝坛弑气常无血,刀笔一支裁竹虚”也说明了这点。

点评

谢谢诗兄释疑。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发表于 2024-10-18 11:5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山骚客 发表于 2024-10-18 11:44
这首诗整体是具有讽刺意味的,红酥便是翠指鹿为马的意味,后面的未过河的卒子也当车(通常过了河的卒才当 ...

谢谢诗兄释疑。问好!

点评

不客气,问好您,其实这首诗还是一首藏头诗:琼宝石大,当然大也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8 1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山骚客 于 2024-10-19 08:38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4-10-18 11:56
谢谢诗兄释疑。问好!

不客气,问好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6
贡献
13714
金钱
18851
发表于 2024-10-18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师们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6
贡献
13714
金钱
18851
发表于 2024-10-18 17: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0-18 10:53
刀笔一支裁竹虚,此句属孤平自救句,即三拗五救,也仍属律句

请问老师“仄仄仄平仄”这样的韵句是孤平吗?谢谢!

点评

是孤平,由联内下句五用平救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救了上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17:41
只有仄平仄仄平才是孤平,仄脚句不论孤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8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8 18: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8 18:14 编辑
小吉仙 发表于 2024-10-18 17:51
请问老师“仄仄仄平仄”这样的韵句是孤平吗?谢谢!

只有仄平仄仄平才是孤平,仄脚句不论孤平
但“仄仄仄平仄”这样的句式也不属律句而是属于落调,即古风句,格律在不失粘的情况下允许个别出句用古风句,此即出宽对严

点评

谢谢老师,问候秋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4-10-18 2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翡翠,红、黄为翡,绿者为翠。红酥为翠,怎解?
二、都罕物了,能不稀见么?
三、第三句何意,玉有杀气?
综述,除了措辞不畅,整体没能扣题展开,没了主题。
平仄上没问题,仄仄平平仄平仄,很平常的变格。

点评

这是一首讽刺诗,因有些场所怕引起不适,题目取颂,也是为了不让人产生不适。前面也有老师问起,已经做过回答,请看一下前面我的答复。就是以荒谬来讽刺荒谬的。这首诗是针对特定场所的,当事人自然明白,发在这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0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06: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山骚客 于 2024-10-19 08:37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4-10-18 21:35
一、翡翠,红、黄为翡,绿者为翠。红酥为翠,怎解?
二、都罕物了,能不稀见么?
三、第三句何意,玉有杀气 ...

老师说得很对,文不对题。但细读,会发现这是一首用于特定场景下的诗,发在这里,是来求证一下格律上的事。并不是想讨论其内容。内容上,作了较为私密的处理,所以问及何意,恕我不能在此答复。

点评

讽刺没问题,但人家说红为翠了吗?讽刺要基于事实,不然就是诽谤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4-10-19 08:0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山骚客 发表于 2024-10-19 06:04
老师说得很对,文不对题。但细读,会发现这是用于一首特定场景下的诗,极富讽刺意味。不属于广为公开发表 ...

讽刺没问题,但人家说红为翠了吗?讽刺要基于事实,不然就是诽谤了。

点评

为尊重他人,缘由实在不便在此讨论,对不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0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308

帖子

10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
贡献
315
金钱
375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08: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4-10-19 08:09
讽刺没问题,但人家说红为翠了吗?讽刺要基于事实,不然就是诽谤了。

为尊重他人,缘由实在不便在此讨论,对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502

帖子

28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1
贡献
655
金钱
1111
发表于 2024-10-19 0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就是写某个货养女人,而且奢侈、霸道、会奸诈,摆弄权利,最后很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6
贡献
13714
金钱
18851
发表于 2024-10-19 1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0-18 18:07
只有仄平仄仄平才是孤平,仄脚句不论孤平
但“仄仄仄平仄”这样的句式也不属律句而是属于落调,即古风句, ...

谢谢老师,问候秋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4-10-19 17:4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吉仙 发表于 2024-10-18 17:51
请问老师“仄仄仄平仄”这样的韵句是孤平吗?谢谢!

是孤平,由联内下句五用平救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救了上句。

点评

是啊,如果不是孤平,那王力先生的“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又怎么理解!谢谢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9 2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076
贡献
13714
金钱
18851
发表于 2024-10-19 22: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4-10-19 17:41
是孤平,由联内下句五用平救回: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救了上句。 ...

是啊,如果不是孤平,那王力先生的“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又怎么理解!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4-10-20 17: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平,此概念在诗词界争论颇大,大家观点也不甚相同。这其中,主要有两派。

   一派以王力为代表,暂且把这一派叫“除韵一平论”派。他们认为,在格律诗句中,如果这个平声字改用了仄声字,那么除了韵脚外,全句就只剩下了一个平声字,必然影响格律诗音韵之美,因此叫孤平。这种说法虽然受更多人的接受,但是这种说法本身就是矛盾的。比如“仄仄仄平平”的句子,这是个标准的律句,按照“除韵一平论”的观点,那么这岂不是孤平么?显然不是孤平。按“除韵一平论”的观点,“仄平仄仄仄平仄”的句子,也不是孤平。但此句却是孤平。

    还有一派,主要以启功为代表,暂且把这一派叫“两仄夹一平论”派。他们认为,在格律诗句中,如果这个平声字改为了仄声字,就会形成前后两个仄声字中间夹一平声字,必然影响格律诗音韵之美,因此叫孤平。而这一观点,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比如晁说之《打球图》“九龄已老韩休死”,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格律皆为“仄平仄仄平平仄”;又如刘因《秋莲》“淡香杳杳欲谁通”,杜甫《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格律皆为“仄平仄仄仄平平”。显然,以上诸例皆为律句,而非孤平。

点评

关于孤平,已经是老生常谈。可笑的是不管是这派那派,左派右派苹果派,都没有弄懂孤平的实质。 孤平的实质是,句子气紧,舒展不开。 什么叫气紧?就是节奏陡然变快,从舒缓的静流突然跳崖,从双声一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2 0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4-10-20 19: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仄仄仄平仄”句的孤平问题。

   董文焕(1833—1877),在其《声调四谱图说》卷十一指出:“‘仄平仄仄平’这句式中,单一平声为两仄所夹者为‘夹平’。”这里首次出现了“夹平”的概念。
  他的解释:“‘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一联首句三字拗仄,首字不救,则下句三字必拗平救之也。若下句三字既平,则首句亦可拗仄,盖二三连平即不犯夹平,则首句首字又不必斤斤拗平以救之也。”
  就是说,主要是看对句有没有被夹在中间的单个平声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4-10-20 2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4-10-20 20:49 编辑

如图所示:

孤平论.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6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338
贡献
202621
金钱
2408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0-22 22: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格律检测,不是绝对的,有时也出现差错,不要太绝对了,另外,文无定法,写诗亦如此,黄鹤楼,崔颢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结果成了千古七律。即字改应字就合乎格律了,不然就成三仄尾了,其实三仄尾在唐诗中比比皆是,不算毛病。第五字裁应是仄声,故第三字的一应改平声。由于你没有拗救,所以检测说你不合格律。

点评

谢谢,您说得很有道理。我这里的裁不是判定的意思,整体意思很明了,从刀笔也能看出,从对仗句也能看出,是弄破竹的肚子的意思,是平声。同样“为”是“是”的意思,也是平身,不存在三仄尾,是某首版自作聪名在判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3 05: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0万

帖子

6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高山流水分区版主兼菜根谭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338
贡献
202621
金钱
24083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10-22 22: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应该遵守这是对的,不遵守就不是格律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一程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写诗亦如此。近年来诗词讲座多如牛毛,绞索越套越紧,有一点偏差,就是大逆不道。其实不然,诗重点是看意境,情境,哲理,什么都没有,再合乎格律,又何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