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41|回复: 37

宽韵 平水韵 词林正韵对照表

[复制链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发表于 2024-10-12 14: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宽韵与平水韵、词林正韵对照表   
宽    韵         平水韵       词林正韵
(通用韵)       (诗韵)    (词韵)
-----------------------------------------
    东冬          一东        第一部 东冬
    庚青          二冬
东庚------------------------------------
                  八庚       第十一部 庚青
                  九青
                  十蒸
---------------------------------------
江阳              三江       第二部  江阳
                  七阳
---------------------------------------
                  四支
支微             五微       第三部 支微
                  八齐
                  十灰(半)
---------------------------------------
鱼虞             六鱼       第四部 鱼虞
                  七虞
----------------------------------------
佳灰             九佳(半) 第五部 佳灰
                  七灰(半)
----------------------------------------
                  十一真
真文              十二文     第六部 真文
                  十三元(半)第十三侵
                  十一二侵
---------------------------------------
                  十三元(半)
                  十四寒   
寒删              十五删     第七部寒删
                  一先
                  十三覃     第十四部 覃盐
                  十四盐
                  十五咸
-----------------------------------------
                  二萧
萧肴              三肴     第八部 萧肴
                  四豪
----------------------------------------
歌波              五歌     第九部 歌独用   
----------------------------------------
佳麻              九佳(半) 第十部 佳麻
                  十麻
----------------------------------------
尤求               十一尤   第十二部 尤求
----------------------------------------
以下入声韵(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14: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表原載于 赵京战 中华新韵 129页  中华书局出版  定价 10元

点评

赵京战的所谓宽韵其实是严重违背基本韵理和历史用韵规律的,不信但看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有哪个是把覃咸盐跟真文元寒删先混同的 赵京战这么个混韵法事实上其实造成了既不今又不古的四不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2 14:53
刚好我也有这个表,如下:[attachimg]413725[/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2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4-10-12 14: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邓钧 发表于 2024-10-12 14:36
此表原載于 赵京战 中华新韵 129页  中华书局出版  定价 10元

刚好我也有这个表,如下:
赵京战宽韵表c.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4-10-12 14: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目前使用此诗韵的人并不多。

点评

据我所知,目前诗词论坛上拿赵京战宽韵说事或者说用于诗韵的除了绝谷野樵外就是邓钧老先生了,但绝谷野樵通过比较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的分韵方式后也对所谓宽韵持怀疑态度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2 15: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2 14: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2 21:40 编辑
邓钧 发表于 2024-10-12 14:36
此表原載于 赵京战 中华新韵 129页  中华书局出版  定价 10元

赵京战的所谓宽韵其实是严重违背基本韵理和历史用韵规律的,不信但看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甚至洪武正韵、佩文韵府、音韵阐微等古代韵书有哪个是把侵覃咸盐跟真文元寒删先混同的?只有到了民国之后的新韵才开始混了,譬如黎锦熙的诗韵新编,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黎锦熙的国音改革后已经一律把m韵尾流变成了n韵尾,赵京战执笔的中华新韵和所谓宽韵无外都是延袭了黎锦熙国音改革的路子,但黎锦熙远比赵京战要明白得多,国音改革后的诗韵仍保留了第一次国音的入声读,只是把入声读归为了非正则,即是日常说话和白读文不必再用入声,但阅读和写作古典诗词或古代文言文时仍保留入声,故其在校改国音字典中的入声是用圆圈以别于正则的。

赵京战这么个混韵法事实上其实造成了既不今又不古的四不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2 15: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2 16:13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4-10-12 14:53
据我所知,目前使用此诗韵的人并不多。

据我所知,目前诗词论坛上拿赵京战宽韵说事或者说用于诗韵的除了绝谷野樵、寸草晨露外就是邓钧老先生了,但绝谷野樵通过比较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的分韵方式后也对所谓宽韵持怀疑态度了。

从赵京战的所谓宽韵上看基本上可以确定那位赵京战先生根本就不懂古韵,哪有双唇音跟前鼻音相混的韵理?只是人还真架不住出了小名后搞什么还真能蒙上一些人而已


赵京战一面在中华新韵上说不能新韵古韵混用,一面却在宽韵上新韵古韵混用,这逻辑真的令人无所适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2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4-10-12 20:21 编辑

我并不知道赵京战的小册子129页所列的对照表来自黎锦熙先生。本人是广东人。我在参考这个表写诗时对于詞林正韵第七部寒刪,第十三部覃盐那栏的平水韵(诗韵)把m 尾和i n尾混淆的办法并不认同。因为在保留中古音的粤语中两者是不同韵母的。我自己写诗是按照丛林正韵分作两个韵部的,并不完全照这个对照表来写的。在这方面我同意温柔的风先生的评论。

点评

这就对了,广东全境历来真侵不混、元寒删先覃咸盐分明,即便是广州话的方言韵书音韵摄要也是这样的分明 即便以词韵作诗韵都还好说点,最无意义的就是赵京战的所谓宽韵,既用国音之后的音读又还想要保留入声,还美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2 2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20: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2*   七律· 赠老同学(依原韵)
                  
昔日同窗赤子心,大洋彼岸作高吟。  

钻研科学精中外,博览群书通古今。 

事业有成光梓里,前途无量报佳音。    

天南地北遥相望,秀水奇山果满林。 

                        1986年

心-十二侵  吟-十二侵  今- 音-十二侵 林-十二侵
平水韵(诗韵)十二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20: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110 七律·参加粤中纵队老战友聚会     

白发苍苍同聚首,羊城一别又三旬。

当年征战英姿在,今日扶贫宏愿存。

盛赞中央惩腐败,弘扬正气为人民。

与时俱进勿松懈,革命精神传后昆。
        
                    2014年8月21日

旬-十一真   存-十三元 民-十一真  昆-十三元
平水韵(诗韵)十一真十三元通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20: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上述两首诗说明我并没有照那个对照表平水韵(诗韵)部分把m尾韵母和n尾韵母混淆的。

点评

其实我和苏版都不是在指责老先生的用韵,就是借着话题顺便说一说赵京战的所谓宽韵是如何地不靠谱而已,这点还请老先生理解、放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2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2 21: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2 21:25 编辑
邓钧 发表于 2024-10-12 20:04
我并不知道赵京战的小册子129页所列的对照表来自黎锦熙先生。本人是广东人。我在参考这个表写诗时对于詞林 ...

这就对了,广东全境历来真侵不混、元寒删先覃咸盐分明,即便是广州话的方言韵书音韵摄要也是这样的分明

即便以词韵作诗韵都还好说点,最无意义的就是赵京战的所谓宽韵,既用国音之后的音读又还想要保留入声,还美其名曰宽韵仍属于古韵,稍通音韵的人都不会这么胡整的,也所以即便赵京战曾位于中华诗词学会的副主席之高位仍是影响不了几个人用他的所谓宽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2 21: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2 21:29 编辑
邓钧 发表于 2024-10-12 20:42
我上述两首诗说明我并没有照那个对照表平水韵(诗韵)部分把m尾韵母和n尾韵母混淆的。 ...

其实我并不是在指责老先生的用韵,就是借着话题顺便说一说赵京战的所谓宽韵是如何地不靠谱而已,这点还请老先生理解、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9

主题

2015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1806
贡献
3131
金钱
7216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2 22: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乡广东开平的潭江诗社,既主张用平水韵(包括用通押的韵部),也允许用新韵。我最近整理我从1955年离休以后直到2024年10月的诗作,并请该诗社两位同乡兄弟帮助修改。他们建议我在每首诗词后注明所用韵部,于是我就照做了。

点评

邓钧:“--,他们建议我在每首诗词后注明所用韵部,于是我就照做了。” 苏: 这样做是对的,一首诗的用韵,是作者自己的自由。而且,已经写清楚了用韵的具体情况。用韵也就无可非议。 这正如 温柔的风版主所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4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8

主题

4190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837
贡献
5490
金钱
10002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10-14 10: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时俱进勿松懈,革命精神传后昆。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老干体吧。

点评

现在时兴看破不说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6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5
贡献
3574
金钱
4984
发表于 2024-10-14 1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4-10-14 11:14 编辑
邓钧 发表于 2024-10-12 22:14
我家乡广东开平的潭江诗社,既主张用平水韵(包括用通押的韵部),也允许用新韵。我最近整理我从1955年离休 ...

邓钧:“--,他们建议我在每首诗词后注明所用韵部,于是我就照做了。”
苏: 这样做是对的,一首诗的用韵,是作者自己的自由。而且,已经写清楚了用韵的具体情况。用韵也就无可非议。

     这正如 温柔的风版主所说:其实我并不是在指责老先生的用韵,就是借着话题顺便说一说赵京战的所谓宽韵是如何地不靠谱而已,这点还请老先生理解、放心。我也是同一观点,说的是:赵京战的所谓宽韵。

      不过如果这首诗还标明了用七律的话,那就说明了诗就得依一种现在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了。这也就是提到“赵京战的宽韵”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1

帖子

21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530
金钱
885
发表于 2024-10-14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再挑起“新旧韵”孰是孰非的混战。

点评

这不是争新旧韵孰是孰非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4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4-10-14 15:2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韵新编》不是新韵,这是我的观点,当代的人既不懂诗,也不懂韵,改杜甫的七绝就是不懂诗,编造所谓的中华通韵,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守正创新”的文化理念,

古代韵书编排,都需由皇帝钦定,现在毛主席做为诗人,老人家也管不了这些了,

我认为,中华通韵的制定,违背了胡总的“科学发展观”,违背了习总的“守正创新”的文化理念,


点评

《诗韵新编》不是新韵?不是新韵是什么韵?你见过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甚至洪武正韵、佩文韵府、音韵阐微等古代韵书有哪个是把真侵相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4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4 22: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4 22:47 编辑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4-10-14 15:25
《诗韵新编》不是新韵,这是我的观点,当代的人既不懂诗,也不懂韵,改杜甫的七绝就是不懂诗,编造所谓的中 ...

《诗韵新编》不是新韵?不是新韵是什么韵?你见过广韵、集韵、平水韵、词林正韵和中原音韵甚至洪武正韵、佩文韵府、音韵阐微等古代官韵和官韵性质的韵书有哪个是把真侵相混的?

你根本就搞不懂黎锦熙的《诗韵新编》,真以为看见《诗韵新编》里保留有入声就是古韵了?还是以为民国的新韵就不是新韵了?

在黎锦熙的《诗韵新编》之前的赵元任的《国音新诗韵》及《佩文新韵》都不属古韵了,要不然要这个新字干嘛?何况黎锦熙的《诗韵新编》更在赵元任之后。

说话要有据有理,不是你说《诗韵新编》不是新韵就不是新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4 22: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4 22:35 编辑
弋攱 发表于 2024-10-14 12:06
千万别再挑起“新旧韵”孰是孰非的混战。

这不是争新旧韵孰是孰非的问题,想要懂新韵就应先懂新韵的历史及历史发展之大略,否则新韵、古韵都分不清的话会给后学在用韵上造成莫大的纷扰

点评

多种多样的 旧韵,同时存在,已经搞得诗坛开始出现乱像了。 而新韵的出现,对改善这种情况大有益处。 提出“双轨”的人,很有远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终会统一的。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拭目以待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5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4-10-15 00:4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韵无所谓新旧,上个月我说过,会写一篇文章出来的,没有新旧之分,也就没有混押混用的说法,


当代写诗的人,没有历史担当,古人尚且知道变,今人却不敢前进一步,

当然是前进了,中华通韵是在搞大跃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4-10-15 01:12: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所有理论的提出,都需要有依据,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双轨制,双轨制是人为定的,有多少依据,

我反对双轨制,押韵还能双轨,为了押这个韵,为了押那个韵,已经脱离了写诗抒情的宗旨,



点评

写诗抒情就不需要押韵了吗?理论是没有依据的瞎扯? 口号人人都会喊,‘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地球还不是地球呢,有用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5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5 08: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4-10-15 01:12
不是所有理论的提出,都需要有依据,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双轨制,双轨制是人为定的,有多少依据,

我反对双轨 ...

写诗抒情就不需要押韵了吗?理论是没有依据的瞎扯?

口号人人都会喊,‘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在我看来地球还不是地球呢,有用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1

帖子

21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2
贡献
530
金钱
885
发表于 2024-10-15 1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0-14 22:24
这不是争新旧韵孰是孰非的问题,想要懂新韵就应先懂新韵的历史及历史发展之大略,否则新韵、古韵都分不清 ...


多种多样的 旧韵,同时存在,已经搞得诗坛开始出现乱像了。
而新韵的出现,对改善这种情况大有益处。
提出“双轨”的人,很有远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终会统一的。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拭目以待吧。

点评

诗人用韵,各因体裁之,诗韵、词韵、曲韵,各适各体,并不存在多种多样的旧韵 不反对新韵和双轨制,无论喜欢与否或成熟与否,新韵之百年,由赵元任的《国音新诗韵》到《中华通韵》虽迄难统一,但既然中华通韵已经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5 1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5 13: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5 13:43 编辑
弋攱 发表于 2024-10-15 13:10
多种多样的 旧韵,同时存在,已经搞得诗坛开始出现乱像了。
而新韵的出现,对改善这种情况大有益处。
...

诗人用韵,各因体裁之,诗韵、词韵、曲韵,各适各体,并不存在多种多样的旧韵,官定诗韵从《切韵》到《礼部韵略》再到《佩文诗韵》则是一以贯之,都是延袭《切韵》的同用、独用,无外是合并了几个窄韵比唐宋稍显宽了点而已,即从112韵最后合并成了106韵。

不反对新韵和双轨制,无论喜欢与否或成熟与否,新韵之百年,由赵元任的《国音新诗韵》到《中华通韵》虽迄难统一,但既然中华通韵已经由教育部颁布发行,就先遵从吧,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4-10-15 13:4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实际的创作经历,怎么能拿的起理论,
不懂诗的人,怎么能去谈韵,


点评

说谁没有实际的创作经历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5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5 15: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4-10-15 13:45
没有实际的创作经历,怎么能拿的起理论,
不懂诗的人,怎么能去谈韵,

说谁没有实际的创作经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4-10-16 01:2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押韵,这里的韵是文学上的语言,
诗词文学上的语言,不能等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日常应用语言,
所以,我们要编撰韵书,不必一定等同于实际运用语言,这就回到了最开始,陆法言编撰《切韵》,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做学问,不是讲究现成的,要灵活运用,活学活用,诗人写诗用什么韵,需有历史担当,
诗人不是学者,诗人是创造者,学者是考究者,身份立场搞明白,这是大前提,,,


点评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你是写诗的诗人,所以你的什么十八韵不是新韵只是创造的,无须考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16 12: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0
贡献
7949
金钱
10405
发表于 2024-10-16 1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0-16 13:08 编辑
初心有评 发表于 2024-10-16 01:29
写诗押韵,这里的韵是文学上的语言,
诗词文学上的语言,不能等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日常应用语言,
所以,我们 ...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你是写诗的诗人,所以你的什么十八韵《诗韵新编》不是新韵之说等等都只是创造的,无须考究
理论都让你这么整的话,诗词理论不让人耻笑才是怪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42

帖子

2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4
贡献
43
金钱
105
发表于 2024-10-16 14: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戴河 发表于 2024-10-14 10:08
与时俱进勿松懈,革命精神传后昆。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老干体吧。

现在时兴看破不说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8

帖子

7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159
金钱
302
发表于 2024-10-17 16:4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诗歌声韵方面的话题,我会专门开个帖子,上个月就说过了,现在暂时不讨论,
写诗用什么韵,不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不是教育部的人说了算,不是举办诗词比赛的组织者说了算,只有毛主席才有资格说了算,
毛主席是诗人,也是国家领导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