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12|回复: 14

节日诗应该如何写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4-10-1 2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8 10:06 编辑

节日诗应该如何写

丁思深
一、泛滥的节日“应制诗”
      新时期以来,一种配合每一阶段的政治任务、宣传标语口号化、急功近利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中呈泛滥之势,这就是“节日诗”。  “节日诗”也称“应制诗”,是为了节日而制作的诗。“五一”是歌颂工人阶级的光荣创造;“七一”是歌颂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八一”是歌颂人民军队的战无不胜;“十一”是欢呼共和国的繁荣昌盛。此外,百岁诞辰、百年忌日……总之,举凡节日忌日,总是要定好主题,大写特写,办专栏,甚至出专辑。似乎不这样,就没有紧密配合、服务当前,游离主旋律。甚而至于有一些人觉得,离开这些话题,找不到什么可以写的题材。这类诗词纯属政治表态,基本上大都是套话,除了作者名字不同之外,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甚至十年前十年后所用的词语都一样,可以任意挪动。还有一类是所谓大题材,谁来访了,谁上天了,谁成十佳了,谁为十恶,每事都要评论,跟报纸上的话差不多,只不过换成排列比较整齐的韵语罢了。

       现在先举例一看看:《庆“七一”》南湖船上点航灯,屹立东方一巨人。马列精神传世界,锤镰旗帜耀星辰。革新成果频频报,经济腾飞日日新。八十周年弹指过,高歌特色九州春。此诗的格律虽无可议,但充其量只是借用七律形式的顺口溜,其内容毫无特色,尤其缺乏具体的时代特色。将第七句的“八十”二字改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任何一周年,该诗都可通用。作者的激情何在?诗能感人吗?
例二:《十六大感赋》济济英才聚一堂,宏图大略共相商。普天盛赞十六大,泱泱中华看沧桑。邓公理论垂青史,“三个代表”导巨航。承先启后开新宇,与时俱进更辉煌。此诗靠报纸社论上的政治口号堆砌而成,看不出作者有何感想,毫无诗意诗味。作者只要将党代会的届数和时髦的政治理论口号一换,可用于十五大,也可用于十七大,如此成章有何意义?
例三:《中国共产党八十生日寄语》立党为公天下知,坚持宗旨国根基。清除腐败防生乱,倡导忠勤杜履危。先辈斗争开伟业,英豪继志壮红旗。民殷国富神州好,世界大同当有期。近人钱振锽认为:诗“味新为上,意新次之,句新次之,字新为下”。此诗味不新,意不新,句不新,字不新,所谓“寄语”,可放在多种场合或多种时期。如此空泛的作品,既无艺术魅力,亦无感染效果。
例四:《扬州慢・庆祝国庆五十五周年》万里晴空,全风阵阵,长城内外花妍。仰红旗漫卷,国庆舞翩跹。忆当年、“三山”铲掉,乾坤扭转,血写雄篇。赞工农、正气凌云,功载千年。   共酬夙愿,上征程、跃马挥鞭。改革浪潮高,与时俱进,科技争先。盛世文明呈现,多奇迹、四海频传。小康开新境,神州光耀无前。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此词尽是套话和政治标语,看不到情景交融,没有艺术感染力,没有境界可言。  

       总的说来,此类诗词看似大而无当、大有内容,实则空洞无物,大多是政治口号、宣传标语的堆凑,干巴巴地一点诗味都没有。仅为凑热闹或赶时髦而已,显然不是有感而发,换个标题都一样。与近年来为人诟病的“老干体”差不多:“一、为应时应景之作;二、内容都是一些大事;三、情感空泛苍白:四、文辞直自,流于标语口号,概念化,缺乏形象思维及意境。”如《申奥成功告慰英灵》:“新纪首逢申奥成,全民欢跃慰英灵。荒滩大漠建新市,不忘深恩颂小平。”又如《春日感怀》:“三中路线指航程,北国江南草木新。万户千村歌化雨,神州大地尽皆春。”如《欢呼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六号神舟上太空,中华儿女志豪雄。遨游寰宇观牛斗,刺破重霄看大熊。举国欢腾歌伟绩,五洲刮目赞奇功。航天技术臻完美,指日‘嫦娥’访月宮。”再如《千秋岁引・建国五十五周年颂》:“万象更新,神州异彩,发展繁荣势澎湃。迎来转制驰阔步,三峡水利功千载。气东输、水北调,通九派。 整装‘神六’环月迈,青藏火车疏边塞,台岛归程飘瑞霭。全民医护扼‘非典’,前程更好多潇洒。今胜昔,享小康,人博爱。”诗词创作陷入误区,是一件尴尬的事。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思维模式作怪。几十年来,我们总是习惯地把艺术等同于宣传,心目中早已认同了宣传政策的快板词,所以一写出来总是不自觉的向快板词靠拢。另外,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以往报纸上刊登的诗词,大多数是只讲政治不讲艺术,久而久之,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居然成为当代诗词的文本,派生出无数墙报和油印刊物,致使许多人人为这就是当代诗词的主流了。再者,写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很容易,一些人尝到了甜头,感到得心应手,已经不愿意放弃了。这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二、如何写好节日诗
      关心国家大事,诗心始终与国家命运、时代风云一道搏动,遇凡节日,为党和国家的兴盛鼓呼庆祝,这是诗人的题中之义。总的来说,节日诗要写,但节日诗又难写。难在于题目大,内容广,把握难。当然也不能说这类诗就不能写,但要注意相关的几点,也是可以写得好的。

(一)避免直接选用大题目
       诗是作者的心灵歌唱,重要节日,重大事件,不一定都能触发作者的创作冲动。诗有独特的视角,也不定都要与报纸的口径相吻合。翻开毛泽东的诗,很快就会发现,他一生中没写过一次国庆节、一次党代会的诗。毛是行家,他深知这种大题材很难写好,所以干脆不写。像开国大典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也不写。倒是大典之后看晚会,他读了柳亚子的贺诗,作者的创作冲动来了,连夜和了一首《浣溪沙》。 他把祖国“万方乐奏有于阗”的美好祝愿,用写晚会的轻松笔触表达出来。诗的选题,首先是“篇篇有我”,凡是与“我”的喜怒哀乐不相干的,如“庆祝某地建市十周年”“贺某老九十大寿”“人民公仆赞”“登月计划颂”等等,最好不要写,因为那不大可能成功;除非你有特别的感受。相反,如“检得儿时照片不胜感慨”“看粮票展览”“毛氏红烧肉”“忆插队第一夜”“我的统子楼”等等,同样可以表现时代面貌,但因为简化为写小事、写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容易写出真情,也较容易出彩。这种大处立意、小处着笔的表现手法,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宜用具体的物象寄托情感
       写诗宜用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也就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形象、情感以及联想和想象,通过事物的个别特征去把握一般规律从而创作出诗美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形象,是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的,就是所谓的神与物游。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感情形象思维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胡乔木于1965年元旦发表的《七一抒情》这一组节日诗(这里只谈诗运用形象、表达感情,不谈用韵):
《七一抒情》
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
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
指顾崎岖成坦道,笑谈荆棘等浮云。
旌旗猎猎春风暖,万目环球看大军。
滚滚江流万里长,几分几合到汪洋。
源头尽望千堆雪,中道常回九曲肠。
激浪冲天春汛怒,奔雷动地早潮狂。
层峦叠嶂今安在?一入沧溟喜浩茫。
历经春夏共秋冬,四季风光任不同。
勤逐炎凉看黄鸟,独欺冰雪挺苍松。
寒虫向壁寻残梦,勇士乘风薄太空。
天外莫愁迷道路,早驱彩笔作长虹。
六洲环顾满疮痍,豕突狼奔猎者谁?
肝胆誓分兄弟难,头颅不向寇仇低。
自由合洒血成碧,胜利从来竿作旗。
休向英雄夸核弹,欣荣试看比基尼。

       胡乔木的这组诗,没有出现南湖、井岗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天安门这些词,却通过了如滚滚江流、激浪冲天、奔雷动地、炎凉黄鸟、冰雪苍松……等一系列的具体的物象所表达的“意象”,反映了中共四十多年来所经历的风险,所走过的道路,所取得的内政外交成就,又抒发了“如此…千年不遇…”的豪情。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情以物,借物抒情,物情交融。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春雀春深锁二乔。”說明赤壁之战,是三国之所以鼎足分立的关键,关系重大,非同小可。这是一首带有议论性质的抒情诗。然而作者井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論,他是在做诗,运用的是形象思维,通过形象的典型意义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再如唐人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朝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有将士英勇奋战的意象,有他们战死的意象,有死后化为白骨的意象,有闺中少妇梦见其出征的丈夫的意象。这些意象按照对立关系构成了诗篇的意境:将士们英勇奋战却统统为国捐躯;死了很久,家人不知情,还梦见他活着;战士的妻子希望丈夫能活着回来,而事实上已成泡影。除了其悲壮气氛、悲剧色彩和无穷的言外之意以外,也在于其意象组合的巧妙和浑融。  
      我不避浅陋和自夸的嫌疑,把我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组仿胡乔木《七一抒情》的诗拿出来,晒一晒,就教于在座各位方家: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雨晦风盲万马瘖,溯洄道阻误何深。
架桥劈石开先路,虎变龙兴挽陆沉。
国有兴衰宁伫待?船争进止总关心。
洪流浩荡看今日,大吕希声发大音。
云开雾散见朝暾,思想焉能定一尊?
与世推移归正道,乘时翔举铸精魂。
八荒轩豁惊蛇走,万里驰驱渴骥奔。
生死存亡惟改革,欣荣还看小岗村。
浩浩风云变世情,极天蟠地任纵横。
岭南燕北苕华秀,圣伏神徂禄蠹惊。
洛下兰皋谈国是,穷荒车马起潮声。
功夫未许寻残梦,汇入潮流放胆行。
卌载艰辛破重关,凭将功业驻人寰。
兼天浪涌千堆雪,绝巘云横万里山。
草木知机霑化雨,龙螭顺势拱清班。
老夫亦自生当世,橐笔闲拈赋石顽。
(三)避免公共话语入诗
       诗是抒情的文体,抒写的是诗人个人的情愫。它表现时代,是通过个人感情的宣泄来传达的。如果你想借诗词来讲道理,做宣传,那么就可能离开诗词之道了。正因为如此,图解政策不是诗,用韵语表态也不是诗。现在有人提倡写国家意志,不写个人情愫,他们所谓的国家意志即公共话语,在语系上与诗毫无共同之处。我们在以往的写作中,有一种总体倾向,这就是喜欢直接议论或评判,也就是说把写作重心放到表态上去了,忽视了对事物的具体刻画,结果干巴巴的一点也不感人。须知写诗与写论文不同,写论文是以理服人,写诗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就要求对触动你情感的事物先进行描绘,这种描绘不能泛泛而谈,一定要具体、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这样才会把他带入你的情感世界。缺乏形象,这种议论便没有感情力量,也就不能打动人。这是诗与非诗的界限。


按:丁思深,男,大学教授,嘉应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帖于2019-5-13 09:18发表于嘉应诗社网,为诗社推荐主帖之一。

5701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7142
贡献
22329
金钱
36677
发表于 2024-10-2 1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平乐。国庆
山河为寿,夜雨潇湘有。酿与桂花同古酒,闻道十分醇厚。
楼高香气徐来,廓清万户初开。又是一天长庆,风流舞榭歌台。

做个示范

点评

比说一大堆的公共语的舒服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 11: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 11: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萍 发表于 2024-10-2 11:45
清平乐。国庆
山河为寿,夜雨潇湘有。酿与桂花同古酒,闻道十分醇厚。
楼高香气徐来,廓清万户初开。又是一 ...

比说一大堆的公共语的舒服多了

点评

那些人并不懂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01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7142
贡献
22329
金钱
36677
发表于 2024-10-2 1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0-2 11:49
比说一大堆的公共语的舒服多了

那些人并不懂诗

点评

真正对中华古典诗学热爱的人一定是对中华古典诗学心存敬畏的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 12: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 12: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萍 发表于 2024-10-2 11:53
那些人并不懂诗

真正对中华古典诗学热爱的人一定是对中华古典诗学心存敬畏的人

点评

写诗真要天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01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6Rank: 6

威望
7142
贡献
22329
金钱
36677
发表于 2024-10-2 1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10-2 12:45
真正对中华古典诗学热爱的人一定是对中华古典诗学心存敬畏的人

写诗真要天赋,

点评

天赋可能是第一要素,但不否认后天的勤奋,不能成诗仙、诗鬼也无妨成个诗夫子甚至仅仅是成个诗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0-2 1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 12: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碎萍 发表于 2024-10-2 12:47
写诗真要天赋,

天赋可能是第一要素,但不否认后天的勤奋,不能成诗仙、诗鬼也无妨成个诗夫子甚至仅仅是成个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0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14 18:13 编辑

与AI的对话:‌

什么是老干体
“老干体”是个新词汇,“老干体”是传统诗词创作发展过程中特定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这类诗词套话连篇、毫无生气,不仅地方小报有,一些专业诗词刊物也有,网络诗词也不乏正宗“老干体”,俨然成为当今诗词创作的一大流派,堪称社会主流。
“老干体”是个新词汇,“老干体”是传统诗词创作发展过程中特定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但“老干体”诗词却不是新近的产物,也可以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文化灿烂。但究竟起源于哪朝哪代,却不可考了。这些并不重要,尽管“老干体”历史渊源久远,但当代“老干体”却自成特色,也可另算一派。据考证,当代“老干体”的鼻祖乃是诗人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先生不仅开当代“老干体”之先,而且创作颇丰,艺术成就巨大,当为如今“老干体”祖师。
所谓老干体,就是尊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写出的诗词作品。因为这样写作诗词的人以老干部居多,故被称为“老干体”。其基本特点:一是在内容上多以反映当代国家大事为主,且对国家、政党和领袖毫无保留地加以推崇,歌功颂德的倾向很明显,甚至直接为国家、政党和人民代言;二是多具有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缺乏民主意识和对普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人民往往成为被解救、被怜悯的对象,并总是想象人民得到解救、怜悯后应该如何感恩戴德;三是对诗词格律不太讲究,语言也多直白,甚至直接以口号、流行语入诗,因而艺术性普遍不高。

“‌老干体”与‌一般诗歌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作方法与主题‌:
‌老干体‌:尊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内容上多以反映当代国家大事为主,且对国家、政党和领袖毫无保留地加以推崇,歌功颂德的倾向很明显。
‌一般诗歌‌:创作方法多样,主题广泛,可以涉及个人情感、社会现象、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没有固定的创作模式和主题限制。

情感表达和艺术性:
‌老干体‌:多具有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缺乏民主意识和对普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人民往往成为被解救、被怜悯的对象。
‌一般诗歌‌:情感表达更加自由、多元,可以深入描绘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具有更强的民主意识和人文关怀。

艺术性与语言风格‌:
‌老干体‌:对诗词格律不太讲究,语言也多直白,甚至直接以口号、流行语入诗,因而艺术性普遍不高。
‌一般诗歌‌:注重诗词的格律和韵律,语言风格多样,可以是婉约、豪放、清新等,追求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创作者群体‌:
‌老干体‌:前期主要以老干部为主,他们通常具有特定的政治背景和创作目的,现多是退休老干部初学古典诗词而成之为通病,但不限于退休老干部。
‌一般诗歌‌:创作者群体广泛,包括诗人、文学爱好者、普通民众等,没有特定的身份限制。
综上所述,“老干体”与一般诗歌在创作方法与主题、情感表达与民主意识、艺术性与语言风格以及创作者群体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使得“老干体”成为了一种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的诗词体式。


老干体诗词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空洞、形式粗陋‌:老干体诗词往往内容空洞,形式粗陋,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它们常常套用固定的模板和套路,缺乏创新和个性‌。

2,缺乏艺术性和感染力‌:老干体诗词在艺术表现上往往不尽如人意。它们不注重诗词的格律和修辞,语言直白甚至使用口号和流行语,导致作品缺乏艺术感染力‌。

‌3,思想陈腐、流于口号‌:老干体诗词的内容常常是歌功颂德、思想陈腐,充满了套话和谄言,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真实表达‌。

4,缺乏民主意识和对普通人的关怀‌:老干体诗词多具有浓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但缺乏民主意识和对普通下层人民的深切关怀,往往将人民描绘成被解救和怜悯的对象‌。

‌5,影响诗词的多样性和创新‌:老干体诗词的流行限制了诗词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使得诗词创作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难以展现真正的文学魅力‌。

6,补充一点:好作老干体易形成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初学者的进步,带坏古典诗词的学习氛围和创作风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0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14 10:57 编辑

郭沫若的“老干体”诗词主要包括以下几首‌:

‌《声声快》‌:这是郭沫若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改李清照的《声声慢》为《声声快》,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轰轰烈烈,喜喜欢欢,亲亲热热密密,六亿人民跃进,天崩地裂。一穷二白面貌,要使它几年消失!多益善,看今朝,遍地英雄豪杰。八大煌煌决议,十九字,已将路线总结。鼓足干劲,争赴上游须力!多快更兼好省,更增添,亿吨钢铁。加紧地将社会主义建设。

癸卯元旦(1963)作新词《满江红———1963年元旦抒怀》发表于《光明日报》:

‌《满江红·领袖颂》‌:写于1971年,表达了个人迷信崇拜与造神运动: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春雷》‌:写于1974年2月,反映了“批林批孔”运动:
春雷动地布昭苏,沧海群龙竞吐珠。肯定秦皇功百代,判宣孔二有余辜。十批大错明如火,柳论高瞻灿若朱。愿与工农齐步伐,涤除污浊绘新图。

丙辰(1976),四害即除,郭沫若先生作《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
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   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篡党夺权者,一枕梦黄梁。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红太阳。接班人是俊杰,   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拥护华主席,拥护党中央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8 0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14 16:33 编辑

大抵在上世纪八、九十代,随着网络诗坛的兴起,一群退休老干担负和主导了复兴古典诗词的历史重任,“老干体”亦随之而兴,这群退休老干对复兴古典诗词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然“老干体”诗词作为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风气,一笑可也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7569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09: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干体诗例选

嫦娥奔月探苍穹,玉兔巡天入太宫。
万里长空舒广袖,九州大地展雄容。
蛟龙潜海腾云起,神箭冲霄破雾行。
华夏复兴圆梦想,中国巨擘铸辉明。

一声号令九州惊,万里神舟发射行。
玉兔高悬追日月,银鹰展翅越苍溟。
嫦娥探母飞天宇,吴刚捧酒献瑶觞。
世界瞩目中华美,环顾全球喜气昂。

中华文明五千年,炎黄子孙多奇观。
历史悠久数万载,民族复兴创新篇。
人类发展大繁荣,科技进步更辉煌。
祖国富强世代昌,全球瞩目看今朝。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忘初心勇向征。
万里江山披锦绣,千年历史铸辉明。
和谐社会人民富,幸福家庭父母荣。
国泰邦安天下庆,春风浩荡乐升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09: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15 18:29 编辑

所谓诗贵曲而忌直,且看几首古诗的婉曲、蕴籍跟老干体的区别

青青河畔草
【作者】《古诗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
事夫誓拟同生死 。
还君明珠双泪垂 ,
恨不相逢未嫁时 。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馀
唐·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张祜诗:《正月十五夜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鲁颂·駉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
可以说,若不知婉转、含蓄的思维与表达则根本就无法读懂中国古典诗词,更遑论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09: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5-1-15 17:58 编辑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文学、是艺术,何时成了言必先政治、政治挂帅、政治任务?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诗学面前承认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其实并不丢人,名如王力尚把自己的诗自谦为打油诗,又何论我辈呢?然祭起‘政治为先’、‘政治正确’、‘政治任务’这些大旗来试图为自己的应制诗、老干体而涂脂抹粉的行为却实在是一种可耻,文学艺术应遵从文学艺术的基本规律而不是本末倒置。
     
神州华诞日,赤帜舞东方。
海阔金龙跃,天高彩凤翔。
齐心兴伟业,携手创辉煌。
盛世同欢庆,中华永自强。   

   
五星赤帜高扬起,义勇军歌响九洲。
四海炎黄同庆贺,母亲华诞七五秋。
      

金秋十月国旗红 ,大地丰收硕果同。
反腐倡廉扬正气,防微杜渐树新风。


军强国盛敢称雄,七十五春史绩丰。
沧海桑田天地变,神舟呼啸上苍穹。


七五年轮中国强,坚如磐石立东方。
才将探月降球背,又把地空往返忙。
气正风清修大坝,防危驱敌固边疆。
太平盛世民声许,赤帜金星华厦扬。


山河锦绣郁葱葱,稀五芳龄映彩虹。
夏露凝香增富贵,春花丰果脱贫穷。
核潜航母巡疆域,宇宙飞船探太空。
国泰民安歌盛世,中华屹立傲苍穹。

   
十月金秋硕果芳,龙飞凤舞庆和祥。
千年禹甸名环宇,万里长城瑞气扬。
泼墨挥毫歌盛世,凭栏把酌颂辉煌。
飞天揽月终圆梦,赤帜飘飘国运昌。
      

吉诞讴歌喜庆隆,万方来贺惠心同。
粮丰物阜民欢笑,国泰军强敌怯躬。
潜海航天收硕果,融湾丝路建新功。
智能科技家庭化,华夏龙腾世界崇。


喜逢七五沐金风,华夏山河一片红。
策马扬鞭谋发展,劈波斩浪筑天宫。
昔时建立新中国,今岁重开丝路通。
洗刷百年民族耻,东方狮吼彻长空。


七五韶华名赫扬,蹉跎岁月刻心房。
初心立国为民众,锐意兴邦耀梓桑。
揽月航天巡宇宙,潜龙入海探深洋。
丝绸之路繁商贸,指日神州更富強。


欣逢庆典喜盈盈,九曲黄河万里程。
揽月随心囊取物,五洋捉鳖壮豪情。


繁荣祖国万花妍,睡醒雄狮七五年。
百姓安居歌乐业,江山永固艳阳天。


风雨兼程七五春,凯歌欢唱庆华辰。
九章量子全球首,超算互联惊世人。
高铁飞驰游四海,神州展翅伴天神。
山河无恙大中国,强盛民安日日新。


七五春秋瑞气扬,神州锦绣庆辉煌。
腾飞华夏民安乐,凝聚人心国盛昌。
揽月航天惊敌胆,核潜巡海震豪强。
骚朋诗赋讴宏伟,永保江山世代祥。


红旗似火映镰刀,号角昂扬震耳高。
负重前行求远道,怀情大义志更豪。
英雄万载天涯路,战斗千秋雨露涛。
砥砺新程迎日月,山河壮美永坚牢。


祭起政治任务的大旗欲大行老干体之道直是做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13: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14 13:35 编辑

《毛诗序》明确指出: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4 15: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4-12-14 18:06 编辑

缪钺:   
       诗何以必具时代性耶?曰:非如是则不能新也。古人所已言者,吾犹浇浇之不已,其不流于陈腐可厌者几稀。故善为诗者必言古人所未言。所谓言古人所未言,不必务求与古人立异也。凡一诗人所处之时代,大之国势朝政,世风民俗,小之一己所经,生活情况。必有其特异之点焉,必有与古人不同者焉,苟能一一写人于诗,则自为新意,自非陈言。古之大诗人所咏,率为当时人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者。语出一己,而情周万姓,感生私室,而理洽众心。《毛诗》所谓:“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孔颖达释之曰:“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即此意也。惟其如此,故并世者可以观国,异代者以论世,孟子谓“《诗》亡然后《春秋》作”,然则诗之与史,固右相表里之意矣。譬如吾人生于民国,自应写民国之政教,现代之生活。若所写者为唐人、宋人之情思,词虽工,弗尚也。故同一内乱外患也,暴日肆虐,不同吐蕃内侵;武人互争,异于安史之乱。今人忧时伤乱之作,自不能与杜甫同其口吻,此诗之所以必具时代性,亦即诗之所以贵新也。

       近十年来,国人喜言新诗,然率沾沾较量形式之新旧,吾则以为诗之质有新旧,而形则惟论美恶。情思苟新也,以古诗出之可也,以律体出之可也,以绝句出之可也,以词以曲出之亦可也。甚至偶尔兴至,以旁行斜上之异国诗体出之,亦未尝不可也。然必皆期于美,合于艺术原理。如以为时移世异,旧体制不适于表达新情思,则亦未尝不可稍加更易。要须慎思明辨,俾变而不失其美,如诗外有词,词外有曲,非可以鲁莽灭裂为也。故学诗者,若规效古人,惟求形似,矜持气势,崇尚神韵,充其极不过为赝鼎而已,为诗匠而已。然若徒知求形之新异,变五七为杂言,改有韵为无韵,分行而书,别加标点,而嚣嚣然号于众曰:此新诗!此新诗!则亦非吾之所谓新诗也。若夫能善采具时代性之资料,而出以精美之艺术,使人一读而知为今世之诗,且又能摇荡性灵,有“兴观群怨”之用,斯则所谓真正之新诗矣。因论龚氏诗,附发此义,愿以质之海内群彦。

----重读缪钺先生的这段论述及丁思深教授的相关论述,倍觉所言甚是,应制诗、老干体自网络诗坛兴起以来一直备受有识之士的诟病,然某竟不知从何时起‘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也有’的图解政策、公共语入诗、标语口号入诗的应制诗、老干体竟又成了理所当然、堂而皇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1: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