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4|回复: 20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六讲芷兰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10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843
贡献
192370
金钱
19917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24 18: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似水年华 于 2024-9-24 21:55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讲芷兰组论坛作业贴


第二十五讲解析作业

好,今天关于叠映这个理论概念,我们就讲这么多。因为今天要让大家先简单的理解一下,没有更多的举例七律,五律,只是选了绝句来说明。概念清楚后,我们以后碰到,会补充讲解的。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结合我们目前所学知识,认真写一篇解析作品。注意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本篇的章法布局,下字,组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作业截止时间,2024.9月30日晚上八点。



1

主题

75

帖子

75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7
贡献
180
金钱
288
发表于 2024-9-25 09:3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体成员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花底闲人解析

首联诗人写景,有白鹤与青山作伴,221,
幽人指隐居的人,212.隐居的人在山里面居住。写出了幽人所居住的环境的优雅和惬意。
颔联诗人写阶前的院子里面有溪水自石头上流淌,212.,山谷的丛林里,有砍柴的樵夫在上面坐着休息。212.有点像王维的清泉石上流,诗人也写出了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这种超脱于世外的桃源生活。
颈联写出了时间,在不知不觉的岁月中,和青松一起慢慢变老,221.由于天气慢慢渐寒,那么竹子也显得有点萧条,稀疏221。
诗人感叹时光飞逝。也有一种没有办法留住时光的遗憾。

尾联,诗人看到了隐居的朋友,如此的惬意生活,不仅怀念起了自己以前在鹿门山的生活,212..也调转马头,直接回自己的鹿门山去了。212.
当然,惬意幽静隐居也是每个诗人的一种向往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64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0
贡献
156
金钱
246
发表于 2024-9-25 14: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兰心 于 2024-9-25 14:51 编辑

  •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26讲作业
  • 芷兰16~兰心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解析:
张子容是孟浩然的乡邻兼好友。据元朝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记载:“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 多年后,孟浩然去寻张子容隐居之地,并写诗以记之。
首联“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首联扣题,直接点明友人隐居的地方。来到白鹤山的半山腰,便可看见偎倚着巨大的青石岩畔,有一座简陋的房屋,此即张子容的归隐所在。半通畔,旁边的意思。
颔联: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庭院空落,土阶沉寂,山石横列,雨水漫洇,风物依旧,可惜已是人去室空,徒生喟叹。诗人详细描述眼前景观,似乎没有一字涉及到怀想,却无处不是当年的画面,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表达含蓄,可谓“无一字显,尽得风流矣”。
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时光飞逝,岁月如流,曾经苍劲有力的青松,也难以经受时间的侵蚀,日渐显得衰老;原本挺拔宁折不弯的苦竹,也无法承担风霜的肆虐,愈发变得稀疏,不再苍翠。这两句延续上联,继续对张子容旧居周围环境进行描写。“松老”和“竹疏”突出岁月无情,及人事的凋零,给人一种苍凉悲壮感,从而愈增内心对往事的怀念与不舍。
尾联”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目睹友人旧居破败零落荒凉,不禁怀想起当年友朋相聚时候的欢乐情景,睹物伤情。良宵不重来,故人已远去,还是拄着我的拐杖返回属于我的涧南园吧,也可理解为回归自己的内心,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旧业,指张子容昔日隐居时之遗迹,此处用谢灵运诗句:“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写诗人观遍友人旧居之后的复杂感情,夹杂着对友人强烈的思念,观今思昔,感慨系之。
综观全诗,诗人并没有围绕对友人往昔生活场景叙写,而始终借由对友人隐居之所在环境与景观的描述,来释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眷恋与缅怀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7

帖子

12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6
贡献
293
金钱
461
发表于 2024-9-26 00: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金蕊芷兰09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白鹤岩地名,离孟浩然居所很近,张子容作者同乡好友,隐居,张子容的隐居的地方在白鹤岩。后来张子容作官,作者去张子容的旧居寻访。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白鹤在半山腰的青岩上,幽人,指隐居之人,这里指张子容,有隐居,他的居所,诗人去幽人的隐居的地方。起句居住地点和白鹤。有鹤代表高人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颔联进一步介绍周围环境,从眼前近处阶庭的石板到水流,远处的林壑,以及这种环境下见不到樵夫和钓鱼之人了,说明这里没有人了,用空和罢来说明。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颈联用岁月和风霜来写时间,园子现在没人居住了,青松也老了,苦竹经历风霜也渐疏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感慨,我跟他们差不多吧。用老和疏来衬自己的心情。借用松老,竹疏来表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尾联反手写当看到这里的情形,我怀念起我的老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啊,扶着手杖,回头,我要回去,返回我的家。
全篇以风景为主来衬诗人的以自然说情。本篇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1

主题

39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07
贡献
3564
金钱
746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9-26 04: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飞雪飘逸 于 2024-9-26 04:25 编辑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芷兰05-蜃楼霓影:析


开篇介绍张子容旧居的环境,
“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
”白鹤山位于襄阳城南,张子容曾在那里隐居多年。诗人应该不止一次地去过白鹤山,也对那里的山水草木并不陌生。诗人这次前来,
感觉青岩之畔的景物依旧,只是人去楼空。却不知友人的去向。
心里难免有些失落和凄凉。


颔联继续向读者展现那里的凄凉画面,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老孟站在那熟悉的庭院外,只见空庭无人、
野草丛生,低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
土阶上也爬满了青苔,这里应该是很久
无人收拾了。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这一联音情顿挫、抒写自然,描绘出远处的景物,
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青松苍劲挺拔、不惧严寒,
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纵使根深六尺、干纵三寻,
也会出现虫洞和脱皮的现象。经过风风雨雨,
这里已经是一片荒凉,一个“苦”字,融入了诗人的一腔悲情


“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亲眼目睹了张子容旧居破败不堪的场景,
可是自己即使在此苦苦等候,也不可能寻觅到朋友的身影,
更不会回到往日时光,不如扬鞭催马,返回自己的草庐。
言语之间透出一份悲戚之意,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
部局为起承转合四分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

帖子

4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6
贡献
102
金钱
165
发表于 2024-9-27 11: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芷兰15-简兮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张子容是孟浩然的乡邻兼好友,从他们之间的诗作唱和,可以得知两人交情是比较深厚的。据元朝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记载:“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 大抵在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孟浩然与张子容同隐于鹿门山中。后来张出去求官出仕了。
多年之后,或许是路过,又或者是专程,孟浩然寻去张子容隐居之地,并为此写诗一首以记之。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来到白鹤山,一直上到半山腰的时候,便可以看见,偎倚着巨大的青石岩畔,有一座简陋的房屋,这就是我朋友居住的归隐之所在。青岩,青色的山石,说明山石结实,是可以建造居所的地方。半通畔,旁边的意思。幽人,指隐士,此处指张子容。诗人在首联紧扣题目,直接点明友人隐居的地方,给人一种熟门熟路的感觉。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庭院空落,土阶沉寂,枯叶飘洒,山石横列,雨水漫洇,风物依旧,可惜故人不再,林中乏人伐木,山涧无人垂钓,山水仍然,人去室空,徒然喟叹。诗人详细描述眼前景观,似乎没有一字涉及到怀想,却无处不是曾经遗留下来的画面,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恰是诗人含蓄的表达,所谓“无一字显,尽得风流矣”。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时光飞逝,岁月如流,曾经坚韧苍劲有力的青松,也难以经受时间的侵蚀,日渐显得衰老,不复活力;原本挺拔宁折不弯的苦竹,也无法承担风霜的肆虐,愈发变得稀疏,不再苍翠。这两句诗延续上联,继续对张子容旧居周围环境进行描写。“松老”和“竹疏”皆极尽突出岁月的无情,以及人事的凋零,给人一种苍凉悲壮的感受,从而愈增内心对往事的怀念与不舍。
孟诗物象鲜活,兴寄自然,融情入景,加之音节铿锵,读来尤显力度,愈衬托其历经风霜磨练之后的坚贞意念。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而今我来,亲眼目睹友人旧居破败零落之后的荒凉,不禁怀想起当年友朋相聚时候的欢乐情景,所谓的睹物伤情,不外大抵如此;良宵不重来,故人已远去,罢了,还是拄着我的拐杖乖乖地下山吧,返回属于我的涧南园,至少不能像这样任它破落败坏掉。
旧业,当指张子容昔日隐居时之遗迹。谢灵运诗作《白石岩下径行田诗》中有句:“旧业横海外,芜秽积颓龄。”当同此意思。策,此处当为手杖,而不可理解成策马。这两句写诗人观遍友人旧居之后的复杂感情,夹杂着对友人强烈地思念,观今思昔,感慨系之。

综观全诗,诗人并没有围绕对友人往昔生活场景的叙写,其自始至终都是借由对友人隐居之所在环境与景观的描述,从而来释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眷恋之意以及缅怀之情。亦正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友人旧居破败荒芜景象,才引出最后神来一笔“回策返吾庐”,仿佛看到诗人匆匆往回赶的画面。那是一种深深地担心,甚怕自己的“吾庐”亦趋友人“旧业”之凄惨下场。至此,诗人的隐逸志趣,于刹那之间,被轻轻一个“回策”的小动作,给表现得淋漓尽致。
章法: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

帖子

69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8
贡献
165
金钱
263
发表于 2024-9-27 11: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26讲作业
芷兰28~夕阳余晖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赏析:
张子容是孟浩然的乡邻兼好友。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 多年后,孟浩然去寻张子容隐居之地,并写诗以记之。
首联“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首联扣题,直接点明友人隐居的地方。隐居周边景象,在白鹤山的半山腰,便可看见偎倚着巨大的青石岩畔,有一座简陋的房屋,此处即张子容的归隐所在。
颔联: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承接首联放眼在庭院内景象,庭院空落,土阶沉寂,山石横列,雨水漫洇,风物依旧,但已是人去室空,徒生喟叹。诗人详细描述眼前景观,似乎没有一字涉及到怀想,却无处不是当年的画面,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表达含蓄,奈人寻味。
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颈联从另一个侧面着笔,以松竹变化说明,时间推移,岁月如流,曾经苍劲有力的青松,也难以经受时间的侵蚀,日渐显得衰老;原本挺拔宁折不弯的苦竹,也无法承担风霜的肆虐,愈发变得稀疏,不再苍翠。颈联在颌联的基础上,继续对张子容旧居周围环境进行描写。“松老”和“竹疏”突出岁月无情,及人事的凋零,给人一种苍凉悲壮感,从而愈增内心对往事的怀念与不舍。
尾联”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七句转目睹友人旧居破败零落荒凉,不禁怀想起当年友朋相聚时候的欢乐情景,睹物伤情。良宵不重来,故人已远去。八句在故园看到物事人非残破景象,无奈只能返回属于我的家园了,水到渠成结束全篇。
布局总分分总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26讲作业
芷兰28~夕阳余晖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赏析:
张子容是孟浩然的乡邻兼好友。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 多年后,孟浩然去寻张子容隐居之地,并写诗以记之。
首联“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首联扣题,直接点明友人隐居的地方。隐居周边景象,在白鹤山的半山腰,便可看见偎倚着巨大的青石岩畔,有一座简陋的房屋,此处即张子容的归隐所在。
颔联: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承接首联放眼在庭院内景象,庭院空落,土阶沉寂,山石横列,雨水漫洇,风物依旧,但已是人去室空,徒生喟叹。诗人详细描述眼前景观,似乎没有一字涉及到怀想,却无处不是当年的画面,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诗人表达含蓄,奈人寻味。
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颈联从另一个侧面着笔,以松竹变化说明,时间推移,岁月如流,曾经苍劲有力的青松,也难以经受时间的侵蚀,日渐显得衰老;原本挺拔宁折不弯的苦竹,也无法承担风霜的肆虐,愈发变得稀疏,不再苍翠。颈联在颌联的基础上,继续对张子容旧居周围环境进行描写。“松老”和“竹疏”突出岁月无情,及人事的凋零,给人一种苍凉悲壮感,从而愈增内心对往事的怀念与不舍。
尾联”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七句转目睹友人旧居破败零落荒凉,不禁怀想起当年友朋相聚时候的欢乐情景,睹物伤情。良宵不重来,故人已远去。八句在故园看到物事人非残破景象,无奈只能返回属于我的家园了,水到渠成结束全篇。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293

帖子

71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19
贡献
1741
金钱
2938
发表于 2024-9-27 12: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凡川滢滢 于 2024-9-27 12:29 编辑

第二十六讲解析作业
                           文/ 凡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简析:题目是作者拜访一位住在白鹤岩名叫张子容隐士。
     
    首联: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首联从题目入手,写这位隐士居住的地方。白鹤是纯洁高贵的象征。青岩半山,隐居之清静。
      颔联: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颔联写居处的景色。一个空字和罢字用的贴切传神。说明阶庭无装饰,只有水在石上流动,有王维的清泉石上流的感觉。一种幽静的自然美。一个罢字体现归隐主题。以山水为伴,罢去世俗纷扰。
   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继续写景,用松和竹来赞扬隐士的像松竹一样虽然经受岁月洗涤,依旧保持原有的风格。
      尾联: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宕开一笔。写自己拜访的感受和受到启迪。七句转目睹友人旧居破败零落荒凉,不禁怀想起当年友朋相聚时候的欢乐情景,睹物伤情。良宵不重来,故人已远去。八句在故园看到物事人非残破景象,无奈只能返回属于我的家园了,水到渠成结束全篇。触景生情,坚定了归隐的决心,收束全篇。
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0

帖子

8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5
贡献
205
金钱
368
发表于 2024-9-27 16:4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芷兰13-快乐永远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整析: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是唐代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友人张子容的隐居之所的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感触以及自身的思乡之情。
1.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 首联点明地点,在白鹤岩的半山腰,有一位幽人(指隐士,这里指张子容)在此隐居。“白鹤”和“青岩”两个意象,一为动物,一为地理特征,勾勒出隐居之地的大致环境,给人一种清幽、高远的感觉。
2.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 颔联描写隐居之处的庭院和周边山林的景象。庭院里只有水和石头,显得空旷寂寥;山林沟壑中已经没有樵夫和渔人活动的踪迹,暗示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是一片宁静的隐居乐土。“空”字写出了庭院的清幽,没有世俗杂物的纷扰;“罢”字表明此地已不再有世俗生产活动的打扰。
3.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 颈联进一步描绘隐居之地的自然景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青松渐渐老去,风霜的侵袭使苦竹变得稀疏。这里通过“青松”和“苦竹”这两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暗示时光的流转和隐居生活的漫长。青松象征长寿和坚韧,老松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苦竹则给人一种清冷、高洁的感觉,疏竹更显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孤寂。
4.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 尾联中,诗人看到友人的隐居之所后,开始怀念自己的旧业(故乡的家园或曾经的生活),于是掉转马鞭(“回策”)返回自己的住所。这表明诗人在看到友人的隐居生活后,内心有所触动,可能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了新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或者对自己原本生活的一种眷恋。

这首诗既有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描绘与欣赏,也有自身对故乡或者旧有生活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诗歌在表现隐居之美的同时,也具有了一种淡淡的思乡与对往昔生活的眷恋的愁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4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111
金钱
156
发表于 2024-9-27 17: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芷兰17-云裳

张子容是孟浩然的乡邻,彼此园庐相近,二人有通家之好,平日里过从甚密。后来张才子先考取进士,而孟浩然因为干谒无门,只得灰心丧气地再次回到鹿门山,一边继续过着隐居生活,一边耐心地寻找入仕的机会。

孟浩然怀念张子容,一方面是因为身边少了一位知己,另一方面他还是对仕途有所期待。这首诗创作于张子容外出当官之后,表达出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诗首联介绍张子容隐居时的住所,“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白鹤山位于襄阳城南,张子容曾在那里隐居多年。诗人应该不止一次地去过白鹤山,也对那里的山水草木并不陌生。诗人这次前来,感觉青岩之畔的景物依旧,只是人去屋空。一想起昔日与好友相处的场面,不觉黯然神伤。
颔联继续描写那里的凄凉画面,“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老孟站在那熟悉的庭院外,只见空庭无人、野草丛生,低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土阶上也爬满了青苔,这里应该是很久无人收拾了。曾几何时,老孟来此看望友人时,对方正与乡邻交谈,林间还有樵夫伐木,水畔亦可寻觅到刚刚捕鱼归来的渔父。如今不仅林中无人伐木、山涧难见钓竿,而且尽显一片荒芜和杂乱的景象。作者虽未发出一声叹息,不过景语皆是情语,读者皆能体验老孟心中无言的感慨。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这一联音情顿挫、抒写自然,描绘出远处的景物,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青松苍劲挺拔、不惧严寒,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纵使根深六尺,也显得衰老了。而那些宁折不屈的竹子由于不断地被风霜雨雪侵袭,也显得稀疏和凄苦。一个“苦”字,融入了诗人的一腔悲情,竹子无所谓苦乐,只是诗人感觉内心悲苦,才会移情于物,从而委婉地道出诗人对沧桑岁月的感怀,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
“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亲眼目睹了张子容旧居破败不堪的场景,可是自己即使在此苦苦等候,也不可能寻觅到朋友的身影,更不会回到往日时光,不如扬鞭催马,返回自己的草庐。言语之间透出一份悲戚之意,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
孟浩然这首诗的题目中虽然有一个“寻”字,不过诗人其实并未详细地描述寻找过程,而是围绕朋友隐居之所进行描写,并融入了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更体现出作者对仕途失意、人生缺憾的无奈之情。
全篇以写景为主来,情景交融。本篇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5

帖子

19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8
贡献
443
金钱
806
发表于 2024-9-27 17: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26讲作业

芷兰11~金城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解析:
“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开篇介绍张子容隐居时的住所,白鹤山位于襄阳城南,张子容曾在那里隐居多年。诗人应该不止一次地去过白鹤山,也对那里的山水草木并不陌生。诗人这次前来,感觉青岩之畔的景物依旧,只是人去楼空。老孟一想起他与好友曾在一起读书、交谈的场面,又不知张子容何时回归,自己又不能步其后尘,便觉得伤感不已。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颔联继续向读者展现那里的凄凉画面,老孟站在那熟悉的庭院外,只见空庭无人、野草丛生,低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土阶上也爬满了青苔,这里应该是很久无人收拾了。

曾几何时,老孟来此看望友人时,对方正与乡邻交谈,林间还有樵夫伐木,水畔亦可寻觅到刚刚捕鱼归来的渔父。如今不仅林中无人伐木、山涧难见钓竿,而且尽显一片荒芜和杂乱的景象。作者虽未发出一声叹息,不过景语皆是情语,读者皆能体验老孟心中无言的感慨。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这一联音情顿挫、抒写自然,描绘出远处的景物,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青松苍劲挺拔、不惧严寒,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纵使根深六尺、干纵三寻,也会出现虫洞和脱皮的现象。

而那些宁折不屈的竹子由于不断地被风霜雨雪侵袭,也显得稀疏和凄苦。一个“苦”字,融入了诗人的一腔悲情,竹子无所谓苦乐,只是诗人感觉内心悲苦,才会移情于物,从而委婉地道出诗人对沧桑岁月的感怀,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


“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亲眼目睹了张子容旧居破败不堪的场景,可是自己即使在此苦苦等候,也不可能寻觅到朋友的身影,更不会回到往日时光,不如扬鞭催马,返回自己的草庐。言语之间透出一份悲戚之意,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

孟浩然这首诗的题目中虽然有一个“寻”字,不过诗人其实并未详细地描述寻找过程,而是围绕朋友隐居之所进行描写,并融入了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更体现出作者对仕途失意、人生缺憾的无奈之情。

其实名利终究是一场空幻,友情则是值得珍惜的财富。遇到困境只要多一份坦荡,烦恼就会像身旁的清风一掠而过,而不至于牵肠挂肚,耿耿于怀,更能享受当下的快乐和美好!

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534

帖子

5667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06
贡献
1276
金钱
2215
发表于 2024-9-28 15: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6讲作业
令狐剑侠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译文:
白鹤在青山的岩石上停留,有一位幽居的人隐居在这里。
台阶前的庭院空无一人,水潭中的石头静静守候。山林和峡谷里的樵夫和渔民都已停工休息。
岁月使得青松树变老了,风霜使得竹林稀疏苍凉。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怀念起过去的事业,决定回返我的小屋。 
解析:
      这是孟浩然的《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一诗,通过描写寻找隐士张子容的过程,表达了孤独思考、追求宁静的主题。整首诗采用了古文辞,以景物描写为主,展现了山水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
       首联“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描述了诗人来到白鹤岩山的半山腰,寻找张子容隐居的情景。白鹤、青岩、幽人、隐居,这些词语都构建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
       颔联提到“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诗人在寻找过程中发现了静谧的庭院、幽静的水石、不再砍伐和捕鱼的山林,这些都暗示着张子容的隐居之处是一个与世隔绝、安宁祥和的环境。
       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表达了时间的推移,青松渐渐变老,竹林稀疏,这些景物的变化也暗示了隐士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的影响仍然存在。
       尾联“覩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表达了诗人寻找隐士的初衷,他是出于对隐士的景仰和怀念之情,希望能够找到他,重温旧时的友情和思考人生的理想。回吾庐,也可理解为回归自己的内心,追求精神的宁静和深思熟虑。
       整首诗以寻找隐士为线索,通过描写山水景色、自然环境以及内心感受,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恬静而富有哲理的世界,强调了人们对于内心宁静和追求精神富足的向往。这首诗可以被标签为“抒情”和“咏物”。
       布局上是总分分总。 在意象的叠映方面,首联和颔联是现在看到的景物。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关联到过去。尾联是对将来的期望。所以这首诗在意象上将现在,过去和未来叠映在一起。作者通过描写山水景色,寻求隐士,联想过去,期盼未来,巧妙地意象叠加,表达了自己向往休闲生活和对内心宁静和追求精神富足的向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9

帖子

40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7
贡献
96
金钱
153
发表于 2024-9-28 17: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芷兰31—风起的地方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简译:白鹤山在襄阳城南,在青岩的中间曾有名士张子容在此隐居。现在那里庭阶空寂,只有积水与石头是如此的寂寞,山林沟壑已经没有了渔夫和樵夫的踪影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青松也已老去,经历风霜苦竹也变得稀疏。看到这样的境况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故居,于是马上打马回到自己的家里。
简析:这首诗首联点明地点白鹤山,幽人为作者所向往的隐居生活。颔联与颈联描写了幽人隐居之处今日的景物,有物是人非之感,尾联写诗人看到了幽人隐居之所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对原来的生活或者说以前所厌弃的仕途有了新的认知呢。
全篇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章法布局为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54
金钱
238
发表于 2024-9-28 2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芷兰-若筠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白鹤在半山腰的青岩上,幽人,指隐居的友人,这里指张子容,有隐居,他的居所,诗人去幽人的隐居的地方。起句居住地点和白鹤。有鹤代表脱俗的高人隐居环境。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颔联景介绍周围环境入情,从眼前近处阶庭的石板到水流,远处的林壑,以及这种环境下见不到樵夫和钓鱼之人了,说明这里没有人了,用空和罢来说明。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颈联用岁月和风霜来写时间推移,园子现在没人居住了,青松也老了,苦竹经历风霜也渐疏了,诗人内心的一种感慨,联系到自己,作者跟他们差不多吧。用老和疏来衬作者自己的心情。借用松老,竹疏来表意。松竹形容高雅之人。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尾联反手写当看到这里的情形,见景生情我怀念起作者的老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啊,扶着手杖,回头,作者要回去,返回家。
全篇以风景延展,烘托诗人自己的情怀不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5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4
贡献
139
金钱
218
发表于 2024-9-30 0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第二十六讲芷兰组作业
芷兰02-云飞扬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浅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幽静的生活场景。开篇“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白鹤作为纯洁、高贵的象征,与青石相映,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清澈的泉水、古老的石阶和静谧的林间小道,展现了隐士居所的宁静与美好。同时,“罢樵渔”暗示了一种放弃尘世纷扰,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则透露出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青松与疏竹在岁月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姿态,虽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却仍旧保持着生机,这也反映出隐士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生命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最后,“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眷恋,以及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向往。这里的“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归属感和自在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隐士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种简单却又充满诗意生活的深切向往。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10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5
贡献
244
金钱
390
发表于 2024-10-1 07: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体成员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芷兰10一安然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析:张子容为孟浩然乡邻兼好友,多年后去白鹤岩访友。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在白鹤岩半,有隐居的幽人。
点明地点事件
阶庭空水岩,林壑罢樵渔。
庭院空落,阶土横列,水烟漫洇,风物依旧。可人去室空。近景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青松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已老,苦竹承受不起风霜而疏。
从大的自然背景描。也是人生的起落。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收束前三联,绾合把前面的零事收一起,目睹空幽居,怀旧返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7

帖子

43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51
贡献
1078
金钱
1639
发表于 2024-10-1 18: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赏析:张子容是孟浩然的乡邻兼好友。据元朝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记载:“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倡答颇多。” 多年后,孟浩然去寻张子容隐居之地,并写诗以记之。

开篇介绍张子容隐居时的住所,“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白鹤山位于襄阳城南,张子容曾在那里隐居多年。诗人应该不止一次地去过白鹤山,也对那里的山水草木并不陌生。诗人这次前来,感觉青岩之畔的景物依旧,只是人去楼空。老孟一想起他与好友曾在一起读书、交谈的场面,又不知张子容何时回归,自己又不能步其后尘,便觉得伤感不已。

颔联继续向读者展现那里的凄凉画面,“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老孟站在那熟悉的庭院外,只见空庭无人、野草丛生,低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土阶上也爬满了青苔,这里应该是很久无人收拾了。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这一联音情顿挫、抒写自然,描绘出远处的景物,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青松苍劲挺拔、不惧严寒,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纵使根深六尺、干纵三寻,也会出现虫洞和脱皮的现象。(竹,读作入声)

而那些宁折不屈的竹子由于不断地被风霜雨雪侵袭,也显得稀疏和凄苦。一个“苦”字,融入了诗人的一腔悲情,竹子无所谓苦乐,只是诗人感觉内心悲苦,才会移情于物,从而委婉地道出诗人对沧桑岁月的感怀,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

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亲眼目睹了张子容旧居破败不堪的场景,可是自己即使在此苦苦等候,也不可能寻觅到朋友的身影,更不会回到往日时光,不如扬鞭催马,返回自己的草庐。言语之间透出一份悲戚之意,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

布局:总分分总
下字:空,罢,老,疏,怀,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4

帖子

3282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联三、绝四、曲二、律三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6
贡献
820
金钱
1236
发表于 2024-10-3 06: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十六讲作业
芷兰组26-赏梅人

赏析以下孟浩然这首诗——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浅析:
孟浩然终身布衣,张子容早年和孟同在襄阳隐居,后来考中进士,做了浙江东部晋陵、乐城的县尉,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具有天壤之别。
这首诗是老孟心血来潮,寻访张子容隐居之所,看到的破败境况的描述,主要是自己的心情不好。
  首联“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白鹤作为纯洁、高贵的象征,与青石相映,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字“隐”,寓意着诗人对隐逸生活恬然自得的感受。
    颌联“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破败的院落外空有奇石、清泉,人迹罕至;因为林壑太深,打鱼、砍柴的都很少光顾。同时,而“空”、“罢”二字是诗人通过对美好环境的极度赞赏再到“空”的“只见”和“罢”的“不见”之反差对比,表达了一种怜惜人去楼空的失落情感。这就是赞美到嗟叹的情感跌宕。这手笔实在高明!
  颈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由于时间流逝苍翠欲滴的青松都衰弱老去,风霜把挺拔茂密的竹林都扫荡得稀疏凋蔽。通过自然界物像的盛衰变化,溢出对自然规律变化的无奈,从而暗示自己和友人的际遇之波折,酝酿悲情。
  尾联“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表达了诗人对面前景象的不堪忍睹,触发作者对过去惬意对酒吟诗生活的追思,所以,不敢逗留,怕自己泪腺崩溃,即匆忙策马掉头返回自己的草庐,这里的“庐”指的是简陋的住所。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隐士幽静生活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人去景衰生机黯然的反差对比,触动诗人对过去人生经历的感慨追思。也是诗人对友人张子容旧居的怜爱疼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貌似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山林合二为一的精神追求。
  也是强烈叠映了过去和现在、盛景和衰败,给人跌宕起伏的画面感。
全诗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1

帖子

22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3
贡献
544
金钱
831
发表于 2024-10-3 1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怡荣斋主123 于 2024-10-3 11:06 编辑

沧浪五律研修班第廿六讲作业
芷兰03-怡荣斋主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白鹤岩,地名,离孟浩然居所很近。张子容,作者同乡好友。隐居,张子容当时与作者一起隐居,张隐居的地方在白鹤岩。后来张子容罢隐入仕,作者去张子容的旧居寻访,见人去室空,满目萧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半通畔,白鹤山的青岩畔曾是幽人的隐居地方。幽人,指隐居之人,这里指张子容。有隐居,有他的隐居之所。起句交待地点,睹物思人。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颔联进一步描写周围环境,从眼前近处阶庭的石板到水流,远处的林壑,写人去屋空的残破景象以及不复再见往日张隐居时的渔樵身影,用空和罢来说明,感叹往事如烟,斯人已去的伤感。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颈联用岁月和风霜来写时间,园子久久没人居住了,青松也在岁月中逐惭老去,苦竹也经历风霜颓败萧疏了。叹幽人此去已久,诗人内心的充满感慨,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用老和疏来衬托自己的心情,含蓄而深沉。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尾联反手写当看到这里的一片萧杀破败的情形,急匆匆扶策而返,内心那种苍凉悲切的情感,被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含义深远,令人动容。
全篇以刻画张子容隐居时的故居破败风景来衬托诗人的内心复杂感情,表达自然,情景交融,不着痕迹,含蓄隽永,堪称以景结情的典范,值得学习!本篇章法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0

帖子

32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68
贡献
758
金钱
1234
发表于 2024-10-4 21: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珍珠26讲作业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简析:白鹤青岩畔,幽人有隐居。
开篇介绍张子容隐居时的住所。
白鹤山位于襄阳城南,张子容曾在那里隐居多年。诗人应该不止一次地去过白鹤山,也对那里的山水草木并不陌生。诗人这次前来,感觉青岩之畔的景物依旧,只是人去楼空。作者一想起他与好友曾在一起读书、交谈的场面,又不知张子容何时回归,自己又不能步其后尘,便觉得伤感不已。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作者站在那熟悉的庭院外,只见空庭无人、野草丛生,低洼的地方积满了雨水,土阶上也爬满了青苔,这里不知道多么无人收拾了。回忆当时,来此看望友人时,对方正与乡邻交谈,林间还有樵夫伐木,水畔亦可寻觅到刚刚捕鱼归来的渔父。如今不仅林中无人伐木、山涧难见钓竿,而且尽显一片荒芜和杂乱的景象。作者虽未发出一声叹息,不过景语皆是情语,读者皆能体验作者心中无言的感慨。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这一联音情顿挫、抒写自然,描绘出远处的景物,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写法。青松苍劲挺拔、不惧严寒,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纵使根深六尺、干纵三寻,也会出现虫洞和脱皮的现象。而那些宁折不屈的竹子由于。不断地被风霜雨雪侵袭,也显得稀疏和凄苦。一个“苦”字,融入了诗人的一腔悲情,竹子无所谓苦乐,只是诗人感觉内心悲苦,才会移情于物,从而委婉地道出诗人对沧桑岁月的感怀,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
睹兹怀旧业,携策返吾庐。
最后两句是说,诗人亲眼目睹了张子容旧居破败不堪的场景,可是自己即使在此苦苦等候,也不可能寻觅到朋友的身影,更不会回到往日时光,不如扬鞭催马,返回自己的草庐。言语之间透出一份悲戚之意,也委婉地道出诗人对友人的强烈思念。

孟浩然这首诗的题目中虽然有一个“寻”字,不过诗人其实并未详细地描述寻找过程,而是围绕朋友隐居之所进行描写,并融入了作者对过往美好的回忆、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更体现出作者对仕途失意、人生缺憾的无奈之情。本文中心思想是豁达的。刻的体会到名利终究是一场空幻,友情则是值得珍惜的财富。


通篇从怀旧到感时,到触动自己的内心,感情是低沉的,但却不失真挚。在写景时几个清凄色彩的字眼“空”、“罢”、“老”、“疏”的运用,更使诗透露出一种苍凉之感,显示了诗人描绘氛围、创造意境、展示特定环境中人物情绪的艺术功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1

帖子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7
贡献
238
金钱
365
发表于 2024-10-8 07: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体成员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唐·孟浩然 押鱼韵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①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②。
睹兹怀旧业,回③策返吾庐。

笨小孩解析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首联直接点题。半山腰处林木掩映的白鹤岩。有张子容这个幽人在此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颔联写隐居处整体印象。阶庭空寂只能听见流水流过石间的声音。林密壑深渔樵都不见过来。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颈联进一步写隐居处房舍四周景物。周围的青松经过岁月的摧残也呈现出老态。苦竹经过长时间的风霜叶稀枝疏。一片衰败之色。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尾联荡开一笔,由友人隐居处长时间无人居住的破败,想到了自己的隐居处是不是也因为自己长时间不在而变得破败不堪。于是作者拄着拐杖向自己隐居处走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