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15

武夷精舍~步韵萧兄

[复制链接]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7-27 14:2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阳陋室聚名贤,朱学流芳旭日边。
闽越古来多杰俊,满园桃李更无前。
萧兄原玉
竹篱茅舍访先贤,书院新成九曲边。
画卷推开千百载,一朝相聚在屏前。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4:2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1130~1200)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朱熹在宋明理学家中最重视知识训练,并把知识的培养与首先的修炼结合起来,这些思想为明中叶以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资源。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朱学思想体系中,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还吸取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定于理论思维色彩。  朱子之学在宋元之际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17世纪欧洲人开始注意朱学,18世纪初有人翻译了朱熹的某些作品,可见,朱子之学的研究已超越了国界,朱学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弘扬朱子文化而努力!

点评

呵呵!八闽诗友义不容辞!只能从细节做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7 14: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4:2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揄 发表于 2015-7-27 14:24
为弘扬朱子文化而努力!

呵呵!八闽诗友义不容辞!只能从细节做起!

点评

是的,大家一起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7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凌云仙 发表于 2015-7-27 14:27
呵呵!八闽诗友义不容辞!只能从细节做起!

是的,大家一起做。

点评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只有积聚八闽学子人心齐泰山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7 14: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1401
贡献
16822
金钱
18907

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7-27 14:3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萧揄 发表于 2015-7-27 14:31
是的,大家一起做。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只有积聚八闽学子人心齐泰山移!

点评

闽学,又称“朱学”、“朱子学”、“考亭学派”等,是由南宋朱熹创建的理学学派。   从南宋开始,理学进入其成熟阶段,出现了主流学派。其中由北宋二程兄弟开创,由两宋之际杨时积极传播,由南宋朱熹进一步发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7 14:43
闽学,家乡版的经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7 14: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凌云仙 发表于 2015-7-27 14:37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只有积聚八闽学子人心齐泰山移!

闽学,家乡版的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萧揄 于 2015-7-27 14:56 编辑
凌云仙 发表于 2015-7-27 14:37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只有积聚八闽学子人心齐泰山移!


闽学,又称“朱学”、“朱子学”、“考亭学派”等,是由南宋朱熹创建的理学学派。

  从南宋开始,理学进入其成熟阶段,出现了主流学派。其中由北宋二程兄弟开创,由两宋之际杨时积极传播,由南宋朱熹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理学”一派,取得了完备的形态。

  朱熹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于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成长于建州建瓯(今属福建),成家于崇安五夫里(今属武夷山市),立业于建阳考亭(南平市建阳区),故人们又常称其学为“闽学”或“考亭学派”。朱熹幼承家学,其父朱松是杨时弟子罗从彦的门人。少时又师从属洛学一派的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从二十四岁起,他受学于罗从彦门人延平李侗,真正开始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期的刻苦研究,终于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家、经学家。其学问渊博,于学无所不窥,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了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朱熹一生著述极丰,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丰的儒家学者之一,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朱熹“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这并非溢美之虚语。朱熹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是在福建讲学。晚年由于卷入当时朝廷的政治斗争,其学被定为“伪学”,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就开始日渐上升。从南宋末起,朱熹的思想学说逐渐被封建政府所重视并接受,成为官方正统学派,一直持续到清末。朱熹其人也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十哲之一”,其实际影响在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家中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参见本书“朱熹”条)

  朱熹一生重视讲学,他到处建精舍、创书院,广收门徒,培养了大量弟子。仅在其《文
集》中与朱熹有书信往来的门人就多达二百多人;在《朱子语类》中,所列出的记语录者也有九十多家。朱熹去世之时,虽然官方禁止举行葬礼,但为其送葬者还是逾千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朱熹的弟子。所以可以说,以朱熹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很有力量及影响的学派。朱熹生前著书,也往往组织弟子一起参与写作或编定,如《宋史·道学传·蔡元定传》载:“熹疏释《四书》,及为《易》、《诗传》、《通鉴纲目》,皆与元定往复参订。《启蒙》一书,则属元定起稿。”又载“熹晚欲著《书传》,未及为,遂以属(蔡)沈。”又其《仪礼经传通解》,也是与弟子黄斡等人共同撰写的,一直到临死前尚未完稿,还嘱黄斡等继续完成书稿。不过,朱熹门人虽多,真正能传其学者并不多,蔡元定、蔡沈、黄斡、陈淳等少数几个学生,是属于学术上造诣颇精者,也难望其老师之项背。朱熹弟子及再传或私淑弟子中,颇有一些在政治上得势者,这对闽学的传播及取得官方之认同是很有力的,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理宗时期的显宦真德秀与魏了翁,他们对确立“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有很大的功劳(参见本书“真德秀”、“魏了翁”条)。元朝以降,程朱理学意识形态化而成为官方之学,尽管一些不仕学者私奉其学,但其学派意义已基本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时:(1053-1135)生于南剑州(今南平)北宋学者。1093年到洛阳拜程颐为师,留下“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 杨时在高宗时为工部侍朗,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晚年隐居龟山(今将乐),人称龟山先生。绍兴5年(1135年)卒于将乐,终年83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从彦:(1072-1135)北宋学者,系南平东坑罗源村人,他拜学于杨时,毕生致力于理学研究,在南平筑室于山中,绝意仕进,体验天地万物之理,常聚于九峰山育德泉讲道。 绍兴2年罗从彦61岁经朝廷特科授予广东惠州博罗主簿,64岁卒于武平县学,数年后由门人李侗为归南平罗源村里,世人称豫章先生。他的代表作有《遵尧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侗:(1093-1163)南宋学者,南平炉下乡樟林村人,学者称延平先生,拜学于罗从彦,他的祖父和父亲皆以儒学起家。李侗24岁从学于罗从彦,一心追求儒学真谛,数年后尽得罗氏所传,后屏居山田,结茅水竹间,谢绝世故,一生不为官。隆兴元年(1163)年应福唐守汪应辰之邀,赴福唐讲学,不幸病逝于府治之馆。时年71岁,后归葬于炉下瓦口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别称紫阳先生。祖籍徽州婺源,朱熹生于南建州尤溪县城毓秀峰下,以闽籍登绍兴十八年进士,任同安主簿。朱熹之父朱松乃李侗学友,绍兴23年他从同安徒步到南平,遵父志投学于李侗门下,尽学得李侗真传。而后成为世人敬仰的大师。庆元六年(1200)朱熹71岁病逝,被追封为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其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诗集传》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四贤祠》诗(明)徐即

闽海山川此上游,千年学脉四贤留。南来吾道传心印,虚过一生愧汗流。

未发直教看气象,大成还拟接尼邱。夜深坐看寒潭月,剑气依然贯斗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位大儒,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其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学四贤中,杨、罗、李均为南剑州(南平)人氏,故早在南宋时,就已被尊称为“南剑三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1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922
贡献
38804
金钱
43580

热心奉献奖章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7-27 14: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学术传承上,“南剑三先生”是递相授受的师徒关系。他们先后致力于二程洛学的阐发和传播,为其后继者朱熹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奠定了基础和铺平了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