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版主
精华1
注册时间2022-7-7
威望690
金钱4765
贡献3244
版主
百家论坛版主
  
威望- 690 点
贡献- 3244 次
金钱- 4765 枚
|
本帖最后由 学鸣声韵 于 2024-9-14 20:48 编辑
与“李作家”提几个疑问
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就是有位李姓作家对毛主席的名作《沁园春·雪》进行了评论。这位作家把毛主席的词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进行了比较,引发了不少争议。说实话,我虽然不是什么文学专家,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忍不住想说两句。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事情的起因是这位李姓作家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不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他列举了几个方面的理由,包括创作背景、情感表达、时代背景等。网友们炸锅了。
说起来这两首词确实都是千古名篇。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1075年,当时他正在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当知府。那年密州遭遇了严重的蝗灾和旱灾,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苏轼二话不说,直接开仓放粮,还把自己的家产都卖了来救济百姓。后来雨水终于来了,灾情得到了缓解,苏轼心情大好,于是出去打猎,回来后写下了这首词。
再说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可是1936年的作品。当时红军刚刚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到达陕北。2月份,毛主席率部队渡过黄河东征,在清涧县的一个高地上看到了漫天飞雪,心中激荡,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首词到底能不能比?怎么比?
咱们得承认,这两首词的创作背景确实不太一样。苏轼的词更多是表达对百姓灾后重生的喜悦,而毛主席的词则体现了一种胸怀天下的宏大抱负。你说,一个是为一方百姓操心,一个是为全国人民谋福祉,这怎么比?
再说说时代背景吧。苏轼生活在宋朝,是个封建王朝的文人官员。他能为一方百姓谋福利,已经算是个好官了。但他还是在为封建王朝服务。而毛主席呢?他可是在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要改天换地、扭转乾坤啊!这能一样吗?
还有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两首词相距800年,用什么标准来比较呢?是用宋代的标准,还是用现代的标准?要是让苏轼写现代诗,他肯定比不上现代诗人啊。这就好比让鲁班爷爷和现代建筑师比盖摩天大楼,这不是为难人嘛!
说实话,我觉得这种比较本身就有点儿没意思。毛主席的才华可不是盖的。1945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时候,还给柳亚子先生赠了一首词。柳亚子可是当时的文学大师,看了毛主席的词都赞不绝口。他在和词中说"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能解骚。"意思是说,就连苏轼和辛弃疾这样的大诗人,在气魄上也比不上毛主席。连蒋介石和陈布雷这些人都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才华和抱负。
说到这儿,我就想起一件事。前几年,我去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参观,导游说起毛主席的诗词造诣,那个自豪劲儿简直了。她说,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词不仅文采斐然,更是充满了革命激情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你想咱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像毛主席这样的人物可不多见。他不仅是诗人,还是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的缔造者。更厉害的是,他敢于跟十多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联军叫板,还打赢了!这样的人物,放眼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连美国总统都对他敬佩有加呢!
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轼的才华。他可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要跟毛主席比,无论是在用典、修辞、意境、胸襟还是情感方面,恐怕都有点儿相形见绌。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个段子。有人说,如果让苏轼和毛主席打篮球,苏轼肯定输。但如果让他们俩比赛写宋词,那可就难说了。这个段子虽然有点儿搞笑,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不同时代的人物,有时候真的很难进行简单的比较。
其实吧,我觉得与其纠结于谁的诗词更厉害,不如我们好好欣赏这两位伟人留下的文化瑰宝。无论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去学习。
我想说的是,咱们现在写这样的文章,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引发争议?还是为了增进理解?我觉得,我们应该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历史、看待文化。无论是苏轼还是毛主席,他们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感恩他们,学习他们,而不是把他们放在天平上非要分出个高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