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精华1001
注册时间2015-3-25
威望9782
金钱63246
贡献46792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威望- 9782 点
贡献- 46792 次
金钱- 63246 枚
  
|
发表于 2024-9-30 21: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组~大浪淘沙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简析】
首先是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有许多诗人与僧人也都关系相好,诗人也多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扣题,同时也着意描写了寺院的大致结构。可以相象,习禅的静与空林的静,内外呼应,这里是一处多么寂静的禅修之处哦!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具像描写寺院周边的境像,一远一近,景物交叠,气象森旷然,伟奇大观,层次感强烈。首联两句描绘高僧禅房位置,颔联两句描写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而第三联颈联……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由颔联的景物描写,递进到气象景观的描写,可谓是用笔层出不穷。可以想象,雨过天睛,夕阳徐下,天宇方沐,山峦清静,晚晖夕岚,相映成趣。山影静静,阴幽空灵,气色天成,清爽怡人。景色的客观用笔,其实是景中有人,景象衬托的是人的境界。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总结。实则在赞美义公。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这样有着佛眼般清静的境界,义公当是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吧!“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以莲花之洁化禅心不染,自然又恰到好处!
纵观此诗,主写一个“静”,文笔淡雅,意境清远。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这首诗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它既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笔法上写景写物写气象,层层落笔递进,景不断意致雅,词彩秀丽,明朗轻快,充分体现出了孟浩然诗歌艺术的独自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