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9|回复: 24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10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843
贡献
192370
金钱
19917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10 13: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一下,交论坛留底。适当的时候,我们语音解读一下。



作业截止时间,2024.9月16日晚上八点。



0

主题

88

帖子

8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2
贡献
200
金钱
318
发表于 2024-9-10 20: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09-一池清凉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下,交论坛留底。适当的时候,我们语音解读一下。

解析:从题目看是一首题赠诗,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这首诗作于731年,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大禹寺。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首联是一个总领句子,从义公日常的生活参禅的地方是,其结构是依空林的。说明环境清幽雅静,是个习禅的好地方。是一个状语拆分式流水句。
空林用典。空林拼音:kōng lín,(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一作众)壑深。
颔联从禅房外的的一座孤峰峭拔挺立独秀,一个秀字,阶前是山谷纵横幽深,一个深字,体现出义公习禅的环境是那样的孤寂清幽,紧扣首联次句空林而来的。户外对阶前,一峰对群壑,秀对深,对的非常工稳。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颈联继续写大禹寺的景,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空翠:指绿叶。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尾联宕开一笔收结,看莲花出于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我们应有这一尘不染的心境。看取:看。取,作助词,无义。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09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雅风文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778
贡献
47690
金钱
717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9-10 2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32-青山笑看人生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答、解析如下:
布局:总分分总。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此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
     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
    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
      尾联点明义公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诗人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
      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

注释
义公:指诗中提到的唐代高僧。
习禅寂:习惯于禅房的寂静。
结宇:造房子。
空翠:树木的阴影。
莲花:指《莲花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6

帖子

2193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5
贡献
601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4-9-10 2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19-皓月
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一下,交论坛留底。适当的时候,我们语音解读一下。

皓月试析:《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此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义公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诗人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
章法:总分分总
空林是典故,‌“‌空林”‌通常指的是‌渺无人迹的树林‌或‌木叶落尽的树林‌。例如,晋代‌张协的《杂诗》中提到“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唐代‌孟浩然的《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中也有“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的描述。此外,唐代‌章八元的《新安江行》中提到“古戍悬鱼网,空林露鸟巢”,这里的“空林”指的是木叶落尽的树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

帖子

23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6
贡献
601
金钱
861
发表于 2024-9-10 22: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竹郎组-炳坤

从题目看是替赞诗类,从诗的内容看叶是山水诗。题目点清人物地点。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首句总领交代事情,次句说义公习禅的环境,空寂的山林是禅房的背景。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意在表述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秀丽高耸,阶前神壑叠磊,人于其中,仰瞻高峰,注目群壑,神往物外,断绝尘想的意绪。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夕阳西下,云散雨霁,山峦清净 秀峦辉映,心境空灵,清爽怡人。明为赞景,实为赞义公脱离尘世,超然物外的胸襟和情怀。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这句引用佛教典故赞美义公禅师心静明台纤尘不染的品性慧根。点破前边景的妙用。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5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15
金钱
198
发表于 2024-9-11 08: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朱 于 2024-9-11 08:58 编辑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朗05-珍朱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翻译:
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镜。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其品行高洁如莲花般一尘不染,表达了作者对义公纯洁心镜的感叹与赞美。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15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1
贡献
360
金钱
616
发表于 2024-9-11 1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08-曦春

解析作业: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十九年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2,解析
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禅处”一作,“禅寂”。“禅寂”用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所谓“一心禅寂,摄诸乱恶”(《维摩诘经》)。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首联是总领句,描写禅房的幽寂。起句看似平淡,但诗人以“习禅”和“空林”相对应,便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也为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铺垫。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着意表现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这里“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从位置上来说,义公禅房俯视群壑,遥对远峰,足见其高;而阶前群壑起伏,连绵纵横,又见禅房之深。这二句诗,景物交叠,气象森闳,雄奇壮观,层次感十分强烈。前两联描绘高僧禅房位置、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通过环境的清雅脱俗、悠远深邃衬托出义公清高的志趣。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当雨过天睛之际,夕阳徐下时分,天宇方沐,山峦清静,晚霞夕岚,相映绚烂。翠绿的山影静静地投印在庭院中,阴幽空灵,清爽怡人。这二句从动的方面描写禅院清净爽洁,与前两句从静的方面描写禅院的幽寂高深相结合。虽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人。这时,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人立其间,更见出风姿情采。这一联,诗人抓住一了雨后高僧隐居环境的特点,进一步由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无一字赞美高僧却字字饱含尊敬和赞美之情,明是写景实是赞人;明是赞景实是赞人。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有佛眼般清静的境界,方知他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末尾二句,巧妙地点破了写景的用意。
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孟浩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3,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14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2
贡献
326
金钱
604
发表于 2024-9-11 10: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组11蓟水渔翁
解析
五律诗《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将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义公诵读《莲花经》,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同时也写出了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作为一首山水诗,诗人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写出了一帧诗意浓厚的山林晚晴图。空林一屋,远峰近壑,晚霞披洒,空翠迷蒙,自然幽雅,风光闲适,别有一种生意,引人入胜,诗作至今仍为精品。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禅寂”用佛家语,佛教徒坐禅入定,思惟寂静,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描写禅房的幽寂。起句看似平淡,但诗人以“习禅”和“空林”相对应,便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也为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作了有力的铺垫。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着意表现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这里“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从位置上来说,义公禅房俯视群壑,遥对远峰,足见其高;而阶前群壑起伏,连绵纵横,又见禅房之深。这二句诗,景物交叠,气象森闳,雄奇壮观,层次感十分强烈。前两联描绘高僧禅房位置、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通过环境的清雅脱俗、悠远深邃衬托出义公清高的志趣。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当雨过天睛之际,夕阳徐下时分,天宇方沐,山峦清静,晚霞夕岚,相映绚烂。翠绿的山影静静地投印在庭院中,阴幽空灵,清爽怡人。这二句从动的方面描写禅院清净爽洁,与前两句从静的方面描写禅院的幽寂高深相结合。虽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人。这时,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人立其间,更见出风姿情采。这一联,诗人抓住一了雨后高僧隐居环境的特点,进一步由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无一字赞美高僧却字字饱含尊敬和赞美之情,明是写景实是赞人;明是赞景实是赞人。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有佛眼般清静的境界,方知他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莲花”因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而“不染心”,活用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这末尾二句,巧妙地点破了写景的用意。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此诗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分表现孟浩然诗歌艺术特点的代表作品之一。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春华秋实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362
贡献
16470
金钱
20192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11 1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次作业
郎组-16 槛外客

解析作业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解析:
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孟浩然漫游吴越时,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描绘了一位名为义公的高僧修禅之地,环境幽静,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对仗工整,前句描写独特的山景,秀美无比。后句则表现了寺庙前崎岖不平的自然地形。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晚霞与细雨交织的景象,给人以清凉之感。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则是借莲花之净表达出禅者的高洁品格以及对内心清净无染的追求。这两句寓意深远,引人深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禅者精神境界的抒写,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宗教生活理念。
整诗结构为总分分总。首联总起,义公禅房之幽静。颔联户外,颈联庭院内;最后推进一层作结。

在网上查到韵译文,不错,复制如下:
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33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6
贡献
945
金钱
1264
发表于 2024-9-11 13: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22-竹影拂尘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解析: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二、注释
⑴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⑵处:一作“寂”。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
⑶结构:建舍。构,这里指禅房。一作“宇”。空林:空寂的山林。
⑷群:一作“众”。壑(hè):沟壑。
⑸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⑺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⑻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三、译文
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禅房外,孤峰耸立;台阶前,沟水清浅。
久雨初停,夕阳返照,绿树的阴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看到池中的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四、赏析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抒写了义公超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前两联描绘出禅房周围寂静、淡雅的环境,烘托了义公的潜心修禅、清心寡欲;颈联写天气变化时禅房的别样景观;尾联点明其品行高洁如莲花一尘不染,表达了诗人对义公纯洁心境的感叹与赞美。全诗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笔致疏淡,意境清远,淡人心魄,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
诗人通过本诗深情高赞了义公和尚的清净梵行,也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首联描写禅房建在人迹罕至的山林,自然逸出“深林人不知”(王维)的空寂。复以“户外一峰秀”与“阶前众壑深”的远近交叠,尽显此处之气象清宏,山景雄秀。而“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进一步将对山院清幽的描写推向极致。日暮时,骤雨初歇,禅院静寂,四周林木滴雨未尽,远处空翠的山影静静的投映院中,阴幽空灵,清新醉人。
这样的幽寂清净之景,也正是禅师空明道心的体现。正如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所言,义公和尚的禅心如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纤尘不粘。全诗由景清写到心净,构思巧妙,意境高远,动人心神。
五、结构布局
总体结构为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53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3
贡献
1189
金钱
2081
发表于 2024-9-11 17: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郎江南
首联:义公为了“习禅寂”,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依空林”点出禅房的背景。
颔联:禅房的前面是高雅深邃的山景。开门正望见一座挺拔秀美的山峰,台阶前便与一片深深的山谷相连。
颈联:夕阳徐下时分,几缕未尽的雨丝拂来,一派空翠的水气飘落,禅房庭上,和润阴凉。
雨足:雨脚。
中二联写禅房前的景色,侧面写出了义公的高超眼界和绝俗襟怀。赞景以赞人。
尾联:义公具有佛眼般清净的眼界,他怀有青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胸襟。这就点破了写景的用意,结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题赞诗,诗人赞美了一位虔诚的和尚,也有以寄托诗人自己的隐逸情怀。
结构: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16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1
贡献
381
金钱
614
发表于 2024-9-11 19: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03一悠然人生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背景是孟浩然漫游吴越时的题赠之作,也是一首山水诗。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首句是状语折分。结构:结舍,空林指木叶落尽的树林或渺无人迹的树林,整联是状语折分流水句,点明环境,地理,总领全篇。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景承,细描寺外孤峰秀丽高耸远景,阶前山谷纵模幽深近景。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换个角度景承雨足:也叫雨脚,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雨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描写雨中夕阳的光辉和庭院里满处是青翠的绿阴,明为赞景,实为赞义公脱离尘世。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宕开一笔,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才知为什么义公有一尘不染的心。这句引用佛教典故赞美义公禅师心静明台纤尘不染的品性应是双关,点破前边景的妙用。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53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38
贡献
3893
金钱
4549
发表于 2024-9-11 21: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032-浮生半闲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一下,交论坛留底。适当的时候,我们语音解读一下。
1、背景:公元730年,孟浩然漫游吴越期间,曾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写下了这首题赠诗。
“题”是题写、书写的意思;“大禹寺”位于今浙江绍兴会的稽山上;“义公”是一位名为“义”的僧人;“禅房”是僧人静修居住的房屋。从诗题来看,诗应与禅意有关。
2、解析: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首联直接点题,写了高僧义公为了“习禅寂”,把禅房修建在空寂的山林之中。从“禅寂”与“空林”中可见,这里环境空寂、悠远、淡雅,也为整首诗的情感定了基调。
“禅寂”是佛家用语,是坐禅入定,静心思虑的意思。
颌联“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颌联承首联,写义公习禅寂的地点、环境。这两句所写之景雄奇壮丽,使用了远近景结合,“一峰秀”为远景,“群壑深”为近景,写出了禅房所处的位置。禅房的外面有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群壑纵横幽深。一个“秀”字写出了山峰的秀丽。“群壑深”写出了山谷的纵横幽深。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颈联继续承首联写景,特选了一个雨后禅房的景色。雨后,夕阳返照,山中一片清新,山峦特别的明净,树木也更加的青翠,在夕阳的映照下,特别的绚丽。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尾联情结,并使用了比喻来赞美义公纯洁的心境。置身于此处,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的环境中修禅,可想而知,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3、布局方法: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8

帖子

13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5
贡献
341
金钱
518
发表于 2024-9-12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17~祇林青树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孟浩然漫游吴越时,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义公习禅,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首联是总领句,描写禅房的幽寂,描绘了空寂境界,为中间两联描写禅房前景作了铺垫。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描写义公禅房高又深,十分雄奇壮观,通过描写环境的清雅深邃衬托出义公超凡脱俗志趣。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雨过天睛,夕阳徐下,翠绿的山影静静地投印在庭院中,阴幽空灵,清爽怡人。描写禅院清净爽洁,与前两句从静的方面描写禅院的幽寂高深相结合。诗人进一层通过对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超凡脱俗的情趣。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巧用佛典《妙法莲华经》。赞美义公高洁禅心。“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而“不染心”,用禅宗六祖慧能的偈语:“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全诗由景写人,层层深入。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衬托高僧志趣。也表达了孟浩然景仰之情。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5
贡献
153
金钱
198
发表于 2024-9-12 19: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02一亦风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试析:这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高僧义公的修禅环境,幽静,自然,和谐。首联扣题,总起,写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描写禅房的幽寂。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也为中二联做了铺垫。颔联写禅房位置的高深。门外孤峰高耸,阶前深壑纵横。人到此地,瞻仰高峰,注目深壑,自有一种断绝尘想的意绪,神往物外的志趣。这二句景物交叠,气象森闳,雄奇壮观,层次感十分强烈。颈联转换了角度继续写景,抓住一了雨后高僧隐居环境的特点,进一步由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明是写景实是赞人。尾联收结,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义公选取了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有佛眼般清静的境界,方知他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15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7
贡献
328
金钱
588
发表于 2024-9-13 10: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35-云水间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创作背景: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这首诗,据传是孟浩然在公元730年漫游吴越期间,游历大禹寺义公禅房时所作。诗中通过对禅房及其周
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孟浩然对山水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禅意和隐逸情怀。

注释:
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
寂:一作“处”。
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
空林:空寂的山林。
众:一作“群”。
壑:沟壑。
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云水间浅析: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点出禅房的背景,即义公为了“习禅寂”而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主要承写禅房周围的大的远处的景致,有山峰,有深壑。秀和深,突出环境之清寂幽深。此为景承。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转换角度继续推进,写禅房近景,刚刚下过雨,夕阳映照,绿荫掩映,庭院很是清凉。此为继续承接。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展现了禅房的清幽与宁静,体现了孟浩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孟浩然的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山水之美,也写出了禅意,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心尘不染、超脱尘世的情感。

全篇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794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6
贡献
191
金钱
326
发表于 2024-9-13 10: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06-一春灯夜雨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下,交论坛留底。适当的时候,我们语音解读一下。


注释:
1.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
2.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3.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寂:一作“处”。
4.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空林:空寂的山林。
5.众:一作“群”。壑(hè):沟壑。
6.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7.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8.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9.方:一作“应”。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的时候。唐代佛教极为盛行,当时,诗人和僧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解析:
首联开篇点题,总写高僧义公为了坐禅入定,在空寂的山里修筑了禅房。
颔联描写禅房外围的景致,从远到近,描述了一个安静深邃的山景。让人想象这样的地方修行,会是多么的让人向往。
颈联承接上联,从动与静的景色描摹禅房的景色。雨后空山清幽明丽,山影,光影,翠色都融于清虚的院落中。给人以另一种美妙的意境。侧面烘托出义公超然世外的胸襟与情怀。
尾联取莲花不染之意,借禅宗六祖慧能不染心之意,巧妙地点破写景的用意。暗示作者心存隐逸之心。这首诗描写高僧修行环境,赞美其清净纯洁之情怀,寄托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写作手法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96
金钱
150
发表于 2024-9-13 17:0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13-仙溪居士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  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一下……

背景。此诗是孟浩然漫游江南时所作,时间是公元731年,创作地点一浙江省绍兴市大禹寺。
析题。这是一首题赠诗,也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题赠对象一义公,赞扬义公脱尘脱俗,心洁如莲的美好品质。诗中一边描写优美幽静的环境一边描写义公习禅,情景交融,诗既是篇优美的山水诗,又是篇绝佳的题赠诗。
赏析。
首联是个总领句。从义公日常生活习禅的地方,其结构是依空林的。点明环境幽静确是参禅的好地方。首联是个状语拆分句。
空林,用典。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颔联紧扣首联空林而来。从禅房外的一座孤峰峭技挺立独秀,一个"秀"和阶前山谷纵横的一个"深",突出了义公习禅的环境是多么的孤寂清幽。户外对阶前,一峰对群壑,秀对深,对的非常工整。
颈联继续写大禹寺之景。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到处都是青翠绿阴。空翠,指绿叶。
尾联宕开一笔收束全诗。其意思是,看莲花出淤泥却依然洁净,才知其应有一尘不染的心境。
莲花既用典又作物,双关。赞美义公潜心修行,一尘不染的品性及心境。
布局。
总   分   分   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

帖子

168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9
贡献
435
金钱
637
发表于 2024-9-14 12: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春草 于 2024-9-14 12:19 编辑

五律研修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27-小草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解析:
此诗属于题赠诗。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义公: 指唐代高僧;结构,指建造房子。首联是状语折分式的流水句,首句说义公参禅地方的屋宇是建在深山老林中。述事起。“空林”是用典。用典,意思是渺无人迹的树林。出自:晋.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颔联回扣首联次句,壑:沟壑。联意为: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沟壑。 景承,户外、阶前由远及近,由高到低。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颈联继续写景,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联意为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空旷的禅院之中。由上到下,由远及近。连、落两动词用的妙,使画面有了动感。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尾联宕开收结。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亦指《莲花经》。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是化用慧能大师的“何处染尘埃”典。联意为:义公诵读《莲花经》,心里纯净清静,这才知道他的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也是因果关系流水句。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57
金钱
236
发表于 2024-9-14 12: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研修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21-公主无言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
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寂:一作“处”。
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
空林:空寂的山林。
众:一作“群”。壑(hè):沟壑。
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解读
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将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义公诵读《莲花经》,心里纯净清静,这才知道他的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
首联“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义公在空寂的山里修筑禅房,描写禅房的幽寂。起句以“习禅”和“空林”相对应,便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着意表现禅房位置的高深。这里“一峰秀”是远景,“群壑深”是近景。义公禅房俯视群壑,遥对远峰,足见其高;而阶前群壑起伏,连绵纵横,又见禅房之深。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描写雨后空山清幽之景。当雨过天睛之际,夕阳徐下时分,翠绿的山影静静地投印在庭院中,清爽怡人。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义公在这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可见他有佛眼般清静的境界,方知他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
总分分总的布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

帖子

23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6
贡献
601
金钱
861
发表于 2024-9-14 21: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作业

竹郎023一秋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背景是孟浩然漫游吴越时的题赠之作,也是一首山水诗。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首句是状语折分。结构:结舍,空林指木叶落尽的树林或渺无人迹的树林,整联是状语折分流水句,点明环境,地理,总领全篇。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景承,细描寺外孤峰秀丽高耸远景,阶前山谷纵模幽深近景。
颈联“夕阳照雨足,空翠落庭阴。”换个角度景承雨足:也叫雨脚,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着雨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描写雨中夕阳的光辉和庭院里满处是青翠的绿阴,明为赞景,实为赞义公脱离尘世。
尾联“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宕开一笔,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才知为什么义公有一尘不染的心。这句引用佛教典故赞美义公禅师心静明台纤尘不染的品性应是双关,点破前边景的妙用。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4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0
贡献
339
金钱
561
发表于 2024-9-15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24讲作业:
竹郎25-幽谷一枝兰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一,背景:
从题目看是一首题赠诗,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这首诗作于731年,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大禹寺。

二,解析诗意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首联是一个总领句子,从义公日常的生活参禅的地方是,其结构是依空林的。说明环境清幽雅静,是个习禅的好地方。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颔联从禅房外的景致,从户外一座孤峰写起,它峭拔挺立独秀,阶前是纵横幽深的山谷。秀,深,两字,体现出义公习禅的环境是那样的孤寂清幽,紧扣首联次句空林而来的。此联对的非常工稳。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颈联继续写大禹寺雨后的景,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尾联: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尾联宕开一笔收结,看莲花出于污泥却依然洁净,原来是它有一颗不染红尘之心。表象是在莲花,实则是在义公,在赞美义公的人格魅力。

三,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帖子

14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358
金钱
557
发表于 2024-9-16 0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31-拂衣去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仔细查找典故,背景相关资料,试图解析-下,交论坛留底。适当的时候,我们语音解读一下。

解析:这是一首题赠诗,作于731年,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义公日常参禅的地方,它的结构是靠近空林的。这是一个总领句,说明环境清幽雅静,是个习禅的好地。
空林是指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这是一个典故。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禅房外的的一座孤峰挺立独秀,阶前山谷纵横幽深。一个深字,体现出义公习禅的环境是那样的孤寂清幽,紧扣前文的空林。上下联对的非常工稳。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这是写大禹寺的景:夕阳中,还在下雨,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写出了别具一格的雨景。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用莲花收结,看莲花出于污泥却依然洁净,就知道莲心是干净的,从而表达出旨意:我们应该秉持这一尘不染的心。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9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20
金钱
342
发表于 2024-9-16 2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讲解析作业
竹郎15-海纳百川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简析:首联直入主题,赋笔写义公禅房的位置,首联第一句是状语拆分流水句,禅房依着空林。颔联承接首联继续写禅房外的景色。禅房外山峰很秀丽,山壑很深,说明这个禅房坐落的位置比较高而且幽深寂静。颈联写天气变化中的禅房景色,雨后禅房阳光照射充足,树荫遮蔽庭中阴凉。看取种植的莲花,就知道他的禅心是多么一尘不染啊。
这首诗三联写禅房的位置和景色,最后一联宕开一笔写禅心,布局应该是分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68

主题

4万

帖子

1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782
贡献
46792
金钱
632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9-30 21: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四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组~大浪淘沙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唐·孟浩然 押侵韵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简析】
首先是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有许多诗人与僧人也都关系相好,诗人也多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首联,“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扣题,同时也着意描写了寺院的大致结构。可以相象,习禅的静与空林的静,内外呼应,这里是一处多么寂静的禅修之处哦!
颔联,“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具像描写寺院周边的境像,一远一近,景物交叠,气象森旷然,伟奇大观,层次感强烈。首联两句描绘高僧禅房位置,颔联两句描写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而第三联颈联……
颈联,“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由颔联的景物描写,递进到气象景观的描写,可谓是用笔层出不穷。可以想象,雨过天睛,夕阳徐下,天宇方沐,山峦清静,晚晖夕岚,相映成趣。山影静静,阴幽空灵,气色天成,清爽怡人。景色的客观用笔,其实是景中有人,景象衬托的是人的境界。
尾联,“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总结。实则在赞美义公。这样美妙的山水环境来修筑禅房,这样有着佛眼般清静的境界,义公当是怀有莲花一样纤尘不染的襟怀吧!“莲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历来被佛教视作圣花,以莲花之洁化禅心不染,自然又恰到好处!

纵观此诗,主写一个“静”,文笔淡雅,意境清远。孟浩然生性自然不羁,为人耿介,志在隐逸。这首诗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这首诗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它既是一首题赞诗,也是一首山水诗。笔法上写景写物写气象,层层落笔递进,景不断意致雅,词彩秀丽,明朗轻快,充分体现出了孟浩然诗歌艺术的独自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