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56
|
沧浪绝五朱明组第七讲作业贴 |
| ||
| ||
| ||
| ||
点评
既然未回,你如何知道未回来的它是燕?
| ||
点评
历尽三秋多少事,这句话不是设问或假设之词。这个多少是许多的意思
| ||
| |
| ||
| ||
点评
刘风竹老师评:第三法,第三句假设或设问,笫四句答之,第三句试看有肯定意象不属假设与设问范畴,建议用,类似且看…等词语
| ||
| |
点评
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意思
| ||
| |
| |
| |
点评
刘竹风老师拙评:前二句叙事颇有生活,转句写法也符合渔洋第三法,只是结句昨时燕子又春归费解,有太阳雨之嫌承句芳草青青表明已不是初春。
| ||
| |
| |
点评
路出律。小绝前两句写景,“晚来月色添凉意”点名时间季节,堤畔交代地点,用路灯多热情渲染气氛,问下文设问的提出做好铺垫。
评:问题主要是出在承句上,所描写的意象和题旨“念”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承句的时候,诗的脉络已经断了,所以转句衔接不起来了。承转句已经是败笔,再来分析合句,显然已经毫无意义。
评:转句“何”是疑问代词,转句设问,符合渔洋绝句第三法的要求,但是,转句和承句缺少内在的联系,脉络断了。一首诗是一个整体,句子和句子之间,步骤和步骤之间,都要自然衔接起来。
评:起句交待时间,是在晚上,并且是在秋天。承句接着交待地点和场景,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但是文字有点俗,诗的语言尽量雅致一点,符合诗家语才好。
| ||
| ||
| |
| ||
| ||
| ||
| ||
| ||
| ||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9: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