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三首 韶山韶峰 滴水依然在,清泉万古流。 道庵常捧月,佛寺最宜秋。 红日千峰上,雄风四海悠。 名山斯第一,豪杰楚南稠。 附记:韶峰属于湘中低山丘陵区。海拔518.9米。是南岳山脉第七十一峰,比第七十二峰的长沙岳麓山云麓峰高出200多米。韶峰,顾名思义,韶山的最高峰,韶峰位于韶山西南角,距毛泽东故居约5公里。狮子山横亘于韶山市中部,距韶山冲10里。登临韶峰,气象万千,晴好之日,湘潭、湘乡、宁乡三县,大好河山,尽收眼底;或于夏日凌晨,观日出,只见一轮金太阳,为白云彩霞烘裹,破晓而升,俨如一幅奇特壮美的画卷。目前,在韶峰顶,恢复了旧有的寺观,名为“韶峰寺”,韶峰半山腰则营造了一座气势磅礴的毛泽东诗词碑林,连接碑林和韶峰寺,有韶峰索道。 荆州古城 汉末氛争急,荆州即燹冲。 江东情切切,河北意匆匆。 诸葛笑当计,刘郎哭是功。 三雄逢汉水,百姓血灾中。 附记: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命根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 游青云谱 铁柱仙踪渺,人间蓬岛幽。 江城无野寺,泽国有渔舟。 俗客开青眼,清樽话白头。 趣言皆合道,妙语乐悠悠。 附记:青云谱区位于南昌市区的南部,宋朝学者乐史在其编著的《太平环宇记》中早有"青云浦在(南昌)城南十五里"的记载。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朱耷(画家)在此隐居,改青云浦为青云圃,清嘉庆20年(1815),礼部尚书戴均元又将"圃"改为"谱",即今名。青云谱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据考古资料记载,远在五千年前就有先人繁衍生息。自古就有"城南胜地、人世蓬岛"之美誉,常有文人雅士留下墨宝。境内还有徐孺子故里、朱桥梅村、八大山人纪念馆、铁柱万寿宫等一批人文历史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