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24-8-29 17:14 编辑
一、承继与革新 与格律诗、古风、元曲的比较 1.格律诗 词 音乐 吟诵 歌唱 节奏 一般是221与2221两种 多样性 平仄 严格,四种平仄格式 依谱填平仄,不固定 字数 严格,一般是5字与7字两种 依谱填字,不固定 句式 四种搭配 不固定 句数 偶数、整齐、绝句、律诗与排律 长短句,整句与散句结合 押韵 一韵到底,首句可押邻韵 可一韵到底,也可转韵 对偶 只能用对仗,位置有规定 可对仗也可对偶,位置按词 谱要求或作者需要灵活设置 志与情 诗言志(抒情言志) 词言情 承继关系 有变式格律诗入词现象
2.古风 词 音乐 可唱(今失传) 可唱(今失传) 节奏 23与223两种 多样性 平仄 无平仄限制 词谱有不同的平仄要求 字数 可整齐也可不整齐 可整齐也可不整齐 句式 灵活机动 灵活机动,有特殊的领字句 句数 灵活机动 灵活机动 押韵 可一韵到底,也可转韵 可一韵到底,也可转韵 对偶 可对偶也可对仗 可对偶也可对仗,用得广 承继关系 有诗入词现象 志与情 志与情皆可 言情为主 声韵 四声八病 有时要用到四声
3.元曲 词 1).元曲与宋词词牌的标准命名法的不同 词牌的标准命名法,是“词牌名”+“标题”,如《念奴娇·怀古》。 曲要在前面再加上个“宫调”,是“宫调+曲牌+标题”这种结构,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当然,散曲的标注有时没有这么严格,如《天净沙·秋思》,就省略了“宫调”,只有“曲牌名”和“标题”,与词牌命名便没什么区别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混淆词和曲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我们如果知道“天净沙”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属北曲越调,自然就不会把这首作品认为是词了。
2).宋词小令与元曲小令的区别 元曲中的“小令”是指单支的曲子,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 元曲“小令”与宋词的“小令”不同。宋词的小令也称短调,一般专指一首词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的;一首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词称为“中调”,九十字以上的称为“长调”,则都不能称为“小令”。 但曲中所谓“小令”,并不计字数的多少,只要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单调曲子都称“小令”,如长达百字的《百字折桂令》等也称为小令。
3).元曲的三种形式 基于戏曲结构产生的散曲,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最像词的小令。它跟词的形式差不多,不分上下阕。词的小令,也不分上下阕。这两者的区别就是音乐,“词牌”和“曲牌”。 第二种是套数。是同一个宫调的多种“曲牌”,连缀起来,表现一个意思。形式上像是成套的小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种叫带过曲。带过曲,其实就是同一宫调的小令,连续多写几首,如同组诗一样,就叫带过曲了。 我们平时接触得最多的自然是挂曲牌的小令,因为和词牌小令实在是非常像,何况词牌、曲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并不大在乎,所以当我们只看文字的时候,非常容易混淆散曲小令和词牌小令。
4).怎么区别元曲与宋词 元曲是在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它们的体裁十分相似。要想从体裁上具体来区分宋词和元曲,首先是看它的标题用的是词牌还是曲牌,像马致远这首《天净沙》就属于曲牌。 当然也有些曲牌也见于词牌,这时就要比较词与曲的句法。相对而言,词句用字的字数要求比较严格,同一词牌相同位置句子的字数无差别或差别不大,且很少使用“衬字”,而曲句正好相反,可以大量加入衬字,往往原本三五字的句子,可以扩展到十数字。另外就是用韵不同,词的用韵依然沿用诗韵,有平上去入之分,而曲的用韵,采用的是十三辙的中原音韵,没有入声韵。
5).词入曲与元曲入词 词入曲很多,多于元曲入词。元曲入词的有《梧叶儿》《天净沙》等。所谓元曲入词,指的是它的本身是元曲,并不是词。但明清之人借元曲的谱当词谱用,于是收入《钦定词谱》《词律》等词谱中。比如人问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曲还是词? 答:曲。 又问:下面一首《天净沙》,是曲还是词? 天净沙·春 碧海蓝天(廖江) 燕穿秀户帘栊。蝶沾娇蕊芳丛。醉景庄周晓梦。花间吟诵。记曾明月初逢。 注:词林正韵第一部 答:词。
诗入词 曲可入词,诗也可入词。 但不是诗都可随随便便入词。 首先必须要能入乐的诗。古风是可入乐的。格律诗就得具体分析,部分绝句可入乐,但律诗是不能入乐的,因此律诗不能入词。入乐的绝句有部分被词继承,这就是诗入词,这种绝句一般都有拗句。 入词的原因是格律诗的形成,必然会受到古风的影响,古风是入乐之诗,在唐朝时称乐府诗。虽然唐朝古风与格律诗已分家,但毕竟不会一下分得一清二楚,因此难免有格律诗也能入乐的,但格律诗入乐数量很有限,千万不要以为凡绝句都能入乐的,全是律句的绝句难入词。词是可唱的,因此词的兴起初期,很多唐教坊曲便纷纷混入词中,于是一些句式整齐的乐府诗也挤进其间,这些整齐句式的乐府诗有的大部分句子符合绝句的格式,这部分便是绝句入词。 入词的绝句,除了有些小拗句,其他都符合绝句要求,尤其是符合三相(相间、相对、相粘)原则。 入词的四句整齐句子,有20字、24字、28字的。可以细分出如下类型: (1).绝句:啰唝曲、采莲子、浪淘沙、杨柳枝、清平调、阿那曲、竹枝、水调歌、入破第二、凉州歌、伊州歌、陆州歌、纥那曲; (2).折腰体的:八拍蛮、三台、阿那曲(又见上)、舞马词、水调歌(又见上);
(3).只是律句,不管相对相粘的:舞马词(又见上)、入破第一; (4).有的词谱较灵活,可律句也可非律句:纥那曲(又见上)、啰唝曲(又见上)、欸乃曲、回波乐; (5).有非律句的:字字双、三台、回波乐(又见上)、伊州歌第一(又见上)、陆州歌第二; (6).多非律句的:拜新月; (7).双调的,八句五十六字的,相当两首绝句。:瑞鹧鸪、玉楼春、楼上曲、清江曲。 所谓双调就是两段,因此虽然八句五十六字,但实际上是两首四句七言诗,即使合乎格律,也是两首绝句。所以律诗是不能进入词的。到宋朝,连绝句也不能再进入词了。原因就是乐府诗、词都是可唱的诗,格律诗蜕化为只吟诵的诗,已是牛郎织女隔银河相望了。
知识点 1.什么是平仄 2.古今平仄的区别。今填词如何用平仄 3.什么是入声字 4.什么是声律 5.什么是格律 6.什么是节奏,为什么古风、格律诗的节奏会不同 7.诗词节奏的种类 8.什么是押韵 9.对偶与对仗的关系 10.古风、格律诗、绝句、律诗、排律 11.格律诗的正格与变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