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精华1001
注册时间2015-3-25
威望9782
金钱63246
贡献46792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威望- 9782 点
贡献- 46792 次
金钱- 63246 枚
  
|
发表于 2024-9-4 23: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18~大浪淘沙
解析作业: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唐·孟浩然 押寒韵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简析】
这首诗其背景,是孟浩然漫游吴越至杭州,约于开元十七年(729)八月十五,与钱塘县令颜某同观钱塘江潮,写下这首山水诗。
首联:“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前五字颇具渲染力,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轰鸣,犹如雷震,远动百里。起句先声夺人,笔触惊叹!“鸣弦暂辍弹”,鸣弦,代指政务,典出《论语‧阳货》: “子在 武城 ,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 故邑人皆弦歌。 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 百姓生活安乐。对句五个字,写政通人和,百姓安宁,官方暂停公务,欢欣观潮,
颔联,“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府观潮之气势,衙门官员连骑蜂涌而出,赶到江岸上观潮。
颈联,“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写潮,却不明写,借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出句以“秋云迥”喻比江潮从天际远远而来;对句以渤海之阔反映潮的宏阔,钱塘大潮其澎湃皓荡之势,尽发笔底。
尾联,“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出句写江潮之势,涛浪排空,浪花似雪;对句写人态之窘,坐观惊叹,身感气寒。从而衬托江潮之宏大,气势之惊心!
此诗与一般观潮诗只写它的壮观相比较,这首诗的惊艳之处在于它是从人和潮两方面来写。人、潮相互衬应,使观潮之举如身临其境,诗境人境,融入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