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2|回复: 3

天府书院第一期毕业考试: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天府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25
贡献
5207
金钱
67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8-26 14: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4-9-6 23:23 编辑

天府书院第一期毕业考试:


一、问答题(60分)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2、元曲与诗词有什么区别?
3、元曲一般用什么韵,举例两个韵部,以及其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韵字,各三个韵字。
4、什么是衬字?你怎样使用衬字?
5、元曲的小令有什么特点:
6、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各举例一首:


二、写作题(40分)
1、写一首〔醉太平〕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正宫·醉太平〕曲牌格式及曲例,依义山师主编《元散曲鉴赏辞典》附录《元散曲常用曲牌简谱》:
此曲共八句,八韵。首句、末句末字均以押平声韵为宜,但亦可押上声韵。第四句末字以押上声韵为宜,但亦可押平声韵。首二句须对仗,第五、六、七三句作鼎足对。

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上(韵)。×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去平(韵)。


例:张可久【正宫·醉太平】怀古
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阳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 ... 9415&extra=page%3D1



【2024.9.7.晚上八时截止】


48

主题

18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17
贡献
3117
金钱
4973
发表于 2024-9-6 21: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寒冬冷梅 于 2024-9-7 07:58 编辑

天府书院第一期毕业考试:


一、问答题(60分)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主要分为杂剧和散曲两大类‌
2、元曲与诗词有什么区别?
一用韵不同 元曲 用的是中原音韵 唐诗 依平水韵 宋词 依词林正韵 二 诗有诗谱 词有词谱 曲有曲谱 但 各不相同 。
3、元曲一般用什么韵,举例两个韵部,以及其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韵字,各三个韵字。
元曲用中原音韵。
东钟部:阴平:东冬钟。阳平:重虫龙。上声:董肿孔。去声:共宋众。
江阳部:阴平:姜双乡。阳平:忙王洋。上声:讲广抢。去声:上丈让。
4、什么是衬字?你怎样使用衬字?
是元曲中的一个文学现象,也叫“垫字”或“衬垫字”,是正字以外增加的字。
用以调节句法或作为形容词,使语气更活泼生动。
5、元曲的小令有什么特点:
特点使得小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元曲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研究和欣赏小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元曲。
6、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各举例一首:元曲的小令:
天净沙 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重头小令:
【正宫】白鹤子 元初 · 关汉卿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正宫】白鹤子 元初 · 关汉卿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
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正宫】白鹤子 元初 · 关汉卿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正宫】白鹤子 元初 · 关汉卿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
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

带过曲: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元 ·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燕。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人种桑园。
茅盖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首清新杜甫篇。

散曲:
山坡羊 元 · 薛昂夫
晴云轻漾,薰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
映湖光,逞新妆,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
风,满座凉;
莲,入梦香。

套曲:
夜行船 北宋 · 欧阳修
轻捧香腮低枕。
眼波媚、向人相浸。
佯娇佯醉索如今,这风情、怎教人禁。

却与和衣推未寝。
低声地、告人休恁。
月夕花朝,不成虚过,芳年嫁君徒甚。

夜行船(1048年夏) 北宋 · 欧阳修
忆昔西都欢纵。
自别后、有谁能共。
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

今日相逢情愈重。
愁闻唱、画楼钟动。
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二、写作题(40分)
1、写一首〔醉太平〕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正宫·醉太平〕曲牌格式及曲例,依义山师主编《元散曲鉴赏辞典》附录《元散曲常用曲牌简谱》:
此曲共八句,八韵。首句、末句末字均以押平声韵为宜,但亦可押上声韵。第四句末字以押上声韵为宜,但亦可押平声韵。首二句须对仗,第五、六、七三句作鼎足对。


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上(韵)。×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去平(韵)。


例:张可久【正宫·醉太平】怀古
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阳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

文/寒冬冷梅
[正宫·醉太平]秋思
云分月明,风送虫声。幽窗竹影弄新晴,梦回枕冷。一年秋尽思乡正,半生身退移交令,世间嗟叹几曾兴。归期未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0

帖子

653

积分

版主

天府书院巴蜀散曲工委会的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
贡献
173
金钱
240
发表于 2024-9-7 14:0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府书院第一期毕业考试:

一、问答题(60分)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是唐诗宋词后、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1)杂剧
• 杂剧融合了歌唱、对白、舞蹈等表演形式,用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一本四折,有的还有“楔子”。角色分为旦、末、净、丑等。著名的杂剧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2)散曲
• 小令:短小精悍,通常一支曲子为一独立单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 套数:又称“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篇幅较长,且有一定的联贯性。
2、元曲与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元曲与诗词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1)形式方面
句式             诗词句式较为规整。如五言诗每句五个字,七言诗每句七个字;词虽有长短句,但也有一定的词牌格律限制。元曲的句式更加灵活多变,有衬字的运用,可根据内容需要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添加一些字,使表达更加自由、口语化。
音韵               诗词对音韵的要求较为严格,尤其是格律诗,讲究平仄、押韵的规则。押韵一般要求一韵到底,且韵部相对固定。
       元曲用韵相对宽泛,可以平仄通押,还可以重韵,在音韵上更加自由活泼。同时,元曲在音韵上常常带有北方口语的特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内容方面
题材        • 诗词的题材较为广泛,可抒情、言志、咏物、怀古等,但在表达上往往较为含蓄内敛。• 元曲的题材更加贴近生活,尤其是散曲,常常描写世俗人情、民间疾苦、男女爱情等,内容更加直白、通俗。杂剧则以完整的故事展现社会百态。
风格        • 诗词风格多样,有豪放、婉约、清新、沉郁等,但总体上较为典雅。
• 元曲风格则更加泼辣、诙谐、幽默,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和世俗气息。


(3)表现手法方面
修辞手法        •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 元曲除了运用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外,还常常使用口语、俚语、歇后语等,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和表现力。同时,元曲中的夸张、对比等手法更加大胆、夸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叙事性        • 诗词一般以抒情为主,叙事性相对较弱。

• 元曲中的杂剧以叙事为主,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和情节的发展来展现故事。散曲中也有一些具有一定叙事性的作品。


3、元曲一般用什么韵,举例两个韵部,以及其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韵字,各三个韵字。
答:元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中原音韵》将所收字分隶于十九个韵部,以下举例两个韵部及其包含的部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韵字:

• 东钟:

• 阴平:东、冬、钟。

• 阳平:同、铜、童。

• 上声:董、懂、肿。

• 去声:洞、栋、动。

• 江阳:

• 阴平:江、姜、僵。

• 阳平:阳、扬、样。

• 上声:讲、锵、港。

• 去声:绛、降、虹。

4、什么是衬字?你怎样使用衬字?
答:衬字是元曲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

使用衬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衬字一般用于增强语气、强调情感、丰富内容或使韵律更加自然流畅。比如“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里的“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都是衬字,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衬字不能滥用,要根据内容和韵律的需要适度添加。如果衬字过多,可能会使句子显得拖沓冗长,影响作品的整体美感。
3. 衬字的使用要符合元曲的语言风格和韵律要求。元曲的语言较为口语化、通俗化,衬字的使用也应体现这一特点。同时,要注意衬字与正字之间的韵律搭配,使整个句子的韵律和谐。

5、元曲的小令有什么特点:
答:元曲小令具有以下特点:
(1)篇幅短小
(2)语言风格较口语化、生动活泼
(3)音韵灵活多变、具有地域性
(4)题材内容广泛多样且贴近生活
6、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各举例一首:
答:(1)小令
• 特点:短小精悍,通常一支曲子为一独立单位。

• 举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重头小令

• 特点:由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内容上有关联,相当于一组小令的集合。

• 举例: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两首。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3)带过曲

• 特点:由两三支不同曲调的小令组成,曲调之间有一定的衔接关系,篇幅比小令略长。

• 举例:乔吉《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4)散曲

• 特点:包括小令和套数,是一种可以独立演唱的诗歌形式,语言通俗,形式活泼。

• 举例:关汉卿《南吕·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5)套曲

• 特点:又称“套数”,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子组成,篇幅较长,且有一定的联贯性,用于叙述较为复杂的故事或表达丰富的情感。

• 举例: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二、写作题(40分)

【正宫·醉太平】中秋
       如月
儿时节浓,拜月团融。无邪稚趣梦颇丰。今华照拢,情思更重欢难共。叹时节似光滑缝。唯期此夜意相同,安宁乐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
贡献
132
金钱
190
发表于 2024-9-7 16:0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香 于 2024-9-7 17:44 编辑

天府书院第一期毕业考试:  一、问答题(60分)
1、什么是元曲?元曲的分类?
答: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或一种文艺形式,分为为散曲和杂剧。

2、元曲与诗词有什么区别?
答:元曲与诗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形式 诗词,以五七言诗、词牌为主,形式较为固定,如唐诗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格式,宋词则有一千多种词牌。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与词相似,但句子长短更为参差,形式更加灵活;杂剧则是戏曲的早期形式,内容丰富,有科白。  
(2)音乐性与演唱:  诗词,虽然很多诗词可吟唱,但其音乐性并非主要特征,且随着历史发展,很多诗词的音乐已失传。 元曲,具有鲜明的音乐性,是合乐能唱的歌词,其句式、字数、平仄等都与音乐紧密相关。  
(3)语言风格  诗词,语言精炼,含蓄内敛,注重意境的营造,多用雅言。 元曲,语言通俗畅达,直白显露,多用口语、俚语,更贴近百姓生活。  
(4)格律要求  诗词,格律要求严格,如平仄、押韵、对仗等都有明确规定。 元曲,虽然也有格律要求,但相对灵活,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  
(5)内容表达  诗词,内容广泛,可以表达爱国激情、个人情感、自然景物等多种主题。 元曲,内容同样丰富,但更多关注市井生活、百姓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且由于语言通俗,更容易引起共鸣。  
(6)历史地位  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文人雅士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 载体。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不仅丰富了戏曲艺术,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增添了新的色彩。虽然其历史地位在某些时期可能不如诗词显赫,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仍被后人所珍视。  

3、元曲一般用什么韵,举例两个韵部,以及其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等韵字,各三个韵字。
答:元曲一般用的韵是依据《中原音韵》划分的十九个韵部。 其中,“东钟”和“江阳”韵部比较常见。 例如:“东钟”韵部有:空(阴平)、红(阳平)懂(上声)动(去声)等,“江阳”韵部有:光(阴平)、茫(阳平)港(上声)降(去声)等 。

  4、什么是衬字?你怎样使用衬字? 答:衬字是曲词中在曲律规定的字数之外增加的字,常用以补足语气,增加声情色彩。它不同于正字,正字是曲词中表达实际意义的字,而衬字则不表示具体意义,只起辅助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
(1)位置选择 句首:句首的衬字可以用实词(如名词、动词等)也可以用虚词(如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它们可以帮助引出句子主题,增强语气。 句中:句中的衬字原则上只能用虚词,如语气词、助动词等。它们可以起到连接句子成分、调整节奏的作用。 句末:虽然衬字一般不能加在句末,但在特定情况下(如为了押韵或表达特殊情感)也可以适当使用。  
(2)数量控制 衬字的数量没有严格规定,但一般不宜过多。过多的衬字会影响曲词的清晰度和表达效果。因此,在使用衬字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曲词的整体风格来灵活掌握。  
(3)风格协调 衬字的使用应与曲词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例如,在表现欢快、轻松的情感时可以适当增加衬字以增强节奏感;而在表现严肃、庄重的情感时则应减少衬字以保持曲词的凝重感。

  5、元曲的小令有什么特点:
答:元曲的小令以其篇幅短小、词调单一、语言简练、富有韵味等特点,成为元曲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人们喜爱。

6、什么是元曲的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散曲、以及套曲?各举例一首:
答:元曲的 (1)小令是独立的只曲,是元曲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例如: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2)重头小令指的是在小令中,有多首曲子共用同一题目或者同一曲调,这些曲子称为“重头”,而小令本身也可以称为“重头小令”。 例如: 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3)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其特点是由两三个同一宫调的小令联缀在一起,以表达一个共同的内容。这种格式在元曲制作中尤为常见,如乔吉的《雁儿落带过德胜令·忆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带过曲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词意表达上的不足,使得情感或内容的表达更为完整和丰富。 例如: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秋(张养浩)  
(4)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由宋词俗化而来,并吸收了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乐曲的元素,与中原正乐融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的名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曲词以秋景烘托离别之情,广为传唱。
(5)套曲是在同一宫调内,连接许多曲牌成一组曲,来歌咏一个内容,可写景抒情,也可叙述故事。这种套曲一般篇幅较短,以短小的为多,但种类丰富。 例如:元代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这是元代套曲中的经典之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幽默讽刺的手法,展现了汉高祖刘邦还乡的情景。
二、写作题(40分)
1、写一首〔醉太平〕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正宫·醉太平〕曲牌格式及曲例,依义山师主编《元散曲鉴赏辞典》附录《元散曲常用曲牌简谱》:
此曲共八句,八韵。首句、末句末字均以押平声韵为宜,但亦可押上声韵。第四句末字以押上声韵为宜,但亦可押平声韵。
首二句须对仗,第五、六、七三句作鼎足对。  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上(韵)。×平×仄平平去(韵),×平×仄平平去(韵), ×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去平(韵)。

例:张可久【正宫·醉太平】怀古 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阳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  

〔正宫·醉太平〕中秋
文/章磊(吉林)  
冰轮满空,佳庆欢融。阖家团聚意浓浓,饼甜隽永。  桂花影里香浮动,嫦娥舞处情思涌。清辉洒落映丹枫,今霄诗意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