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曲二期版主
精华0
注册时间2022-10-9
威望258
金钱739
贡献477
版主
沧浪书院曲二期版主
  
威望- 258 点
贡献- 477 次
金钱- 739 枚
|
发表于 2024-8-12 23: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鸿雁 于 2024-8-12 23:45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五期第三讲作业
青阳22-鸿雁
认真学习讲义,掌握律绝的押韵规则及替对粘的规则
押韵规则
律绝,作为近体诗的一种,其押韵规则严格而规范。一般而言,律绝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均要求偶数句(即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末尾字押韵,且通常押平声韵。押韵的字需属于同一韵部,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替对粘规则
替、对、粘是律诗(包括律绝)中重要的平仄规则,它们确保了诗歌的声律和谐与变化。
- **替**:指同一联中(即第一句和第二句,或第三句和第四句),平仄要相对。具体来说,如果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句的第二个字就应该是仄声,反之亦然。这一规则保证了句内的平仄交替,避免单调。
- **对**:指上下联之间(即第一联与第二联,或第二联与第三联,在绝句中主要指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之间),平仄要相对。这主要体现在每联的出句(即第一句或第三句)与对句(即第二句或第四句)的平仄关系上,确保了对仗工整。
- **粘**:指后一联的出句(即第三句或第五句,在绝句中仅指第三句)的第二个字要与前一联的对句(即第二句或第四句,在绝句中即第二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相同。这一规则确保了诗歌在联与联之间的平仄过渡自然流畅。
标出绝句的平仄及格式分析
《夜雨寄北》
```
君问归期未有期, 平平仄仄仄平平
巴山夜雨涨秋池。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何当共剪西窗烛, 平平仄仄平平仄
却话巴山夜雨时。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
**格式**:此诗为七言绝句,采用平起平收式,即首句第二字为平声,且末字押韵。
**韵部**:押“i”韵部,如“期”、“池”、“时”。
**替对粘**:诗中严格遵循了替对粘的规则,如“君问归期未有期”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之间平仄相对;“何当共剪西窗烛”与“却话巴山夜雨时”之间亦如此,且“却话”的“却”字与“巴山”的“巴”字平仄相同,体现了粘的规则。
《忆江柳》
```
曾栽杨柳江南岸,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别江南两度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遥忆青青江岸上, 平仄平平平仄仄
不知攀折是何人。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
**格式**:此诗亦为七言绝句,但首句第二字为仄声,属于仄起平收式。
**韵部**:押“en”韵部,如“春”、“人”。
**替对粘**:同样遵循了替对粘的规则,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与“一别江南两度春”之间平仄相对,且“不知”的“不”字与“遥忆”的“遥”字平仄相同,体现了粘的规则。
七绝·登楼远望
独上高楼望远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云开雾散见山川。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心随雁字飞千里,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目送归帆落日边。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