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精华19
注册时间2018-10-29
威望2893
金钱11045
贡献6557
常务管理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常务管理
  
威望- 2893 点
贡献- 6557 次
金钱- 11045 枚
|
发表于 2024-8-8 1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闲适养心的画面,其中“花畦炫目菊堆金”形象地描绘了秋菊盛开的景象,而“曝背秋阳宜养心”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自然美景中,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生活。
“花畦炫目菊堆金”通过“花畦”和“菊堆金”的描绘,展现了一片绚烂多彩的菊花田,其中“炫目”强调了菊花的鲜艳和引人注目,而“堆金”则形象地比喻了菊花盛开的景象,如同金色的堆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震撼。
“曝背秋阳宜养心”中的“曝背秋阳”描绘了在秋日的阳光下,人们可以舒适地暴露背部,享受阳光的温暖,而“宜养心”则强调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可以进行心灵的修养和放松,达到一种身心的和谐与平静。
“逰兴重来添锦绣”暗示了诗人或者观察者对于这片美景的再次访问,而“添锦绣”则形象地比喻了美景给人的心灵带来的美好感受,如同给生活增添了色彩和美好。
“丰神未改倚唐音”中的“丰神未改”可能指的是美景依旧,没有改变其原有的风采,而“倚唐音”则可能暗示了这种美景或心境与唐代文化或诗歌有着某种联系,给人一种古典美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句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菊花和阳光,传达了一种在自然美景中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这首诗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学问的独到见解,我们可以逐句来分析其含义:
时人非止千篇议:
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问题往往有着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议论。时人,即当时的人们,他们不仅仅局限于一种观点或一种讨论,而是有着广泛的、多样的见解和讨论。这体现了人类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暗示了真理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
诸法俱探一境深:
这里的“诸法”可以理解为各种方法、途径或学问,“一境深”则是指深入探索某一境界或真理的深处。整句话的意思是,无论通过哪种方法或途径去探索,最终都是为了达到对某一真理或境界的深刻理解。这体现了求知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于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
活水源头从不竭:
这句话用“活水源头”来比喻知识的源泉或智慧的源头,强调其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特点。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够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也暗示了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若知甘苦必躬临:
这句话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过某种事物或某个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甘苦和真谛。它告诉我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同样不可或缺。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学问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考。它鼓励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