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4-7-19 15:14 编辑
“古意”一词作何解?
尘与沙先生在《诗无敌》自称是当今唯一的“古意”词家。他在多个回帖中嘲讽老金的词没有“古意”。老金于是去查《辞源》、《古汉语词典》,都找不出“古意”一词。那这就是尘与沙的口语了,意思是今人写的词应该有古人的意境。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各有各代的意境,各代人不写自己时代的意境,却去写古意,这话就很稀奇!不过,人各有所好,尘与沙先生要句句古意,又见夕阳又下雨,高楼说愁泪满腮,那是各人的自由。不过以此要求别人那就太过分。他说:“诗词到鲁迅先生、润之先生那一代,都还见得到古意……”。先不说鲁迅先生不写词,哪来的鲁迅词有“古意”?毛太祖的词,除两首沁园春不说打仗外,其余都自称是在马背上哼成的,你举例一首看看,哪一首有你说的古意? 何谓“古意”,这是自诩词家的自造词,就是古人之意或古老之意。自吹他的东西都是有“古意”的!今人不写现代事物,而是去重复古人古代的意思,那还谈什么传承发展?历史不就僵化了?郭沫若说鲁迅的《惯于长夜》具有唐音,而不说具有古意,就说明继承与仿古是有区别的!
诗词必须要有时代感
诗词是人的文学,它产生于人的思想感情,而人又是生于某个具体的时代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人又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青山不老,乾坤永存,而人对这青山、这乾坤的认识,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的。即使处于同一个时代,李白所认识的环境,同杜甫的又不一样。因而诗人的诗又是存在具体个性的。“李白有诗必有月,杜甫无句不忧国”,这就是他们不同的个性。虽然他俩又有其共性,例如都好酒,但喝法又不同,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在共性中显出个性。人们说,写东西要有新意,即新的意思;从大处讲,就是叫有时代感。有人说写东西要有古意,他就是成天在写古意,那纯属瞎扯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