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3|回复: 5

贺知章《咏柳》一、二说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发表于 2024-7-18 05:3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咏柳  》   唐  .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说,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约公元659年至744年)的《咏柳》诗。据称,这个版本最早出现在五代后蜀何光远《鉴诫录》笫七卷中而流传至今。然而,何光远并非收录这首《咏柳》诗最早之人,最早辑录此《咏柳》诗的,应该是唐末文学家范摅的《云溪友议 .卷下》,而第二个收录此《咏柳》诗的,是五代后蜀韦縠编撰的《才调集》第九卷(韦縠生平先前无考,人们只能根据《才调集》推论其生年,后因近年韦縠四弟韦毅(885年~956年)墓志在成都东郊出土,才确知韦縠出生约在880年左右,出生于同在五代后蜀的何光远之前)诗曰 :  
       碧玉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緑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
  诗中,“裝”被“妝”替代;“是”被“似”更改。
   我 并非要探讨“裝”、“妆”,“是”、“似”的艺术成就、感染力什么的,各位诗兄知道有此一说就是了。
  二说,贺知章此《咏柳》诗,目前主流方向,大都承认这是贺知章告老离休途中或已回到家乡写的诗作。当然,也有不承可的少数人,但又拿不出真凭实据在手说话。无妨,这不妨碍往下说 : 那么,贺老人家这年86岁,唐天宝三年(744年)的事儿了。即是贺老人家当年告老(唐玄宗有诗,李白有诗可证,从略)当年到家,当年寿终正寝。翌年,天宝四年(755年),杨玉环才被册立为贵妃,而此时的杨国忠,估计仍在鲜于仲通这个豪户处往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门下遊走而后成为幕客哩。
   
     此帖说的是,贺知章诗写《咏柳》,哪来这么个远见,“对于玄宗后期宠幸杨家深感不安。诗句潜在的真实意义是说‘杨家已经壮大了'……”?

   吟家铺子,真的一蟹不如一蟹!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1
金钱
10408
发表于 2024-7-18 0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怀疑此说,但无考证又不敢乱说,毕竟诗有显隐,毕竟论诗尚涉知人论世

点评

谢过风兄关注! 本想做跟帖的,无奈,只好起主帖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18 0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8 05:4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7-18 05:44
我也怀疑此说,但无考证又不敢乱说,毕竟诗有显隐,毕竟论诗尚涉知人论世 ...

谢过风兄关注!  本想做跟帖的,无奈,只好起主帖了。

点评

先谢过山水兄的考证 另外,大眼怪说王建的《新嫁娘》诗是投石问路,我也未查到这背后有啥故事,不知山水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18 05: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1
金钱
10408
发表于 2024-7-18 05: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4-7-18 05:48
谢过风兄关注!  本想做跟帖的,无奈,只好起主帖了。

先谢过山水兄的考证

另外,大眼怪说王建的《新嫁娘》诗是投石问路,我也未查到这背后有啥故事,不知山水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证

点评

投石问路的现象一定是有的,“先遣小姑尝”就是呀。不过,本质(背景)却没看出来,就我个人而言,看他此乃三首《新嫁娘》,其他二首也没“投石”现象,更兼万一真的心有忍隐的,也不应写上三首而其中二首又没有“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18 0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4-7-18 06:1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4-7-18 05:53
先谢过山水兄的考证

另外,大眼怪说王建的《新嫁娘》诗是投石问路,我也未查到这背后有啥故事,不知山水 ...

投石问路的现象一定是有的,“先遣小姑尝”就是呀。不过,本质(背景)却没看出来,就我个人而言,看他此乃三首《新嫁娘》,其他二首也没“投石”现象,更兼万一真的心有忍隐的,也不应写上三首而其中二首又没有“投石”意吧?终不似“画眉深浅入时无”、“恨不相逢未嫁时”这般干净俐落,一首足够尽诉心中情。

点评

“画眉深浅入时无”、“恨不相逢未嫁时”有创作背景可查,所以显隐比较易懂 从用语上看,“先遣小姑尝”确是有投石问路的意思,但仍需创作背景可据 姑且先留待大眼怪作解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18 06: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8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1
金钱
10408
发表于 2024-7-18 06: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4-7-18 06:15
投石问路的现象一定是有的,“先遣小姑尝”就是呀。不过,本质(背景)却没看出来,就我个人而言,看他此 ...

“画眉深浅入时无”、“恨不相逢未嫁时”有创作背景可查,所以显隐比较易懂

从用语上看,“先遣小姑尝”确是有投石问路的意思,但仍需创作背景可据

姑且先留待大眼怪作解答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