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之乎者也矣 于 2024-7-18 10:20 编辑
無情對
出句;三亚游人夸海口【木偶】
对句:六朝板寸無厘頭【之乎者也矣】
出句:“三亚游人夸海口” - 描述的是三亚的游客夸赞海口的景象,字面意义上与地理位置和人文活动相关。
对句:“六朝板寸无厘头” - 描述的是一个看似与上联无关的场景,提及“六朝”历史背景下的“板寸”发型和“无厘头”的行为或态度。
从表面看,上下联确实涉及不同的主题,一个与旅游和地理有关,另一个与历史和现代俚语相关。然而,它们在语法结构、音韵和字数上却是完全对应的,而且通过“夸海口”和“无厘头”的双关语,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呼应——两者都在描述某种夸张或不拘一格的状态。 “板寸” 象是在説頭髮理得有一寸長,而不止一厘米,所以説“无厘头”。這裏是雙關語。确实,“板寸”在这里指的是短发的一种发型,通常是指头发留得很短,接近头皮,大约一英寸(约2.54厘米)左右的长度,而不是一厘米,因此在中文口语中,“板寸”常常被用来形容非常短的头发。 在对联“三亚游人夸海口,六朝板寸无厘头”中,“板寸”与“无厘头”确实形成了双关。在现代汉语中,“无厘头”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言语缺乏逻辑、不合常规,显得荒谬或不可预测,带有幽默或戏谑的意味。而“六朝板寸”则通过历史背景(六朝时期)与现代发型“板寸”的结合,创造了一种跨时代的幽默感。 这里“无厘头”既可以直接解释为行为或思想的无逻辑,也可以间接关联到“板寸”发型的“寸”字,形成一种长度上的“无厘(寸)”的双关,增加了对联的趣味性和层次感。这种巧妙的双关语运用,正是无情对联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字面上看似无关的对比,实则在深层含义上形成呼应,展现了对联创作者的智慧和语言的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