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精华0
注册时间2022-5-5
威望946
金钱19757
贡献2473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威望- 946 点
贡献- 2473 次
金钱- 19757 枚
|
发表于 2024-7-18 11: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六讲作业
画梅12-醉舞可乐
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的解析作品: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唐·孟浩然 押微韵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解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与曹三御史一同泛舟湖上,归向越地时所作,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思绪和情感。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首联:点明时节是秋天,秋天的景致往往能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无限遐想。“巴歌”通常指民间歌谣,而“和者稀”则暗示了周围能真正理解和回应诗人内心感受的人很少,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颌联:描绘了一同在湖上泛舟的情景,“逸旅”二字展现出此次出行的轻松与自在。而“吟会”之际,诗人心中所想却是归乡,以乐景衬哀情,更突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深。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颈联:“白简”可能指的是弹劾官员的奏章,这里说徒然被推荐为官,然而诗人已心向“沧洲”,选择了归隐,拂衣而去。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淡漠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尾联:以高远的意境作结,诗人想象着如鸿雁般飞向杳冥的云外,这种自由翱翔的姿态令人羡慕。这不仅是对自由的渴望,也是对世俗束缚的超脱。
章法布局:,诗人先以秋景入题,烘托氛围,再叙述泛舟吟诗之事,接着抒发对官场的态度和对归隐的决心,最后以高远的想象收尾,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升华。整首诗用词精准,如“稀”“徒”等字,精准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对比手法运用娴熟。以秋景的寂寥衬托内心的孤独,以官场的推荐与自己的归隐选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总结:,这首诗既展现了孟浩然优美的文笔,又深刻地表达了他的人生志趣和情感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