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精华285
注册时间2015-3-17
威望6765
金钱36306
贡献29169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威望- 6765 点
贡献- 29169 次
金钱- 36306 枚

|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精辟! (2015-08-04 07:50:15)[编辑][删除]
原文地址:德才兼备--我看《资治通鉴》(4)作者:国学粉丝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讲韩、赵、魏三家分晋时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非常精辟!
“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荀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这段话是司马光分析智氏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失败原因时所作的评价。其实智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失德”值得讨论,春秋战国时期是强者为王的时代,还没有哪一家靠“仁”、“德”取胜,智氏的失败更多的是“技战术”等原因,归于“失德”未必恰当。但司马光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相当经典。
对“德”、“才”的定义准确。“才”体现为聪、察、强、毅;“德”体现为正、直、中、和。
“小人”首先是有能力的人,但是有才无德或者是“才胜德”,一个人品德不好,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坏大事。“愚人”虽然无才无德,但也能做个平常人,坏不了大事。
所以,现在提出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