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3-4
威望863
金钱2503
贡献1253
金牌会员
 
威望- 863 点
贡献- 1253 次
金钱- 2503 枚
|
发表于 2024-7-6 14: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四讲作业
绣菊11-清风徐徐
解析孟浩然的这首五律,
武陵泛舟
唐·孟浩然 押侵韵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仔细读一下这首五律,看看是哪种对仗格式,
用词,下字,上下的关联。然后把自己的解析写出来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孟浩然游岭南途中折回武陵访友时(公元726年,即开元十四年)所作。
2.对仗格式:
中二联,颔联是流水句,颈联是对仗句。颈联,“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上下句属于并列式对仗句,对仗十分工整,水、云,名词对;回、度,动词对;青嶂、绿溪,颜色字修饰名词的偏正词组相对;合、阴,动词对。双主谓句。
3.用词下字:
首联:“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诗人通过简练的笔墨描写了进入武陵山水的场景。诗人乘舟前行,发现前去桃花源的溪川逐渐狭窄,前面已径驶入两岸开满桃花的地方了。时空语交代了时间地点情境,为后文描绘仙境做了铺垫。川路:武陵川溪。“狭”字,就是说武陵川溪狭窄、隐蔽,前棹入,划船前行而入,一个“入”字,道出主人翁惊喜和慎微,衬托出花林的幽静、偏僻,优美,一下把读者带入到《桃花源记》的仙境之中,意趣盎然,浮想联翩。
颔联:“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颔联议论,承接“入花林”而来。诗人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幽源”即指桃花源深处,仙家,是指桃花源里人的美称,“莫测”“几深”两个词组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仙境的敬畏和好奇。神秘莫测的桃花源幽静之处,即便是仙人也深信几分。此时船已在武陵源里泛游,源头幽深不可穷测。而仙人的居处隐藏有多深,音讯难寻。“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这里是递进关系流水句。行船在武陵溪中,是要寻隐居的仙人,查其音讯行踪,故这里的信,不是相信的意思,而是音讯的意思。
颈联:“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颈联反手写景,诗人开始描写桃花源仙境的具体景色。水流转弯处,与高耸入云的青山相融合一起,彩云飘过,山间小溪瞬时变得阴暗起来。细腻的笔法,生动的刻画出幽静而深秘的世界。四个动词“回”“合”“度”“阴”巧妙,活灵活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视觉上从水天,云山,空间高低错落有致,在绿茵茵的溪流水面上,投下云朵阴影,水面或明或暗。这里“水回”“云度”寻常野景,经诗人把一闪即逝的感受真切的用韵语表达出来,意境就格外别致,景象称妙。
尾联:“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尾联推进一层,入情收结。坐在船上,诗人在舟中静静的听着猿猴的啼鸣,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和清澈。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此处坐听闲猴啸,省略主语“我”,三个动词,“坐”修饰“听”,是听的姿势;“啸”是猿猴的动作,“闲”,猿猴的清闲、悠然自在。坐着听悠闲的猿猴叫声,更加澄清自己的世心。因此才是“闲猿啸”,表现高旷悠远的空间感。一声声的猿啼,使环境显得越加清幽寂静,使诗人更觉“尘念顿消”,仿佛他也成了桃源一仙了。
狭,幽、深、合、阴、闲、清,这些动用了字,无不展现出武陵的清幽、宁静、闲适、神秘,犹如仙境一般。整首诗时空语运用有序,画面立体清晰。
4.上下的关联:
首联描景叙事,是起;颔联叙事抒怀承接,是状语前置的流水句;颈联景转,描写景象明丽生动;尾联合,推进一层收结。整首诗布局是起承转合四分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