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3-8-2
威望251
金钱616
贡献360
高级会员

威望- 251 点
贡献- 360 次
金钱- 616 枚
|
发表于 2024-7-4 23: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四讲作业:
竹郎08-曦春
武陵泛舟
唐·孟浩然 押侵韵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仔细读一下这首五律,看看是哪种对仗格式,用词,下字,上下的关联。然后把自己的解析写出来,并注意听每四次的一次呱呱解析课。对照自己的解析与老师的不同。
解析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是孟浩然游岭南途中折回武陵访友时(公元726年,即开元十四年)所作。
2,注释
(1)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川路:指水路。
(3)前棹:行驶在前面的舟。棹,船桨,代指船。
(4)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
(5)幽源:指桃源世界。
(6)《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故后人以桃源为仙境。
(7)仙家:仙人或仙人所居之处。
(8)信:音讯。
(9)嶂,山壁立如屏障。
(10)弥,更。
(11)尘外:犹言世外。汉张衡《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
3,简析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
首联总领,点题记叙事件,武陵泛舟活动。
武陵山区的水路越走越窄,前面行驶的船进入一片桃花林中,就看不见了。“棹入花林”,一下把读者带入到《桃花源记》的仙境之中,意趣盎然,浮想联翩。
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颔联议论,承接“入花林”而来。此时船已在武陵源里泛游,源头幽深不可穷测。而仙人的居处隐藏有多深,音讯难寻。“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这里是递进关系流水句。行船在武陵溪中,是要寻隐居的仙人,查其音讯行踪,故这里的信,不是相信的意思,而是音讯的意思。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颈联反手写景,视觉上从水天,云山,空间高低错落有致,水流蜿蜒曲折,两岸青山如屏障耸入云端,汇合在水流拐弯处。天上的云彩飘过,在绿茵茵的溪流水面上,投下云朵阴影,水面或明或暗。这里“水回”“云度”寻常野景,经诗人把一闪即逝的感受真切的用韵语表达出来,意境就格外别致,景象称妙。
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尾联推进一层,入情收结。坐在船上,聆听猿猴悠闲的啸声,心灵在尘世之外变得更加清澈。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句,因船急行,猿啼一声接一声,给人以速度感。而孟浩然的“坐听”,因此才是“闲猿啸”,表现高旷悠远的空间感。一声声的猿啼,使环境显得越加清幽寂静,使诗人更觉“尘念顿消”,仿佛他也成了桃源一仙了。
4,章法
起承转合,先记泛舟事,次写对桃源的遐想,再摹武陵景致,末述诗人感受。
5,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6,下字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对仗工整,诗句中的“回”和“度”,还有“合”和“阴”用得妙。使武陵之美景跃然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