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35
注册时间2014-6-20
威望4792
金钱10813
贡献961
金牌会员
 
威望- 4792 点
贡献- 961 次
金钱- 10813 枚
|
本帖最后由 王泽生 于 2015-7-20 14:07 编辑
注解:空山水,这里的空,读去声。
【山沟里的那些事10:何谓空山水——注解我的打油诗】
(2015-7-20上午)
这个标题列在那好久,动不得笔,没找到切入的角度。
6月1日早,收拾杂物,口渴吃水黄瓜,感觉没味道,不如喝凉开水。猛然想到乡下时候,自己种小菜园,那黄瓜结得滴了嘟噜的,有黄瓜味。我茅塞顿开,空山水不就是故乡的味道,故乡水土的味道么。
就像小孩子问大人,他们是从哪来的一样。我问邻居赵大爷,老家的诺敏河水来自何处,他毫不犹豫,说是空山水来的。刨根问底儿,故乡那河的源头在哪,我也模棱两可。
万水朝宗,河有多长,大草甸子就有多长。林子有多广,空山水就有多广。林海雪原之间,漫岗地起伏盘桓,沟汊纵横,于是地名也很有意思。比如,头道河子、二道河子、三道河子、七道河子。
股流,是东北地名的一个后缀,这和水源地有很大关系。吉林长白山那边,有下二股流村,上二股流村。张广才岭西麓,大山的褶皱中,有一个叫三股流的小村,那有两股小河汇成了一股,再调头西入大泥河,这是三股流。
山风袭来,林涛呼啸,海浪似的一浪盖过一浪。其间夹杂着水声,涓涓的,奔腾的,悠长的,静谧的,山间之水千姿百态,倾泻而下,千回百转出山林,这就是空山水。
山林水是渗出来的,成股成流,积聚着,奔流着,散溢着,宣泄着,无时无处不充满着活力,这便是空山水了。带着大山的味道,多么清新。或者说,渗漏、富集的过程,轻音乐似的很舒缓,很悠远透魂,那才是空山水。穿越时空,多么鲜活。
无独有偶,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些地名惊人的雷同。大丰河发源于白山林场,有西股流、北股流等16条支流。老黑山河,位于东宁县,发源于老爷岭,有3个源头,称东股流、中股流、西股流。
我故乡的努敏河,水源地叫东股流,附近还有北股流。从小兴安岭山麓奔向平原,流经丘陵漫岗,两岸是大草甸子,原生的垡头地,腐殖土相当的厚。早些年盖屋子,乡民们就地取材,到老河套里挖垡子,一块块的天然黑砖,里头草根盘根错节,坚实耐用。不知何时,岸头种满了稻子豆子,套子地消失了,垡头砖也消失了。
冬天的努敏河,是百韧冰河,冻土冰河,大山一样沉稳,大地一样坚毅。
大冰盖子下面,诺敏河依旧奔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的上源是活水,不封冻的。密林深处,一条条小河沟,一块块大青石,便是河之源了。大青石的“根”,究竟有多大,也许是深深楔入了山底。那空山水出自山的根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淌出来,漫过去。
深冬腊月,呼兰河的源首,一片天堂般的奇景,水气袅袅,雾凇遮天蔽日。强冷的寒潮袭来,大雪封山,却封不住空山水,他豪情,它悲壮,她是个散淡的冷美人。
也许是冷到了极限,大林子里静悄悄的,一切都像是在睡午觉,只有树上的积雪有一声无一声地坠落。雾凇更浓情了,永不结冻的河头,水气更氤氲起来,白日缥缈,一串串枝条白得冒了烟,那冰凌阳光一晃,仿佛是天然的钻石,是无数颗小星星在跳跃,一忽一闪的,亮晶晶。
春天了,桃花水满山满野,泠泠而去,一条明亮的河又呈现在林木之间,大地之上。
雨季来了,雷公经常轰隆隆,北呼兰河比夏天还急躁不安,一夜大暴雨,它一个猛子扎下去,出槽了,太阳底下明晃晃的,分明是一条大江,挺着孕妇般的大肚子,白花花,横贯乌云之下。
雨霁天晴,退潮了,甸子上残留下一些水泡子,大大小小,星罗棋布。这种泡泽连通河水,因为河边的草甸子是冲积扇,底土盖着沙层,通透性极强。而且漂筏遍布,踩上去极易下沉,这便是传说中的沼泽,吃人的泥滩。
泡沼之间,塔头相连,这种甸子就是湿地,俗称崴子,一脚能踩出一汪水来。
有了空山水,乡愁就不会断流。还记得瓢舀鱼的时代么,故乡是鸟的天堂,群鸭水里游弋,忽而伸直脖子嘎嘎地叫着,还时不时地扎个猛,然后抬起头,扑啦开翅膀使劲地抖着,水珠伞面一样甩出去……
孩子是飞翔的水鸟,小手小脚迫不及待,此起彼落,拍打起一串串水花。女人们拐着盛满衣服的大篮子,一边洗着,一边唠家常,男人和孩子是她们不变的话题。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潺潺的山间之水,空山水,养育了我和我的小村庄。
【附录】
呼兰河,空山水
2015-5-24晚10点
浪头尽朝林海西,扑入平原万山低。
无限高荒谁记得,鱼似雪花水似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