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8|回复: 26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1421

主题

39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407
贡献
3564
金钱
7463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18 11: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

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
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
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修辞就补充这么多。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习作里多注意练习哦。
现在布置一下本次的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
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作业截止时间,2024.6月24日晚上八点。

9109

主题

4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雅风文社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778
贡献
47690
金钱
717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19 07: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32-青山笑看人生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答解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
   首联景起。虽然林园里的事情并不多,但我常常独自一个人违背寂静。
    颔联景承。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渺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
      颈联景转。“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
     尾联抒情。最后两句“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已经 厌倦,不愿再返回的心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

帖子

23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6
贡献
601
金钱
861
发表于 2024-6-19 19: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竹郎组长-炳坤

不知创作年代,从诗意上分析应该是孟浩然结束了前半生的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而进入后半生求仕不顺的状态。孟浩然家境富裕,祖辈置有不小的田园土地,受儒家思想熏染,儒家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半生“修身齐家”过得非常顺心,但男儿总想有一番作为,所以求仕。可惜他有着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说最近林园中虽然事情不多,但却久违了独自幽静闲逸的心情。因为孟浩然后半生求仕不遂,担心恐惧人生空逝,所以虽重归田园山水,却再也找不到之前的那种闲逸心情了。从这句中可以看出写作背景和时间段。
首联是叙事赋起,手法伏笔。

颔联“向西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承的是“少事多违”,说难得今天抛却了烦恼,打开帘子,面向夕阳而坐,欣赏庭中的景致。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这句是看到的景象。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在这闲静时刻不禁又怀念起了在京城的你。尾联扣回题目,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梦中的长安是去不上了。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既想安闲隐居,又想仕途效命,所以文人的求仕生涯是矛盾和纠结的。

布局起承转合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06

帖子

2193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5
贡献
601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4-6-19 2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竹郎19-皓月
皓月试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
   首联景起。虽然林园里的事情并不多,但我常常独自一个人感觉很幽静孤独与违逆之感。
    颔联景承。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渺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
      颈联景转。“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
     尾联抒情。最后两句“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已经 厌倦,不愿再返回的心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章法: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794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6
贡献
191
金钱
326
发表于 2024-6-20 09: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竹郎06—春灯夜雨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解析:

首联景起,林园,亦指园林。言明在林园虽然没什么事情可做,但是这种幽居独处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隐含着一种无奈之感。
颔联承接上联,来细致描述诗人在林园里的日常生活。傍晚打开门帘闲坐,堂前落日余晖渐渐淡去。是为静态画面。
颈联从鸟和昆虫的活动来以动态方式展示这种氛围。鸟儿飞过缭绕的林梢归巢了,萤火虫在水边亭榭旁自在飞。从侧面来体验诗人的孤独。
尾联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是多么怀念你啊,怎么去了京城就不回来了呢?思念欲甚。前边铺垫足了,然后回扣主题。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14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2
贡献
326
金钱
604
发表于 2024-6-20 0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组11蓟水渔翁

解析: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诗中“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诗人在林园中,虽少有尘世琐事,但更多的是孤独与违逆之感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微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最后,“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自己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热爱。  
一、句式分析:首联上下句是转折关系的流水句,说虽然自己在林园事情少,但是幽居独处却多有违心之处。颔联说傍晚掀开帘子坐着,庭院已阴,落日余晖细微。“向夕”作时间状语,“开帘坐”动宾补结构;“庭阴”是因为落日细微所致,“落景微”是主谓结构。字面上对仗工稳,上下句结构不同。颈联说鸟儿飞过烟树栖息,萤火虫依傍着水窗飞来飞去。“鸟、荧”是主语,“过、宿,傍、飞”为连动词,上下句均为联动词结构,两句为并列关系。尾联说感慨想念着你,怎么去了京都就不回归呢。上下句为两句连续意义的流水句,后句为前句感念苏子的事情。
二、典故分析:幽独即幽居独处,典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鸟过烟树宿”一句,化用贾岛“鸟宿池边树”典句“感念同怀子”典出陆机《代顾彦先赠妇》:“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同怀,犹同心。
三、章法布局:  全诗首联是一个转折关系的流水句,重心在第二分句“幽独自多违”,是为全诗总领句,”“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微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这两句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 尾联表达出主旨:思念苏子,宕开收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15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7
贡献
328
金钱
588
发表于 2024-6-20 1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35-云水间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浅析: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即一个幽静的园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这里的“少事”可能指园林中的事务不多,而“幽独”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状态。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景象,诗人在园林中打开帘子,坐在庭院中,感受着夕阳的余晖和庭院中的微光。这里的“向夕”指的是傍晚时分,而“庭阴落景”则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庭院的景色。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通过动物的活动,进一步描绘了园林的宁静和自然之美。鸟儿在烟雾缭绕的树木中栖息,萤火虫在水边的亭子旁飞舞,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同怀子”可能指的是与诗人有共同志趣的朋友,“京华”则是指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氛围,体现了孟浩然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章法上,诗的结构清晰,从开篇的环境描写到中段的自然景象,再到结尾的情感抒发,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7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春华秋实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2362
贡献
16470
金钱
20192

特别贡献奖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6-20 15: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诗研班第十二次作业

竹郎16-槛外客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没有查到此诗的时代背景,估计是孟浩然后期的作品。诗人早年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发愤读书,写诗天下闻名。但后期求出世不得,于是隐居山林。苏子是诗人的朋友,应是在京为官。诗人隐居山林后,过起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时想起在京的这朋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诗人的林园很美,事情并不多。诗人很闲,常常幽自独处,每每想起和自己的好朋友苏子分别很久了,因起思念之情。

颔联:向晚时分,诗人拉开帘子,凭窗而坐,看到庭院中渐渐暗下来,景色也慢慢模糊了。

颈联:诗人反手写景,描写窗前的诗人看到的情景。夏日的傍晚,众鸟归林,绕过烟雾缭绕的树林,寻找住处。而萤火虫却绕水边的亭子飞来飞去。

尾联:回扣“自多违”收结。诗人在闲坐和欣赏中,自然怀念起好友,苏子已经去了京师(可能是为官了),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全诗以怀念朋友为题,但以写田园景色为主,既写了自己的闲适,从闲中写思念。但这思念中了也有几分求世不得的酸楚(苏子是京华去不归,我却不得出,暗中含对比)。

全诗起承转合四分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

帖子

60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7
贡献
144
金钱
231
发表于 2024-6-20 17: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10--落雪无声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答解析如下:
    这首诗一方面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者幽居乡野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首联景起。写自己幽居园林无事可做的心情,隐含了一种不得志的幽怨。
    颔联景承。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渺茫。
      颈联景转。“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
     尾联抒情。最后两句“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既有对乡野幽居的热爱,亦有对仕途渺茫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也有对仕途不甘的无奈,这是在当时读书人普遍存在的心态。
全诗结构: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53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73
贡献
1189
金钱
2081
发表于 2024-6-20 2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郎江南解析:
首联:描绘了林园中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幽独两字定全诗基调。
颔联: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打开窗帘坐在庭院中,感受到庭院的阴影和落日的余晖。这是承接首联而来,因为少事,所以向夕还开帘而坐,看庭阴落景微,蕴含着幽独。
颈联: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这一联写景承接颔联的向夕和落景微。更烘托出诗人的幽独。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友人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
这首诗通过对闲静园林中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6

帖子

1686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诗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9
贡献
435
金钱
637
发表于 2024-6-21 12: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小春草 于 2024-6-21 12:31 编辑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27-小草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是总领。此联是转折关系流水句。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幽独,是幽居独处的意思,用典。屈原《楚辞.涉江》句“哀吾生中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意思是:可怜我一生无欢乐啊,孤独地生活在这高山老林中。此联句意为:林园虽然事务不多,但我常常独自一人生活在这里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承接首联次句的幽独,述事承。向夕,是傍晚。落景,是落日。意思是:傍晚时分,我打开帘子坐下,庭院的阴影中景色渐渐落幕。暗含自己无所事事。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反手写景,水轩,是邻水有窗的小屋。过、宿,傍、飞联动。联意是鸟儿经过烟树,寻找地方歇宿,萤火虫靠着水边的窗户飞舞。反衬自己的孤独寂寞。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宕开一笔收结。感念同怀子,用典,出自陆机的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同怀,同心。京华,京都。
联意为:我深深感念与我怀有相同情怀的朋友苏子,他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暗示自己只能这样孤独寂寞终了一生,再也去不了京城了。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15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51
贡献
360
金钱
616
发表于 2024-6-21 14: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08-曦春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1,解析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首联赋起,虽然林园中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但独处的孤独却因为与世人的久别而更加深切。这种孤独感来自于与外界的疏远,物与我之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人的存在。
句式分析,是转折关系的流水句。“幽独自多违”是全诗的总领句。全诗围绕这个中心句展开抒情叙事。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颔联景承,黄昏时分,掀开帘子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渺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承接二分句“幽独”,描写自己在林园的日常生活。
句式分析,“向夕”作时间状语,“开帘坐”动宾补结构;主语省略。“庭阴”作地点状语,指庭院的背荫处。“落景微”是主谓结构,落日的余晖依稀可见。字面上对仗工稳,上下句结构不同。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颔联景转,角度转到室外,观赏到傍晚时分鸟儿飞过云烟缭绕的树木而栖息、萤火虫依傍着水边长廊飞来飞去的自然景象。
句式分析,“鸟、萤”是主语,“烟树,水轩”是宾语,“过、宿,傍、飞”为连动词,分别作谓语,补语。上下句均为联动词结构,主谓宾补句式,两句为并列关系。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尾联回扣题目,以抒情作结。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已经厌倦,不愿再返回的心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2,章法布局
章法:《茧斋诗谈》评析,一、二句是“怀”字意,二、四句正是怀人时节,五、六句又是怀人景物,一气赶下,末乃点出“怀”章法最妙。
《唐律消夏录》评析,“幽独”句先露出一怀人影子,以下却不就说怀人,再将庭阴落景、鸟宿萤飞写得悄然、冷然,最后接出“感”宇,虽欲不怀,不可得也。
布局:起承转合。

3,引用典故
“幽独”即幽居独处,典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鸟过烟树宿”一句,化用贾岛“鸟宿池边树”句。
“感念同怀子”典出陆机《代顾彦先赠妇》:“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
同怀,犹同心。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一:“彼美同怀子,非尔谁为心。”
“烟树”,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引】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16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1
贡献
381
金钱
614
发表于 2024-6-21 16: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然人生 于 2024-6-21 16:35 编辑

五律诗研班第十二次作业
竹郎03-悠然人生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没有查到此诗的时代背景,但从诗意来看应是孟浩然求仕不成,返回家乡的作品。苏子是诗人的朋友,应是在京为官。诗人隐居山林后,过起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时想起在京的这朋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赋起说林园虽美,但事情并不多。但今天却难得有幽静闲适的心情。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叙述兼写景承接,傍晚时分,诗人拉开帘子悠闲而坐,看着庭院中的花木阴影渐渐变长的样子,美极了。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反手写景,描写窗前的诗人看到的情景。傍晚时分,众鸟归来,栖宿在烟雾缭绕的树林。天黑了萤火虫却绕水边的亭子飞来飞去,这里有时间转移。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面对这般田园美景人突然怀念起好友苏子,不知他在京朋生活的如意吗,我而却再也回不去了。全诗以怀念朋友为题,但以写田园景色为主,既写了自己的闲适,从闲中写思念。但这思念中了也有几分求仕不得的酸楚。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5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3
贡献
115
金钱
198
发表于 2024-6-22 07: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珍朱 于 2024-6-22 08:03 编辑

竹朗05-珍朱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诗中“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诗人在林园中,虽少有尘世琐事,但更多的是孤独与违逆之感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微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最后,“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自己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热爱。  
一、句式分析:首联上下句是转折关系的流水句,说虽然自己在林园事情少,但是幽居独处却多有违心之处。颔联说傍晚掀开帘子坐着,庭院已阴,落日余晖细微。“向夕”作时间状语,“开帘坐”动宾补结构;“庭阴”是因为落日细微所致,“落景微”是主谓结构。字面上对仗工稳,上下句结构不同。颈联说鸟儿飞过烟树栖息,萤火虫依傍着水窗飞来飞去。“鸟、荧”是主语,“过、宿,傍、飞”为连动词,上下句均为联动词结构,两句为并列关系。尾联说感慨想念着你,怎么去了京都就不回归呢。上下句为两句连续意义的流水句,后句为前句感念苏子的事情。
二、典故分析:幽独即幽居独处,典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鸟过烟树宿”一句,化用贾岛“鸟宿池边树”典句“感念同怀子”典出陆机《代顾彦先赠妇》:“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同怀,犹同心。
三、章法布局:  全诗首联是一个转折关系的流水句,重心在第二分句“幽独自多违”,是为全诗总领句,”“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微茫。这是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鸟过烟树宿”一句,描绘出鸟儿在迷雾般的树林中歇息的情景,给人一种自然与和谐的感觉。接着,“萤傍水轩飞”则是夜晚时分,萤火虫在水边飞舞,营造出一个既静谧又生机勃勃的夜景。这两句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 尾联表达出主旨:思念苏子,宕开收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8

帖子

8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2
贡献
200
金钱
318
发表于 2024-6-22 1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池清凉 于 2024-6-22 11:37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09-一池清凉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

解析:这首诗从题目可以看出是诗人在隐逸生活中怀念一位友人,题目中的苏子指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首联是总领句,用了两典故,叙事写意。林园、幽独和多违皆用典。林园,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诗:“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多违】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晋陆机《吊魏武帝文》:“接皇汉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

幽独一词是化用王维《 竹里馆》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句而来的。
我独自居住在幽静的林园里,自然是很孤单和寂寞的,与人生的很多事是相背的。首联紧扣题目闲园来的。

向夕开帘坐,庭荫落景微。
颔联通过写景来渲染人物心情。承接首联第一分句少事来的。掀开帘子对着夕阳坐着,院子里也呈现出些许阴凉之地。把人物托了出来。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颈联继续通过林园周围的鸟和萤这两个物象来点出时令,应该是夏天。夏天给人的是一种酷暑难耐,夏日炎炎正好眠的状态。颔联第一分句应该是化用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来的。用景来烘托人物心情。
中二联都是紧扣首联来的。意在用景来渲染和烘托人物心情。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尾联七转八结回扣主题收结。回到朋友身上,由于前面把诗人的在林园里孤独邮寂的生活渲染和烘托出来,所以时常想起个怀念在京城里的朋友,自从离开京城后再也回不去了。

整首诗布局:总分分总。实笔扣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6

帖子

126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9
贡献
295
金钱
484
发表于 2024-6-23 08: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苍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竹郎01-若水

不知创作年代,从诗意上分析应该是孟浩然结束了前半生的山水田园的闲适生活,而进入后半生求仕不顺的状态。孟浩然家境富裕,祖辈置有不小的田园土地,受儒家思想熏染,儒家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半生“修身齐家”过得非常顺心,但男儿总想有一番作为,所以求仕。可惜他有着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说最近林园中虽然事情不多,但却久违了独自幽静闲逸的心情。因为孟浩然后半生求仕不遂,担心恐惧人生空逝,所以虽重归田园山水,却再也找不到之前的那种闲逸心情了。从这句中可以看出写作背景和时间段。
首联是叙事赋起,手法伏笔。

颔联“向西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承的是“少事多违”,说难得今天抛却了烦恼,打开帘子,面向夕阳而坐,欣赏庭中的景致。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这句是看到的景象。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在这闲静时刻不禁又怀念起了在京城的你。尾联扣回题目,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梦中的长安是去不上了。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既想安闲隐居,又想仕途效命,所以文人的求仕生涯是矛盾和纠结的。

布局起承转合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0

帖子

14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98
贡献
358
金钱
557
发表于 2024-6-23 12: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31-拂衣去

解析: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淡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诗人在林园中,虽少有尘世琐事,但更多的是孤独与违逆之感。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微茫。写出了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生活。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写出了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自己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热爱。  
一、句式分析:首联上下句是转折关系的流水句。颔联字面上对仗工稳,上下句结构不同。颈联上下句均为联动词结构,两句为并列关系。尾联上下句为两句连续意义的流水句。
二、典故分析:幽独即幽居独处,典出《楚辞·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鸟过烟树宿”一句,化用贾岛“鸟宿池边树”典句“感念同怀子”典出陆机《代顾彦先赠妇》:“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同怀,犹同心。
三、章法布局:  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68

帖子

13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5
贡献
341
金钱
518
发表于 2024-6-23 2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讲作业:竹郎17~祇林青树

​        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状态。颔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傍晚景象,诗人在园林中打开帘子,坐在庭院中,感受着夕阳的余晖和庭院中的微光。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园林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与诗人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孟浩然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结构上写景抒情,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9

帖子

333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6
贡献
945
金钱
1264
发表于 2024-6-23 22: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22-竹影拂尘

闲园怀苏子  唐 孟浩然
闲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一、注释
幽独:  独处于僻静之地。
多违:  (1)  多违背,多背谬。 (2) 谓久别。
开帘:是指撩开门帘,打开窗帘等。
落景: 夕阳。
水轩: 轩: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水轩就是靠近水边的廊舍。
同怀:  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
二、解析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对起,言说林园虽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但我的幽处孤独却来自于朋友的分别。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承首联言说林园幽独之事。向晚时分,打开帘子观看夕阳落下的情景,以环境衬托自身的幽独。
颈联,“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继续写开帘所见之景,时间推移,由傍晚至晚上,借鸟、萤群宿群飞反衬自己的孤单,从而怀念友人。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在前三联铺陈的基础上揭示主旨,大意是我看到这般景物更加怀念和我意趣相投的你,怎么一去京城至今不归啊。
三、句式
首联,转折关系流水句,一少一多形成对比。
颔联,后三虚实字分别相对,但结构不同。
颈联,两句对举,并列,均为连动结构句式。
尾联,因果关系流水句。
四、典故分析:
“幽独”
1.屈原《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乎处乎山中。”
2.唐陈子昂《感遇》:"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3.唐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天雨萧萧滞茅庐,空山无以慰幽独。"
4.唐杜甫《自讓西荆扉且移居东屯茅屋》诗之四:"幽独移佳境,清深隔远关。"
“感念同怀子”
典出陆机《代顾彦先赠妇》:“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同怀,犹同心。
五、章法布局:
总体布局为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4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0
贡献
339
金钱
561
发表于 2024-6-24 10: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诗研班第十二次作业
竹郎25-幽谷一枝兰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一,背景
没有查到此诗的时代背景,但从诗意来看应是孟浩然求仕不成,返回家乡的作品。苏子是诗人的朋友,应是在京为官。诗人隐居山林后,过起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时想起在京的这朋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诗意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赋起说我隐居的林园很美,虽然事情并不多,但还是很难得有幽静闲适的心情,像今天这样的日子并不多。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叙述兼写景承接,傍晚时分,诗人拉开帘子悠然面向夕阳而坐,看着庭院中的花木阴影随着日落渐渐变长的样子,真是美极了。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随着日落,天色暗淡了下来,众鸟归来,栖宿在暮烟中的树林里。天黑了萤火虫却绕着水边的亭子飞来飞去,好不惬意。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面对这般宁静恬淡的田园美景,诗人不由得怀念起好友苏子,不知他在京朋生活的如意吗,而我却再也回不去了,心里是一种莫名的酸楚。尾联扣回主题。

三,情感
全诗以怀念朋友为题,但以写田园景色为主,既写了自己的闲适,从闲中写思念。但这思念中了也有几分求仕不得的酸楚。

四,布局:起承转合。
五,用字,少、多、开、落、过、傍
用字很恰,非常形象。

六,用典
1 “幽独”:最早语出,屈原《九章•涉江》的“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乎处乎山中。”
2,“鸟过烟树宿”一句,化用贾岛“鸟宿池边树”典句。
3,“感念同怀子”典出陆机《代顾彦先赠妇》的“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5
贡献
153
金钱
198
发表于 2024-6-24 15: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02-亦风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试析:闲园怀苏子,从题目来看是作者的一种生活状态描述和心境的抒发。首联扣题而起,在林园中,虽然幽静,少有尘世间的烦琐之事,但亦不免多了些的是孤独寂寞之感。颔联承接,进一步渲染孤独情景,黄昏时分,推开窗户坐着看向庭院,树阴在夕阳中慢慢消失,景色也变得朦胧了。颈联时间推进,坐看了很久,直到倦鸟归宿,流萤点水明,从轻黄昏到夜深,一个人的夜晚有多孤寂,为尾联的怀思埋下伏笔。尾联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远方故人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3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4
贡献
96
金钱
150
发表于 2024-6-24 17:12: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二讲作业
竹郎13-仙溪居士
五律   闲园怀苏子
唐  孟浩然  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写一篇解析来。
赏析:
一、破题:
以"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这个苏子,可能是一个和他境遇相似,始"苏"的朋友。也可能是汉代的苏武或秦代的扶苏[用典]。诗可能写于诗人四十岁落归隐时写的。"怀"怀念、感念。
二、中心:
这首诗,通过细腻描绘林园静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苏子"的深切怀念及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与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
我认为诗人还有一种淡淡的不得志的忧伤!
三、句式:
首联:条件复句。虽事不多,但常独自……
颔联:单句流水句。
傍晚时分(时间),我开启子坐下,看见了庭院阴影中的景色,渐渐落幕。
颈联:写景抒情。并列二个意象…鸟、萤。
尾联:赋笔直抒胸意。因果复习。前果后因。
四、布局:
起一承一转一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

帖子

231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词三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56
贡献
601
金钱
861
发表于 2024-6-24 17: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诗研班第十二次作业
竹郎023-秋叶
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没有查到此诗的时代背景,但从诗意来看应是孟浩然求仕不成,返回家乡的作品。苏子是诗人的朋友,应是在京为官。诗人隐居山林后,过起了闲适的田园生活。这时想起在京的这朋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赋起说林园虽美,但事情并不多。但今天却难得有幽静闲适的心情。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叙述兼写景承接,傍晚时分,诗人拉开帘子悠闲而坐,看着庭院中的花木阴影渐渐变长的样子,美极了。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反手写景,描写窗前的诗人看到的情景。傍晚时分,众鸟归来,栖宿在烟雾缭绕的树林。天黑了萤火虫却绕水边的亭子飞来飞去,这里有时间转移。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面对这般田园美景人突然怀念起好友苏子,不知他在京朋生活的如意吗,我而却再也回不去了。全诗以怀念朋友为题,但以写田园景色为主,既写了自己的闲适,从闲中写思念。但这思念中了也有几分求仕不得的酸楚。
布局:总分分总,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353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38
贡献
3893
金钱
4549
发表于 2024-6-24 2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竹郎032-浮生半闲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解析:

首联景起,林园,亦指园林。言明在林园虽然没什么事情可做,但是这种幽居独处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隐含着一种无奈之感。
颔联承接上联,来细致描述诗人在林园里的日常生活。傍晚打开门帘闲坐,堂前落日余晖渐渐淡去。是为静态画面。
颈联从鸟和昆虫的活动来以动态方式展示这种氛围。鸟儿飞过缭绕的林梢归巢了,萤火虫在水边亭榭旁自在飞。从侧面来体验诗人的孤独。
尾联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是多么怀念你啊,怎么去了京城就不回来了呢?思念欲甚。前边铺垫足了,然后回扣主题。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9

帖子

9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20
金钱
342
发表于 2024-6-30 12: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竹郎15-海纳百川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简析: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首联直接从闲园赋笔。林园中虽然事情不多,但还是违背了独自幽静闲逸的心情。因为孟浩然后半生求仕不遂,担心一生空逝,所以虽重返园林,却找不到之前的那种闲逸之情。

颔联:向西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颔联承接幽独自多违。今天难得幽静独居,心情不错,打开帘子,面向西而坐,欣赏庭阴中的景致。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颈联反手写景。鸟儿鸣叫飞过在烟树中留宿,萤火虫在水窗外飞着。衬托幽静和谐。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在这闲静时刻不禁又怀念起了在京城的你。尾联扣回题目,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梦中的长安是去不上了。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既想安闲隐居,又想仕途效命,所以文人的求仕生涯是矛盾和纠结的。

布局起承转合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68

主题

4万

帖子

1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江南水乡、燕赵文林、苏北文枫、古韵词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782
贡献
46792
金钱
6324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7-1 16: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竹郎组论坛作业贴
竹郎组18~大浪淘沙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简析】
孟浩然属于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闲园怀苏子》看起来也属于田园诗作,通过对所见所悟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入了对友情友人的思念情怀,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可以看出诗人当时诗人的生活基本状况。身闲事少,独处的时间更多一些,与之前的生活志趣相比,多了一些违逆和不如意。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傍晚时分,推窗能看到夕阳坐在那里看看景致,庭院的树阴慢慢地隐去。这里写得是傍晚时分日常的生活。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与颔联相比,此联进一步写黄昏渐晚的乡村景色。其实也是在写自己闲适却又参杂着些许无趣。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扣回题目所示,怀念友人苏子,对苏子留住京都,感慨他不会回来了,由此是自己一人隐居乡村。这其中的感慨是复杂的,有自得也有疾俗,有怀念留恋也有清闲自适的心情。
纵看全诗,诗意不难懂,重在生发出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也显露出诗人的孤独所显现出的对友人的怀念,其深心处是对过往生活的思念,或者说是反思。
诗境所写,布局应该是“总分分总”的写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57
金钱
236
发表于 2024-7-4 1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二讲解析作业:
竹21-公主无言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解析:
首联议论起,说他幽独在林园虽然看似悠闲,没什么事情可做,但是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违字表达他对现状不满意的无奈之感。
颔联承接首句林园写景,进步描述诗人在园中的一天天的生活状态和所见。
颈联景承颔联继续写所见,看着鸟与虫的活动。一个夕字,表达了他从早到晚的无聊,坐在那里打开窗户,看着太阳渐渐落下去,夕阳下鸟儿飞入林中归巢,萤火虫闪闪的在水边亭榭里飞着。进一步渲染烘托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尾联写意扣题。表达他在这里闲着,每天这样看着这一切,是多么想念你苏子啊,去了京城你怎么还不归来啊。
总分分总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