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4|回复: 28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本站网友  发表于 2024-6-18 11:30:38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

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
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
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修辞就补充这么多。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习作里多注意练习哦。
现在布置一下本次的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
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作业截止时间,2024.6月24日晚上八点。

2

主题

174

帖子

1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6
贡献
446
金钱
750
发表于 2024-6-19 1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27 / 血琉璃

闲园怀苏子 · 孟浩然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简析:
首联,事少则闲,因幽衬独,埋下怀人伏笔,此草蛇灰线之法。

颔联:诗人并未急于如何怀人,而是坐对夕阳,观看庭院风景,貌似闲暇,实则呢?

颈联:表面看来还是写景,但推进了一步,鸟着“归”字,萤飞表明时间。

尾联:回归主题,感、念、怀,这些情感都表现出来了,而且自自然然毫不突兀,手底没一点功力是难以做到的。

整首诗将情寓景,先以曲笔烘托,以空间环境来渲染幽独,以时间的推进来叠加情感,使“怀”落到实处。

另外说一下,“景”通“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2

帖子

60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56
贡献
1378
金钱
2352
发表于 2024-6-19 17: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
影子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

用典:
苏子:苏子卿。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解析:
首联 突出园闲,孤独,渗透了怀的影子。
中间二联从时节和环境的幽清来渲染氛围、景物来衬托凄清。
尾联回扣 托出怀字 ,更是用一去不归一语双关,暗指自己的无望。

布局:总分分总
句式:颈联不但倒装还是双主谓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7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76
金钱
271
发表于 2024-6-20 04: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作业:
渔樵唱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 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铺陈诗人在林园中,虽然少有尘世琐事,环境也很幽静,可是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更多是孤独与违逆之感。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黄昏时分,百无聊赖,诗人打开窗帘坐在庭院中,看庭院中的树影渐长,景色渺茫。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鸟过烟树宿,是傍晚,萤傍水轩飞,已是晚上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时间已经很长了,就这样看着鸟宿过后又萤飞,夜晚是静谧又冲满生机的。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繁华都市生活已经厌倦,不愿再返回的心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恶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宁静生活的的细腻描绘,烘托出诗人对友人都深切怀念,和对京城生活的厌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7
贡献
250
金钱
427
发表于 2024-6-20 11:1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中子 于 2024-6-21 05:10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文/画梅20~人中子
闲园怀苏子
唐 孟浩然  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题解:苏子是诗人在京都所遇一起赶考的学子,久别,这天傍晚在庭院怀念他。
首联写在林园没什么事做,孤独却来自与你的久别。
颌联交代时间,傍晚。地点,庭院。一个人呆呆地看晚景。
颈联进一步描写晚景,这时看到鸟儿在烟树留宿,萤火虫绕着水轩飞。景象看似悠闲自在,但诗人内心却藏着深深的孤独。
尾联点题写感念与我同病相怜的苏州学子,名落孙山对仕途的不舍,不甘和遗憾,离开京都后就再也没有去过,回到家乡想必和我的感受一样,内心有说不出的孤独。

典故:多违,谓久别。唐王勃《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布局:总分分总。首联以幽独领起贯穿全诗,中二联写景来渲染氛围,烘托幽独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8

帖子

4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5
贡献
1153
金钱
1827
发表于 2024-6-20 16: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五律研班第十二讲作业
画梅25-心灵驿站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独自:自己一个人。幽独:静寂孤独,也指静寂孤独的人,独处。林园:山林田园,也指园林。
这首诗通过对闲静
园林中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
首联:描绘了林园中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颔联:交代了时间地点。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打开窗帘坐在庭院中,感受到庭院的阴影和落日余晖。颈联: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
尾联:总结。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感叹友人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
《闲园怀苏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用典:多违,谓久别。唐王勃《送卢主薄》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34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5
贡献
756
金钱
1440
发表于 2024-6-20 2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组-傲雪飞鹰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幽独:静寂孤独。
落景:夕阳。
同怀: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南朝 宋 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唐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
多违(1).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 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 唐 李商隐 《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2).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诗首联对仗,林园虽然没有什么事可做,孤独却来自于(和你们的)久别。怎么个孤独,物与我,我与物,除此之外,没有旁人。颔联不对仗,隐含时间,傍晚。地点,庭院。天气,晴。事件,一个人呆呆的看着晚景。颈联进一步描写落景(晚景),这个时候看到鸟儿在烟树中留宿,萤火虫绕着水轩在飞。就好比杜甫的“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看似花鸟鱼虫悠闲自在,其实自己也悠闲自在。但内心深处却藏着深深的孤独。此处景致,看似隐居,颇悠然自得。然因为作者的内心并未完全真正地沉静下来。于是,对于隐者来说,看到此景会更加恬静,而对于求仕者来说,却是莫名的惆怅。这就是同样的景,而因感受着内心本来的思想而有不同的情感铺垫。正好比,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一样的感受。尾联,感同怀念知趣相合的朋友们,离开京都后就再也没回去。感念/同怀子,闲居/怀苏子。感念苏州的友人,想必对方也和我感受一样,回到家乡,内心有说不出的孤独。对方再也没回去京都过自己当然也是。那么这个久别既可以说是孟浩然与苏子的久别,也可以说孟浩然和苏子一起与京都的久别。显然,这首诗大概就是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后所作,苏子,当然是在京都所遇一起赶考的学子。颈联也隐含了一个季节,夏天,萤火虫。也就是说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孟浩然终于敞开心扉,写下来对同怀子的思念,以及长安的久久不舍。当然也是对仕途的久久不舍,不甘和遗憾。作者与苏子,可谓同病相怜。
布局:起承转合布局,尾联扣回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0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7
贡献
498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4-6-20 23: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第十二讲作业
画梅/01-白雪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简析:
这首诗通过对闲静园林中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
首联:
对起。多违: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幽独”为同义词连用,出处:屈原《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乎处乎山中。”
描绘了林园中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次句总领全篇。
颔联:
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打开窗帘坐在庭院中,感受到庭院的阴影和落日的余晖。
颈联:
为连动句式。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
中二联就“幽独”来分承。
尾联: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友人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回扣主题。

《闲园怀苏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12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78
金钱
544
发表于 2024-6-20 23: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文/画梅30-求是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一个在京城,一个在闲园,出处不同,但情感或是相同的,“感念同怀子”,有着相契的心境,因此怀念也显得更为绵长。如何写“怀”呢?首联,直接叙事(处闲园而心无依),照应“闲园”特点和心境:幽静和空旷,孤独和寂寞。为后面的写景抒情作了铺垫。中二联,以写景为主,夕阳的微薄、烟树迷蒙、萤傍水轩飞,静态的,动态的,植物的,禽虫等,不同角度,有层次展现,既有空间感,有暗含着人物的情思:时间在推移,坐得久,见日落西山,禽虫有归,“翳我独无”,相思绵绵。其中“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句中套句,鸟宿、萤飞,加上修饰词“从烟树”、“傍水轩”,嵌在中间,起到限制和突出作用。而与此同时,又有名词叠加,和虚词的斡旋,句式高度浓缩而又颇具张力。末联,直接点题,因“去不归”而有此“感念”。
在用词上,也多有渊源,许多并非戛戛独造。如开首“林园”,就让人想起陶渊明的句子“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幽独自多违”,一查“幽独”,可追溯到张衡《玄思赋》:“幽独守此庂陋兮,敢怠遑而舍勤。”;而“京华去不归”,和《古诗十九首》也有关联:“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32
金钱
202
发表于 2024-6-21 14: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二讲:
思无邪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一作叶落)微。
鸟过(一作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赏析:
诗题是怀人作。
首联是铺陈手法,以叙事的方式起笔,说在林中的园子里虽然没什么事,但是总感到孤独所以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不开心。为后面的思人埋下伏笔。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写自己孤独地打开帘子临西窗而坐,此时庭院里树荫重重夕阳西下。渲染了孤独的气氛。
颈联应该是互文句,景物描写,更加衬托出自己的孤独思念的滋味。
尾联终于点题怀人。一气呵成,层层上升,诗意满满,画面感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005

帖子

789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6
贡献
1704
金钱
32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4-6-21 16: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敬新谱 于 2024-6-21 16:08 编辑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东江渔夫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浅析: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首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次句对首句说明。而“幽独”则强调了诗人的孤独状态。   
颔联、颈联是对首联细致描绘 。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诗人回到主题,表达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同怀子”可能指的是与诗人有共同志趣的朋友,“京华”则是指长安,是唐代的都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构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氛围,体现了孟浩然的诗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章法上,诗的结构清晰,从开篇的环境描写到中段的自然景象,再到结尾的情感抒发,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情感的细腻把握。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1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367
金钱
602
发表于 2024-6-21 22: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茹 于 2024-6-21 22:09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作业
画梅组-静茹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

静茹试析:

题目写的老孟在闲园里怀念自已的一位姓苏的朋友。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单句式流水,前后转折意。林园虽少事,扣闲园而来;幽独:独处于僻静之地。典出《文选。张衡。玄思赋》:「幽独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林园虽幽僻,但自已还是感觉心中不顺,这里为下文的怀苏子埋下伏笔。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写自已在园中的活动及所见,傍晚时分,我开帘而坐,此时看到庭院阴阴,落日初坠。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所描之景渲染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继续承写所见之景。鸟儿飞过烟树归巢而宿,流萤出没,傍水轩而飞。所见之景,一片孤寂,更加烘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怀。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前三联把人物孤寂的心境拉到了极致,尾联方才顺势而下,道出原因。我为何如此孤独和寂寞呀?原来是因为我太想念你这位老朋友,一去京城,就不见你归来啦!

整首为起承转合布局,尾联扣回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2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96
金钱
464
发表于 2024-6-22 1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画梅33-星星过月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幽独:静寂孤独。落景:夕阳。
同怀: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

浅析:
首联点明作者所处的环境(林园),没什么事可做,然后点出孤独来自于久别。
多违: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颔联与颈联都是写景的,对首联的进一步描绘。颈联是连动句式。看似悠闲自在,其实内心是孤独。
尾联回扣主题,表达对苏州友人的怀念。
布局:总分分总。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10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244
金钱
383
发表于 2024-6-22 17: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惠昕解析:
这是首怀人之作。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首联属于顿入式开头,铺陈诗人在林园中,虽然少有尘世琐事,环境也很幽静,可是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的是孤独与违逆之感。多违,谓久别。唐王勃《送卢主薄》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傍晚时分,开帘而坐,此时看到庭院阴阴,落日景色昏暗。渲染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继续承写所见之景。鸟儿飞过烟树归巢而宿,流萤出没,傍水轩而飞。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通过中二联景色渲染,烘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怀。为何如此孤独和寂寞呢,原来是因为我太想念老朋友,一去京城,就不见归来。
尾联扣回主题。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0

帖子

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31
金钱
356
发表于 2024-6-22 17: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组07-飞鹰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这首作品是诗人归隐田园,思念故人的一首作品。
      题目为“闲园怀苏子”,一个“闲”,一个“怀”,是这首作品的主题。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幽独:静寂孤独;
多违:在这里应该是久别的意思;
     林园“虽”少事,林园的生活虽然恬淡,没有太多的事情,但“幽独”却来自“多违”,我这样的静寂孤独,并不是因为“少事”,而是因为和你苏子分别太久了呀。首联总领全篇,开篇破题“闲园怀苏子”。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承接首联,说说我的“闲园”生活。我平常干啥呢?比如在下午的时候,夕阳将落,我就打开帘子,看着园子里的建筑物、植物等,都随着夕阳慢慢的降落,而变得逐渐模糊。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颈联再接着颔联,颔联是我在做什么,颈联是我到了什么,看到了“倦鸟归林”,鸟儿飞过如烟的树木去夜宿,这时候,天色也暗了下来,可以看到萤火虫,傍着水轩在飞。颈联有着时间推移的描述。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尾联一总,又扣回主题“怀苏子”,哎呀呀,苏子呀,是和我志趣相合的好友呀,此时此景,我在闲园,苏子你呢?你在他乡还好吗?
      整体的布局为“总分分总”。
      整首作品,读来有一种淡淡的“恬淡”,有“闲”的感觉,真的是闲闲道来;还有一种淡淡的“伤感”,为什么呢,“苏子”,是我的“同怀子”呀,我们有着相同的志趣,但现在呢,我在“林园”,他在:“京华”,当初的“同怀子”,现在却是两种不同的生活,人生是单程,没有返程车,而且还充满了选择这也许是伤感的原因之一吧。
      首联破题,一个“虽”字,已经隐隐有“不甘”在里面,为下面做了伏笔。
      颔联的“向夕”、“庭阴落景微”,也是一种心情的外在体现,有一种韶华渐逝的感觉在里面,借景言情;
      颈联进一步,有这个年龄,这个环境的恬淡,“烟树”、“流萤”,但毕竟向晚了。颔联、颈联的烘托,为尾联做足了铺垫,“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这时候,尾联“闲闲”道来的两句,“怀苏子”,读来才余味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7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3
贡献
385
金钱
671
发表于 2024-6-22 17: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组31—根生
1.注释
1)闲园:在家园闲居。园:指孟浩然所居的涧南园。
2)违:违愿。
3)轩:殿堂前檐下的平台,或带槛长廊。轩临水,故曰水轩。
4)同怀子:有着相同情怀的苏子你。
2.简析
这是一首闲居怀友诗。
诗人内心有着入世的思想,不愿过幽独隐居生活。
首联写林园中虽然事情很少,傍晚开帘庭前幽居独坐,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
颔联写"静":落日阴暗衰微,诗人闲园孤寂。
颈联写"动":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鸟儿飞过暮霭雾烟的树梢归巢而宿,萤火虫傍在水边的亭榭窗户自由纷飞。反衬诗人只能困守闲园。
尾联:你到京城一去不归,让我怀念有着同样情怀的你啊!
一二突出怀字意,三四展示怀人时节,五六描写怀人景物,一气呵成,引出怀字,句法最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

帖子

1414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
贡献
330
金钱
541
发表于 2024-6-22 17:5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日暖阳简析:
首联: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单句式流水,后句意转折。林园虽少事,扣闲园而来;幽独:独处于僻静之地。林园虽幽僻,但自已还是感觉心中不顺,这里为下文的怀苏子埋下伏笔。

颔联: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写自已在园中的活动及所见,傍晚时分,我开帘而坐,此时看到庭院阴阴,落日初坠。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渲染作者当时的心境。

颈联: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继续承写所见之景。鸟儿飞过烟树归巢而宿,流萤出没,傍水轩而飞。所见之景,一片孤寂,烘托诗人孤寂的情怀。

尾联: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前三联把人物孤寂的心境拉到了极致,尾联方才顺势而下,道出原因。我为何如此孤独和寂寞呀?原来是因为我太想念你这位老朋友,一去京城,就不见你归来啦!

整首为起承转合布局,尾联扣回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8
贡献
75
金钱
113
发表于 2024-6-22 20:5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29–梅子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诗中“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宁静的园林中,但这种环境却让他更加感受到孤独。“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打开窗帘坐下,庭院中的阴影和落日余晖构成的静谧景象。“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则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园林夜晚的静谧和美丽。最后,“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切思念,这位朋友已经离开了繁华的京城,不再回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孤独、宁静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孟浩然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闲园怀苏子》也不例外,通过描绘园林夜晚的静谧美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布局:围绕幽独,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64
金钱
97
发表于 2024-6-22 2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15—书儿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

诗中“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宁静的园林中,但这种环境却让他更加感受到孤独。“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打开窗帘坐下,庭院中的阴影和落日余晖构成的静谧景象。“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则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园林夜晚的静谧和美丽。最后,“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深切思念,这位朋友已经离开了繁华的京城,不再回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孤独、宁静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孟浩然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闲园怀苏子》也不例外,通过描绘园林夜晚的静谧美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布局:围绕幽独,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94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律诗三期、律一期、绝三期、律四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65
贡献
1481
金钱
12306
发表于 2024-6-22 23: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五律研修第12讲作业:
画梅13-腾骏

解析以下五律: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腾骏浅析:本诗多违,用典。属总分分总结构。
首联大意是居住在林园虽然悠闲,但幽静孤独自然不是自已想要的。
颔联承接首联首句少事展开叙述,大意是傍晚打开窗帘静坐,看着夕阳的光辉逐渐在庭院消失。
颈联承接首联次句幽独展开描述,大意是鸟儿飞到烟雾缭绕的树上栖息,而荧火虫则绕着水边阁楼飞来飞去。
尾联情结,大意是此时怀念苏子感同身受,离开了京城就再也不回去了。表面说苏子,其实是在说自己的隐居的无奈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03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473
金钱
19757
发表于 2024-6-23 15: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醉舞可乐作业
好,今天的修辞就补充这么多。
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习作里多注意练习哦。
现在布置一下本次的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
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
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闲园怀苏子》

解析:
《闲园怀苏子》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园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友人苏子的思念之情。

一、诗句解析

1.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诗人身处林园之中,虽然事务较少,但内心却感到孤独,与外界有所隔阂。
2.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傍晚时分,诗人打开窗帘坐下,庭院中的阴影逐渐加深,景色变得微弱。
3.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鸟儿飞过烟雾缭绕的树木,栖息在树上;萤火虫在水边的轩窗旁飞舞。
4.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诗人感慨地思念着志同道合的友人苏子,他前往京城后却一直没有归来。

二、句式与修辞

1. 对仗工整:这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如“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使诗歌具有韵律美和节奏感。
2.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林园中的景色,如“庭阴落景微”“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来烘托自己孤独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 用典:
苏子:苏子卿。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彊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三、章法布局

1. 起承转合:诗歌的开头两句“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起笔点明诗人身处林园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中间四句“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通过描写傍晚的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结尾两句“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直接表达,同时也呼应了开头的孤独之感。
2. 情景交融:整首诗将诗人的情感与林园的景色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友人,诗人通过描绘闲园中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友人苏子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向往。

五、总结

《闲园怀苏子》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己的思念之情与林园的景色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18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7
贡献
449
金钱
687
发表于 2024-6-23 15:5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律研班第十二讲作业画梅组: 画梅09-雪松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作者简介和典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译文: 虽然林园里的事情并不多,但我常常独自一个人违背寂静。傍晚时分,我开启帘子坐下,庭院的阴影中景色渐渐落幕。鸟儿经过烟树,找地方歇宿,萤火虫靠着水边的窗户飞舞。我深深感念与我怀有相同情怀的朋友,他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情起)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情境烘托)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以景渲染)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情结,给人以无限思念惆怅的情感,余味深长)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4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7
贡献
104
金钱
161
发表于 2024-6-23 16: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组18清竹相依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这首诗通过对闲静园林中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诗中“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描绘了林园中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打开窗帘坐在庭院中,感受到庭院的阴影和落日的余晖。“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则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前院花草翠竹、曲径通幽,书读累了,孟浩然就信步闲庭,看翠羽鸟与兰花嬉戏,观红鲤鱼绕荷柄悠游。最后,“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友人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
孟浩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9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239
金钱
369
发表于 2024-6-23 18: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画梅06清风明月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闲静园林中傍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怀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首联描绘了林园中宁静的环境,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颔联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打开窗帘坐在庭院中,感受到庭院的阴影和落日的余晖。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颈联则通过鸟宿烟树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幽美。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子的深切思念,感叹友人已经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

《闲园怀苏子》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的诗歌风格,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联转折关系的流水句
颔联,前句叙事,后句庭中之景。
颈联继续写鸟宿萤飞之景。
尾联扣回主题思念友人。

布局起承转合四分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73

帖子

706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39
贡献
1702
金钱
2812
发表于 2024-6-23 21: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2讲的解析作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析:画梅-16小憩片刻

首联:以景融情。多违,这里指久别。颔联:描写人物动作,以景色烘托心境。动词在第3字。一个“开”、一个“落”,用字巧妙。颈联:继续写景,用生态的描摹,暗喻人们的喜好。为下联作铺垫。动词在第2字及第5字,以动宾(过烟树、傍水轩)插在主谓中间,作补语。尾联:回扣主题,想起与我怀有相同情怀的朋友,而今已离开繁华的京城,再也不会回来了。整体布局为分分分总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23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9
贡献
466
金钱
1152
发表于 2024-6-24 2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荻花 于 2024-6-26 13:01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画梅28—荻花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释译
林园虽事少闲暇,我独处在这僻静地与你分别很久了。
傍晚时分我开帘而坐,看着庭阴落日余辉。
鸟飞过夕烟宿在树上,萤在水轩处紛飞起来。
此时感念志同道合的你,去了京华何时归。
解析:首句就题铺陈,颔联承接幽独之意,颈联用暮色中的宿鸟和飞萤烘托,尾联道出主旨,扣题而发感慨。“落景微”疑为伏笔,为尾句“不归”用典合情合理。不归,出自《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在这里作者是说,你为了君王一去不归。表达了作者落寞的心情。这首诗里用了铺陈,烘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54
金钱
233
发表于 2024-6-24 21:3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天空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解读:隐居林园里,孤独总不随心意。打开窗户向夕阳,庭中幽暗景色淡。这联用倒装。鸟儿飞过宿烟树,萤火虫飞过轩庭。
怀念朋友,去京成未归。全诗以景衬情,以动写静,写出了自己孤独怀念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1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367
金钱
602
发表于 2024-7-5 14: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苑诗研班五律第十二讲作业
画梅10-庄楚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幽独:静寂孤独。
落景:夕阳。
同怀: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南朝 宋 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唐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
多违(1).多违背,多背谬。《左传·襄公八年》:“谋之多族,民之多违,事滋无成。”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汉 之末绪,值王涂之多违。” 刘盼遂 等注:“违:背谬,不正。” 唐 李商隐 《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2).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诗首联对仗,林园虽然没有什么事可做,孤独却来自于(和你们的)久别。怎么个孤独,物与我,我与物,除此之外,没有旁人。颔联不对仗,隐含时间,傍晚。地点,庭院。天气,晴。事件,一个人呆呆的看着晚景。颈联进一步描写落景(晚景),这个时候看到鸟儿在烟树中留宿,萤火虫绕着水轩在飞。就好比杜甫的“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看似花鸟鱼虫悠闲自在,其实自己也悠闲自在。但内心深处却藏着深深的孤独。此处景致,看似隐居,颇悠然自得。然因为作者的内心并未完全真正地沉静下来。于是,对于隐者来说,看到此景会更加恬静,而对于求仕者来说,却是莫名的惆怅。这就是同样的景,而因感受着内心本来的思想而有不同的情感铺垫。正好比,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一样的感受。尾联,感同怀念知趣相合的朋友们,离开京都后就再也没回去。感念/同怀子,闲居/怀苏子。感念苏州的友人,想必对方也和我感受一样,回到家乡,内心有说不出的孤独。对方再也没回去京都过自己当然也是。那么这个久别既可以说是孟浩然与苏子的久别,也可以说孟浩然和苏子一起与京都的久别。显然,这首诗大概就是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后所作,苏子,当然是在京都所遇一起赶考的学子。颈联也隐含了一个季节,夏天,萤火虫。也就是说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孟浩然终于敞开心扉,写下来对同怀子的思念,以及长安的久久不舍。当然也是对仕途的久久不舍,不甘和遗憾。作者与苏子,可谓同病相怜。
布局:起承转合布局,尾联扣回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4

帖子

32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3
贡献
847
金钱
1218
发表于 2024-10-5 21: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闲园怀苏子
(唐·孟浩然)押微韵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熟悉句式,典故,章法布局。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出一篇解析来。期待大家的好作品哦。
云水禅心解析:幽独:静寂孤独。 亦指静寂孤独的人。出处:屈原《九章·涉江》: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乎处乎山中。
落景:意思是落日的光辉。夕阳。
向夕:傍晚;薄暮。
多违:①多违背,多背谬。②谓久别。
出处:《左传·襄公八年》:“謀之多族,民之多違,事滋無成。”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接皇 漢 之末緒,值王塗之多違。”
刘盼遂 等注:“違:背謬,不正。”
唐 李商隐 《春雨》诗:“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②谓久别。
唐 王勃 《送卢主簿》诗:“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首联流水对,起句扣题中的闲园,我住在林园里虽然没有什么事,次句,在这幽静的环境中,我感到非常的孤独,很多事都不是自己心中所愿。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在傍晚时分诗人打开帘子坐在窗前,看到庭院在落日时景色,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颈联继续描写窗前所见,因为日暮来临,鸟儿们都飞回了烟树的巢里,萤火虫围绕着水轩飞。中二联扣幽独。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尾联呼应题目,此时此刻我与苏子是一样的感怀吧,自从离开京城再也不打算回去了,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再无希冀。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