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58|回复: 10

第十五讲作业: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首席版主

天府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25
贡献
5207
金钱
677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6-17 21: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五讲作业:

一、以家乡为主题,制一首〔南仙吕·傍妆台〕,可以写家乡景点,家乡特色,也可以思乡。



1、曲谱:仄平平(韵),平平丄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2、单片9句,每句字数375555337,,共43字。124689句押韵,共6个韵,且押平声韵。

3、第3、4句,第5、6句,第7、8句,两两对仗。

4、曲谱一般分为三段式,前二句、三四五六句、七八九句各为一层意思。

注:丄,古同“上”,读音也读“上”,指可平可上。





二、选作一首“七·一“抒怀,题目自拟,不得写口号,拒绝平庸,拒绝敏感词。

1、〔 双调•沉醉东风〕(郑骞常用北曲新谱)

××仄、平平厶上(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平平去上(平)△。



2、一、二、五、七句皆为七乙句。曲中的标点符号及一、二两句是七乙句还是六字句,可依曲文的内容而定。

3、若三字句变五字句,前两字也须相对。

48

主题

18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17
贡献
3117
金钱
4973
发表于 2024-7-3 12: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寒冬冷梅
[南仙吕·傍妆台]
几多愁,思乡遥望上层楼。一弯新月上,千里暮云收。家在芦花岸,门前绿水流。漂零客,寂寞秋,归心可奈路悠悠。

点评

无题一般是很难定题,或心里太复杂,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因为其内容不便言明或者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故命名为“无题”。  发表于 2024-7-20 09:56
加题目,虽然有的人要说,古人都有无题,那么我们也可以无题。  发表于 2024-7-20 09:54
后面的句子不错,前面再改改,  发表于 2024-7-20 09:53
第一个交作业点赞!  发表于 2024-7-20 0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帖子

5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
贡献
132
金钱
190
发表于 2024-7-21 09:19: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磊(吉林)〔南仙吕·傍妆台〕雪柳   望星空,琼花玉树扮寒冬。似梦仙姿弄,如幻梦纱笼。冰锐枝头绽,寒香雾气浓。银装裹,意无穷,天然景妙境千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300

帖子

72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1750
金钱
2949
发表于 2024-7-21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仙吕·傍妆台〕思旺镇相思洲
文/凡
画中幽,青山凝碧顺江流。日出霞万丈,日落锦千秋。绿渚游人织,斜阳放钓收。严陵处,鬼谷沟,沙汀常伴鹭同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0

帖子

653

积分

版主

天府书院巴蜀散曲工委会的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
贡献
173
金钱
240
发表于 2024-11-16 12:59: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月-张玉娟(厦门)
〔南仙吕·傍妆台〕小城秋
小城秋,青山叠影入溪流。红浅随风逗,橘老映波柔。角榻听虫语,竹篓游田囿。寒云走,荒径悠,一弯新月锁梢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0

帖子

653

积分

版主

天府书院巴蜀散曲工委会的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
贡献
173
金钱
240
发表于 2025-2-28 16:22: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李开先对“傍妆台”曲牌的传播和发展有重要贡献,他曾创作了《仙侣傍妆台-中麓小令百咏》,写了一百多首“傍妆台”曲,合成了一个曲集叫《中麓小令》。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之者众多,还出现了一些效仿之作,如冯惟敏的《傍妆台-效中麓体》。  此外,还有根据明代万历年间工尺谱改编的乐曲《傍妆台》,由傍妆台、孩儿、苏州歌、清江引四个曲牌联组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0

帖子

653

积分

版主

天府书院巴蜀散曲工委会的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5
贡献
173
金钱
240
发表于 2025-2-28 16:2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李开先对“傍妆台”曲牌的传播和发展有重要贡献,他曾创作了《仙侣傍妆台-中麓小令百咏》,写了一百多首“傍妆台”曲,合成了一个曲集叫《中麓小令》。在当时的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之者众多,还出现了一些效仿之作,如冯惟敏的《傍妆台-效中麓体》。  此外,还有根据明代万历年间工尺谱改编的乐曲《傍妆台》,由傍妆台、孩儿、苏州歌、清江引四个曲牌联组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14: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