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4-6-14 15:05 编辑
赋两篇
役情期间,我也作了两篇赋,没有韵脚,对偶也很随便,当时不知仿谁的记不得了,现发在这里,不知合不合格。
湄江赋
人远他乡,常怀故土。他乡吾老,尤恋湄江。湄水清流,崇山峻岭,一江玉液,两岸田畴。
湄水源头,山羊洗马;清江桥下,两岔归流。既而泽惠杨家坪,更而哺育茅坝乡。经石板塘而过任家桥,穿马过河直奔流河渡。然后环绕湄潭县城,下茅关,入陶泥,汇合湘江而涌乌江,更涌乌江而共长江!
吾生于湄江,长于湄江。见惯碾房水车,游惯中流浅滩。沐三春杨柳飘拂,尝两岸刺梨酸甜。春夏秋冬,蹬草鞋行走于水晏石磴;冰霜雨雪,着单衣忙录于田间地角。
任家桥头,文昌宫立于西岸矮坡;子曰诗云,吾识字于前贤孔庙。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万寿宫。难忘饮湄江水而成长,更忆别湄江水而他乡。
离湄江三年,忽传故乡遭难:湄江两岸,惨绝人寰,曾经纳贡米之乡,已近年关饿殍遍野;曾是浙大西迁之地,炊断烟灭,连遍人家顿成新鬼!湄江如泪流,一去不回头!
而今之湄江两岸,茶山起伏,茶香万里。杨家坪水库,荡漾着湄江万倾碧波;芶皮滩电能,融汇着湄江百折贡献!
永兴赋
湄水为江,穿山而行。石板塘边,润育永兴。永兴为场,四围来商。自明代以兴旺,同打鼓以齐彰。西望杨家山,北眺天仁堂。前接湄潭,后启凤岗。流河渡而马渡河,鸡公山而鸭公背。上播州,下思南,挑夫草鞋足迹斑斑;纳四方,向八面,深山土货肩挑捆捆。使人噫戏,永兴之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名!
南北驿道通古今。江西湖广,思南石阡。万商辐凑于古镇,百货云集于街头。铜仁道真,瓮安余庆,千里云烟连南北,一代风流启人文。
一方水土,万商云集,行邦会舘林立于街前巷后;江西重庆,三楚四川,官话方音呼应于北往南来。八方人文,千里如归!
传播文化,喜前来荣发祥木刻群书;敬立文昌,有引领工农商供奉孔子。最是八年抗战,浙大西迁湄潭永兴;普及教育,两
级学校驰名四海。
伟哉,几户马桑坪,一名千里远;千里来聚散,口福送远行:绿豆粉,酸汤麻辣酥肉味;烟煼腊,坐墩保肋香肠堆。
诗曰:
万历年间湄水廊,马桑坪变永兴场。
四围山货争云集,独道石驿连会邦。
挑汉耕夫胜武士,诗人学者启文昌。
沧桑几度沉浮里,吾老他乡说短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