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93|回复: 29

沧浪书院诗妍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910

主题

19万

帖子

5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交流版副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843
贡献
192370
金钱
19917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6-4 13: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似水年华 于 2024-6-4 14:01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
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
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
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理论课,我们就讲这么多。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5)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
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
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
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
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作业截止时间,2024.6月10日晚上八点。

0

主题

422

帖子

60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56
贡献
1378
金钱
2352
发表于 2024-6-5 09: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妍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解析/影子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
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
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
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
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此诗是孟浩然访梅道士作。梅道士大概是作者友邻。
      从题目了解到写了两部分内容:人—梅道士、水亭—处所。

解析:
上两联写梅道士,下两联写水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首联用重字对仗法直接托出梅道士,二联继续赞美他,
4句细写说他的高论无人能及。3句点出他的居所承上启下。
下半部分: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水亭什么样子不说,告诉你它接近神仙住的地方。鬼谷是地名。暗示而不直接说这地方亭本身,而是着力渲染水亭所在的山水景物环境幽静深邃、超尘绝俗。

尾联在写景叙事中还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于是这水亭便恍若桃源仙境,给人美妙的遐想,读者也就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梅道士迥然不凡的仙风道骨。尾联与王维《终南山》的结尾“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表现手法与句式相似,各自展现出渔樵图画,却有余音袅袅之妙。

典故名词:

⑴傲吏(典故):庄子。
后多指傲视权钱的人。

⑵名流:名士之流辈,此指梅道士。

⑶高论:不平凡的议论,见地。

⑷仙源:指神仙所居之地。

⑸鬼谷:山谷名,传说中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⑹ “再来”二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人再次寻访桃源而迷失路径的故事,表明梅道士居处幽邃,非一般俗子所能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4

帖子

1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6
贡献
446
金钱
750
发表于 2024-6-5 14: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27 / 血琉璃

梅道士水亭 · 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简析:梅道士,诗人的好友,诗人曾写了好几首诗给他,可见两人交情匪浅。

首联,借庄周(道家思想的代表)(傲吏)的非凡,以对道家的推崇来赞赏梅道士。
颔联,言其所居难以轻易见到,言其“隐”,
那些远见卓识,旁人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言其“名”。
颈联,水亭之处所,近仙居之源,兼鬼府之幽。
尾联,欲待再访,路无可寻,花下问渔人,恐怕也是“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而已。

全诗没有直接写人写亭,而是以庄子来衬托梅道士,可以说是最高规格的赞美了,以仙居幽府来比拟亭子幽秘环境,最后更用桃花源无复再寻的典故收结,以隐士的高逸,水亭的难以寻觅,间接表明二人交情的非同一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34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5
贡献
756
金钱
1440
发表于 2024-6-6 06: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妍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傲雪飞鹰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
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
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
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
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此诗是孟浩然访梅道士作。梅道士:生平即姓名不详。孟浩然的诗经常提到此人。《寻梅道士》、《宴梅道士山房》等,推测他应该是孟浩然在襄阳隐居的邻居。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首联对起,用重字对仗法直接托出梅道士,说梅道士是傲视钱权的人而不是平庸的官吏,名士之类的人物就是道士了,唐朝时期,道教在文化上复兴,许多大诗人都是虔诚的信徒。
颔联,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说梅道士隐居,很难见到他,梅道士卓越的言论没有人能对答。说他的高论无人能及。
颈联,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反手写景,水亭什么样子不说,告诉你它接近神仙住的地方,像桃花源。山中棒有鬼斧神工一样的幽谷。着力渲染水亭所在的山水景物环境幽静深邃、超尘绝俗。

尾联,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在写景叙事,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给人美妙的遐想,读者也就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梅道士迥然不凡的仙风道骨。尾联与王维《终南山》的结尾“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表现手法与句式相似,各自展现出渔樵图画。
布局:起承转合。

典故名词:

⑴傲吏(典故):庄子。
后多指傲视权钱的人。

⑵名流:名士之流辈,此指梅道士。

⑶高论:不平凡的议论,见地。

⑷仙源:指神仙所居之地。

⑸鬼谷:山谷名,传说中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1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367
金钱
602
发表于 2024-6-6 08: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茹 于 2024-6-6 08:16 编辑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讲  画梅组作业
画梅-静茹

梅道士水亭
孟浩然〔唐代〕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浩然诗中写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寻梅道士(张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徐鹏先生认为这三首诗“似均为入京应试前所作”。但是从浩然一生诗中表现的思想发展趋向看,这三首诗均似晚年所作。浩然从吴越归乡后,已经从早期的入世发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别是最后几年,逐渐堕入到对现实的宗教超然,他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

1“傲吏”二句: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2“隐居”二句: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3“水接”二句: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鬼谷子本是张仪、苏秦的业师,后被术数家神化,多有托名。

4“再来”二句: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用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7
贡献
250
金钱
427
发表于 2024-6-6 11:1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文/画梅20~人中子
梅道士水亭
唐  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题解:梅道士,姓名不详,应是孟的朋友或隐归的邻居,诗人曾有几首诗提到此人。水亭应是亭名或靠水边的亭。
解析:
首联: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起笔引庄子典)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之人。此句指梅道士。
颌联: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是写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的高深论述无人能够对答。
颈联: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仙源指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此句写亭下的溪水似与仙源相接,亭边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鬼谷: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尾联: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意思是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林下向渔人打听路径。此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
诗以起承转合布局,先情后景,尾句以宕开一笔作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0

帖子

93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231
金钱
356
发表于 2024-6-6 22: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讲  画梅组作业
画梅07-飞鹰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这首作品据说为诗人晚年所做,如确切,也别有一番意味。
      题目为“梅道士水亭”,“梅道士”指人,“水亭”应该是相逢梅道士之地,或者说忆起梅道士之地。

      首联: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既然说梅道士,开篇就将道家一扬,首句就说道家的大家庄子,原来就是小吏,二分句又说古往今来,名流大多都是道流,都是道家。扬道家,也就是扬梅道士,为下面铺垫;

      颔联: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颔联承接首联,说这个梅道士呀,真正是道家仙人风骨,远离俗世红尘,避世而隐居,一般人根本见不到;而且学识渊博高深,非常人能及,一般人根本无法与之对答。

      颈联: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通过首联和颔联对梅道士的描写,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这个梅道士怎么能见到?到哪里去找呢?颈联在此基础上转,说道,梅道士呀,住的特神秘,就像桃花源,但又不是向桃花源里那些百姓,不知世事变迁,而是向鬼谷子一样,虽然是隐居,但对于世事却洞若观火。
      读到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呢?我们假设一下,诗人会不会有这样一种表达在里面:借“梅道士”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一生才高却仕途不顺,时至晚年,遂心向山水,但仍有一丝情绪,在此“傲娇”一下。首联借道家来说,有本事的人不一定都仕途顺利,庄子不也就是个小吏吗?古往今来,多少名士也都是仕途不顺,却如同道家一般逍遥自在,不也挺好吗。颔联,“傲娇”的感觉就出来了,当年老子求仕而不得,如今我真的归隐了,你们也一样找不到我,找不到我可是你们的损失哦。颈联,一转,显摆显摆自己的隐居生活,索性放下仕途,过的日子就和神仙一样,所谓“心远地自偏”,哪里也是桃花源,隐居是隐居,但隐藏不了学识呀。

      尾联: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尾联在颈联的基础上,再次一扬,结尾。再“傲娇”一把,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来找我,对不起,我还不出来了,真隐了,就像桃花源记描写的,真正认识到桃花源的妙,再去找,对不起,找不到了,“问渔舟”也白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03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473
金钱
19757
发表于 2024-6-7 0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12  醉舞可乐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首联: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
頜联: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
颈联: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
尾联: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
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仙源:神仙居处。
鬼谷:山谷名
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7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76
金钱
271
发表于 2024-6-7 13: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修道归隐终身。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浩然这首诗赞颂梅道士的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所以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
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
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
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鬼谷子本是张仪、苏秦的业师,后被术数家神化,多有托名。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用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
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0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7
贡献
498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4-6-7 14: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01-白雪

好,今天的理论课,我们就讲这么多。
下面布置一下解析作业:

(5)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
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
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
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
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作业截止时间,2024.6月10日晚上八点。


解析:
这首诗为孟浩然晚期作品,孟诗中写梅道士共有三首,此为其一。
首联:以议论开篇,陡起入情,推崇梅道士是名流道家。采用掉字对仗手法。
颔联:承首联次句,从“隐居”、“高论”两方面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
颈联:就颔联“隐居”而来,反手写景,以环境烘托其精神境界。
尾联:以“再来迷处所”,反衬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能企及。
通篇上情下景,刻画梅道士的超凡脱俗、隐居避世、飘然如仙的形象,寄托着作者晚年的思想追求。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8
贡献
75
金钱
113
发表于 2024-6-7 15:50: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29—梅子

梅道士水亭
唐. 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1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2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3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4[1]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浩然诗中写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寻梅道士(张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徐鹏先生认为这三首诗“似均为入京应试前所作”。但是从浩然一生诗中表现的思想发展趋向看,这三首诗均似晚年所作。浩然从吴越归乡后,已经从早期的入世发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别是最后几年,逐渐堕入到对现实的宗教超然,他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2]
注释译文
1“傲吏”二句: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2“隐居”二句: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3“水接”二句: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鬼谷子本是张仪、苏秦的业师,后被术数家神化,多有托名。
4“再来”二句: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用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7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3
贡献
385
金钱
671
发表于 2024-6-7 16: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31—根生
1.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浩然从吴越归乡后,已经从早期的入世发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别是最后几年,逐渐堕入到对现实的宗教超然,他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
2.简析
首联用庄子这样的“傲吏”、“名流”赞美梅道士。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

颔联继续赞美梅道士隐居修行,学识渊博。

颈联赞美梅道士的居所。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

尾联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超凡脱俗。
4.作品鉴赏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4.典故名词
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
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仙源:神仙居住。
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4

帖子

126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78
金钱
544
发表于 2024-6-7 1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文/画梅30-求是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诗人契合“水亭”这个特点和“道士”的身份着笔:前者写其幽居,接近仙源,又有花下问渔舟的想象,将桃源的故事有意无意嵌入其中,充满神秘感,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后者则是诗歌的主体,将之比作庄周,评价其有高论,虽不可常见而赫然名流,又从居处(仙源、鬼谷)做文章,衬托其不同凡响。从整首诗来看,其特点有:(1)善于拉人作衬托,本诗为了突出该道士,隐约地拉了庄子和鬼谷子,拔高其地位;(2)善于在地名和其特点上作文章,拉来仙源和鬼谷,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也显得神秘,有效突出人物的特殊性;(3)典故的运用,充满了文化意味和强烈的故事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

帖子

1414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
贡献
330
金钱
541
发表于 2024-6-7 21: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梅道士水亭
唐  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首联: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规则重字,对仗句。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的典故。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之人。此句指梅道士。
颌联: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是写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的高深论述无人能够对答。
颈联: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仙源指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此句写亭下的溪水似与仙源相接,亭边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鬼谷: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尾联: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意思是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林下向渔人打听路径。此句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
诗以起承转合布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64
金钱
97
发表于 2024-6-7 21: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讲  画梅组作业
画梅15_书儿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这首诗为孟浩然晚期作品,孟诗中写梅道士共有三首,此为其一。
首联:以议论开篇,陡起入情,推崇梅道士是名流道家。采用掉字对仗手法。
颔联:承首联次句,从“隐居”、“高论”两方面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
颈联:就颔联“隐居”而来,反手写景,以环境烘托其精神境界。
尾联:以“再来迷处所”,反衬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能企及。
通篇上情下景,刻画梅道士的超凡脱俗、隐居避世、飘然如仙的形象,寄托着作者晚年的思想追求。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8

帖子

4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5
贡献
1153
金钱
1827
发表于 2024-6-7 22: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研诗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画梅-25心灵驿站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首联用重字对仗法托出梅道士。傲吏(典句)庄子。
1傲吏二句: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道的人。
2隐居二句: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3水接二句: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水,鬼谷:山谷名。4再来二句:下次来时就不知这仙境在什么地方,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的典。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身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推崇他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诗中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表达了作者晚年的思想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005

帖子

789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6
贡献
1704
金钱
32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4-6-8 16: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敬新谱 于 2024-6-8 16:06 编辑

沧浪诗研班五律第十讲  画梅组作业
画梅-东江渔夫

梅道士水亭
孟浩然〔唐代〕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题目:梅道士/水亭


作者友人梅道士居住地

首联:以议论开篇,陡起入情,推崇梅道士是名流道家。采用掉字对仗手法。
颔联:承首联次句,从“隐居”、“高论”两方面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
颈联:反手写景,以环境烘托其精神境界。
尾联:以“再来迷处所”,反衬梅道士居所的幽邃,洋溢赞美之情。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布局:起承转合。

典故名词:
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
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仙源:神仙居住。
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2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96
金钱
464
发表于 2024-6-8 1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文/画梅33-星星过月
梅道士水亭
唐  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词语解释:


1.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这里指梅道士。
2.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这里也指梅道士。
3.丹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4.仙桃:传说西王母曾以仙桃赠汉武帝,称此桃三千年才结果实。
5.童颜两句:意思是如果仙酒真能使容颜不老,那就不惜一醉。
6.流霞:仙酒名。李商隐《武夷山》:“只得流霞酒一杯。”句中也指醉颜。
解析:这首诗描述诗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描写了道士房中的景物,从而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两句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与自然界的每一变化息息相通,恬淡而自然的情怀。“愁春尽”为下文的祈求长生做好铺垫。“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两句写道士派使者来相邀赴宴,诗人喜出望外,愁怀顿释。这两句点题,诗人的感情也由愁转喜,表现出他与梅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两句才转入正题,但并没有对宴饮的具体场面多作描写,而着意于描绘梅道士居处的环境,景色幽美,仙气弥漫,使人流连忘返。“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两句点题中之“宴”字,宾主二人饮得十分欢畅,不时举杯祝酒,共同祝愿彼此青春常在,健康长寿。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又很切合道家中人祈求长生的愿望。在梅道士家所经历的一切都笼罩着一股仙气,所以诗人浮想联翩,希望借流霞美酒一醉,与仙家同班,永葆青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因而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仙道术语和运用“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此诗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迥异,它以诙谐浪漫的笔调,巧妙地应用仙家典故和道家术语,涉笔成趣,表现了诗人洒脱的气度和对梅道士亲密友好的感情。虽为一般应酬之作,但语出自然,妙句天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

帖子

42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7
贡献
104
金钱
161
发表于 2024-6-8 2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组18清竹相依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此诗是孟浩然访梅道士作。梅道士大概是作者友邻。从题目了解到写了两部分内容,人—梅道士、水亭—处所。上两联写梅道士,下两联写水亭。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首联用重字对仗法直接托出梅道士,二联继续赞美他,4句细写说他的高论无人能及。3句点出他的居所承上启下。
下半部分: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水亭什么样子不说,告诉你它接近神仙住的地方。鬼谷是地名。暗示而不直接说这地方亭本身,而是着力渲染水亭所在的山水景物环境幽静深邃、超尘绝俗。
尾联在写景叙事中还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于是这水亭便恍若桃源仙境,给人美妙的遐想,读者也就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梅道士迥然不凡的仙风道骨。尾联与王维《终南山》的结尾“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表现手法与句式相似,各自展现出渔樵图画,却有余音袅袅之妙。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典故名词:
⑴傲吏(典故):庄子。
后多指傲视权钱的人。
⑵名流:名士之流辈,此指梅道士。
⑶高论:不平凡的议论,见地。
⑷仙源:指神仙所居之地。
⑸鬼谷:山谷名,传说中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⑹ “再来”二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人再次寻访桃源而迷失路径的故事,表明梅道士居处幽邃,非一般俗子所能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940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律诗三期、律一期、绝三期、律四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65
贡献
1481
金钱
12306
发表于 2024-6-8 22: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五律研修第10讲作业:
画梅13-腾骏

(5)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腾骏浅析:本律从题目来看是梅道士隐居处,通篇夹叙夹议,一二联称赞梅道士品行,三四联描写梅道士隐居处之幽深。
先看首联,傲士用典,形容傲岸不俗的官员。夸梅道士是高尚的官史,不是普通的官史,既是社会名流,又是修心学道之人。
颔联夸他隐世修道,难得一见,而且见解高深,没几人能应答。可见乃大彻大悟之人。
颈联仙源用典,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转向介绍梅居士居所亭下之水与神仙居所非常接近,此处深山如同鬼谷子居处一般清幽。
尾联次句用典,说明梅居士居所僻静清幽,难以寻找。大意是如果下次再来寻找这迷离的居所,只能在桃花树下向渔人打听路径了。
作者表面夸梅道士的修行和境界,也暗示自己晚年隐居修行之意。意境高深,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8
贡献
132
金钱
202
发表于 2024-6-9 06: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讲作业:
画梅/思无邪
(5)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这首五律是孟浩然为一位姓梅的道士在水边的一个亭子写的一首诗。
首联引用典故:傲吏。出自《昭明文选》卷二十一晋·郭景纯(璞)《游仙诗七首》其一
「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唐·李贤注引《史记》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蒙漆园吏。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亟去,无污我。』主要是用庄子的才高却不愿为朝廷所用的淡泊明志来称赞梅道士的高标品性。有可能梅道士同庄子一样也做过县令,所以符合用典的一个原则。因为也很有才,即成了名流,却入了道家成了道士。首联议论体起笔。颔联承接首联继续写梅道士隐居地,已经暗指出水亭所在地,说这个地方很隐蔽,一般人都看不见。然而你的高见一般人可难以应对。颈联返手写景说这里的水离仙境很近,山中像是隐居着鬼谷子一样,很有灵气。颈联用山水暗指人所居住的地方。尾联应该是宕开了,说我这是第二次来了,还是会迷路,也算扣回到颔联的前分句。不得已要向花下钓鱼的渔夫问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54
金钱
233
发表于 2024-6-9 11:4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天空作业
解晰:不为理法所拘束的官吏,是名流入道士。
隐居之所人难见,高论不能相酬。
住的地方有水可成仙,山中深谷幽静。
再来处所迷路,花下问打鱼之人。
首联总写梅道士,颔联写才华,隐居之事。
颈联写所见之景,尾联用典故,花下问渔舟。作者对梅道士夸赞,和用典故,渔舟问渔舟,比桃花源。表现了对梅道士的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73

帖子

706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39
贡献
1702
金钱
2812
发表于 2024-6-9 1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2039小憩片刻 于 2024-6-9 13:44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16-小憩片刻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
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

解析:
背景: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孟浩然诗中写梅道士的共三首,本首即其中之一。
首联:写出梅道士的不凡之处。以傲吏、名流来指代。(傲吏多泛指不为礼法所拘、傲视权位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
颔联:承上继续写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动词在句末。
颈联:以仙源之地、鬼谷子先生,来比拟其所居、所具有的特质。动词在句中第2字。
尾联:以桃源的故事,隐喻其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行为,因而下次再来时,可能找不到所居之处,进而不得不向泛流多地的渔舟主人打听。动词在句中第3字。
整首诗布局为起承转合。句子富于变化,以通俗的词语,生动地描述梅道士的品格、喜好、以及渊博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18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7
贡献
449
金钱
687
发表于 2024-6-9 14:4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律研班第十讲作业画梅组: 画梅09-雪松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作者简介        要点提炼         孟浩然 (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1“傲吏”二句: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2“隐居”二句: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3“水接”二句: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鬼谷子本是张仪、苏秦的业师,后被术数家神化,多有托名。 4“再来”二句: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用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 作品鉴赏        要点提炼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5

帖子

9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4
贡献
239
金钱
369
发表于 2024-6-10 07: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画梅06清风明月

梅道士亭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缘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首联掉字对,有规则的重字,对仗,说梅道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一个傲视权贵,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官吏,名士之流就是道士了,唐朝时道教最为繁荣,大多诗人名流都信奉道教。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颔联继续写梅道士,写他是隐居高人,一般人很难见到他,他的卓越言论没有人能对答,无人能及他的成就。
水接仙缘近,山藏鬼谷幽。
颈联反手写景,写梅道士的隐居环境 暗扣题目中的水亭。
水亭是什么样子呢,没具体告诉我们,只是说它接近神仙住的地方,像桃花源,山中有鬼谷子修炼时的幽谷。衬托出山水景物环境的幽静深邃,超尘脱俗。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尾联叙事,暗用桃花源的典,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下次来只怕会找不到这个仙境了,只能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了。从侧面写了水亭的幽深僻静。

布局,起承转合四分法。
前二联写的梅道士仙风道骨,超尘绝俗,颈联反手写景,写水亭僻静幽深,仙气飘飘,尾联推进一层,用了假设关系的流水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23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9
贡献
466
金钱
1152
发表于 2024-6-10 1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荻花 于 2024-6-10 11:16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画梅28-荻花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译文:
你这个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定然是非同凡响的当官人。道流也是社会名流。
你隐居在此不为世人所见,高深言论没有人能对答。
亭下的溪水接近仙源,亭边的山上婉如鬼谷一般清幽。
下次再来时就不知这仙境在啥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问津了。
赏析:
首联先赞赏了梅道士本人,无论做官还是入道都是社会名流。承句对人作了更深层的描写,他的高谈没人能对接。
颈联返手写景,写了水亭景色,暗用桃花源记和鬼谷典意来衬托。突显主人所不凡。
尾联是化用林尽水源武陵问津之意。通篇所写主旨所在是对现实和宗教的超然,他晚年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首诗便是他的晚期思想倾向的写照。。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的晚期作品,写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寻梅道士(张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10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7
贡献
244
金钱
383
发表于 2024-6-10 15: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妍班五律第十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21—惠昕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名词:
⑴傲吏(典故):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
⑵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后多指傲视权钱的人。此指梅道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⑶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⑷仙源:指神仙所居之地。
⑸鬼谷:山谷名,传说中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⑹ “再来”二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人再次寻访桃源而迷失路径的故事,表明梅道士居处幽邃,非一般俗子所能到。

简析:梅道士,诗人的好友,《寻梅道士》、《宴梅道士山房》等
诗人曾写了好几首诗给他。

首联:“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议论开篇,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
借庄周的非凡,以对道家的推崇来赞赏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
颔联:承接次句,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
颈联:反手写景,所居之处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水亭之处所,近仙居之源,兼鬼府之幽。
尾联: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欲待再访,路无可寻,花下问渔人,用桃花源无复再寻的典故收结。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1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367
金钱
602
发表于 2024-7-5 14: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苑诗研班五律第十讲作业
画梅10-庄楚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
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
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
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
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此诗是孟浩然访梅道士作。梅道士:生平即姓名不详。孟浩然的诗经常提到此人。《寻梅道士》、《宴梅道士山房》等,推测他应该是孟浩然在襄阳隐居的邻居。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首联对起,用重字对仗法直接托出梅道士,说梅道士是傲视钱权的人而不是平庸的官吏,名士之类的人物就是道士了,唐朝时期,道教在文化上复兴,许多大诗人都是虔诚的信徒。
颔联,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说梅道士隐居,很难见到他,梅道士卓越的言论没有人能对答。说他的高论无人能及。
颈联,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反手写景,水亭什么样子不说,告诉你它接近神仙住的地方,像桃花源。山中棒有鬼斧神工一样的幽谷。着力渲染水亭所在的山水景物环境幽静深邃、超尘绝俗。

尾联,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在写景叙事,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给人美妙的遐想,读者也就具体真切地感受到梅道士迥然不凡的仙风道骨。尾联与王维《终南山》的结尾“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表现手法与句式相似,各自展现出渔樵图画。
布局:起承转合。

典故名词:

⑴傲吏(典故):庄子。
后多指傲视权钱的人。

⑵名流:名士之流辈,此指梅道士。

⑶高论:不平凡的议论,见地。

⑷仙源:指神仙所居之地。

⑸鬼谷:山谷名,传说中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235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69
贡献
466
金钱
1152
发表于 2024-7-6 18: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荻花 于 2024-7-6 18:31 编辑

本贴重复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4

帖子

32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3
贡献
847
金钱
1218
发表于 2024-10-5 21:4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认真阅读,自己查资料,然后尽量细致的写篇解析。注意,我们每四次呱呱语音讲解一次。希望大家课后认真对照一下。好,期待大家的解析哦!

云水禅心解析: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浩然诗中写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寻梅道士(张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徐鹏先生认为这三首诗“似均为入京应试前所作”。但是从浩然一生诗中表现的思想发展趋向看,这三首诗均似晚年所作。浩然从吴越归乡后,已经从早期的入世发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别是最后几年,逐渐堕入到对现实的宗教超然,他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
词语注释: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
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隐居”二句: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水接”二句: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鬼谷子本是张仪、苏秦的业师,后被术数家神化,多有托名。
“再来”二句: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用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首联赋笔,傲吏不是平凡的官吏,名流就是道流,直接对梅道士的赞美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颔联承接首联,说梅道士隐居山林,是不可以轻易见得到的,他的谈论都是很高深的,一般人难以答对。颔联接着赞美梅道士人品孤高,才华横溢。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颈联写景,描绘了梅道士居所之地的景色,这里的水离到桃花源很近,山呢如同鬼谷子居住的一样清幽。表达了梅道士居处的清幽,无外界打扰。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再来此地竟然找不到梅道士的居所了,只能在花下问渔人了,暗用桃花源记的典。
布局:起承转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