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3-8-2
威望251
金钱616
贡献360
高级会员

威望- 251 点
贡献- 360 次
金钱- 616 枚
|
发表于 2024-6-7 12: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诗研班第十讲作业:
竹郎08-曦春
解析作业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解析
1,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浩然诗中写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寻梅道士(张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徐鹏先生认为这三首诗“似均为入京应试前所作”。但是从浩然一生诗中表现的思想发展趋向看,这三首诗均似晚年所作。浩然从吴越归乡后,已经从早期的入世发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别是最后几年,逐渐堕入到对现实的宗教超然,他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
2,解析
首联:以议论开篇,傲岸的官吏不是平凡的官吏,知名的人士往往就是修仙学道的人。傲吏:傲岸不俗的官员。庄子曾为漆园吏,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因其不同流俗,拒绝楚威王的“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的征召,故东晋郭璞《游仙诗》云:“漆园有傲吏。”名流:社会名流,著名人士。道流:指修仙学道的人。
颔联:仍以议论分承首联,具体写梅道士隐居修行,不易为世人所见;他高深的谈论,没有人能够对答。高论:高深的谈论。酬:应对,对答。
颈联:反手写景,以景转述,用典描写烘托梅道士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亭下的溪水,似与那仙源相接近;亭边的山上,宛如鬼谷一般清幽。仙源:神仙居处。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鬼谷:山谷名,相传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鬼谷子本是张仪、苏秦的业师,后被术数家神化,多有托名。
尾联:暗用典收结,回扣主题。下次来时就不知道这仙境在什么地方了,只得在桃花林下向那位渔人打听路径。此处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指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用来说明梅道士水亭的僻静幽深。
3,作品鉴赏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4,布局,起承转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