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9-3-4
威望863
金钱2503
贡献1253
金牌会员
 
威望- 863 点
贡献- 1253 次
金钱- 2503 枚
|
发表于 2024-6-8 16: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十讲作业
绣菊11-清风徐徐
解析孟浩然的这首五律,
梅道士水亭
唐·孟浩然 押尤韵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1,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为诗人晩期作品。浩然诗中写梅道士的共三首,除本首外,尚有《寻梅道士(张逸人)》、《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徐鹏先生认为这三首诗“似均为入京应试前所作”。但是从浩然一生诗中表现的思想发展趋向看,这三首诗均似晚年所作。浩然从吴越归乡后,已经从早期的入世发展到晚期的出世,特别是最后几年,逐渐堕入到对现实的宗教超然,他常与佛道交往,寻佛问道成了他的诗的重要内容。这三首诗便和他的晚期思想倾向十分吻合。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2,典故名词:
傲吏(典故):庄子。后多指傲视权钱的人。
名流:名士之流辈,此指梅道士。
高论:不平凡的议论,见地。
仙源:指神仙所居之地。
鬼谷:山谷名,传说中高士鬼谷子所居之处。
3,清风徐徐解析: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首联:用两个典,叙事写意,首联对仗。从梅道士写起,介绍梅道士是一个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在道教中也是一个知名人士。
傲吏:词汇源于《送元诜还丹阳别业》,其中描述了傲吏保持风骨,不阿谀逢迎、不向权势低头的品质。名流:指知名人士;名士之辈。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伯骞﹞希慕名流,交结豪杰。”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颔联:用两个典,分扣首联一二句。进一步描写梅道士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所居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他那高深的理论,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隐居:深居乡野不出仕。 引《楚辞·惜誓》:“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
高论: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尧舜之道,不忍桀纣之性”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颈联:反手写景,以景转述。同样用了两个典,转换角度,重点从梅道士隐居之处的水亭周围的环境写起,水亭里的水同桃花源附近的水相连接,水亭所在的山就像当年鬼谷子都鬼谷那般幽静。
仙源: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签》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 台州 黄巖县 属地。”
鬼谷:指战国楚人鬼谷子。因隐于鬼谷,故自号鬼谷子。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尾联:暗用典收结,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收结,回扣主题。意思是要再到这个地方来的话,可能就打不到山向了,恐怕得得在花下问渔舟,到梅道士隐居之处该怎么走呢?
该诗表达了作者描绘了梅道士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
4、情绪表达:
本诗描绘了一个隐居深山修真养性的道士形象,虔诚地赞颂了梅道士超然尘世,清雅高洁的品格。诗从议论开篇。推崇梅道士是不同凡响的道家名流。接着直接赞誉梅道士的高雅超凡之处及其隐居的幽僻环境,以烘托其超雅的精神境界。最后以桃源故事,极言梅道士居所的幽邃,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梅道士这种超凡脱俗、隐逸避世、飘然如仙的表现,也正是孟浩然晚年的思想追求。
5,布局:
此首五律诗 为起承转合四分法,扣回收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