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8-25
威望124
金钱369
贡献239
高级会员

威望- 124 点
贡献- 239 次
金钱- 369 枚
|
发表于 2024-5-26 15: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押鱼韵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大约在唐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应进士举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学得满腹文章,这次应试失利,使他大为懊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样心绪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愿意在上书给朝廷陈述自己的谏议,返回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庐。
首联入情了。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没有才能才使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病痛朋友也渐渐疏远。
牢骚语.,因为不才,所以明主才弃,因为多病,所以才和老朋友们疏远了。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白发渐渐增多催着我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已经快要到来了。
颈联扣题,扣的岁暮。
以为自己又多病,年事又高,所以才有了尾联。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心怀愁绪万千使人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窗户一片空寂。
也正是由于诗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闷之中,才使他“永怀愁不寐”,写出了思绪萦绕,焦虑难堪之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布局:起承转合四分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