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愉——借假喻;昌黎——韩愈。
荠麦——荠菜属于耐寒性作物,喜冰凉的气候,在严冬也能忍受零下的低温。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药食两用植物;有不同说法,故:言霜雪之时,“荠麦”乃茂,兰者取其芬香也。应为荠菜和小麦两种。虽已入冬雪季节,但荠菜和麦苗仍然茂盛青葱。
*
猗兰操 序: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乃止车援琴鼓之云:详见歌辞。
孔子伤不逢时,以兰荠麦自喻,且云:我虽不用,于我何伤?言霜雪之时,荠麦乃茂,兰者取其芬香也。今此操只言猗兰,盖省辞也。
引: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
韩愈亦仿而作之,其《猗兰操》序云:“孔子伤不逢时作。详见歌辞。
*
歌辞: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世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蔡邕《琴操》所引)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补录轶文)
”
诗同情孔子生不逢时,寄情兰芳,却又比孔子豁达旷逸:“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这就显得坚强刚毅。紧接着联系自己行走四方,积时累年,却事不遇知,行不得安情况,在这“雪霜贸贸”之中,但见荠麦正萌发始生,一派生机。荠与麦都是秋冬生长,至夏结实。这种上结阴而返,由阳而长的精神给了韩愈以极大鼓舞,他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样,迎贸贸雪霜而萌发。君子的遭遇,正是表现君子高尚操守的时候和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