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9|回复: 29

沧浪书院诗妍班五律第二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824

主题

14万

帖子

4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苑首席版主兼沧浪书院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361
贡献
144009
金钱
15007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4-8 15: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讲绣菊组论坛作业贴

好,今天的形象思维法在诗中的应用,就说这么多,具体的例子我们在平日的辅导中会继续就例诗来细讲,大家在写作业时,要注意应用哦。

下面布置一下今天的解析课: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通过这首五律诗,我们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下李白的风格,他的唯一的偶像孟浩然,是五律中的佼佼者,田园派的诗人,李白是如何评价的他,值得我们好好品读的。请大家读后,写一篇解析,我们在四次理论课后,会安排一次语音解读。请大家务必认真写哦。写完后交论坛留底。

作业截止时间,2024.4月14日晚上八点。

5061

主题

17万

帖子

5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793
贡献
178582
金钱
19457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4-9 2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波 于 2024-4-9 22:18 编辑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04-吾波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两个人的性情、志趣难免小有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结下深厚的友谊。这首行云流水般的赠诗,即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敬爱之情。
      首联两句,一个“爱”字奠定了主体的感情基调;“风流”一词则不仅点出“爱”的客体,而且将孟浩然为世人所赞誉的风雅潇洒的气度人品突现在读者面前。这一联统摄全诗,铺设了笼罩全篇的感情线索。
      颔、颈两联顺势而下,从纵横两个方面勾勒了孟浩然光采照人的形象。“红颜”对“白首” ,极有跨度地概括了好友从年少到晚年的经历。“红颜”句着一个“弃”字,“白首”句嵌一个“卧”字,鲜明地展示了孟浩然对待官宦仕途与隐士生涯的态度。“弃”得是那样决绝,“卧”得又是如此安闲。这一截然相反的对比,从纵向揭示了孟浩然鄙弃爵禄、悦情山水的峻洁品格。
      颈联所写月魄当空,举杯相邀; 徜徉花间,流连忘返。这两句横向描写了孟浩然的隐居生活和情趣,“频”、“不”二字,透露出他自甘淡泊的执著性情。这一联和上一联或由正及反,或自反而正,属对巧妙,规整而无板滞之弊; 自然流走,顺畅而又极错落之致,用笔堪称美妙矫捷。
      尾联在前两联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心情。他把好友比拟为崇峻的高山,由衷地发出难以企及的喟叹。如此结束,不仅使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更上一层,而且也形象地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
     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中圣”用的曹魏时徐邈喝清酒叫圣人的故事。“高山”用的《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本诗布局是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8
贡献
123
金钱
216
发表于 2024-4-11 1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绣菊组第二讲作业


绣菊13﹣静莲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赏析:
本诗约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本诗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对他的景仰之情。"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首联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指孟浩然潇洒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中间两联具体形象地写出他如何"风流天下闻"是诗人形象思维的具体呈现。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说他少年时就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直到白首归隐山林摒弃尘杂。用"红颜""白首"分别代指他年轻和年老,形象可感;"弃轩冕""卧松云"极具画面感。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其高风亮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常在月夜因饮清酒直到沉醉,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这一联用典,化用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比。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孟浩然形象。这两联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直抒胸臆:高山似的品格怎能不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水到渠成。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格调高古,风神飘逸。
布局为总分分总。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中二联的具体描写,揭示其风流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李白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53
贡献
85
金钱
141
发表于 2024-4-11 13: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25-梅岭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5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28
金钱
216
发表于 2024-4-11 20: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寒澈清秋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首联开篇直接点题,采用兼语式流水句直抒胸臆。“爱”突出作者的爱慕之情,并将之惯注全篇。“风流”指风度和才学。

颔联承“风流”而来,写孟浩然生涯,青年时他鄙视功名,不爱冠冕车马,老年高卧松云归隐山林。仿佛两幅图画:一边是冠冕车马,一边是高士归隐。这一“弃”一“卧”突出孟浩然的高风亮节。“红颜”“白首”采用互体修辞手法。 

颈联承“卧松云”,接着写孟浩然隐居不事君的生活。月下把酒临风非凡高雅,不事君而迷恋于大自然景色,心胸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尾联将孟浩然不慕荣华富贵、自甘淡泊的品格更加推进一层收结,有“高山仰止”之叹,感情从开篇的爱慕之情上升为敬慕之情。
 
布局结构:总分分总。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全诗语言自然古朴,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7

帖子

24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66
贡献
571
金钱
949
发表于 2024-4-11 20: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28-闪亮每一天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吾爱孟夫子》中的孟夫子是孟浩然。李白赞赏孟浩然,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赞赏他的潇洒豁然,诗中"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赞赏之情。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二、三两联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赠孟浩然》有两大特点:
(1)虽为律诗,但不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
(2)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整首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感情自然流露,且层层推进,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李白还是用典的高手 "中圣",妙用了三国曹魏时徐邈的典故,徐邈喜欢喝酒,以酒为友,他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而所谓的"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 诗中的"高山"一句用《诗经.小雅》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 这些典故,完全化入诗中,完全不着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0

帖子

35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09
贡献
849
金钱
1369
发表于 2024-4-11 21: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题目是赠孟浩然,这是一首赠题诗,是写给孟浩然的。


首联顿起,直抒胸臆。诗仙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他喜欢孟夫子,为什么呢,次句给出了理由,孟夫子文采风流闻名天下。孟夫子宾语拆分。

颔联具体说明孟夫子的风流,说他年纪轻轻就放弃轩冕,就是摈弃仕途,淡泊名利。现在年纪大了头发花白,隐居在松云当中,孟浩然被称为是诗隐,山水田园诗人。这里就是夸他品行高洁不为名利所囚。

颈联换个角度,写他沉醉在月下还频频呼酒来,情愿侍弄花草也不侍奉君王。一个任情性达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尾联推进一层,夸孟夫子的人格如山一样高大,散发出芬芳的魅力,仰帽观之都够不着,只能借诗文表达一下敬仰的心情。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1
贡献
18
金钱
29
发表于 2024-4-12 04: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三春芳草解析:本诗首句点题,总领下文点明主旨。
   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用“红颜”与“白首”纵向概括了他的一生,用“轩冕”代指官宦生涯,用“松云”代指归隐。巧妙运用形象思维。增加了文章可读性和内涵。
  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本句横向描写了孟浩然以诗酒花月打发人生,远离嚣尘的功名利录,过着无据无碍的自由生活,很似晋代陶渊明。
  尾联概括总结,这样的孤高的人儿,我李白仰望不及,只能揖拜了。
   对比当初孟浩然科举落榜,王维替他向玄宗举荐时,孟浩然献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其实想做官的,还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也可以见证一般。但却壮途不利,这首诗可能是李白对这位老大哥的安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1087

帖子

7009

积分

版主

中华古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87
贡献
1317
金钱
3586
QQ
发表于 2024-4-12 1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星望月 于 2024-4-12 16:18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15–流星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深厚感情。“孟夫子”是对孟浩然的尊称,“风流”则用来形容孟浩然的才华和风度。

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描述了孟浩然的生平经历。他年轻时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里的“红颜”和“白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孟浩然的高尚情操。

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进一步描绘孟浩然的生活状态。“醉月”和“迷花”描绘出他陶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景,而“频中圣”和“不事君”则明确表达了他对酒的热爱和不追求权位的态度。

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用高山作比喻,赞美孟浩然的品德高尚,使人仰望。“安可仰”表示难以企及,进一步提升了孟浩然的形象。“徒此揖清芬”则表达了诗人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只能以揖拜的方式表达对孟浩然清雅芬芳的敬仰。

诗词的结构为总分分总,首联指出作者对孟夫子风流的喜爱,中二联写喜爱的具体例子,尾联表达作者的仰慕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7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21
贡献
158
金钱
284
发表于 2024-4-12 13: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筇林红袖 于 2024-4-12 13:20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18–筇林红袖

解析一首李白五律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试析:
写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郁贤皓认为,此诗当为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重晤孟浩然时所作,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这是一首酬赠诗,首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夫子孟浩然的尊敬和崇爱。次句紧承说出了爱慕的原因,敬慕你的文采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的高尚风格天下皆闻。
首联是互为因果的倒装句,前句为果,后句为因。
首联总起对孟浩然的评价,颔联分述承接次句的风流和名望。红颜指少年,你从少年时就不爱慕虚名(轩冕)仕途的荣华,白发皓首时居于山林白云之间,摒弃尘杂扰染。
颈联没转,换一角度叙述日常情态。你常常在月明之夜独自酒醉,平时只喜欢与花草为伴而不愿侍奉君王。
尾联总结收结,进一步表达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你的品行象巍峨的高山一样令人无法仰望,在此只能向你高洁的德行揖礼了。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75
金钱
115
发表于 2024-4-12 13: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四两三钱
下面布置一下今天的解析课: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通过这首五律诗,我们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下李白的风格,他的唯一的偶像孟浩然,是五律中的佼佼者,田园派的诗人,李白是如何评价的他,值得我们好好品读的。请大家读后,写一篇解析,我们在四次理论课后,会安排一次语音解读。请大家务必认真写哦。写完后交论坛留底。
答: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第 4 页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孟浩然比李白长十二岁,年岁既长,襟怀磊落,生性潇洒,诗才又特出,自然令李白仰慕钦敬,所以才以“夫子”相称。“夫子”非章句腐儒,那是作者鄙夷不耻的。这是对孟浩然倜傥旷放生涯的赞誉,果然,下面使补充道:“风流天下闻”。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第 5 页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作者集中笔墨刻画这位儒雅悠闲的“孟夫子”形象:“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对“白首”,当是概括了孟浩然漫长的人生旅程,“轩冕”对“松云”,则象征着仕途与隐遁,象征着富贵与淡泊.前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第 6 页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谢榛《四溟诗话》曾谓,“红颜”句与“迷花”句,“两联意颇相似”,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52

帖子

2058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交流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2
贡献
460
金钱
782
发表于 2024-4-12 16: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绣菊08-爱你一万年(花海飘香)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通过这首五律诗,我们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下李白的风格,他的唯一的偶像孟浩然,是五律中的佼佼者,田园派的诗人,李白是如何评价的他,值得我们好好品读的。请大家读后,写一篇解析,我们在四次理论课后,会安排一次语音解读。请大家务必认真写哦。写完后交论坛留底。

爱你一万年解析:这是一首歌颂或赞美心中偶象的五言律诗。表达了心中敬佩之情。李白作为一个大诗人,他的风格很直接,不拖泥带水,不转弯抹角。但下字达意艺术很高。首句直接就说我很爱孟浩然。夫子是对老师的尊称,首句意思就是,我很爱孟浩然老师。第二句介绍孟浩然老师风流才气很大名闻天下,知道他的人很多。第三四句主要是接孟浩然的风流,年青时不喜欢当官不追逐名利。老了象松云一样悠闲洒脱。五六句写他喜欢交友喝酒,喜欢游玩不在君王身边做差。最后是对孟浩然的敬仰就象高山一座。我们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从诗中下字可以看出李白是性情中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7

帖子

223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1
贡献
546
金钱
854
发表于 2024-4-12 16: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解析唐诗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通过这首五律诗,我们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下李白的风格,他的唯一的偶像孟浩然,是五律中的佼佼者,田园派的诗人,李白是如何评价的他,值得我们好好品读的。请大家读后,写一篇解析,我们在四次理论课后,会安排一次语音解读。请大家务必认真写哦。写完后交论坛留底。

绣菊组~梦依魂牵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词语解释:
孟夫子: 指孟浩然,夫子: 一般的尊称。
风流: 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 《孟浩然集序》说孟“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轩冕: 借指官位俸禄等。
卧松云: 归隐游山玩水。
白首: 白头,指老年。
中圣: 醉酒,犹中酒。《三国志·魏书·徐邈传》记载,汉末曹操主政,禁酒甚严。当时人讳说酒字,把清酒称为圣人,浊酒称为贤人。尚书郎徐邈私自饮酒,对人说是“中圣人”。后遂以“中圣人”或“中圣”称酒醉。中,动词,本应读去声,但此处需读平声才合律。

迷花: 迷恋花草,这里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 侍奉皇帝。
高山: 言孟浩然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徒此揖清芬: 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梦依拭解:  这首五律是李白写给他的偶像孟浩然的。大致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6一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友人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前两句说我敬重孟先生,后句说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而闻名天下。首联点题,即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佩与爱慕之情,为赋起并用流水句概括了全篇属于总领。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颔联,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釆取了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颈联,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孟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

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方面写他的生平,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是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甚础上将抒情加深,推向高潮,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着为高山巍峨挺拔,令人仰止。全诗自然豪放,工整流畅,意境深远。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感情率真,表现出李白诗歌的特有风格。

首联为总领。颔联颈联分述。尾联总收。

布局为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0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0
贡献
76
金钱
117
发表于 2024-4-12 19:0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云飞 于 2024-4-12 19:06 编辑

沧浪书院诗妍班五律第二讲绣菊组作业。

绣菊组12.海云飞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布局:总分分总。高山和中圣都是典故。
背景:李白寓居河北安陆时期(727-736年),此时他常往襄阳一带,与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深厚友谊。

"首联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指孟浩然潇洒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中间两联具体形象地写出他如何"风流天下闻"是诗人形象思维的具体呈现。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说他少年时就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直到白首归隐山林摒弃尘杂。用"红颜""白首"分别代指他年轻和年老,形象可感;"弃轩冕""卧松云"极具画面感。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其高风亮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常在月夜因饮清酒直到沉醉,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这一联用典,化用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比。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孟浩然形象。这两联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直抒胸臆:高山似的品格怎能不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水到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0

帖子

188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1
贡献
471
金钱
716
发表于 2024-4-12 1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律研修班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05-戈平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首先看其章法结构。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串全诗的抒情线索。“风流”指浩然潇洒清远的风度人品和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二联的笔墨了。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取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白首”句着一“卧”字,活画出人物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如果说颔联是从纵的方面写浩然的生平,那么颈联则是在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

中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尾联则又回到了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地写仰望又翻进了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仰,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

  其次诗在语言上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尾联也具有同样风调。中二联不斤斤于对偶声律,对偶自然流走,全无板滞之病。如由“红颜”写至“白首”,象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如“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之意,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而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地过渡到描写,揭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4

帖子

15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9
贡献
343
金钱
586
发表于 2024-4-12 21:0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讲五律作业
绣菊19-深山闲人
赠孟浩然
唐.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创造背景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友谊在诗坛上彼此结识,经常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首先看其章法结构。李白这首诗。首联即点题,揭出“吾爱”二字,亲切挚恳,言由心出,一片真情掩蔽全篇,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孟夫子”,点出所爱之人,扣紧题目。中间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最后归结到“敬爱”。依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对全诗解析,首联: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颔联: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颈联: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尾联: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帖子

6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6
贡献
142
金钱
252
发表于 2024-4-12 2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洗尘 于 2024-4-12 21:47 编辑

沧浪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组-洗尘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前人称“太白于律,犹为古诗之遗,情深而词显,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归,开郁宣滞,特于风骚为近焉。”(《李诗纬》)《赠孟浩然》这首诗就有这样的特色。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首联流水句直抒胸臆:我敬重孟先生,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指孟夫子潇洒的风度人品和超然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两联的笔墨了。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颔联是说,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颈联是说,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方面写他的生平,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这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尾联推进一层收结,说,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后来司马迁又在《孔子世家》中用来赞美孔子。这里既是用典,又是形象描写,即使不知其出处,也仍能欣赏其形象与诗情之美。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格调高古,飘逸之致的风神,尾联也具有同样的风调。颔联由“红颜”写到“白首,像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整首诗总分分总布局,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主题

762

帖子

5276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668
贡献
1114
金钱
2064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4-4-12 2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27碧海晴空解析: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这首诗属于题赠诗。大唐才子李白送当朝大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七律。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首联开宗明义,直抒胸臆,直接道出了这首七律的核心内容。前分句说我特别喜欢孟浩然老师啊!后分句作者写喜欢孟浩然的原因。因为孟浩然文笔斐然、风流倜傥,是闻名天下的大才子,孟浩然的文采和为人及两位大文豪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感是李白大为赞赏他的原因。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颔联展开,写孟浩然豁达的性情与潇洒的风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舍得抛掉高官厚禄,白发苍苍的时候依旧过着隐居生活,以青松白云为伴。年轻的时候不做官自然就去隐居了,老了的时候自然也是不做官继续隐居,这里运用了互文手法,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和学习。能够一生不入世,过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可见孟浩然家境还是比较殷实的。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颈联具体写孟浩然隐居生活的日常。常常对着天上的明月饮酒到醉倒,宁可闲着迷恋山中的野花也不愿意去侍奉君王。表达出孟浩然不与朝庭亲近,颇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气节,写出了孟浩然超凡脱俗的高洁性情。这里的中字读四声,中圣是用了“中圣人”的典故,指酒醉。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尾联写出了作者李白对孟浩然老师的万分敬仰和无限赞誉之情。前分句用了反问手法,说孟浩然老师如同一座高山,我怎么能望其项背呢?后分句谦虚地说我李白仅仅只能深深拜揖您的高洁品行,回扣了首联的“吾爱”。至此,李白成功地把孟浩然老师的高大形象树立起来了。
总分分总布局,整体意脉清晰,语言流畅,用词精当,情感真实自然。不愧为千古文化长河中的一块瑰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主题

2266

帖子

9152

积分

版主

古今墨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04
贡献
2394
金钱
3239
发表于 2024-4-13 08:3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菊03﹣秋水长天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赠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诗人开篇直抒对孟浩然的敬仰与喜爱,指出其潇洒风度闻名天下。 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描述孟浩然年轻时就摒弃仕途荣华,年老时归隐山林,与松云相伴。 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以“醉月”“迷花”的形象,表现孟浩然的洒脱不羁,不侍奉君王。 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将孟浩然比作高山,表达其难以企及的高尚品德,只能在此向他的高洁品性致敬。   这首诗整体上既赞颂了孟浩然的品格和风度,又体现了李白对他的敬仰之情。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对孟浩然生活志趣和精神风貌的描绘,展示了他的高尚情操。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自身的一些思想和风格:    风格豪放:诗中对孟浩然的赞美直接而热烈,体现了李白豪放的诗风。  追求自由:通过对孟浩然弃轩冕、卧松云的描述,反映出李白对自由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是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赞誉,也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2

帖子

544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03
贡献
1155
金钱
2331
发表于 2024-4-13 1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11-清风徐徐
下面布置一下今天的解析课: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答:清风徐徐    解析
1、布局:总分分总。
2、写作背景:
本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3、诗词大意及写作方法: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首联其意:我敬重孟先生,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首联即点题,开门见山,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敬爱慕之情。一个“爱”字是贯穿全诗的抒情主线。“风流”指孟夫子潇洒的风度人品和超然的文学才华。这一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到底如何风流,就要看中间两联的笔墨了。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颔联其意: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描述了孟浩然的生平经历。他年轻时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里的“红颜”和“白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孟浩然的高尚情操。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颈联其意: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中二联好似一幅高人隐逸图,勾勒出一个高卧林泉、风流自赏的诗人形象。“红颜”对“白首”,概括了从少壮到晚岁的生涯。一边是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一边是高人隐士的松风白云,浩然宁弃仕途而去隐遁。通过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他的高风亮节。如果说颔联是从总的方面写他的生平,那么颈联则只是从横的方面写他的隐居生活。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颔联采取由反而正的写法,即由弃而取;颈联则自正及反,由隐居写到不事君:纵横正反,笔姿灵活。这二联是在形象描写中蕴含敬爱之情。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尾联其意: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只能以揖拜的方式表达对孟浩然清雅芬芳的敬仰。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自然古朴的特色。首联看似平常,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来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种格调高古,飘逸之致的风神,尾联也具有同样的风调。颔联由“红颜”写到“白首,像流水淌泻,”其中运用“互体”,耐人寻味:“弃轩冕”、“卧松云”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样写,在自然流走之中又增加了摇曳错落之美。
     整个诗的结构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所以像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感情进一步升华。
2024.4.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主题

380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菜根谭文学院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87
贡献
3337
金钱
692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3 13: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飞雪解读


1.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风流: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气度人品。
3.红颜: 意同朱颜,指年少。轩冕: 古代卿
大夫乘坐的车子和所戴的礼帽,泛指官位爵禄。
4.卧松云:指隐居山林。
5.醉月:月夜醉酒。中圣:指喝醉酒;古人
把清酒称为圣人,把浊酒称为贤人。
6.迷花: 流连忘返于繁花之中。
7.仰: 敬慕。
8.徒此:只有在此。揖: 作揖,致敬。
清芬: 指孟浩然高洁的品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9

帖子

2489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99
贡献
688
金钱
914
发表于 2024-4-13 1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题目是赠孟浩然,这是一首赠题诗,是写给孟浩然的。


首联顿起,直抒胸臆。诗仙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他喜欢孟夫子,为什么呢,次句给出了理由,孟夫子文采风流闻名天下。孟夫子宾语拆分。

颔联具体说明孟夫子的风流,说他年纪轻轻就放弃轩冕,就是摈弃仕途,淡泊名利。现在年纪大了头发花白,隐居在松云当中,孟浩然被称为是诗隐,山水田园诗人。这里就是夸他品行高洁不为名利所囚。

颈联换个角度,写他沉醉在月下还频频呼酒来,情愿侍弄花草也不侍奉君王。一个任情性达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尾联推进一层,夸孟夫子的人格如山一样高大,散发出芬芳的魅力,仰帽观之都够不着,只能借诗文表达一下敬仰的心情。
​布局总分分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5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7
贡献
371
金钱
604
发表于 2024-4-13 1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非鱼红色666 于 2024-4-13 19:06 编辑

下面布置一下今天的解析课: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通过这首五律诗,我们可以间接的了解一下李白的风格,他的唯一的偶像孟浩然,是五律中的佼佼者,田园派的诗人,李白是如何评价的他,值得我们好好品读的。请大家读后,写一篇解析,我们在四次理论课后,会安排一次语音解读。请大家务必认真写哦。写完后交论坛留底。

作业截止时间,2024.4月14日晚上八点。



绣菊09非鱼红色:
题目是赠孟浩然,这是一首赠题诗,是写给孟浩然的。


首联顿起,直抒胸臆。诗仙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他喜欢孟夫子,为什么呢,次句给出了理由,孟夫子文采风流闻名天下。兼语句。

颔联具体说明孟夫子如何风流,说他年纪轻轻就放弃轩冕,就是摈弃仕途,淡泊名利。现在年纪大了头发花白,隐居在松云当中,孟浩然被称为是诗隐,山水田园诗人。这里就是夸他品行高洁不为名利所囚。

颈联换个角度,写他沉醉在月下还频频呼酒来,情愿侍弄花草也不侍奉君王。一个任情性达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尾联推进一层,夸孟夫子的人格如山一样高大,散发出芬芳的魅力,仰帽观之都够不着,只能借诗文表达一下敬仰的心情。

布局总分分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白自身亦高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06

帖子

262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00
贡献
604
金钱
1017
发表于 2024-4-15 07: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冬日春天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赠孟浩然》这首诗属于题赠诗。是李白送孟浩然的一首七律。
首联,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前分句说我特别喜欢孟浩然老师啊!后分句作者写喜欢孟浩然的原因。因为孟浩然文笔斐然、风流倜傥,是闻名天下的大才子,孟浩然的文采和为人及两位大文豪之间惺惺相惜的情感是李白大为赞赏他的原因。
颔联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颔联其意: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描述了孟浩然的生平经历。他年轻时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了隐居山林,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里的“红颜”和“白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孟浩然的高尚情操。
颈联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颈联其意:明月夜常常因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醉酒的意思,与“事君”构成巧妙的对偶。
尾联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尾联其意: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够仰望着他?只在此拜揖他芬芳的道德光华!尾联又回到直接抒情,感情进一步升华。孟浩然不慕荣利,自甘淡泊的品格已经写得如此充分,在此基础上将抒情加深加浓,推向高潮,就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仰望高山的形象使敬慕之情具体化了,但这座山太巍峨了,因而有“安可仰”之叹,只能在此向他纯洁芳馨的品格拜揖。这样写比一般的写仰望又翻进一层,是更高意义上的崇拜,诗就在这样的赞语中结束,只能以揖拜的方式表达对孟浩然清雅芬芳的敬仰。
 
布局结构:总分分总。采用抒情——描写——抒情的方式。开头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全诗语言自然古朴,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8

帖子

922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驿站吟风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3
贡献
207
金钱
361
发表于 2024-4-15 10: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20-瘦田耕农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首联开篇直接点题,因果流水句直抒胸臆。且先果后因,用“爱”突出作者的强烈爱慕之情,并奠定全篇情感。后句风流是对孟浩然的总评,领出下文。

颔联承“风流”而来,写孟浩然生涯,青年时便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一直到老年都过着高卧松云归隐山林的自在生活。同时本联对比强烈:一边是红颜,一边是白首。一边是冠冕车马,一边是高士归隐。这一“弃”一“卧”突出孟浩然的高风亮节。

颈联六扣三,五扣四,进一步写孟浩然隐居不事君的生活。“中圣”用曹魏时徐邈的故事,他喜欢喝酒,将清酒叫作圣人,浊酒叫作贤人,“中圣”就是喝酒的意思,中应该是喝的意思,喝到把月亮都喝醉了,整句意思是频繁的举杯喝酒把月亮都喝醉了,实际上是自己喝的大醉了,估计看着月亮摇摇晃晃,以为月亮喝醉了,生动有趣的刻画出醉酒状态,估计这是李白自己的真实感受,移嫁到孟浩然身上。

尾联更加推进一层收结,李白发出“高山仰止”之叹,将感情从开篇的爱推升到敬慕之情。“高山”一句用了《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典故。极言情感之深切。尾句徒此揖清芬流露出自己不能彻底放弃入仕归隐山林的无奈,一个徒字暴露无遗。
 
布局结构:总分分总。全诗语言炽烈,感情真切,开头如瀑布一涌而出,随后一气直下,奔腾激烈,最后一收,如入深潭,感情化为深切,之后化为溪流缓缓流出,作者情感亦悠悠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8

帖子

6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3
贡献
129
金钱
305
发表于 2024-4-15 14: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06-淡墨疏痕

解析李白五律《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创作背景:
本诗大致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译文大意: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以一个“爱”字奠定了主体的感情基调;“风流”一词则不仅点出“爱”的客体,而且将孟浩然为世人所赞誉的风雅潇洒的气度人品突现在读者面前。这一联统摄全诗,铺设了笼罩全篇的感情线索。中二联顺势而下,从纵横两个方面勾勒了孟浩然光采照人的形象。“红颜”对“白首” ,极有跨度地概括了好友从年少到晚年的经历。“红颜”句着一个“弃”字,“白首”句嵌一个“卧”字,鲜明地展示了孟浩然对待官宦仕途与隐士生涯的态度。“弃”得是那样决绝,“卧”得又是如此安闲。这一截然相反的对比,从纵向揭示了孟浩然鄙弃爵禄、悦情山水的峻洁品格。颈联所写月魄当空,举杯相邀; 徜徉花间,流连忘返。这两句横向描写了孟浩然的隐居生活和情趣,“频”、“不”二字,透露出他自甘淡泊的执著性情。这一联和上一联或由正及反,或自反而正,属对巧妙,规整而无板滞之弊; 自然流走,顺畅而又极错落之致,用笔堪称美妙矫捷。尾联在前两联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心情。他把好友比拟为崇峻的高山,由衷地发出难以企及的喟叹。如此结束,不仅使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更上一层,而且也形象地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中圣”用的曹魏时徐邈喝清酒叫圣人的故事。“高山”用的《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布局结构:
总分分总。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的方式。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即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全诗直抒胸臆,情深词显,自然古朴,格调高雅,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4
贡献
20
金钱
34
发表于 2024-4-15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水知音 于 2024-4-15 20:11 编辑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16–知音茗茶

解析一首李白五律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试析:
  写作背景:
  此诗大致写在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公元727年~公元736年),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其时孟浩然已届暮年。

  根据浅解诗意,可以看得出这像是一首酬赠诗。
  首句直抒胸臆,诗中的“爱”在这里可以表示为欣赏,“夫子”是对有才华长者的敬称,首句即体现李白对夫子孟浩然的尊敬和肯定;次句紧承说出了爱慕孟浩然的什么:敬慕孟的文采词章,洒脱性格,他高尚品格也是天下皆闻。
  首联总起对孟浩然的总评和引论,而颔联分述承接次句的风流,红颜指少年,你从少年时就放弃了做高官(轩冕,大夫以上的车乘和冕服),等白发时则隐居于松涛白云之间,远离尘杂纷扰。
  颈联换个角度续写日常情态:孟浩然常常在夜里对着明月独自醉酒,平时只喜欢与花草为伴而又不像普通君子那样拘束礼节,这是放荡不羁的洒脱性格。
  尾联收结,进一步表达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你的品格就象巍峨的高山一样令很多人难以达到,在此只能向你高洁的德行揖礼了。
  
  现代人去读古人作品,多半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各自解读,我尤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0

帖子

1401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楹联三期版主兼曲二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0
贡献
358
金钱
523
发表于 2024-4-15 22: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诗研班五律第二讲作业
绣菊17–黑咖啡

解析一首李白五律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这是李白一首描写孟浩然的诗。诗中首联点出一个概论:即诗人很欣赏孟浩然,他的风流天下皆知。颔联用形象法具体描写了孟夫子的形象,“红颜”,即壮年时,“轩冕”,指功名。颔联第三句讲孟夫子壮年时不在意自己的功名如何;“白首”,指年纪大了,“松云”,指隐居山林,颔联第四句讲年老后喜欢归隐山林的逸致。颔联通过两句分述完孟浩然的一生时间。颈联通过近写,换一种形象描写法,说孟夫子就算对月饮酒醉,却也是醉得高雅;却不会像迷恋芳花一般去事君王。颈联是采用的对比法。最后尾联来收,说孟夫子就是作者自己高山仰止的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57

帖子

2239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律研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91
贡献
546
金钱
854
发表于 2024-4-22 20: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21—相忘于江湖

解析李白五律《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创作背景:
本诗大致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译文大意: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以一个“爱”字奠定了主体的感情基调;“风流”一词则不仅点出“爱”的客体,而且将孟浩然为世人所赞誉的风雅潇洒的气度人品突现在读者面前。这一联统摄全诗,铺设了笼罩全篇的感情线索。中二联顺势而下,从纵横两个方面勾勒了孟浩然光采照人的形象。“红颜”对“白首” ,极有跨度地概括了好友从年少到晚年的经历。“红颜”句着一个“弃”字,“白首”句嵌一个“卧”字,鲜明地展示了孟浩然对待官宦仕途与隐士生涯的态度。“弃”得是那样决绝,“卧”得又是如此安闲。这一截然相反的对比,从纵向揭示了孟浩然鄙弃爵禄、悦情山水的峻洁品格。颈联所写月魄当空,举杯相邀; 徜徉花间,流连忘返。这两句横向描写了孟浩然的隐居生活和情趣,“频”、“不”二字,透露出他自甘淡泊的执著性情。这一联和上一联或由正及反,或自反而正,属对巧妙,规整而无板滞之弊; 自然流走,顺畅而又极错落之致,用笔堪称美妙矫捷。尾联在前两联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心情。他把好友比拟为崇峻的高山,由衷地发出难以企及的喟叹。如此结束,不仅使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更上一层,而且也形象地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中圣”用的曹魏时徐邈喝清酒叫圣人的故事。“高山”用的《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布局:
总分分总。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的方式。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即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全诗直抒胸臆,情深词显,自然古朴,格调高雅,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

帖子

55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6
贡献
128
金钱
216
发表于 2024-4-23 2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词学院五律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绣菊21—相忘于江湖

解析李白五律《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唐·李白)押文韵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解析】
创作背景:
本诗大致写于李白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此时他常往来于襄汉一带,与比他长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了深厚友谊。诗的风格自然飘逸,描绘了孟浩然风流儒雅的形象,同时也抒发了李白与他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以“当路无人”,还归故园。而李白竟亦有类似的经历。他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后被玄宗召至京师,供奉翰林。终因小人谗毁,被赐金放还。的确,笑傲王侯,宏放飘然,邈然有超世之心,这便是两位著名诗人成为知交的根本原因。这首诗就是二人友谊的见证。
译文大意: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一生闲云野鹤年老时仍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饮清酒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了。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以一个“爱”字奠定了主体的感情基调;“风流”一词则不仅点出“爱”的客体,而且将孟浩然为世人所赞誉的风雅潇洒的气度人品突现在读者面前。这一联统摄全诗,铺设了笼罩全篇的感情线索。中二联顺势而下,从纵横两个方面勾勒了孟浩然光采照人的形象。“红颜”对“白首” ,极有跨度地概括了好友从年少到晚年的经历。“红颜”句着一个“弃”字,“白首”句嵌一个“卧”字,鲜明地展示了孟浩然对待官宦仕途与隐士生涯的态度。“弃”得是那样决绝,“卧”得又是如此安闲。这一截然相反的对比,从纵向揭示了孟浩然鄙弃爵禄、悦情山水的峻洁品格。颈联所写月魄当空,举杯相邀; 徜徉花间,流连忘返。这两句横向描写了孟浩然的隐居生活和情趣,“频”、“不”二字,透露出他自甘淡泊的执著性情。这一联和上一联或由正及反,或自反而正,属对巧妙,规整而无板滞之弊; 自然流走,顺畅而又极错落之致,用笔堪称美妙矫捷。尾联在前两联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心情。他把好友比拟为崇峻的高山,由衷地发出难以企及的喟叹。如此结束,不仅使诗人对孟浩然的崇敬更上一层,而且也形象地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诗中用典融化自然,不见斧凿痕迹,“中圣”用的曹魏时徐邈喝清酒叫圣人的故事。“高山”用的《诗经·小雅·车舝》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布局:
总分分总。在结构上从抒情到描写又回到抒情的方式。首联点题,抒发了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即提出“吾爱”之意,自然过渡到描写,揭示出“可爱”之处,最后归结到“敬爱”。全诗直抒胸臆,情深词显,自然古朴,格调高雅,以感情的自然流淌结撰成篇,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12 1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