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7

[词曲] 《沁园春》・岳阳楼感事

[复制链接]

219

主题

2186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楹联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711
贡献
2551
金钱
3836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3-22 09: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沁园春》・岳阳楼感事  

南极潇湘,北接荆沙,一水洞庭。
忆湘妃血泪*,君山柳井*;岩亭醉酒*,武穆兴兵*
袖剑披襟,登临览胜,跌宕清歌唱古城。
巴陵地,正曾晖薄霁,浪逐烟轻。

危楼庆历重营;显功业,鸿文留汗青。
看雄楼岌嶪,樯帆隐现;阴晴风雨,忧乐关情。
形象工程,春秋史笔,赒润私囊*问子京?
今犹盛,笑峨冠博带,世代传承。


*湘妃~相传为帝尧二女,帝舜二妃,名曰娥皇女英。二妃没于湘水,遂为湘水之神。   

*君山柳井~ “柳毅傅书”故事源于中唐・李朝威写的《柳毅传》,内容为唐・仪凤年间(676-679年),书生柳毅赴京应考落第,归经泾阳遇牧羊女,得知女为洞庭龙女,下嫁泾阳君,受其虐待至此。龙女托之送信,经桔井秘道至君山进龙宫见龙君,递书诉龙女苦。龙君弟钱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龙往灭泾阳君,接回龙女,后招柳毅为婿。

*岩亭酒醉~相传神仙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参阅网址:https://www.maigoo.com/citiao/295208.html)   
*武穆兴兵~宋・岳飞挥军洞庭湖,大破贼寇杨幺的故事 (参阅网址:https://baike.so.com/ doc/8693519 -9015381.html)。

*宋・滕子京贪腐故事:庆历三年,滕子京回京不久,陕西四路马步军都部署、泾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滥用官府钱财,遭监察御史梁坚弹劾,指控他耗费公使钱十六万贯。滕子京恐株连他人,将簿记烧光。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及监官欧阳修等都为其辩白,极力救之。后贬知凤翔府(陕西宝鸡),后又贬虢州(河南灵宝)。御史中丞王拱辰上奏不放,认为滕子京“盗用公使钱止削一官,所坐太轻”。因而在庆历四年春又贬到岳州巴陵郡(湖南岳阳)。    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涑水纪闻》记滕向负债黎民讨债,得钱一万缗,用于修建岳阳楼。楼成,滕为粉饰治理功绩,请名人题墨;范仲淹应邀写成《岳阳楼记》 (一云滕早拟好缮稿,着人送至邓州,再由范希文重抄一遍,署盍而成)。  滕子京乃著名贪吏,每到一地必巧立名目滥征税钱。这次学乖了,将税款部份中饱私囊,部份则重修名楼,找人作记,实为今“形象工程”的鼻祖,从中捞了一大把油水。现在的官老爷们争相彷效,甚至青出于蓝。

661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717
贡献
10994
金钱
13491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2 14: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争相效仿,古味浓郁,道理深邃。韵味十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7

主题

11万

帖子

38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0248
贡献
111434
金钱
1354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2 2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铺陈有序,笔意舒展,描写细致,蕴藉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7

主题

11万

帖子

38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0248
贡献
111434
金钱
1354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2 2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铺陈有序,笔意舒展,描写细致,蕴藉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7

主题

11万

帖子

38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兼技术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0248
贡献
111434
金钱
13542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2 21: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轮值首版

青青子衿诗苑沈阳诗苑执行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1
贡献
13069
金钱
1548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4-4-19 22: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韵味良佳,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568

帖子

5485

积分

版主

沈阳诗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18
贡献
1098
金钱
2173
QQ
发表于 2024-4-20 21: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史·滕宗谅传》原文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其后仲淹称其才,乃以泰州军事推官召试学士院。改大理寺丞,知当涂、邵武二县,迁殿中丞,代还。会禁中火,诏劾火所从起,宗谅与秘书丞刘越皆上疏谏。宗谅曰:“伏见掖庭遗烬,延炽宫闼,虽沿人事,实系天时。诏书亟下,引咎涤瑕,中外莫不感动。然而诏狱未释,鞫讯尚严,恐违上天垂戒之意,累两宫好生之德。且妇人柔弱,箠楚之下,何求不可,万一怀冤,足累和气。祥符中,宫掖火,先帝尝索其类置之法矣,若防患以刑而止,岂复有今日之虞哉。况变警之来,近在禁掖,诚愿修政以禳之,思患以防之。凡逮系者特从原免,庶灾变可销而福祥来格也。“疏奏,仁宗为罢诏狱。时章献太后犹临朝,宗谅言国家以火德王,天下火失其性由政失其本,因请太后还政,而越亦上疏。太后崩,擢尝言还政者,越已卒,赠右司谏,而除宗谅左正言。

  刘越者字子长,大名人。少孤贫,有学行,亦宗谅同年进士。尝知襄城、固始二县,有能名。既赠官,又官其一子,赐其家钱十万。

  宗谅后迁左司谏,坐言宫禁事不实,降尚书祠部员外郎、知信州。与范讽雅相善,及讽贬,宗谅降监池州酒。久之,通判江宁府,徙知湖州。元昊反,除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知泾州。葛怀敏军败于定州,诸郡震恐,宗谅顾城中兵少,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募勇敢,谍知寇远近及其形势,檄报旁郡使为备。会范仲淹自环庆引蕃汉兵来援,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州战没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所,于是边民稍安。

  仲淹荐以自代,擢天章阁待制,徙庆州。上言:“朝廷既授范仲淹、韩琦四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使,而诸路亦带招讨称号,非所宜。“诏罢之。御史梁坚劾奏宗谅前在泾州费公钱十六万贯,及遣中使检视,乃始至部,日以故事犒赉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宗谅恐连逮者众,因焚其籍以灭姓名。仲淹时参知政事,力救之,止降一官,知虢州。御史中丞王拱辰论奏不已,复徙岳州,稍迁苏州,卒。

  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有谏疏二十余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568

帖子

5485

积分

版主

沈阳诗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18
贡献
1098
金钱
2173
QQ
发表于 2024-4-20 21: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滕子京之所以后世留名,不少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应该说,这话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考量滕子京一生的所作所为,似乎这样说又有点委屈了他。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平庸的官员,他的人生足迹有不少闪光点。


滕子京(991-1047),名宗谅,北宋河南(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人,与范仲淹同为大中祥符进士。不幸的是,滕子京当官不久就因“经济问题”而官司不断,后世甚至还有人说他是个贪官,根据是司马光《涑水记闻》中的两段记载。一是“滕宗谅知泾州,用公使钱无度,为台谏所言,朝廷遣使者鞫之。宗谅闻之,悉焚公使历。使者至,不能案,朝廷落职徙知岳州”;二是“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不敛于民,但榜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楼成,极雄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先说第一个问题。中央派去的调查组给出的结论是:滕子京在泾阳有16万贯钱违规使用,他刚到泾阳上任的时候,按惯例把这些钱犒赏给“诸部属羌”,间或也馈赠予“游士故人”。御史劾奏后,滕担心连累其他人,就焚烧了账本和名册。

这里的问题是,滕子京为什么要犒赏“诸部属羌”和馈赠“游士故人”?

这就不能不涉及泾阳地域的特殊性。众所周知,泾阳是和西夏交界的边疆地区。据《宋史·范仲淹传》记载:“元昊反,阴诱属羌(酋长)为助。”元昊者,乃西夏皇帝,他自立为帝,不断拉拢、诱使当地的少数民族酋长们做他的羽翼。就是说,“诸部属羌”是宋和西夏“统战”争取的对象。谁争取到了这些人,谁就多了一些朋友,少了一些敌人。

至于“游士故人”同样不容疏忽和怠慢。据洪迈《容斋三笔》记载:“曩霄(即西夏国王元昊)之叛,其谋出于张元、吴昊、姚嗣宗,皆关中人,负气倜傥,有纵横才,相友善。尝薄游塞上,有经略西鄙意。”当时,韩琦、范仲淹为边帅,曾召见过张、吴等人,虽有争取他们为国效忠之意,但没有及时安排、使用他们,致使张、吴等人投奔西夏。张、吴为敌所用以后,驻守在边防的将帅才开始善待知识分子。由此可见,滕子京“挪用公款”招待、馈赠士人的动机也都是为国家留住人才,自己并未从中牟取私利。据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滕宗谅的所谓“经济问题”,最先是礼部侍郎郑戬揭发其“枉费公用钱”,接着监察御史梁坚弹劾。然后朝廷派太常博士燕度前往邠州勘鞫此案,燕度勘鞫的结果是滕子京并没有贪污行为。

此事皆范仲淹亲历,他曾两上奏章为滕辩诬:“梁坚奏宗谅于泾州贱买人户牛驴,犒劳军士。臣窃见去年葛怀敏兵败后,向西州官员惊忧,计无所出……如宗谅显有欺隐入己及乖违大过,臣甘与宗谅同行贬黜。”葛怀敏兵败定川寨直接导致渭、延、镇戎三地失守,沿边各郡震惊。滕子京镇守的泾州离定川仅百余里,滕却临危不乱,一面招募数千百姓戎服守城,一面选派侦探深入敌后搜集情报,并亲书简檄,分送各郡以为防备。范仲淹带领一万五千兵马来援,却又遇上阴雨连绵,不能到达。故而士兵忧沮,军心涣散。面对此情形,滕子京先是隆重祭奠定川之役中死难的将士,并以重金优抚其亲属;接着大摆酒宴犒劳士卒,“于是士卒感发增气,边民稍安”。此外,他还“厚抚羌族”。范仲淹正是看到了滕子京治边有方,是可用之才,才 “荐以自代,擢(滕子京)天章阁待制,知庆州”。

可是,梁坚等人却抓住滕子京在危难时刻的权宜之计大做文章,确实令舍身为国者寒心。故而范仲淹在《天章阁待制滕公墓志铭》中云:“御史梁坚奏劾,君用度不节,至本路费库钱16万缗。及遣中使检察,乃君受署之始,诸部属羌之长千余人皆来谒见,悉遗劳之,其费仅三千缗,盖故事也。坚以诸军月饷并而言之,诬其数尔。”由此不难看出,梁坚纯属移花接木,栽赃诬陷。

再说第二个问题。不言而喻,滕子京是拖着尾巴到岳州去的。

滕子京在岳州做了三件大事:承前制修岳阳楼,崇教化建岳州学宫,治水患筑偃虹堤。毫无疑问,修堤建学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有预算,只要不违规使用,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修岳阳楼与国计民生扯不上多大关系,因此国家财政绝对不能负担。那如何筹资呢?滕子京想到了独特的办法:帮助老百姓催旧账、呆账、烂账、死账,催来的钱捐献给官府。

但是,滕子京还是给诋毁他的人留下了一个把柄。他没有设“会计”、“出纳”和建账立册,而是自己大包大揽,收钱、出钱一个人说了算。这就是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说他“自入者亦不鲜焉”的原因。也许有人会问,如果说滕子京不是贪财的人,为何干这种蠢事?

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源于他的性格,“倜傥自任”,过于自信;二是他对当时的吏治非常了解,小吏们极为贪婪,凡掌管钱财者多有贪墨行为;三是古时并没有如今的财务管理制度。

应该说,《宋史·滕子京传》的结语“及卒,无余财”,已经把问题说明白了。但由于有“自入者亦不鲜焉”的记录,人们还是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所以有必要揭开《涑水记闻》的面纱。

《涑水记闻》一书,史学界一致公认是司马光随手记录的杂记,是他为撰写《资治通鉴后纪》采择或“考异”准备的素材,准备编书时取舍,绝大部分内容是未经过认真核实的传闻,故而其中部分内容并“不足信”,甚至有“捕风捉影”的成分;有的只记了个大概,内容虽基本符合事实,却语焉不详。《辞海》说它“也有一些得之于传闻,内容不尽属实”。历史学家邓广铭指出:“在《涑水记闻》的全书中,司马光在政治方面的保守意见到处可见,有时且竟不惜把变法派的人物加以丑化,这就会使《记闻》的说服力要大受损害了。”《涑水记闻》关于岳阳楼募捐一事,就属于传闻。既有“自入者亦不鲜焉”的“莫须有”指控,又有“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的赞颂。特别是滕子京属于范仲淹的改革集团成员,拿滕子京的传闻说事,既表明滕子京在那场政治斗争中做了牺牲品,又表明,岳阳楼募捐风波乃至《岳阳楼记》的成文,都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

由此可见,滕子京是个有功于国、有德于民而又有着廉洁操守的人。欧阳修称滕子京:“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尽管他一生坎坷,但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良好心态,不仅是范仲淹引为同道的“斯人”,也成为一代为政者的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