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2
注册时间2017-9-18
威望1135
金钱7117
贡献5481
金牌会员
 
威望- 1135 点
贡献- 5481 次
金钱- 7117 枚
|
征南雁阵一人归,落草蛙声几鼓吹。摆蹼抄过胡后冢,摇头撞破李陵碑。
越王敬礼当尊贵,晋帝封官舍我谁。本领能知分水陆,故将井底认边陲。
诗本是文化的一种体裁方式,古人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何意,就是很多文化方式是没办法分出好坏的。
不分好坏的是体裁,能分好坏的是水平。
但即便同种体裁,这水平也不容易分出好坏,毕竟风格往往不同,难以一起比较。
故而评诗,古人也常常谦虚说自己是一家之言。
现在叫个人,即个人之见。
既然是个人之见,言者说出来,别人也可以反驳。
就怕有些垃圾袋都装不下的,装起来说什么自己的观点是一锤定音。
那这就不是认知的问题了,水平的问题了,这是有病。
什么病?自恋狂!
这种人应该先去看病。
不然,这种人无赖起来,那还真没办法。
昨天,俺也评了某位诗兄的诗,举例杜甫的,一片花飞减却春,这减却二字连起来,在杜甫之前没人用过。
自恋狂不知道是不是百度了一下,找到了以下。
《而庵说唐诗》:“一片花飞减却春”,妙绝语,然有所本:古诗有“飞此一片花,减却青春色”之句。此不是公旷达,是极伤怀处。大率看公诗,另要一副心肝、一双眼睛待他才是(“细推物理”句下)。
俺只接了一句,出自何处。
自恋狂不高兴了,开始装起来了,说俺不见棺材不落泪,说出自《而庵说唐诗》啊!
俺笑了。
告诉他而庵是清人作的。而潜溪诗眼说,余曰:如“一片花飞减却春”,若咏落花,则语意皆尽,所以古人既未到,次知后人更无好语。
诗眼是宋人写的,这宋人都不知道古人有,清人怎么说的古人有呢?你倒是说说,这清人写的古人早就有,这个古人是谁?出自他哪首诗啊?
半小时之后,不知道自恋狂是不是百度了很久没有找到,反正往后他开始暴怒了,开始骂街了,吃了拉,拉了吃.....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