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2-11-5
威望237
金钱687
贡献449
高级会员

威望- 237 点
贡献- 449 次
金钱- 687 枚
|
发表于 2024-3-7 2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二十九讲作业画梅组:
画梅09-雪松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唐·杜甫)押冬韵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解析:
写作背景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是唐代诗人杜甫在上元二年(761年)往蜀州时所作的诗。当时,杜甫在成都和西川有许多朋友,其中包括时任蜀州刺史的裴迪。诗中表达了杜甫对好友裴迪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孤寂和痛苦。杜甫在诗中自称“苦思缘诗瘦”,暗示了自己因为思念裴迪而消瘦,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交游和生活中变得懒散,不愿应对世事的情绪。这首诗通过平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杜甫对人情世故和交往的困惑与疲惫。
1、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暮色渐浓的凄清画面,如晚霞红色逐渐消退,市镇上空的烟雾也逐渐变深加重,来表现诗人心情之沉重。
2、孤独寂寞之苦:诗人通过“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的句子,传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
3、疾病缠身之痛:诗中“多病独愁常阒寂”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感到的孤独和忧愁。盛年不再之恼: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青
春不再的遗憾和无奈。
4、万事无成之慨:诗人通过“知君苦思缘诗瘦,太向交游万事慵”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因事业无成而感到的苦恼和无奈。
全诗用对比、衬托:诗中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动静、虚实、抑扬:诗中通过对动静、虚实、抑扬的运用,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和形象。
布局:分分分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