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探讨争鸣] 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在《长青诗词》大课堂授课的课件

[复制链接]

377

主题

564

帖子

4367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龙江文苑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96
贡献
565
金钱
1721
发表于 2024-3-4 14: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在《长青诗词》大课堂授课的课件
2023年12月27日于深圳
根据视频语音整理,对口语化做了一些修正,特此说明。

尊敬的位诗友,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我们的诗友见面,向大家报告我学习和创作诗词的一些心得体会。
那么今天我讲的有些内容可能带有颠覆性,因为这是我个人多年研究的心得,不一定对,大家听一听,有道理你们就接受,没有道理我们还可以讨论,也欢迎在座的各位提出批评。
我们现在这么写年刚开始学习写作诗词,那么我们上各种学习班,老师教我门诗词。那么,这些知识是从哪儿来的?我相信,其中绝大多数是根据什么呢?我们都是从那个学习格律这样一些专家的小册子得来的。这些专家的小册子我跟大家也一样,不过是时间比较早一点,我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写作,一开始也是看着这些入门级的普及读物。后来我进入专业研究领域,阅读了从《诗经》一直到清朝这样一个完整的历代的作品和文学史,然后才发现,我们过去看的小册子有很多是误导。那么最后我的一个结论,就是我们的小册子对我们的影响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就是把我们引上了诗词创作的道路,这个引路之功是功不可没。但是,引的那条路并不完全是正确的道路,其中包括有一些是歧路,这些歧路到现在还在影响我们。
比如说,我们现在每一个诗词大赛,每一家诗词刊物,往往都会有这样的规定,写诗要用平水韵,写词要用词林正韵。我们去投稿,有时候会打回来。那么你问编辑什么原因,编辑说你这个平仄不对,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个平仄不对。那么我们比赛,也会在公布之前会上网,会到各种检测的软件去检测,那些软件会告诉你哪一个字平仄错了,哪一地方用韵有问题。那么我们现在没办法,我们很多评委也辨别不了,机器怎么说就怎么是,软件怎么说就怎么是,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今天我要讲的一个什么呢?大家今后碰到这样的一个情况,你可以有理由去申诉。当然了,这个待会儿我要说一下,为什么呢?因为刊物主编、编辑他的话语权比较大,大赛那个评委话语权比较大。如果说我们的编辑在这方面知识不完备,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又因为掌握生死杀大权,那么很可能会“草菅人命”,可能会错判、误判。我们的大赛也有这样一些情况,评委如果说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掌握的这个知识不全面的话,很可能会误判,就是把好作品给毙了,把一些不那么好的作品给选上来了,特别是初评的评委。
识字即可作诗
首先,我想讲格律的问题。我一向认为写诗入门实际上很容易,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为什么呢?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在学龄前可能家长已经对我们进行了学龄前教育,教育孩子学诗背唐诗,其中有一首诗是现在的孩子可能在上小学之前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而且小学的课本上也有,这就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一首诗,相信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孩子们在幼儿园基本上都会背。王之涣其人,鹳雀楼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非常重要,甚至有清代的评论家说,王之涣以48字压倒全唐。什么意思?就是说全唐那么多诗人,共五万多首诗,哪一个诗人最棒,哪一首诗最有名?当然,这里说法也很多,有一种说法就是王之涣。王之涣留下来的包括《鹳雀楼在内只有6首诗,这一首诗到底是不是王之涣所作还有争议。但是,说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这个没有问题,说《鹳雀楼》是唐诗里边的顶流的作品也没有问题,但是不是压倒全唐,我们可以不同意。48字,就是一首《鹳雀楼20个字;还有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个是28个字。20个字的五言绝句加28个字的七言绝句,两首48个字压倒全唐。当然说法还有很多,有人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压倒全唐,等等。不管怎么样,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不认可它压倒全唐,但是我们可以有共识,就是这些诗都是唐诗当中的精品,第一流的作品。
为什么讲这个问题呢?大家看一看《登鹳雀楼》里这20个字,哪一个字不是我们读小学就认识的呢?小学生都认识。这个里边用的一些意象,实际上就是形象,只不过写到诗里面来,它表达了我们想表达的意蕴。所以,我们在文学批评,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当中称它为意象,就是含有意义含有意蕴的物象。太阳,白日;黄河,大海;这山那楼;这些意象哪一个小学生不明白呢?哪一个小学生没见过呢?当然,这个见过包括在影视作品、摄影、绘画当中见过,这些对小孩子来讲都不陌生。再次,这里面有哲理,即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或为了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种哲理,其实小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中也可以总结得出。我们爬到山顶,你自然就看得远一点,我们登楼视野自然就更开阔一点,这是任何一个小孩子生活当中都有的经验。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作诗并不神秘,你只要有小学生的文化程度,你只要有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你只要有小学生的生活体验,那么从理论上来说你就具备这样的能力,写出一首第一流的比肩唐诗的诗来。
现在,我们很多诗友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觉得我们今天作诗也就是老有所乐,自娱自乐,哪里敢想象说自己创作一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来呢。我们大家也就是自娱自乐,大家相互交流,图个乐呵,没有那么远大的目标。其实,从你一开始作诗,自从你喜欢上唐诗,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你就是在跟唐人比试(PK)了。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不想当亿万富翁却去经商,小打小闹也没什么太多的意思。那么真正下海经商的总想把事业做大,那个保卫祖国有上进心的士兵总是当了战士要竞争当排长,当连长,当营长,一路升迁,升到大将,这个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
今天,长青诗社的高原社长让我讲一讲当前我们诗词创作界的一些主要的问题,我想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可不可以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可不可以在这个享受作诗快乐的同时也能写出一些好作品来。我们不仅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光是读唐诗,也拜读一下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内深圳的诗人写出来的传世之佳作。这个其实不是很难,经过努力大家可以做得到。
关于诗的格律
其次一个问题,我想讲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创作当中关于格律问题跟这个内容问题,到底应该把什么放在重要的地位。因为我接触的诗友非常多,全国的各地各种程度的都有,我发现有一个倾向,就是大家把格律看的太重。格律是什么呀?格律就是一个包装盒。我们有一句成语叫买椟还珠,这是先秦先行的寓言,椟不管再精美它也只是一个盒子,真正有价值的是盒子里装的珍珠。我们今天讲创作格律诗词,格律两个字它只是一个定语,它的中心词是诗词。当然,这个诗词不是指一般的诗词,我们大家没人愿意写一般水平的诗词,都愿意写出好的作品。所以,经常有诗友问我,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词,很简单,我只回答一句“不写不好的诗词”。我们知道,格律就是符合格律、遵守格律的诗词,那么诗词它才是这个中心词。遵守格律,符合格律这只是一个定语,定语是为修饰中心词而服务的,关键是那个中心词。讲到格律要强调一点,在中国,我们大家现在所创作的那个所谓旧体诗词,或者叫传统诗词,它在古代分成两类,一类叫做自由体,另一类叫就是格律体。所谓自由体,就是唐以前的古体诗,它就是自由体。自由体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它写作非常自由,只要押韵就可以,押韵的方式也有很多,它可以换韵,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不调平仄,无需对仗。从南朝的齐梁开始,酝酿产生了一种讲究平仄,讲究声律的这样的一种诗体,这种诗体到了唐代才定型,我们称近体诗。这个近体概念是相对唐代的近体,唐人称齐梁以来的诗叫近代的诗体,到了唐代这种诗体定型了,所以近体诗要强调它的起源,称之为近体就是近代体。如果强调它定型的时期那就是唐代,唐代人称唐代是当代,所以叫今体诗。近体诗就是今体诗,他们是同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要讲平仄调和。
我教学生写诗,我是建议大家先从绝句开始学起。因为绝句字数少,容易成篇。相信我们大多数的诗友也都是从短的开始,词就从小令开始入手写起,由短到长,由易入难,循序渐进,这个程序符合我们学习的一般自然规律的,是可取的。创作绝句,你一开始就创作平仄调和的近体绝句当然很好,但是,在学的过程当中,不要把这个格律看的太重。我告诉大家,绝句在唐代以前就有了,而唐以前的绝句基本上都是古体绝句,不讲平仄只管押韵,而且那个韵也押得很宽。即便是到了唐代以后,古体的绝句历代都有诗人在创作。大家都熟悉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必须折待无花空折枝。大家看一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前面两句开头两字都是劝君。我们知道,近体绝句,一二两句之间的关系是对的关系,二三两句是粘的关系,三四两句又是是对的关系。这首诗,一二句并不是对色关系,这个平仄就不对。如果我们今天创作出这样一首诗去投稿,去参赛,肯定第一轮就淘汰了。但是,要有机会申诉的话你可以去申诉,你可以争辩说这首诗写的是古体绝句,用平仄要求我没有道理。我想,你在没有学会那个近体绝句的格律之前,你写的任何一个错了都不是错,除非你把28个字的绝句写成了27个字或者29个字,只要你是七言四句28个字,又押了韵,平仄不是问题。平仄不对,你就算我类似《金缕衣》之类的古体绝句,你就算我类似于《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这一首诗,第三句的第二个字是头字,第四句的第二个字还是头字,所以这个也是古体绝句。
关于诗的押韵
还有,要讲一个韵的问题。要注意韵,古体诗根本就不受平水韵的限制。《诗经》有诗经时代的韵,楚辞有时代的韵;汉、魏、晋、南北朝,各个时代它的语音都不同,它的韵都不一样。一句话,古体诗里边从来就没有国标,它没有从先秦一直到我们现当代没有国标韵。如果说我写了一首古体诗,你还拿平水韵来说事,那是我编辑、评委不懂。平水韵对什么管用?只对近体诗有效。为什么?因为近体诗是隋唐以来科举考试的内容,一直到清代才被废除。在这么漫长的历史时期,国家科举考试要考诗(诗是律诗)、考赋(赋是律赋),所以才有了这个国家标准(隋朝切韵,唐朝广韵,宋以后平水韵)。如果当初没有国家标准,官员凭什么来判定考生的考卷合格或者不合格呢?考生又怎么知道用什么样的韵才合格呢。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因为宋代的科举考试结果是一旦考中就是国家官员。或许他早上还是一个放牛娃,晚上可能就成了国家公务员,即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这标准要严格掌控,否则会引发很多争议和纠纷。
即便这样,历朝历代都有人在写那个近体诗的时候不用平水韵,自己觉得押韵就可以了。这是什么情况呢?就是我在考场上,我会规规矩矩地按照平水韵去作诗,至于我在朋友圈喝老酒相互唱和赋诗,可以不守平水韵的规矩。
当然,今天我们作诗反而比古人拘束多了。多了什么意思?你写出来不合平水韵的律诗,人家马上拿板砖砸你,斥你不入门儿。其实这样的诗在古人那儿很多,至于我们讲的什么三仄尾和三平尾不能用,完全是错误的。你去读杜甫的那个律诗“独立缥缈之高楼”,那个格律是什么呀,仄仄仄仄平平平。律诗当中还有一种叫吴体,这种吴体诗它的那个格律跟那个近体诗的格律平平仄仄平平完全是两码事。大家今后读多了,对声律精通了就知道了。其实我们小册子上面讲的那些个禁忌,在古人的诗里全都能找到例子。
当然,我是说我们对格律要学习要掌握,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那小册上讲的是绝对真理,它只是总结了一些面上的情况,而不是古人写诗的金科玉律。
把构思创意放在首位
一句话,就是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解放思想,首先把兴奋点放在构思上,写出好诗来永远是硬道理。一首好诗,如果你用格律去挑剔,尽管我认为这种挑剔里面其实是没有太多道理。但是如果有人挑剔的话,随他去挑剔,因为格律是可以调整的,可以打磨的。这相当于我们到缅甸、泰国去赌玉,那个玉里边可能价值连城,但是外表它是石头,我们古人称它叫为璞。所以卞和献玉给楚王,他给楚王他献了两次玉,都说这个是普通的石头,为什么是普通的石头,就因为它外面有璞,你把璞打掉了以后,他那里边的那个玉是无价之宝。那么格律其实是可以打磨,可以调整的。你的构思好,你的立意好,即便你的外表有点粗糙,它是可以打磨出彩,因为它内有内在的宝贵价值。现在,最怕的就是格律上面写得四平八稳没有问题,对仗也公正,但是内容非常平庸,了无新意。每当我看到这样的作品,我就奉劝作者重新构思。因为你到任何一条河流的河床上去捡,这样的石头很多。
我们今天一开始学诗就要树立一个标杆,就是要把构思放在第一位。这相当于什么呢?当你抓住了好的构思,抓住了一个好的创意,那这首诗就成功了一大半。抓住这一点基本盘就有了,之后再去考虑炼字、考虑平仄、考虑对仗等技术性的细节问题。那些相当于什么呢?打仗你在基本打胜仗的情况下,让你战损比更好一点,而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些技术性细节,你做得完美肯定加分。但是注意,那个加分是有幅度的,也就是10分8分撑死了15分而已,这只有在基本分拿到的情况下才有作用,否则,你写的再好你是在60分以下。
很多诗友不了解这个情况。有一次,我当那个评委评了一个第一名出来以后,全国的诗友一片哗然,骂我的人不计其数。很多人就说,今后永远不要让钟某人担任大赛的评委,不要当大赛评委主任。我就跟他们讲,我为什么给某一个作者的作品让他得了奖,他的作品其实我认为写得并不是很好。就技术而言,比他写得好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一个地级市的宣传部组织的这样一个全国大赛,题目是写新农村。写新农村,作为评委就有一个两难选择,最后斟酌来斟酌去,我推荐了那一首作品。这篇作品在具体写作方面有一些瑕疵,但是所有的作品当中,只有这一篇作品它写出了新农村。为什么我们会有今天的这个新农村?他就抓住了改革开放,其他人都是写什么飞机撒农药,农民盖新房,农家门口的小轿车……这个固然是新农村,也都是新农村的体现,但这些是新农村的表象,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抓住,就是这个新农村是从哪里来的?试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没有土地承包,还可能能有今天的新农村吗?还有一些诗友写出了非常优美的田园诗,这我也很喜欢,但这样优美的田园诗从唐代、宋代、元明清历代都有。你没有写出我们的时代特点,而这些田园诗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成立。我再打个比方,现在是比赛射箭,比赛射箭最后的标准是什么?就是看哪一只箭离靶中心最近,谁要是能够很完美地射中十环,冠军当然属于那个人,在没有十环的情况下,就是七环、六环也可以。射箭的姿势再美但脱靶了,一环没有射到靶上去,怎么给你分呢?我在此是讲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创作首先你得先要抓住要害,要抓大放小,抓大就是抓构思立意,有了好的构思立意你就赢了,至于修辞、炼字、对仗、格律等都可以慢慢打磨。
关于词的押韵
再讲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要知道《平水韵》只对近体诗有效,包括排律,律诗,近体的绝句。古体诗,根本就不受《平水韵》的限制。
词林正韵》从来就不是国家标准。词在唐、五代,包括北宋的时候,词的地位是什么呀?它就是一个娱乐性的工具,跟我们今天卡拉ok差不多。这个卡拉ok还要有国家标准?任何封建时代的帝王都不会干这种事情。北宋有个钱惟演,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宋词三百首》上有他的作品。这个钱惟演是一位大领导,欧阳修都是他的下级,欧阳修早年也只是钱惟演的一个下级。这位领导很爱文才,也对这些文化人,诗词写得好的人青睐有加,另眼相看。所以欧阳修对钱惟演很尊重。这位钱惟演读书是有讲究的,在什么地方读经,在什么地方读史,在什么地方读杜甫的诗那都不一样。他要读经史那是正襟危坐,他要读诗可能会躺在床上着。他什么时候读词啊?上洗手间的时候读《花间集》,当时词的地位是这样低。说句不好听的话,词在当时就相当于洗手间文学、红灯区文学。你说谁吃饱了没事干,给词定个韵。所以,词从来就没有国家标准韵,因为它就是一个大众娱乐文体。当时虽然大家喜欢,但是没有把它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当然,后来随着元曲出来,词的地位也升格了。曲后来深得大家喜欢,关键是每一种新文体的出现,语言越通俗,样式越接地气,而在文人雅士眼里它的文学地位、档次就越低,要经过长时间的一个接受过程,大体是这个样子。
现在一提到宋词不得了,宋词是经典。但是大家要知道,宋人主要精力不是在写词,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是在写诗、写文。但是词最后成了经典,反而他们最想超越古人的地方顶多跟古人打个平手。宋诗跟唐诗较劲,到了最后还是唐诗的粉丝多,人气指数高,宋诗还是没有能够做到跟唐诗分庭抗礼的地步。当然,宋文很不错,古文八大家宋代就占了六家,但词宋代却是经典。
所以,我们今天讲唐诗、宋词,大家别误会了以为宋人专门在写词,其实并非如此。宋人是因为在很随意很放松很不花力气的情况在写词,反而把词写的活色生香。说白了,就是一帮年轻的女孩子小媳妇儿在那儿哈打打闹闹,非常野非常活泼,非常天真,反而活出了精彩。所以那时候没有婆婆管他们,说你们必须这样写必须那样写,必须押这个韵必须押那个韵。所以,到了明代、清代,出现了一些想当婆婆的人,到最后出了一个《词林正韵》,《词林正韵》俨然就成为了所有词人的婆婆,你们必须要按照《词林正韵》去写,这很荒唐。《词林正韵》的作者戈载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有功名但官做的不大,没有权威性。他编的这个《词林正韵》我觉得在戈家祠堂里用没问题,戈家自己办私塾用作教材也没问题,但是拿它来规范所有人填词就有问题了,因为这是你戈家的标准,不是国家标准。康熙乾隆这么大的权威也没有想到,也没敢来编一部词韵。为什么,因为中国那么大,各地的方言也不一样,没有必要去限制人家用什么韵。
所以,我就讲,那些年毛泽东诗词那是权威,毛泽东的词写得当然非常好。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些学者站出来说毛泽东不懂词,说毛泽东写的词那个韵是错的,包括海外有些名流也在讲这个事。还有一些要维护毛泽东权威的文化人就出来说,毛主席不是不懂词,不是不懂韵,他是不愿意以文害意,不愿意受那个韵的束缚。其实,在我看来,这个挑刺儿的人和辩护的人全都错了,他们不懂。因为开始,宋代词是经典,那个词的规矩用什么韵没有国家标准韵,自己用自己的韵,甚至于可以用你的家乡的方言来押韵,这是允许的,当时大家都懂这一条。比较起来,毛泽东比挑刺的人,比为其辩护的人都要懂词,因为毛泽东的词是用家乡湖南方言在押韵。《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你们去把他用的这个韵放到《词林正韵》里去一搜一对,就会发现,这首词里面押了三个韵。按照《词林正韵》,他押了三个不同的韵部,而按照《词林正韵》,里两个不同韵部就已经出韵了,更何况是押了三个不同的韵部。所以,你拿《词林正韵》去说毛泽东这个《西江月》格律有问题,押韵不对。押韵不对,我们说最大的错误是什么,最大的错误是度量衡的错误,是你的尺子不对,你量什么都错;你这个磅秤不准,称什么做错。你拿《词林正韵》去衡量宋人的词,没有一个是对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张炎,这种最讲格律,历来被人们认为格律最严的大家都出错。你说苏东坡、辛弃疾豪放,不守规矩那就算了,所以我们不拿苏东坡和辛弃疾来举例。我给你讲,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张炎,包括李清照在内,如果按照《词林正韵》来衡量,他们没有一个是人用韵是合格的。你想,这样的人,在宋词当中最经典、最讲格律的大家,拿到了今天来参加我们的诗词大赛,第一轮就要被淘汰出局,因为格律审查就不过关了,你说这个《词林正韵》要得吗?要不得,真要不得。
我祖籍是湖南,但我是在南京长大的,所以湖南话我听得懂,但我不会说。现在我就拿这个半调子的那个湖南话来念一下毛泽东的这首《西江月》词,“山下旌旗在望”,这个不押韵不要管山头鼓角相闻~~”,是吧?人家那个湖南话那个闻,他念闻(~~,声调拉长)。敌军围困万千重cen”,他不念那个东红韵的那个重(chong),他念成“敌军围困万千重cen”,重字念cen我自岿然不动”,那个动他念den,我自岿然不动(den)。“早已森严壁垒”,那个不押韵,不讲了。“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len”,“报道敌军宵遁(den)”。”对吧,你用湖南话来念它,非常非常和谐。你要用这个《词林正韵》要求它,那就不合辙押。
那么,宋人填词用韵跟《词林正韵》差别非常大。我举几个大的方面。一个就是庚、青、这个韵跟真、这个韵,宋人里边是混用不分的。李清照也好,周邦彦也好,吴文英也好,他们都一样。再一个就是什么,i、 u、 ü 这三个韵,就是我们的那个支、微、齐、鱼、虞那个韵,宋人填词不分。还有,ao韵跟uo的韵也不分。
我讲一个好玩的故事给大家听。宋高宗时期,出现了一则新闻,就是距南宋的首都在杭州不远就是苏州,苏州吴江有一座非常有名很高大的垂虹桥。有一天,突然在那个桥洞里发现了龙飞凤舞的一幅墨迹,一看是一首词《洞仙歌》。发现《洞仙歌》这件事被叶绍翁记载在他的笔记《四朝闻见录》里边(叶绍翁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作者,这是他的名句)。据他记载,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在苏州吴江县,有一座高大壮丽的垂虹桥。某一天,桥洞的顶部发现了龙飞凤舞的墨迹,是一首《洞仙歌》词,词是这样写的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橘里是个地名。“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念到这儿,我们都没发现押韵有问题,晓、草、老都是ao的韵。“雨经风”,帽,mao也正确。下面出出问题了四海谁知我”,ao韵一下就变成uo韵了一剑横空几番过”,过还是uo韵。“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suo云平烟瘴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到了扫字,它又oa韵了。你拿《词林正韵》去衡量一下,它完全不在一个韵部。这个词后面没有落款署名,从词意来看,还真像是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仙人所题,一时间人们疯传,传到最后就越来有鼻子有眼,连具体作者都有了,说是八仙过海的吕洞宾。这件事一下子就传到到宫里了,宋高宗读这一首《洞仙歌》之后就笑了,什么吕洞宾,题词的不过是一个福州的秀才。左右都很吃惊,就问陛下,您怎么知道题词的是福州秀才呢?高宗说,你看他押的韵,他押的韵是福州音。意思什么?什么神仙啊,神仙还讲方言?再说了,吕洞宾没有得道成仙之前是山西芮城人。山西人怎么说起福建话来了,一个在华北,一个在东南,八杆子挨不着。因为,这些ao韵结尾,uo韵结尾,你若用其他地方的语音去念都不押韵,只有用福建话去念才合辙押韵。后来果不其然,查到了题词的人叫林外,是福建人。宋人关于这个林外的记载很多,这个人喜欢搞怪,他人长得是仙风道骨,看上去确实有几分像神仙。比如说他到那个酒馆去喝酒,酒量又大,喝了一阵子酒就掏钱买单,从袖口里掏出一个老虎皮做的钱包,把里边的银子拿出来,出手也很阔绰大方,完了又接着喝。人家看他,这个虎皮钱包的银子都给店家了,那虎皮口袋空了,接着又喝,喝了以后又拿出虎皮钱袋来买单。哎,那个虎皮口袋居然又是满的。第二天就传开了,说是吕洞宾到店里喝酒了,好神奇,他那个虎皮口袋那个银子总是用不完,用空了以后,拿出来还是鼓鼓的。其实,他这个虎皮钱口袋有好几个,都装在袖子里,他第二次拿出同样款式的钱包里面还是有银子,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付款的那个虎皮钱袋子了。某天,这个人趁着夜深人静雇了一艘大船,开到那个桥洞下面,他躺在那个船的顶篷上,在桥洞上写了这么一首词,填完了以后船就溜了,等到人们发现这首词的墨迹的时候,水天渺然,都想不出这首词怎么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十三不靠的地方,百思不得其解就只能往神仙那头猜了。但是,作案的人没有不露马脚的,这个词人就被他家乡的土音出卖了,让宋高宗一眼就识破了他的籍贯和身份。古代交通不发达,各地方人士交流的圈子比较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通晓各地方言土音的人毕竟是少数,有比较语音学知识和经验的人不多,但是宋高宗是个例外。为什么呢?因为宋代有一个比较好的制度,就是各个地方的州府级的长官,就相当于今天省会城市,或者地级城市的一把手,在赴任之前或者卸任之后,皇帝要轮流的召见他们,跟他们进行个别谈话,皇帝以此了解各地的情况。这些官员是进士出身,全国各地的人都有,说话的口音各不相同。宋高宗在位做了几十年的皇帝,接见过操不同地方口音的官员人数也比较多,所以他就能听出来你说的什么地方话,就能够从词韵鉴别出词作者的籍贯。
福建人这样押韵的具体个案不止林外的《洞仙歌》一例,在《全宋词》所收的其他福建籍作家的作品当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但是到《词林正韵》当中,在第八部,而在第九部,这两部不能够通押。
宋代,我们举一个最有名的周邦彦。周邦彦他是北宋国家最高音乐机关大圣乐府的长官,是举世公认的宋词格律派的大家,谁敢说周邦彦不精通音乐,不精通音律。我们来看周邦艳的《·梅花词》,夜阑人静,月痕寄托,眉梢疏影外曲角栏干近。注意,前面静、影。结果,我们今天拿普通话话来念它是有后鼻音的,是那个系列的;下面帘外曲角栏干近,前鼻音没有后鼻音,旧携手处,花发雾寒成阵。,没有后鼻音。应是不禁愁与恨纵相逢难问,眉曾把春衫印后期无定。后鼻音来了。断肠香尽。又前鼻音。所以你看,三个字,有后鼻音,收入在《词林正韵》第十一部。而六个字,前鼻音,没有后鼻音,收录在《词林正韵》的第六部。第十一部和第六部,在《词林正韵》里边是不能够互相通押的。姜夔、张炎等名家的情况也都类似。
我告诉大家,这些我们认为宋词当中最经典的,最讲格律的,最懂音律的名家,他们作品中押韵跟《词林正韵》相差很大,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真、文庚、青、蒸是不分的,包括李清照也是这样。李清照也严格讲音律。姜夔,i 、u、 ü不分。所以,和姜夔一样的江西人在《全宋词》里面也是i 、u、 ü不分。当然,我今天讲的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如果说投稿参赛,你的目的在于获奖在于发表,那么杂志社怎么说,组委会怎么讲,你就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办就没错,因为解释权在他们。至于你平时填词,你想写出传世的好作品来,建议大家不要受那个限制。大家最好多读一点宋词以及历代的名家名作,只要宋代或者其他时代的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里边出现过这样押韵的情况,那么古人能我们今天也能。我们一讲词就首推宋词,而宋词当中第一流的作家,特别是格律派的作家的用韵你都不认可,那你还认可什么呢。一开始学习填词,我也跟大家一样,也是从某些小册子起家,你说用《词林正韵》,咱就用《词林正韵》。但是研究到后来发现,蛮不是那么回事,就是起步学习填词的时候我们可能就被带到一条歧路上了。如果我们晓得宋人他用韵那么宽,而且可以用家乡的地方音来押韵,当我们在写作时创作出了精彩的句子,最后检测说押韵出了问题,你自己觉得很可惜,而改韵又觉得没有原来的好,不改韵又说押韵不合格,那么你一定要懂得宋人押韵远比今天的《词林正韵》要宽得多,这会让写作时的自由度更大。
现在有一些学者,有一些诗人认为,怎么样守各种各样的规矩,押韵很严,但问题是好作品不是用押韵严不严来区分,它是根据你所表达的意思、有没有精彩的句子、有没有给读者提供新的审美享受、以及的作品的增量来决定。我们拿宋人押韵比喻,格律诗词总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如果说宋人带着镣铐可能就是10斤,那个分量不太重。可是我们现在是层层加码,加到《词林正韵》时变成戴300斤的镣铐。当然,如果说你愿意戴3000斤的镣铐,也没有问题。你如果说我不用《词林正韵》而用《平水韵》去写词,那你等于戴着3000斤的镣铐。你如果还愿意带30000斤的镣铐也可以。你用什么?你用《集韵》、《广韵》,《集韵》《广韵206部,比平水韵》的 106部要多100多部,你愿意按照《集韵》去押韵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评判你那个舞蹈跳得美不美,并不是看你戴的镣铐有多重,镣铐再重但舞姿不优美等于零。
我告诉大家一些不知道的事,这些事情都不是我杜撰出来的,大家愿意的话去读一读《全宋词》,很多东西就都很明白了。而且古人填词根本就不是讲平仄。古人填词是根据音乐配合乐曲。当然今天宋词的乐曲已经失传了,我们没有办法根据音乐去填词,只能根据平仄去填词。我们今天填词跟宋人填词完全是两个概念,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后来豪放派风格的词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而宋代音乐曲调没有失传的时候,豪放派所填的词配合音乐不甚和谐。苏东坡自称三不如人,一是喝酒不如人,二是下棋不如人,三是唱曲不如人。由于苏东坡唱曲子不如人,所以他在这个音律这方面所填的词也就不太契合音乐。
当时,柳永以及秦观作词名气都比苏东坡大,苏东坡有点不太服气柳永,他就问别人,说我的词何如柳七,就是我跟柳永比我的词怎么样?他的下属不愿意当着上级领导的面说领导的词不如柳永,就巧妙地打了个比喻,说柳郎中的词只好是十七八岁女孩儿拿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是需要关西大汉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拿那个铁板打拍子。为什么呢?因为在宋代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曲调音乐妩媚缠绵,当于于我们今天听越剧,它是比较适合女生来唱。在过去,越剧那都是太太和小姐们喜欢的剧种,大老爷们大多喜欢看京剧,因为京剧的唱腔比较豪放,比较贴近于苏东坡作词的风格。唐宋时期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就是那是当时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被剥夺了教育权、社交权等等,所以唱歌的清一色是小女生和靓妹,而听歌的都是男生。你想,听歌的男生和表演的女生之间他们有什么共同话题?女生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对政治军事等那些不感兴趣而一般的文人们都有修齐治平的抱负,都要饱读经史子集,以求满腹经纶。所以,他们跟那些女生之间唯一可以有共同话题的就是两性关系,男女爱情。从唐五代到北宋,宋词当中,乐曲绝大部分都是写男女情爱,花前月下,离别相思,等等。这有它的道理,就在于演出双方的歌手需要听众拍手称赞,那么只能是花前月下、梅兰竹菊这样一些大家有兴趣的共同话题,配合这些歌词的曲调自然是以软绵妩媚为主。所以,苏东坡的那个下级回答的话意思就等于是委婉地批评了他上级领导,意思是你的这个词写得是很豪放,但是不太合时宜。
近代和当代,还是有很多恪守传统的学者和词人都这样认为,词只适合于写女生,只适合于写爱情。的确,这些在唐五代、两宋的时候确实是这样,后来音乐曲调失传之后反而对苏辛那一类的作品非常有利。今天我们来读,发现他们的词跟唐诗可能更接近,这是一件好事,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这样词就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花前月,不再仅仅是局限在《》和唐五代、北宋那个阶段的状况了。从苏东坡开始到了南宋,辛弃疾的作品,包括岳飞的《满江红》那样的作品都发挥了更大的社会作用,起到了鼓舞抗战振奋人心的作用,把词提升到跟诗同等社会价值的这样的一个境界。这既是宋词曲调的失传的不幸,又是宋词的大幸。所以,任何问题我们都要从正反两个角度来审视,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
今天就讲这么多。下面还有二十分钟开放给在座的各位,大家在创作当中,学习当中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不要仅仅局限于我们今天的话题。
交流对话解答
长青诗社社长高原)各位同学,有什么问题抓紧时间提问。大家听得都很入迷,我注意到了这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钟教授一口水没喝,一根烟没点。
某学员)钟老师今天讲得很好。最近,我看到那个诺贝尔诗歌获奖者,他的诗歌很空灵。这种诗体,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赶得上评获诺贝尔诗歌奖?
钟教授)这个诺贝尔奖诗歌。
某学员)我看最近那个获奖的是一个外国人,但是他写得很灵空。另外,想象力非常那个丰富,就像那个空间很大,又很灵动,跟我们古诗比较的话感到各有各的味道。当然,我们的传统文化很重要,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诗歌,很有空间感。我想问一下,我们今后如何去突破。
钟教授)对,现在我们中国写新诗的作者跟那个写旧体诗的这些作者交流还是不够。去年,广州搞了一个大湾区的一个诗歌的高端论坛,倒是请了一批写诗的人,总共就是二三十个,一半是写新诗的,一半是写旧体诗的,我也去了。那么新诗作家是以吉狄马家为首的那些个名家。大家去了也都发了言,事后,我就提了一个建议,我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新旧诗人在一起对话,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倒是把新诗人和旧诗人都请来了。请来了以后还是各说各的话,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集、交流和交锋。所以,我更希望看到大家能够坐下来就一个共同的话题从各个方面各抒己见。所以,你提的问题非常重要,就是我们今天写旧体诗的诗人如果有兴趣,有时间的话,也不妨多读一些新诗作品,从新诗当中吸收人家的长处。当然了,写新诗的作者也要向旧诗的作者学习,这样我们才会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样,我们读那个外语诗歌也是一样。因为我是学外语出身的,我从小学英语,我在九十年代初到美国耶鲁大学去做访问学者,当时我很想做一件事,就是中美诗歌的翻译工作,当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做成。
诗歌在所有的文学文体当中是非常特殊最难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按照一位美国的著名文艺理论家的说法说,诗是什么?诗就是一旦翻译它就不复存在的文体。他这个定义下得非常有意思,等于就是说诗不能翻译,因为诗一开始翻译,它就不存在了,基本上我们今天也没有办法。我们用现代汉语去翻译古诗,那就必须要具备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知识,你古汉语水平再高,现在汉语的水平低,你翻译不好;同样,你现代汉语水平高,古汉语汉语水平低也翻译不好。你只有两样基本上都达到了差不多的那种高度,翻译起来才能够应付自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尚且如此,更何况汉语跟西方语言或者其他国家的语言之间的翻译。汉语是一字一音,词汇和意象非常丰富。在西方多音节的文字当中很多东西跟我们不一样,即便今天翻译出了西方的诗歌,有学者研究说我们也仅仅翻译出了人家那个差不多的意思,西方诗歌的那种音律的美也没能翻译出来。同样的道理,中国诗歌的美当你翻译成西方语言,也基本上翻译不出来。
我记得最有名的一个中国第一流的翻译家翻译《红楼梦》,他也有败笔,比如说,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你想飘然而去古汉语的词汇表达多么优雅,结果翻译出来是什么呀?Harry 。Harry什么,匆匆忙忙地走了,就是用了一个匆匆忙忙,飘然而去跟匆匆忙忙这样的词汇表达之间那就相差就太大了。所以,我非常赞同你的意见,古今中外一切名作我们都要好好学习,认真吸取人家的长处。  
其实我对现代诗也很喜欢,但是我读的不太多。我记得有一个台湾女诗人写得真棒,人家写爱情,她写一首诗的题目叫《甜蜜的报复》,大意是这样,把你的影子剪下来,撒上盐,风干,到老的时候下酒。”这根本就是一段夭折的恋爱,或者甚至于就是一个单相思,没有成功的一个爱情,没有结果的一个爱情。但是她写的是到老都不能忘怀,你看她的表达好另类。这个意思可能我们会有诗友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这样的经历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看,她表达的好另类,把人的影子剪下来,这个影子还能剪下来,然后还可以撒上盐腌起来,还可以风干,长期保存,到了老来留着下酒。我真是很佩服人家新诗的那种想象力,这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今天新诗有很多很好的作品,旧体诗也有很多很好的作品,那写新诗的诗人可以向我们学习,但是作为写旧体诗的人首先要向人家学习。
长青诗社社长高原)让我们再一次感谢钟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也感谢各位同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8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