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书院曲一期兼绝三期兼赋一期常务管理
精华0
注册时间2022-12-25
威望318
金钱821
贡献501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曲一期兼绝三期兼赋一期常务管理
  
威望- 318 点
贡献- 501 次
金钱- 821 枚
|
发表于 2024-2-11 20: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诗研班第27讲作业
芷兰01花开几许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唐·杜甫)押尤韵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初春的成都草堂。杜甫的好友裴迪当时在蜀州节度使府中作幕僚,常有诗与杜甫唱和。裴迪在蜀州东亭送客时见梅花早开,于是写诗寄来。这首诗就是和裴诗的。
唐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杜诗摆脱咏梅诗的一般写法,没写梅之色、形、香,却描写了梅的感兴作用,使梅由一般的观赏物变成引人共鸣的知己好友,别具一格,堪称“古今咏梅第一”(明王世贞)。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首联赞裴迪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表达对裴迪和他来诗的夸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动诗兴”,说此时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何况你去东亭送客,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你怎能不思念我呢?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殷殷谢意和二人纯洁深挚的情谊。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于早春,使诗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吧,诗人说: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幸不”、“若为”呼应,假设想象,忽正忽反,曲折往复,
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为此不安和抱歉。因为“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这一树梅花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其实,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伤老、失意、思乡、忆友,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此头安得不白?与梅花梅树又有何干?白头者亦人亦梅,物我融合。可怜这“江边一树”无端挨骂不算,还牵连了百里之外的东亭梅花。杜甫诗中常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原本无情的自然物上,此为一例。
全诗咏梅,句句不离梅:梅动诗兴,何逊写梅,对梅相忆,逢梅送客,折梅伤时,看梅思乡,梅发江边催人白头……意绪千端,衷肠百结,都借梅以抒发,既和裴诗,又自呼应,婉曲周至,往复尽情。
全诗感情深挚,语言平易,始终以与友人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格,称其为“古今咏梅第一”不为过也。 |
|